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櫻桃早期落葉病的原因是什麼?
牛曉麗
櫻桃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水果,果汁中含有大量的鐵元素(每 100 g 高達 5.9 mg)和褪黑激素,有很好的補鐵和美白效果。櫻桃樹既怕冷又怕熱,怕旱怕澇,溫度高溫度低都不易成活,如今經過培育的新品種克服了溫度溼度的要求,產量也較高,畝產 750 kg以上,畝收入可達 3 萬元左右,在農村已形成規模種植。但是若管理不善,病害則時有發生,尤其是櫻桃早期落葉病極難管控,一旦發生危害就比較嚴重,甚至絕收。[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
1 櫻桃樹早期落葉病症狀
櫻桃早期落葉病一般發生在 7 ~ 8 月份,一開始在葉片上出現黃色斑點,約針尖大小,而後逐漸擴大形成褐色圓形斑點,後期病斑上長出灰褐色黴狀物,最後瀰漫整個葉片,直至葉片枯乾脫落。症狀輕的局部落葉,嚴重時整棵樹乃至整個果園的果樹全部落葉,導致植株沒有光合作用,花芽弱化,直接影響第
2 年坐果率。
2 櫻桃樹早期落葉病發生原因
2.1 頭年養分不足,缺水缺肥。如果長期乾旱,嚴重缺水,根系不能及時輸送養分和水分,就會使葉片失綠,生理調節失衡,形成果樹自疏現象,使葉片脫落。櫻桃樹生長需要大量礦質營養元素 ( 氮、磷、鉀、鈣、鎂、硫 ) 和微量元素,如果長期缺肥,營養供應不足,影響幼嫩枝葉和新根系形成,就會造成葉片黃化提早脫落。
2.2 掛果超負荷。櫻桃樹一般是 3 ~ 5 片葉片吸收輸送的營養來保證 1 個果實生長所需的營養,如果當年掛果量太大,葉果不成比例,整棵果樹超負荷,造成養分提前透支,形成弱樹,雖然當時不太明顯,但極易造成次年生產力嚴重不足。
2.3 葉斑病菌感染。葉斑病菌依附在病葉上,藉助風雨進行傳播。隨著氣溫的升高或者雨天增多,傳播速度更快,多在 7 ~ 8 月達到傳播盛期。病菌傳播後,病害潛伏期 10 d 左右,然後大範圍侵染。葉斑病菌多在紅燈、拉賓斯、紅豔品種發生,更應注意防治。
3 防治措施
3.1 合理施肥。目前施肥存在誤區:重化肥輕有機肥,忽視生物肥;重氮肥,輕磷、鉀。所以應該調整施肥結構,最大程度的滿足櫻桃生長所需的營養。不能只重產量,輕質量,應該提高產品品質和競爭力。
3.2 合理澆水。①花前水,一般在 3 月 25 日左右澆水 1 次,目的是推遲開花時間,避免氣溫過低凍傷花蕾。②花後水,一般在 4 月 12 日左右花謝後澆水 1次,來滿足水分供應,提高坐果率。③4 月底前,果實膨大期澆水 1 次,促使果實短期膨大。④採收後澆水 1 次,一般在 6 月底前,主要為了恢復樹勢。⑤凍水,11 月中下旬進行冬灌,冬季土壤越溼地溫越高,所以保持冬季土壤水分,避免土壤過幹地溫過低造成根系凍傷。
3.3 疏花疏果。疏花疏果是為了避免超負荷掛果,是保證營養不流失的重要措施。①疏花:櫻桃從形成花蕾、開花、花落,再到形成果實需要很多營養,如果花蕾太多,就會造成營養的浪費。在開花前進行疏花,把弱小的發育不好的花蕾剪除,並疏掉每束花的邊蕾,在正常開花情況下,一般每棵樹疏掉 1/4 的花蕾便可滿足正常坐果率。②疏果:疏果工作要在生理落果後進行,每支花束狀短果枝只保留 3 ~ 4 個果,疏掉弱果和黃果,保留橫向及向上的大果。
3.4 修剪整形,增強果園通風透光。整形修剪就是通過調節各類枝條分布數量和長勢改善樹冠結構,調優樹體結構,建造合理樹形,做到骨架牢固,大枝亮堂堂,小枝鬧嚷嚷,改善光照分布及通風透光條件,使枝枝見光,樹勢健壯,生長結果平衡,延長結果年限,確保連年高產穩產。
3.5 加大果園清理。在櫻桃樹完全落葉後,進行一次剪病枝,連同地上的落葉一同清掃,並將其運出果園,集中火燒銷毀,徹底消滅枝葉上的病原菌,減少和杜絕次年病害。
3.6 藥物防治。採收後噴藥防治,第 1 次在 7 月初,用高效低毒殺蟲劑樂斯本加 50%多菌靈 600 倍液,加72%農用鏈黴素 4 000 倍液;或者用 70%甲基硫菌靈600 倍液。第 2 次在 7 月 20 日 ~ 8 月初,用 50%多菌靈 600 倍液加 80%代森錳鋅 800 倍液,加 48%樂斯本1 500 倍液;或者用 1.8%阿維菌素 4 000 ~ 6 000 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