北大新疫苗技術或可徵服所有病毒?到底是咋回事

2021-01-10 DeepTech深科技

北京大學的研究者開發出一種新型疫苗研發技術,通過在天然病毒株遺傳序列中引入過早終止密碼子,使得改造後的病毒在普通細胞中喪失複製增殖能力,但卻保留完全的感染活性。研究者利用這種完全活性的病毒製作疫苗,能夠有效誘發強大的體液、黏膜以及免疫T細胞介導免疫反應應對抗原性病毒,甚至能中和已受感染者體內存在的病毒株。這種疫苗技術有望成為一種應對幾乎所有病毒的普適性方法,特別是全球眾多致命性病毒。

該研究結果發表於12月2日《Science》上,並被稱為疫苗研發領域的「革命性突破」。

這項研究打破了傳統疫苗研發的兩項禁忌:一項是利用活體的、完全感染性的病毒作為疫苗,第二項是將該疫苗注射進感染同種病毒的將死動物體內。根據論文結果,接受該疫苗的受感染動物最終都治癒了。

這項突破能夠大幅簡化疫苗生產流程、提高研發效率,有望使科學家在病毒爆發數周內迅速研發出針對多種病毒(如禽流感、伊波拉、愛滋病等病毒)的有效疫苗、甚至能夠徹底治癒。

研究者在疫苗活體病毒的遺傳密碼中引入過早終止密碼子(PTC),從而使得該病毒的自我擴增機制失效,同時完全保留其感染性以激活宿主動物細胞的免疫反應。

同時,研究者利用遺傳密碼擴增(Expanded genetic code)技術,使得在普通細胞中不能增殖的病毒疫苗能夠在一種轉基因細胞系中實現增殖和批量化生產。

通常,醫用保留完全感染性的活體病毒作為疫苗是傳統疫苗研發的一大禁忌,因為病毒的增殖速度十分驚人。當前市場上廣泛售賣和使用的疫苗都是滅活或者較弱感染性的病毒。

通常,批准臨床使用的疫苗都會通過改造病毒結構降低其感染性,但同時也降低疫苗的有效性。此外,目前對於全球多種致命性病毒甚至還未研發出任何有效的疫苗。

項目負責人——北京大學藥學院教授周德敏

周德敏教授在《南華早報》的採訪中表示:「長久以來,在對抗病毒的戰爭中人類一直處於下風。現在,我們終於有了新的武器,幾乎可以應對所有的病毒及其突變體,這將逆轉戰爭的局勢。」

周德敏團隊利用活體禽流感病毒製作疫苗,並進行了包括小鼠、荷蘭豬和白鼬在內的疫苗注射動物實驗。雖然病毒入侵宿主後對宿主細胞產生了嚴重損傷,但這些活性病毒自身並未發生複製增殖。隨後,宿主免疫系統啟動,逐個清除細胞內的病毒。僅在注射疫苗三天後,宿主體內的病毒已被完全清除,同時獲得了對抗該病毒的免疫能力。

然後,研究者又向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小鼠注射疫苗,最終小鼠迅速獲得康復。

研究表明:在宿主體內,這種人工改造的活性病毒與野生型病毒發生遺傳重組,所以重組後的病毒也喪失自身複製能力。

周德敏表示:「這不僅是疫苗,也是一種藥物。」

該研究所用改造型活性禽流感病毒與其天然型病毒株有99%的相似性。研究只是隨機選取了編碼病毒核蛋白的遺傳序列上的一個密碼子*,並通過定點突變將其替換為終止密碼子,最終製造出同時保留感染活性而喪失增殖能力的「過早終止密碼子」(PTC)病毒株。

*密碼子(codon)是指信使RNA上的一個核苷酸三聯體序列,在蛋白質翻譯合成時代表某一種胺基酸。終止密碼子(terminationcodon)是代表翻譯終止的核苷酸三聯體序列。

人工改造後喪失增值能力的活性病毒。左路:該病毒感染普通細胞無法實現自我增殖;右路:該病毒感染特殊轉基因細胞,實現自我擴增和批量化疫苗生產。

通常,病毒需要宿主體內多種胺基酸來合成其蛋白質外殼,而改造後的病毒只能利用一種特殊的人工合成胺基酸合成外殼進行複製。宿主體內缺乏特殊的胺基酸,所以病毒無法複製增殖,最終只能「餓死」。

研究者基於一種人工轉基因細胞系進行疫苗病毒的擴增和批量生產,這種轉基因細胞系含有這種特殊的胺基酸作為病毒擴增原料。

據周教授稱,這種疫苗技術前景很好,可能很快就會投入使用。比如,一旦有了像非典病毒這種大爆發時,這種疫苗技術可以幫助國家快速響應並控制病情。

對於任何病毒爆發,研究者可以快速從感染者體內分離得到這種未知病毒株,並只需選取病毒遺傳序列的一個密碼子並改造為終止密碼子病毒株,新病毒就可以作為疫苗推廣接種。

所有這一系列的研發過程可以在短短幾周內完成,達到快速響應、及時控制病情。這種疫苗同樣也可以用於治療已經感染病毒的病人。

周教授表示,「這種方法的副作用很小,受試者幾乎感覺不到任何副作用。我認為,這種技術很快就會造福人類。」

研究團隊已經為此技術申請了專利,同時他們正在聯繫疫苗廠家以儘快開展臨床試驗。

傳統的疫苗研發流程複雜而漫長,研究者需要弄清病毒的結構和行為之後,才能對症下藥。但是這種新方法大大簡化了疫苗研發的流程,我們只需要改造病毒遺傳序列的幾個鹼基就可以生產疫苗。同時,因為這些編碼密碼子的三聯鹼基序列存在於幾乎所有的病毒內,所以這種方法有很強的普適性。

中科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孟頌東表示,周教授團隊的研究是一種「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方法」,為我們對抗病毒指明了新路。

然而,他同時也表示了對這項研究近期用於臨床的擔憂。這種人工改造的病毒有可能發生意外的突變,打破原本對其自我複製性的限制,這將帶來不可估量的後果。此外,人造病毒和天然病毒重組後的結果可能並不像我們預期那樣好。

孟頌東表示:「這項研究的風險在於改造後的病毒可能變得毒性更強,甚至複製更快。我認為,沒有任何國家的衛生部門,尤其是中國,會批准在病人體內接種活性病毒疫苗。」

相關焦點

  • 外媒:新冠疫苗技術可用於其他病毒的疫苗研製
    參考消息網1月12日報導據埃菲社紐約1月11日報導,生物技術企業莫德納公司1月11日宣布,正在使用信使RNA技術,即該公司用於新冠病毒疫苗的技術,開發用於流感病毒、愛滋病毒和尼帕病毒的新疫苗。莫德納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希望在2021年開啟流感病毒和愛滋病毒疫苗的臨床試驗。
  • 刷屏的mRNA疫苗,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在全球疫情現況嚴峻的當下,著實引起了一片叫好聲: 「輝瑞宣布新冠疫苗有效性 90%,全球首款 mRNA 疫苗要來了嗎?」目前,在mRNA疫苗開發領域,實力最強的3家公司分別是美國Moderna、德國BioNTech和CureVac。截至日前,Moderna、BioNTech已陸續發布了mRNA疫苗臨床試驗的數據,CureVac也已開始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那麼,mRNA疫苗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mRNA疫苗是什麼?
  • 國外公司嘗試將新冠疫苗技術用於其他病毒的疫苗研製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新媒體專電 據埃菲社紐約1月11日報導,生物技術企業莫德納公司1月11日宣布,正在使用信使RNA技術,即該公司用於新冠病毒疫苗的技術,開發用於流感病毒、愛滋病毒和尼帕病毒的新疫苗。莫德納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希望在2021年開啟流感病毒和愛滋病毒疫苗的臨床試驗。莫德納公司執行長斯特凡納·邦塞爾在發布會上說:「在證明我們基於信使RNA技術的疫苗可以用於預防新冠病毒之後,我們受到鼓舞,希望能夠開啟更加雄心勃勃的研發計劃。」邦塞爾強調,莫德納公司將嘗試製造針對一些傳統疫苗無法預防的病毒的疫苗。他認為可以用這種新技術來抗擊這些病毒。
  • 人工控制病毒複製 可使病毒「搖身一變」成疫苗
    (原標題:新技術使病毒「搖身一變」成疫苗) 科技日報北京
  • 到底咋回事?
    到底咋回事?過去那些年份,小暑過了之後,每到天黑之後,我們總是能夠看到村邊的樹林裡燈光攢動,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總是喜歡帶著提燈去滑鼠捉金蟬,特別是剛剛開始出的那一周時間,飯店裡為了賣新鮮貨,收購金蟬的價格也是超級高。在我們老家日照的路邊大排檔都是現場收了,現場洗洗然後油炸了賣,一串串5個,30元一串,可謂是生意極為火爆!
  • 外媒:突破性新冠疫苗背後的技術分歧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20日發表題為《突破性新冠疫苗背後的秘密成分》的報導,全文摘編如下:使用同樣革命性技術的兩種突破性疫苗在防止新冠病毒方面非常有效,但這兩種疫苗設計方法的不同影響了二者的增產速度和分發方式。
  • 變異病毒會否影響新冠疫苗、檢測試劑效率?試劑可下結論,疫苗尚需觀察
    得到消息後,相關疫苗和檢測試劑企業緊急研討變異病毒會不會對在研的疫苗和在使用的檢測試劑產生影響。引發各國高度緊張的新冠病變種病毒株被命名為「B.1.1.7」。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在發布會上表示,英國方面認為病毒變異不會影響疫苗效果,抗體反應的研究結果將在未來幾天或幾周內公布。目前大多數檢測工具針對基因序列上的多個目標,病毒變種不會影響此類檢測。但有少量檢測僅針對病毒基因序列上的單一目標,此類檢測可能會受到病毒變異影響,現在正研究英國所使用的所有檢測工具的有效性。
  • 新冠病毒變異疫苗還有用嗎 院士專家及疫苗企業這麼說
    成千上萬的突變已經出現,但只有極少數可能是重要的,並以可察覺的方式改變病毒。目前只能說這個新出現的N501Y與新近出現的英國東南部爆發有關,也沒有發現感染後的疾病更為嚴重。採取更為嚴格的防疫等級,還是為了避免醫療擠兌的發生。至於病毒變異對疫苗的影響,張文宏表示,目前疫苗會產生針對S蛋白許多區域的抗體,一個單一的突變降低疫苗的效力可能性不大。
  • 中國腺病毒載體疫苗:研發競賽全球領跑
    由於臨床前和一期臨床在安全性方面的良好表現,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病毒疫苗二期臨床試驗放開了年齡上限:60歲以上,甚至84歲的高齡老人都能作為志願者入組接種。武漢84歲老人熊正興參加了新冠疫苗II期臨床試驗,成為全球年齡最高新冠疫苗志願者。
  • 北大團隊新發現:某些抗體結合可抑制新冠病毒突變體
    近日,北京大學結構生物學與抗體研發團隊聯合中國醫科院動研所在《細胞》雜誌發文,揭示新冠中和抗體功效和機制。在前期篩選的可抑制新冠病毒的高活性抗體BD-368-2基礎上,團隊進一步發現BD-368-2與新冠病毒Spike三聚體的相互作用機制,並成功解析了二者形成複合體的高分辨冷凍電鏡結構,另外,該抗體與其他抗體形成的抗體「組合」還可應對新冠病毒突變體。
  • 拜恩泰科CEO:如果病毒突變,可在6周內提供新疫苗
    拜恩泰科(BioNTech)公司12月2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披露了疫苗方面的最新進展。針對英國出現的新病毒株,拜恩泰科聯合創始人烏格·薩因博士(Ugur Sahin)在發布會上表示:「目前我們的疫苗對英國出現的新冠病毒的變異株仍然有效。」
  • 漲姿勢時間:飛機被雷擊到底是咋回事?
    客機被雷擊那也是常有的事,但是你知道客機被雷擊到底是咋回事嗎?客機被雷擊以後,應該怎麼辦呢?1.雷擊損傷的產生雷電,是大氣層充放電產生的現象,當大氣層充電到足夠高電壓時,就會擊穿空氣絕緣體,發生放電,這就是雷電。
  • 疫苗與病毒的戰爭史詩
    正是由於疫苗的研製成功,才能使這種威脅人類幾百年的病毒徹底消失(除保存於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和俄羅斯國家病毒學和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的留存樣本)。18世紀末,由天花病毒引起的天花疫情在全球造成恐慌,每年奪去數十萬人的生命。這是一種古老的疾病,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紀。被感染者不分貧富貴賤,不分男女老幼。重型天花病死率約30%,但痊癒後可獲終生免疫。
  • 新冠中和抗體研究也有新突破|病毒|細胞|疫苗|血清_網易訂閱
    人類的血漿中大約有數千萬至上億種抗體,用其對抗新冠病毒類似於「萬箭齊發」,在瞄準新冠病毒的同時,也可能牽連無辜;單克隆抗體是經過人為篩選和製備的抗體,成分單一,就像飛彈一樣,可精準擊中新冠病毒的某個抗原部位。抗伊波拉病毒的抗體藥REGN-EB3就是一種單克隆抗體,可救活94%的患者,很多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會使用單克隆抗體藥物來治療。
  • mRNA疫苗:給病毒畫像 讓免疫細胞識別
    mRNA疫苗,與DNA疫苗一樣,同屬於核酸疫苗,是我國5種疫苗研發技術路線之一。科學家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外形像個球,球外面有刺(S蛋白)。軍事科學院mRNA疫苗項目負責人秦成峰研究員表示,這主要是因為mRNA疫苗具有三大優勢:一是疫苗抗原靶標選擇更為精確,誘導產生的中和抗體特異性高,疫苗安全性更好;二是核心原料和設備全部實現了國產化,可實現產能迅速放大;三是採用單人份預充針劑型,可在室溫保存一周或4℃長期保存,冷鏈成本低,容易實現人群大規模接種。
  • 40天內兩個新冠疫苗試驗暫停,腺病毒載體疫苗安全嗎?
    全球多個腺病毒載體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是讓無害的腺病毒戴上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關鍵鑰匙S蛋白的「帽子」讓人體產生免疫記憶,刺激人體產生抗體。根據阿斯利康全球官網資料,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疫苗名為AZD1222,該疫苗使用了一種基於弱病毒版本的腺病毒的病毒載體,該病毒含有SARS-CoV-2穗蛋白的遺傳物質。接種疫苗後,會產生表面刺突蛋白,如果後來感染身體,它會引發免疫系統攻擊新冠病毒。強生在研的新冠疫苗,則是基於該公司Ad26腺病毒載體。
  • 我國mRNA新冠病毒疫苗 生產車間在雲南玉溪奠基
    據新華社電 12月21日,我國mRNA新冠病毒疫苗生產車間在雲南省玉溪市高新區疫苗產業園奠基。項目預計8個月內建成投產,一期產能為1.2億劑/年。該mRNA新冠病毒疫苗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其核心原料和關鍵設備已實現國產化,於2020年6月19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目前即將進入二期臨床試驗階段。
  • 冰城被「兩個太陽」刷屏,二日當頭照到底咋回事?
    冰城被「兩個太陽」刷屏,二日當頭照到底咋回事?這到底有何預兆呢?來源:哈爾濱新聞網記者:孫瑩手機記者:追夢人 賣炭翁 張智利 依然原標題:《冰城被「兩個太陽」刷屏,二日當頭照到底咋回事
  • 新冠病毒有 「72 變」 T 細胞疫苗有 「火眼金睛」
    作為美國矽谷生物製藥企業 Flow Pharma 的中國合資子公司,薩其蘭生物基於母公司強有力的基礎技術和經驗。可在最前沿的平臺開發,這一先天條件也促成了針對新冠病毒疫苗的新解決方案。該公司針對新冠病毒,提出了名為 「FlowVAX-COVID19」 的 T 細胞疫苗解決方案。
  • 腺病毒載體疫苗效果到底如何?康希諾:稍後統一回復
    有市場消息懷疑腺病毒載體疫苗對新冠病毒治療的效果,對此,康希諾對新浪財經表示,現在不方便回應,我們稍後會統一回復。值得注意的是,在暴跌之前,自2019年11月15日低點,公司股價已近暴漲了7倍,漲幅高達800%。康希諾生物是國內高起點的疫苗研髮型企業。公司擁有比肩國際質量標準的生產體系,研發具有全球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