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淺析鋰離子電池在高低溫下的性能表現

2020-11-23 OFweek維科網

取最大值和最小值,可以看到目前標準對溫度的要求是:

·電池單體和模塊:-20 ~ 55℃

·電池包/電池系統:-20 ~ 45℃

對比《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的目標可以看到:

1.電池單體/模塊

·高溫目標與現行單體/模塊高溫一致

·低溫目標比現行標準低10℃,達到-30℃

2.電池包/系統

·高溫目標比現行電池包/系統溫度高10℃,達到55℃

·低溫目標比現行標準低10℃,達到-30℃

圖1是鋰離子電池在不同低溫下的放電容量曲線示意圖(這裡用來表示一般的變化趨勢)。跟室溫20℃相比,低溫-20℃下容量衰減已經比較明顯,到-30℃是容量損失更多,-40℃下容量連一半都不到了。

圖1 鋰離子電池在低溫下的容量衰減

這裡看一下影響低溫性能的因素。通過對比容量和電解液電導率關係(圖2)可以看到,溫度越低,電池電解液的電導率越低。當電導率下降之後,溶液傳導活性離子的能力就下降,表現為電池內部反應的阻力就會增加(這個阻力在電化學裡面用阻抗表示),造成放電能力下降,即容量下降。更進一步,通過測量電池內部各部分(正極、負極、電解液)阻抗可以看到各部分對電池阻抗的影響(圖3)。當溫度<-10℃左右,正極、負極(圖中以石墨為例)的界面阻抗快速增加,而電解液的阻抗大概在-20℃左右之後快速上升,這幾個阻抗綜合結果就表現為電池阻抗在<-10℃左右快速上升(圖中用Li-ion cell表示)。

圖2 不同溫度下電池容量和電解液電導率關係

相關焦點

  • 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介紹,制約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的因素
    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介紹,制約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的因素。鋰離子電池自商業化以來,以壽命長、比容量大、無記憶效應等優點,獲得了廣泛應用,以往對鋰離子電池的循環壽命和安全性關注較多,隨著應用領域不斷拓展,鋰離子電池的低溫性能低劣帶來的制約愈加明顯。
  • 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差的原因主要方面,負極材料低溫特性的研究及...
    為此,亟需開發出功率密度高、低溫放電性能優異的新型鋰離子啟動電池。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受電解液和正負極材料影響。開發低溫鋰離子啟動電池,首先要從電解液和正、負極材料改性入手,以提升鋰離子電池的低溫放電容量、功率密度、循環壽命等性能。 鋰電池低溫性能主要與電解液的低溫導電能力、鋰離子在活性電極材料中的擴散能力、電極界面性質有關。
  • 真低溫鋰離子電池:低溫充電!
    鋰離子電池通過Li+在正負極之間的遷移實現儲能和放電,然而Li+在正負極之間遷移受到溫度很大的影響,特別是低溫下由於正負極的動力學條件變差,以及電解液粘度上升,電導率下降等因素會導致鋰離子電池性能急劇下降,導致鋰離子電池低溫無法放電,更為嚴重的是低溫充電極易導致負極析鋰,不但會造成電池容量極速衰降,還會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
  • 德耐隆談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的高低溫性能
    目前常用的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的高低溫性能急需改善[2]。在低溫下,電解液電導率的降低、電極界面膜阻抗的增大和電荷傳遞電阻的增大使電池的放電容量減少[1-3]。在高溫下,LiFePO₄與電解液發生氧化反應而使Fe離子析出,SEI膜的溶解以及正極集流體被電解液與水反應生成的HF腐蝕都將導致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容量快速衰減,影響電池的高溫性能[4-5]。
  • 低溫高比能量鋰離子電池研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與傳統蓄電池相比,鋰離子蓄電池具有高比能量、壽命長、高電壓、低的自放電率和無記憶效應等優點,因此,已經成為繼鎘鎳和氫鎳蓄電池之後的第三代主要電源。以往對鋰離子的研究多集中在循環性能和安全性能上。然而,隨著應用領域不斷拓展,鋰離子電池的低溫性能已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瓶頸之一。
  • 新型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的製備和性能研究
    1.3 聚合物鋰離子二次電池的組裝和性能測試  將經過噴塗處理的負極片採用卷繞的方式製備成聚合物鋰離子二次電池,並注液化成,然後進行充放電循環、倍率放電、高低溫放電等性能測試。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在不同電流下的放電曲線如圖3所示,0.5、1和2C電流下放電容量分別是0.2C放電容量的9914%、9418%和8214%,說明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在不同放電電流下都具有很好的放電性能。同時,各電流下放電曲線的平臺較高,說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具有較好的負載能力。
  • 18650低溫電池性能對比
    格瑞普電池作為國內電池品牌廠家,上產研發的低溫鎳氫電池採用專有配方,大大提高了低溫鎳氫電池的性能,可以做到-20℃充電,-40℃下,0.2C放電,仍可放電75%以上容量,700次實測循環壽命,循環壽命 80%DOD。低溫鎳氫電池在電壓放電平臺、容量和放電倍率上要比低溫鋰電池要差些,因此目前市場上比較容易被接受的是低溫鋰電池。
  • 哪種電池低溫性能好?
    三元鋰電池低溫溫度使用下限值-30℃,低溫放電性能好,和磷酸鐵鋰電池相同低溫條件下,冬季時裡程衰減不到15%,明顯高於磷酸鐵鋰電池。,現在最熱火的磷酸鐵鋰是低溫性能最差的,溫度使用下限值-20℃,且低溫環境下放電性能差,在0℃ 時的容量保持率約60~70%,-10℃時為40~55%,-20℃時為20~40%。
  • 不同溫度下鋰離子動力電池特性研究
    溫度對電池極化的影響在低溫條件下,動力電池的性能表現差異比較大,其中在-10、-20℃時,磷酸鐵鋰電池的可用容量僅為標稱容量的62.6%和57.8%;錳酸鋰電池在-10℃可用容量為標稱容量的83.1%,但是隨著溫度降低,性能退化加快,在-20℃時,可用容量僅為標稱容量的58.2%。
  • 溫度變化會影響鋰離子電池的性能嗎?
    文章來源:鉅大LARGE進群交流 | 鋰電江湖技術交流,關注本公眾號後,添加文末主編微信,備註「進群交流」;資料領取 | 獲取本文原版資料,關注本公眾號後,添加文末主編微信,備註「資料領取」;正文內容:溫度變化會影響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的性能嗎
  • 鋰離子電池低溫析鋰的機理研究
    鋰離子電池是目前最為常見的化學儲能電源,從手機到筆記本電腦,到穿戴式行動裝置,無不依靠鋰離子電池提供能量。在享受著鋰離子電池為我們帶來的便利時,數起三星手機鋰離子電池起火爆炸事件的發生,使得我們不得不關注起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問題。
  • 關於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淺析
    其關鍵主要包括製備高室溫電導率和電化學穩定性的固態電解質以及適用於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高能量電極材料、改善電極/固態電解質界面相容性。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結構包括正極、電解質、負極,全部由固態材料組成,與傳統電解液鋰離子電池相比具有的優勢有:①完全消除了電解液腐蝕和洩露的安全隱患,熱穩定性更高;②不必封裝液體,支持串行疊加排列和雙極結構,提高生產效率;③由於固體電解質的固態特性,可以疊加多個電極;④電化學穩定窗口寬(可達5V以上),可以匹配高電壓電極材料
  • 【乾貨】高壓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添加劑詳解及應用舉例
    此外,HUANG等分別研究了三氟甲基苯硫醚 (PTS)添加劑在高壓鋰離子電池室溫及高溫下的循環性能。理論計算數據與實驗結果分析得出,在循環過程中PTS 比溶劑分子優先被氧化,形成的SEI膜提高了電池在高電壓下的循環穩定性。此外,一些噻吩及其衍生物也被考慮作為高壓鋰離子電池添加劑使用,當加入這些添加劑後,會在正極表面形成聚合物膜,避免了電解液在高壓下的氧化分解。
  • -78℃超低溫水系電池
    鋰離子電池體系的電化學性能受到溫度的顯著影響,低溫會導致Li+擴散、界面電荷交換等過程中受到顯著的影響,因此低溫下鋰離子電池的功率性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放電性能大幅減弱。為了改善鋰離子電池的低溫性能,科研工作者開發了多種電解液,例如液化氣、氟化溶劑和乙酸乙酯等,這些溶劑體系與載流子(Li+)相容性較差,因此能夠有效的降低電解液在電極/電解液界面的去溶劑化能量,從而提升電池的低溫性能,但是這些體系普遍存在安全性較差的問題,成為其在鋰離子電池中應用的主要障礙。
  • 不同區間衰退路徑下鋰離子電池的性能相關性及溫度適用性分析
    鋰離子電池在不同容量區間和不同工況應力下使用衰退性能不同。北京交通大學國家能源主動配電網技術研發中心、北京電動車輛協同創新中心、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員孫丙香、劉佳、韓智強、任鵬博、張維戈,在2020年第9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以複合材料鋰離子電池為研究對象,基於電化學相變機理對循環區間進行劃分,在分區間和全區間分別完成了累計吞吐量600次的循環測試。
  • 鋰電池低溫性能如何改善?超全最新研究匯總!
    編輯/ALEX 審校/Ydnxke 圖片來源/網絡 直接來源/鋰電聯盟會長 本文綜述了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的研究進展,系統地分析了鋰離子電池低溫性能的主要限制因素。從正極、電解液、負極三個方面討論了近年來研究者們提高電池低溫性能的改性方法。是一篇乾貨文章,非常值得大家分享交流!
  • 乾貨| 鋰離子動力電池及其關鍵材料的發展趨勢
    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和電解液構成鋰離子電池的4種關鍵材料.  3.1 正極材料  錳酸鋰(LMO)的優勢是原料成本低、合成工藝簡單、熱穩定性好、倍率性能和低溫性能優越, 但由於存在Jahn-Teller效應及鈍化層的形成、Mn的溶解和電解液在高電位下分解等問題, 其高溫循環與儲存性能差.
  • 【乾貨】鋰離子電池電解液超全面介紹
    事後三星電子中國區稱,在中國地區銷售的Galaxy Note 7供應商是ATL,採用的並非是由供應商三星SDI製造的會發生爆炸的電池。據SDI內部人士的評論分析,手機電池起火的原因是由於電池R角位出現了導致正負極短路的問題,電池採用卷繞工藝製作,使用的是常規的液態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好了,關鍵來了!
  • 鋰離子電池性能退化的應力模型研究
    性能退化的趨勢與機理,構建了導致電池性能退化的單應力模型,該模型具有結構簡單、精度高、通用性強等優點。鋰離子電池的電學特性是其內部電化學系統相互作用的外部表現,性能退化和壽命衰減反映到電池內部,存在著多種退化機理,如電池負極表面形成的SEI膜隨時間增長,造成電池內阻增加;析鋰降低鋰離子濃度與電池容量,減少循環壽命等。
  • 石墨烯材料助力鋰離子電池性能更上一層樓
    石墨烯材料正是讓鋰電池性能更上一層樓的關鍵所在。  鋰離子電池發展勢頭較快,自1991年日本索尼(Sony)率先將其商品化後,市場佔有率持續增加,僅僅數十年,全球產值就超過鎳鎘和鎳氫電池的總和。隨著對現有材料和電池設計技術的改進以及新材料的出現,鋰離子電池應用領域一直不斷地被拓展,尤其是近年來3C電子產品不斷追求輕、薄、短、小,鋰離子電池已成為最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