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0萬年前,恐龍從這個世界消失,地球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經歷了大洗牌的地球,開始偷偷重現生機,大量新的生物演化出來,「割據」了這個地球。
就在這個時候,我們熟悉的動物——大象的祖先出現。經過六千多萬年的演化,它們的一支後代佔據了地球的北方,那就是著名的猛獁象。
猛獁象又叫長毛象,是除了恐龍之外最著名的遠古生物之一。大約180萬年前,猛獁象出現在地球上。它們的出現,恰好處於地球的第四紀冰期,也就是我們最熟悉的一次冰河期。
在那麼冷的時期,它們卻依然選擇生活在北極圈的附近,可見它們還是很「抗凍」的。科學家告訴我們,人家猛獁象的「外套」是很厚的,全身披著長度可達1米的棕色長毛,包裹住了皮膚。在長毛的下面,是隱藏在極厚的皮膚下的一層厚厚的脂肪。據介紹,猛獁象的脂肪最厚處可達9釐米,比你手機的寬度還要多。
一般來說,雌性猛獁象的肩高在3-3.2米之間,雄性更高,可達3.6米,最高的可以達到4米的高度。猛獁象的體重也很驚人,最重可達12噸,不過非常罕見。和現代象不同的是,猛獁象沒有忽閃忽閃的大耳朵,這樣可以有效地減少體溫在空氣中的散失。在它們頭頸的後方有一個類似於駝峰的突起,看樣子,可能也是用來儲存能量的。從它們嘴的兩側,伸出兩根碩大的象牙,最長可達5米。
這樣引人好奇的古生物,大家一定認為它們很早就滅絕了。有些人則可能聽說過,原始人有的時候會獵殺猛獁象,知道它們和人類有交集。實際上,猛獁象和人類的歷史重合點,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多。
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在沙漠上已經開始建金字塔了。而在北極圈附近,仍然有猛獁象在到處跑。甚至也有人表示,歷史上最後一頭猛獁象,可能在3000年前左右才死去。
那麼,猛獁象為何會滅絕呢?它們到底經歷了什麼呢?
首先,很多人會想到的就是氣候的變化。由於猛獁象適合寒冷的天氣,而地球在大約10000年前就已經脫離的冰河期,開始了全球變暖的進程。猛獁象不斷向北遷徙,可是到最後,連北極都不適合它們生存了,於是只好黯然退出歷史舞臺。
除了氣候變化的原因,人類的捕殺也可能是導致猛獁象滅絕的原因之一。別以為人類只有用現代武器才能和這些猛獸作戰,在沒有那些科技的時候,人類依然有最強大的武器——智慧。去年的時候,考古學家們就在墨西哥發現了一處1.5萬年前的人工陷阱遺蹟,在這個陷阱裡,還有屬於至少14頭猛獁象的824塊骨頭。同樣的,在美洲的1500個猛獁象遺址中,也有60處發現了人類的長矛。可是,這個比例未免太低了。而且,當時人類還可以捕殺其他動物,何必以身犯險,要去和碩大無朋的猛獁象拼命呢?由此可見,人類在滅亡猛獁象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很可能微不足道。
最近,科學家們在對西伯利亞島發現的猛獁象群的基因進行研究時發現,猛獁象的基因裡有非常多的遺傳缺陷,時髦點說,就是到處都是bug。這些缺陷除了嗅覺、胰島素信號等問題之外,還有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雄性的生育能力。同時,由於這個猛獁象群的個體數可能不超過500,因此少數的缺陷基因很容易蔓延開,「感染」大多數後代,導致它們的滅亡。當然,這個猜想成立與否拋開不談,即便成立,也不足以滅絕整個猛獁象種族,畢竟天底下的猛獁象也不止這一個群體。
也許,猛獁象的滅絕,和這三個因素都有關係,也可能還有其他未知的原因。就像科學家說的,如果我們能夠發掘更多猛獁象的化石,或者更有甚者,利用克隆技術復活一兩頭猛獁象,想必對於解開這個謎題有著莫大的幫助。
對啊,我們為何不復活猛獁象呢?
看起來,人類的克隆技術也還不錯,又有西伯利亞凍土裡保存的冷凍猛獁象屍體,無論怎麼看,猛獁象都是最適合用克隆技術復活的生物之一,為何科學家還沒有動手呢?
實際上,不是沒動手,而是動著動著,就「無從下手」了。那麼,克隆猛獁象究竟有哪些難題?科學家要如何攻破呢?我們下一期再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