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十年,印度經濟發展迅速,先後超越義大利、俄羅斯、英、法等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五。隔壁鄰國巴基斯坦就難言樂觀了,不但沒有縮小與印度的差距,反而是拉大了。
當下,巴基斯坦同印度的差距有多大呢?差不多相當於巴國內第五大城市白沙瓦與印度第五大城市班加羅爾的差距,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別。
白沙瓦小史
白沙瓦位於巴基斯坦西北部,自古以來就是軍事重鎮、商貿中心。從前它被稱為甘德海爾,大唐三藏法師所著的《大唐西域記》中稱這個地方「滿是水果,百花迎春」的天府之國,一度非常富庶。白沙瓦一稱是後來才改的,在古印度語中意為「萬花之城」。
在歷史上入侵印度次大陸的波斯、希臘、韃靼、莫臥兒和阿富汗軍隊都經過距離白沙瓦西邊的開伯爾山口。所以,這裡素來是南亞與中亞之間的交通要道,有巴基斯坦西北門戶之稱。
一戰後,英國人預感蘇聯有掌控南亞與中亞的野心,出於戰略上的考慮,以應付軍事上的需要,英國人不僅鋪築山口道路,而且還修建了從拉瓦爾品第到白沙瓦的鐵路,以便戰事一起,就能迅速把軍需送到白沙瓦和山口。直到今天,鐵路兩旁仍可看到當年英國人準備用以在危急時切斷鐵路的大塊鋼筋水泥,在山口道路上也還留有英國人修建的城堡。這些軍事設施的用意顯然是保住白沙瓦,巴基斯坦才可免受威脅。
自蘇聯入侵阿富汗及美國發起推翻塔利班戰爭以來,大量的阿富汗難民湧入白沙瓦,使得這裡的局勢變得動蕩不安,爆炸襲擊事件時有發生,街上隨處可見持槍巡邏的巴基斯坦軍人。
白沙瓦的經濟
白沙瓦總面積約1200平方公裡,人口200萬左右,人口很稠密,街上的行人來自不同的民族,講著不同的語言,如烏爾都語、英語、印度語、巴迦比語在這裡都能聽到。
從市容風貌上來說,白沙瓦稱得上是一座半現代化城市。城市東部保留著古老的清真寺,極具民族特色,也是來此旅遊的遊客們比較感興趣的地方。西部新城是一些現代化建築的城區,分別散布著學校、醫院、公園、博物館、體育場、政府辦公樓等場所。
由於經濟動蕩,在過去,白沙瓦並無多少工業基礎,反倒是槍械製造比較旺盛,生產出的武器主要流向了阿富汗。近年來,白沙瓦新建了一處佔地1500英畝的工業園區,已有400多家企業入駐。根據遠景規劃,這個工業園區還有數千畝用地隨時可以擴充規模。工業園區的土地使用方式為租賃,租期99年,土地可以一次性買斷,每英畝土地的費用在5萬多元人民幣,入駐的企業免收十年所得稅。
同為各自國家的第五大城市,當下,白沙瓦一年的GDP總量只有30多億美元,同印度班加羅爾相比差距天壤之別。班加羅爾有人口1000多萬,自印度獨立後,已發展成重工業中心。近年來,班加羅爾IT信息技術蓬勃發展,創造了印度三分之的IT產值,又有「亞洲矽谷」之稱。2019年班加羅爾GDP超過1000億美元,人均GDP已達1萬美元,是印度最富裕的城市之一。
公允而言,白沙瓦與班加羅爾的差距很大很大,根本沒有超越的可能。但是巴基斯坦慶幸的是有中國這樣一個全天候的朋友,隨著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推進,將為巴基斯坦經濟的發展釋放出巨大的活力,縮小與印度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