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動滴漏咖啡的誕生故事
「難道沒有搞定一團亂咖啡渣的方法嗎?」
1908年德國的某一家庭主婦,從她可靠的點子,誕生出風靡全球的滴漏咖啡方式。在當時是以土耳其式,就是將水與咖啡一同煮沸,等咖啡沉澱之後再飲用。因為咖啡渣而感到相當不便的她呢,在銅碗的底部穿洞,並撕了一頁兒紙的筆記本,像吸墨紙一樣鋪著,將咖啡渣的苦味去除,做出了順口的咖啡。
馬上申請專利的她,創立了一間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Melitta」。她的第一項發明產品就是「Filter Top Device lined with Filter Paper」,與現在的濾杯有些許差異,是在銅碗的底部穿洞,並在那之間鋪放濾紙。而那項產品直到1937年,才轉變為與現在相同的圓錐形,濾杯開發成能夠固定在杯子裡面的圓錐模樣。
Melitta的圓錐形濾杯是基本款,越往下越窄的漏鬥型,在底部有個洞。由於洞只有一個,所以水浸泡在咖啡的時間相當充足,而且能慢慢地萃取出,體感(形容咖啡重量感的詞,意指濃度。以light或strong來表示)很強烈。
滴漏咖啡的基礎是濾杯與濾紙。因此我們經常說的原豆咖啡又稱作現煮咖啡(brewed coffee),也稱作滴漏咖啡(drip coffee)或過濾咖啡(filtered coffee)。運用濾杯與濾紙手動萃取咖啡的方式就是手動滴漏咖啡。雖然咖啡專家介紹給我們知道,才過沒多久的時間,但事實上是從70年前就一直使用過來的傳統方式之一。不僅如此,我們經常在家使用的咖啡機都是自動滴漏,深入了解之後才發現原理居然如此簡單。
馬來西亞咖啡城白咖啡專賣店
淘寶網址: cafeok.taobao.com
客服旺旺: 長笛豬豬
微信公眾號: cafeok
長按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