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星
4月12日,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研發的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病毒疫苗,開啟二期臨床試驗。
由於臨床前和一期臨床在安全性方面的良好表現,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病毒疫苗二期臨床試驗放開了年齡上限:60歲以上,甚至84歲的高齡老人都能作為志願者入組接種。
武漢84歲老人熊正興參加了新冠疫苗II期臨床試驗,成為全球年齡最高新冠疫苗志願者。圖片來源:現代快報
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病毒疫苗,細讀這個13字的超長名字,有沒有驚奇地發現:它出現了兩種病毒。除了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疫情「主角」——新冠病毒之外,另一個就是秒變「網紅」的腺病毒,它將化身疫苗「戰士」,成為人類抵抗疫病肆虐並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希望。
都是病毒,這「覺悟」咋差這麼多呢?
腺病毒又為什麼能夠化身「尖刀鬥士」?
「許多年以前就已經知道人腺病毒的基因組能夠攜帶外源基因,完全有可能按照理論設計。」在本世紀初出版的《基因工程原理》一書中,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研究所吳乃虎教授寫道:腺病毒具有很大的潛力,可發展為真核基因的表達體系。
老先生目光如炬,慧眼識珠。若干年後,腺病毒載體果然擔此大任,肩負使命扭轉人類百年未遇之疫病危機。
解釋一下教科書裡的話:很早以前人腺病毒這輛「貨車」的潛力就已經顯露出來,更神奇的是,它的拆裝靈活性堪比「變形金剛」,變個半掛車、牽引車、廂式貨車甚至皮卡都行,而且它能夠進到真核細胞的細胞核內部,引導宿主細胞翻譯出人們想要的蛋白。
這次腺病毒「貨車」搭載的就是新冠病毒的S基因,在體內翻譯出S蛋白以後,讓免疫系統識別,如果再遇上新冠病毒,它們就能立刻組織反攻。
陳薇在接受採訪時介紹,此次的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病毒疫苗以改造過的複製缺陷型腺病毒為載體,搭載上新冠病毒的S基因,進入受試者體內,使人體產生對S蛋白的免疫記憶,從而達到將病毒「拒之門外」的效果。
病毒那麼多,腺病毒為什麼就能堪當大任呢?
「腺病毒的突出特點是(頭尾兩端)帶有反向末端重複序列。」吳乃虎解釋,它只要(頭或尾)有一段是完整的,另一段就算缺失也能夠恢復。
這個猶如壁虎的再生能力,讓它在按照人類的意願切割組裝後,仍能「帶貨」入核、如常表達,簡直就是基因工程領域的「利器」。
讓腺病毒載體近些年在眾多病毒載體中異軍突起,還在於它的生產「友好性」。「它的生產工藝能夠很快放大,而且它『帶貨』進入細胞的基因能夠表達更高量的蛋白,並且它在體內表達的時間也很久。」上海比昂生物創始人楊光華一口氣數出3個優點。他向科技日報記者解釋,這些好處意味著它不僅理論上有優勢,在實踐上也有很強的執行力,以最後一點為例,腺病毒載體疫苗一般能提供更長時間的免疫力。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它的安全性在其他疫苗上已經得到印證,並進入臨床。」楊光華說。2017年10月,陳薇團隊的腺病毒載體重組伊波拉疫苗獲批上市。
如此「利器」,自然不會只在疫苗一個領域發光發熱。例如在基因藥物生產領域,已有相關重組藥物獲批上市。在癌症治療、遺傳性疾病的治療領域,腺病毒載體的應用都有望推動關鍵性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科學家還研發出了第三代腺病毒載體介導的基因編輯技術,開展基因編輯工作。
作為我國並行推進的5大新冠疫苗研發技術之一,腺病毒載體疫苗當仁不讓、迎難而上,領跑疫苗研發競賽,是目前全球唯一進入二期臨床試驗新冠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成為「輕騎尖兵」,有望為人類消除疫情的陰霾,絕非偶然,全憑實力。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嶽靚
審核:朱麗
終審:冷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