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住校,這5點弊端不了解,影響高考,可別後悔!

2020-12-02 小魚的教育觀

孩子上高中之後,有些家長就想讓孩子住在學校,覺得這樣會節省上下學的時間,孩子就能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學習上。

筆者作為一個經歷過三年高中的人,想說這些家長想得實在是太簡單了。家長們不能忽視高中生住校的一些弊端。下面筆者就來說一下其中你5個弊端。

一、住校節省的不是學習的時間節省的是娛樂的時間

一般來說,學生經過一天的學習之後,回到宿舍想的並不是繼續多看一些書,提高自己的知識層面,而是想他學了一天了,肚子很餓,要不就泡些泡麵吃,吃點薯片,餅乾。

家長們需要認清一個現實,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大多數的同學回到宿舍之後會把宿舍當成一個放鬆自己的娛樂場所,和舍友聊聊天、吃吃東西、玩玩遊戲。

二、宿舍是一個集體環境,容易出現矛盾

在宿舍和在家不同,宿舍是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組成的一個新環境。如果學生在高中之前沒有經歷過這種集體住宿,那在一種新的生活環境下,就容易和舍友產生矛盾。

學生每天帶著這種矛盾生活在學校裡,就會在他的學習上產生消極影響,嚴重時會導致學生討厭學校的生活,繼而可能引發學生厭學厭校的心理情緒。

三、公共區域會產生很多問題

宿舍是一個公共環境,學生要在這裡共用洗漱洗澡上廁所的空間。在有些學校的宿舍,洗漱要排隊、洗澡要排隊、去廁所也要排隊。由此就可以看到,學生在學校裡浪費了很多沒必要浪費的時間。

另外,公共區域的衛生條件也是一個問題,由誰打掃?打掃得乾淨嗎?會不會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這些隱患都是未知的。

四、住校學生會面臨眾多誘惑

宿舍是一個大環境,裡面學生的學習品質良莠不齊。有的學生喜歡學習,但有的學生喜歡玩手機;有的學生喜歡看書,有學生喜歡玩遊戲看小說。在沒有監督的狀況下,那些曾經喜歡學習看書的同學很容易被手機、遊戲、小說等誘惑吸引。

再聰明的學生,一旦接觸這些誘惑,跟著室友玩遊戲看小說,那就是《傷仲永》的情景再現。

五、高中時期的學生需要家長的陪伴

高中的學生面臨著高考,他們正經歷著一個壓力很大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他們需要感受到從外界來的關心和關注,如果在這個時期家長讓他們去學校住宿,就很有可能會忽視孩子這個時期的生活需求。

而且有些問題學生無法向同學、老師訴說,這個時候如果家長不在身邊,學生可能會感到無助和彷徨。

這幾點都是筆者在高中時期看到的真實現象。關於高中時期的孩子是否要住校,家長們需要考慮清楚,權衡利弊之後做出對孩子最有利的選擇,畢竟高中這個時間段很重要,有關學生的學習環境不能大意,不能影響了高考才去後悔!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不建議高中生住校?聽聽班主任怎麼說,家長:我寧願陪讀
    其實,關於高中住校的利弊很多人的看法不一,因為畢竟每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 但是,對於那些有條件的同學,儘量不要選擇高中住校,也不要選擇那種全寄宿制的高中。 當然,除非是衡水中學這樣的軍事化管理的寄宿制中學,因為這類學校往往追求規律作息以及時間的高效利用。
  • 高中生迎「好」消息,部分大學將被撤銷,高考難度是否降低?
    而對於高中生來說,高考至關重要,一所辦學質量優質的大學,對學生日後的就業發展有一定影響。因此辦學質量差、發展前景堪憂的大學,將被教育部撤銷,對高中生來說確實是一個好消息。 對於高中生來說,這三所大學被撤銷是一個「好」消息,高考難度會有所降低,畢竟高考與填報志願是同等重要的事情,撤銷這三類大學,能讓高中生避免入「坑
  • 關於手腦速算的弊端,家長該了解了
    上小學的孩子,就算是一年級,也已經知道如何心算,用基礎的算法解決運算問題了,可是二年級的孩子還在用手指算,這不是「速算」,反而像「死算」,用手指禁錮了每一次的計算。孩子做數學的時候不該再用「手腦速算」了,關於手腦速算的弊端,家長們該了解了。一、什麼是「手腦速算」?
  • ...數學成績一般的高中生,務必狠抓這1點,分數次次穩上130分!」
    2021新高考改革,數學不分文理,成為難度最大的科目!孩子要想上個好大學,最忌諱的就是數學偏科!  我帶過4萬多名高中生,也見證了上千名數學原本只有60、70分的高中生,最後以接近140分的成績輕鬆考入清北復交等985、211高校。
  • 新高考下,如何培養高中生批判性思維?聽聽他們怎麼說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塗珊珊 記者 舒越 / 文 施向輝 / 攝)2021 年,江蘇將實行新高考方案,這對高中生的成長提出了哪些新要求?現代快報記者發現,無論是強基計劃還是綜合測評,各大高校選拔人才時都提到了一個關鍵詞 " 思辨力 "。
  • 這道2018年高中物理期末題,暴露了高中生最易犯的三個易錯點!
    這是一種稍不留神就會出錯的高中物理題!絕大部分高中生們都會做這種物理題,但是即便會做,依然有很多高中生們從高一犯錯到高考!甚至包括有些學霸也會在這種題上失足!這種物理題屬於力學中的運動學題。牽扯到高中物理力學實驗的一個核心元件!
  • 扒一扒IT大佬高考:馬雲數學1分考北大 李彥宏是狀元
    當時就覺得,別搞不好變成去當地理老師,後來又剛好開始接觸到計算機,就覺得這個也挺有興趣,那時候就考到深圳大學計算機系。」馬雲:豪氣沖天要考北大數學成績就1分1982年的時候,18歲的馬雲迎來了生命裡的第一次高考。不過馬雲並沒因數學不好而退縮,反而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舉動,因為在他的報考志願表上赫然寫著:北京大學。
  • 高職高考和普通高考的六點區別?很多人不懂,中專生必讀
    15 很多沒有接觸過高職高考的考生,對於高職高考和普通高考都有一種謎一樣的混淆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高職高考和普通高考有很多的相似之處,當然也有很多不同之處。所以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兩者的相同點在哪裡,不同點在哪裡?
  • 高考地理:115個易錯易混點!(自然+人文地理+可持續發展)
    童鞋們你們好呀,對於高三來說高考將至高中地理又有很多易錯易混點,必須要糾正,避免踩到出題老師設計的陷阱所以學姐今天為高中生帶來了高考地理:115個易錯易混點!(自然地理40+人文地理49+可持續發展26)+高考地理答題模板(考試就能用得上!
  • 清華大學開始招收初中生了,採用3+2+3培養模式,好機會別錯過
    無需高考也可上清華,好機會別錯過。 「數學領軍計劃」的目的是為了招收在數學方面有突出才華,並且有志於終身從事科學研究的中學生。每年招生規模不會超過100人,將會在該校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學習。
  • 考生說這次高考語文能考好,試卷不難卻重點突出,這些點值得一看
    高考語文第一科剛結束,家長群裡就熱鬧起來了,都在討論平日在試題訓練時有沒有押對題。從討論的聲音來看,似乎押對作文題的還不少數呢!其實,這並非真的百分百押對了題目,而是高考的題目越來越趨於開放的風格,讓不少押題者和考生們都覺得似曾相識。
  • 高中生想學醫,這些「偽醫學」專業儘量別選,畢業無法當醫生
    整體來看,雖然網上一直流傳著學醫困難、辛苦的話語,但是因為醫生治病救人,不僅偉大、並且非常的重要,是社會不斷發展過程中,不必可少的一個職業,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這個專業。
  • 令人抓狂的「高二」現象,每位高中生都會遇到,一文教你如何應對
    1.經歷了高一新環境新面孔新的刺激和一次又一次的考試折磨之後,迄今為止,高中生和家長原本的激情和不屈,好像都已消磨殆盡,好像兩口子過日子,時間長了,基本麻木了。對不少家長而言,不再想說什麼,不知說什麼好,不知道說還有啥用。對相當數量的高中生來說,一遍又一遍的打擊,已經練就了一顆少年老成的好心態——開水怎麼燙,不管風吹浪打,依然我行我素。
  • 高喊「把英語踢出高考」的人,如果高考沒有英語,你會更難過!
    英語是國際語言,你雖然不用在高中畢業後輟學,但如果把英語踢出高考,將來的科研、交流、出國怎麼辦。 把英語踢出高考,意味著高考前都不再學英語。而高考前不學英語,就意味著一輩子都學不好英語。 如果有朝一日,英語真的被踢出高考了,你一定會很難過。
  • 高中生迎來「好消息」,三類大學將會被撤銷,高考是否變容易了?
    我們國家重視教育,這不僅僅體現在9年義務教育,還有對各大院校的監督和管理。我們國家大學數量已經超過了3000所,但是因為大學的類型並不相同,所以在質量和層次上也是不同的。並且,每年也會對各大院校進行新的排名,其中教育部也會嚴格的監督,如果沒有通過審核的話,那麼就會面臨被撤銷。高中生迎來「好消息」,三類大學將會被撤銷,高考是否變容易了?
  • 在韓國讀大學與中國讀大學不同之處你了解嗎
    韓國雖然是中國的鄰居,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很多影響,可畢竟是兩個國家,文化背景總是有些差異的,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中韓大學有哪些不同。而韓國大學沒有班級,你選了什麼課,這節課就是你的一個班級,課程結束這個班級在下學期就散了。同一個專業的同學的話,幾年都在一起上課,大部分人也都是眼熟的。 四、輔導員 國內大學一般會有負責班級的老師,可能不像高中一樣每班一名班主任,但總歸還是有人管的,而韓國的學生就好像沒人管的小草,不僅沒有班級,也沒有輔導員。
  • 高考化學:指示劑的選擇對酸鹼中和滴定實驗的影響
    高二化學選修4的實驗專題裡有關酸鹼中和滴定及應用是高考化學常考的內容,其中酸鹼指示劑的選擇對於很多高中生來說存在迷茫和困惑。究其原因,還是近些年高中生很少親自做化學實驗這個不爭的事實。不做實驗也要參加高考化學的考試啊,怎麼辦?老師整理好相關資料,大家背誦下來吧。酸鹼指示劑是指可用於酸鹼滴定的指示劑。
  •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選科要參考哪些指標,「賦分」才能更高?
    文|小玉說「高考」,對於高中生而言,是關乎前程、未來發展的重要考試,所以到了高三,大家都在全力以赴,但是隨著新高考的到來,考生不僅要做到「成績」優異,在「選科」上還要下功夫,不然在賦分制度下報考難佔優勢。
  • 不學政治,歷史能學好?不學物理,化學能學好?說說新高考的弊端
    孩子馬上要上高三,屬於山東省第一批參加新高考的學生,屬於學霸級的學生,選擇了物理+化學+歷史的組合。但是,另外意想不到的是她的歷史知識和歷史思維是相當薄弱的,錯了很多不該錯的題目,在跟她的交流中,我發現不是她不想學,而是她不會學,思考問題的角度過於簡單,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哲學的基礎。
  • 最不可能「早戀」的4種高中生,就算跟異性走在一起也不用擔心
    對父母來說,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的早戀問題,尤其是高中生。高中是高考備考的關鍵階段,如果早戀的話,很容易會影響學習,甚至導致高考失利。因此,很多父母和老師都將早戀看成「洪水猛獸」,禁止孩子早戀,甚至連跟異性走在一起都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