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高中之後,有些家長就想讓孩子住在學校,覺得這樣會節省上下學的時間,孩子就能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學習上。
筆者作為一個經歷過三年高中的人,想說這些家長想得實在是太簡單了。家長們不能忽視高中生住校的一些弊端。下面筆者就來說一下其中你5個弊端。
一、住校節省的不是學習的時間節省的是娛樂的時間
一般來說,學生經過一天的學習之後,回到宿舍想的並不是繼續多看一些書,提高自己的知識層面,而是想他學了一天了,肚子很餓,要不就泡些泡麵吃,吃點薯片,餅乾。
家長們需要認清一個現實,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大多數的同學回到宿舍之後會把宿舍當成一個放鬆自己的娛樂場所,和舍友聊聊天、吃吃東西、玩玩遊戲。
二、宿舍是一個集體環境,容易出現矛盾
在宿舍和在家不同,宿舍是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組成的一個新環境。如果學生在高中之前沒有經歷過這種集體住宿,那在一種新的生活環境下,就容易和舍友產生矛盾。
學生每天帶著這種矛盾生活在學校裡,就會在他的學習上產生消極影響,嚴重時會導致學生討厭學校的生活,繼而可能引發學生厭學厭校的心理情緒。
三、公共區域會產生很多問題
宿舍是一個公共環境,學生要在這裡共用洗漱洗澡上廁所的空間。在有些學校的宿舍,洗漱要排隊、洗澡要排隊、去廁所也要排隊。由此就可以看到,學生在學校裡浪費了很多沒必要浪費的時間。
另外,公共區域的衛生條件也是一個問題,由誰打掃?打掃得乾淨嗎?會不會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這些隱患都是未知的。
四、住校學生會面臨眾多誘惑
宿舍是一個大環境,裡面學生的學習品質良莠不齊。有的學生喜歡學習,但有的學生喜歡玩手機;有的學生喜歡看書,有學生喜歡玩遊戲看小說。在沒有監督的狀況下,那些曾經喜歡學習看書的同學很容易被手機、遊戲、小說等誘惑吸引。
再聰明的學生,一旦接觸這些誘惑,跟著室友玩遊戲看小說,那就是《傷仲永》的情景再現。
五、高中時期的學生需要家長的陪伴
高中的學生面臨著高考,他們正經歷著一個壓力很大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他們需要感受到從外界來的關心和關注,如果在這個時期家長讓他們去學校住宿,就很有可能會忽視孩子這個時期的生活需求。
而且有些問題學生無法向同學、老師訴說,這個時候如果家長不在身邊,學生可能會感到無助和彷徨。
這幾點都是筆者在高中時期看到的真實現象。關於高中時期的孩子是否要住校,家長們需要考慮清楚,權衡利弊之後做出對孩子最有利的選擇,畢竟高中這個時間段很重要,有關學生的學習環境不能大意,不能影響了高考才去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