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鄭文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疫苗擔負起戰勝病毒的重託。了解疫苗歷史,懂得疫苗知識成為公眾的普遍需求。
△《疫苗競賽》封面 出版社供圖
為此,譯林出版社重磅推出醫學科普報導典範之作、由梅雷迪絲·瓦德曼撰寫的《疫苗競賽:人類對抗疾病的代價》。這是一本紮實的疫苗科普圖書,它介紹了生物學、基因科學、微生物學、疫苗學的知識,並將科普穿插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之中。閱讀此書,讀者仿佛在與一位學養深厚又親切風趣的生物學家談話,氣氛輕鬆而知識大長。
8月17日,譯林出版社攜這本《疫苗競賽》在上海書展舉辦了新書發布會。發布會上,本書序言作者、疫苗科學家吳稚偉教授與讀者分享了疫苗的相關知識。
吳教授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生物系,1991年在英國愛丁堡大學獲博士學位,先後在美國洛克菲勒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紐約大學從事研究,現任南京大學教授、南京大學生命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南京大學公共健康醫學中心主任。吳教授是病毒感染、免疫、疫苗領域資深專家,主持的多項愛滋病預防、愛滋病疫苗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課題都取得重大成果。
在活動現場,吳教授為讀者帶來了一場生動的疫苗科普課。
吳教授結合《疫苗競賽》一書最精彩的部分,回顧歷史上幾次著名瘟疫對人類生命、健康和社會生活造成的巨大破壞,以及巴斯德發現致病微生物、詹納發明牛痘疫苗的過程;他還介紹了疫苗的種類,特別是以脊髓灰質炎疫苗為例,分析了減毒疫苗與滅活疫苗各自的優缺點,並講解疫苗發揮作用、保護人體的基本原理。
就當今人們普遍關切的問題——疫苗研發難在哪裡,吳教授也做了專業而通俗的解答。病毒千變萬化,發現有效疫苗靶點的難度因而倍增。即使研發出了疫苗,狡猾的病毒也會不斷進化,逃逸疫苗的壓制。同時,保證疫苗的安全性也是研發的一大難點。疫苗是用在健康人身上的,必須經過嚴格的安全性評估,經過三期人體試驗,確保安全才能投產。此外,疫苗研發還需要巨額的投入,要有強大的資本乃至國力支持。
譯林出版社透露,《疫苗競賽》是譯林「天際線」叢書最新出版的一本,此前,該叢書已有《雜草的故事》《雲彩收集者手冊》《明亮的泥土:顏料發明史》《鳥類的天賦》《水的密碼》《望向星空深處》六種,均獲得較好的市場反響。接下來,譯林「天際線」叢書還將推出《鳥鳴時節:英國鳥類年記》等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