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網6月17日消息:針葉樹落葉病為害油松、馬尾松和黃山松,構成前期落葉,影響松樹生長。
一般危害2年生針葉,(有的發生於當年生針葉上),在馬尾松上,開端針葉上出現很小的黃色斑斕或段斑,至晚秋全葉發黃墜落;在黑松葉黃色段斑上還有褐色斑紋,後期也變黃墜落;在油松針葉上初病斑不明顯,針葉的色彩由暗綠變為灰綠,今後變成紅褐色而墜落。
本病的發生與寄主的生長情況有密切關係,一般認為當針葉細胞的膨壓降低時,最易感染。細胞膨壓降低的緣由很多,如林相損壞,林地乾旱,土壤瘠薄,林木遭受病蟲害和處理不良等,全部影響樹木水份供應平衡和降低針葉細胞膨壓的要素都會推動病害的發生。近來國外報導松落針病的發生和空氣汙染有關,如日本赤松落針病的發生與SO2有關,北美白松落針病的發生與臭氧汙染有關。
防治方法
1、加強松林的撫育處理,前進樹木的抗性;對小面積人工林、庭園林木及苗圃等地,在子囊孢子飛散前清除病葉焚毀或埋入土中,以減少初度侵染來歷,合理營建混交林也可減少發病。
2、在子囊孢子飛散期間噴1%的波爾多液,0.3-0.5度的石硫合劑,或70%可溼性菲美鐵1000-1600倍液,可可溼性什特來400-800倍液,或65%可溼性代森鋅,代森錳500倍液,50%退菌特、70%敵克松、500-700倍液等共2-3次,如降雨數多應增加噴藥次數。在可溼性藥液中如參與恰當的粘著劑,能夠前進藥效,減少噴藥次數。據報導,於子囊孢子發出期施放「621」煙劑2次對落針病的防治也有一定效果。
(來源:花木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