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 Bioeng Biotechnol:「生物發酵」提高維生素與阿爾茲...

2021-01-17 生物谷

2019年11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麥角硫氨酸(Ergothioneine)是具有抗氧化特性的天然胺基酸。它可以防止細胞壓力,進而預防神經系統損傷和癌症等疾病。基於大鼠和線蟲的研究表明,麥角硫氨酸在預防痴呆症和老年痴呆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方面具有廣闊的前景。此外,研究表明患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患者麥角硫氨酸的血液水平明顯低於正常群體。這些發現表明,麥角硫氨酸可以作為預防或延緩這些疾病的「維生素」。

 

目前,通過化學合成的手段生產麥角硫氨酸既複雜又昂貴。然而,通過對麵包酵母進行工程設計和優化,來自諾和諾德生物可持續性中心的科學家首次開發了在酵母中製造麥角硫氨酸的潛力。 

在《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雜誌上發表的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在小規模發酵實驗中能夠完成0.6克的麥角硫因/1L酵母的產量。 

由於當今昂貴的化學生產流程,與其它維生素(例如維生素C和維生素D)相比,麥角硫氨酸的市場價格非常高。因此,科學家的主要目標之一是進一步優化麥角硫氨酸的生產以達到更高的產量,以便將來可以降低市場價格,最終使消費者受益。 

在科學家能夠以發酵的方式生產麥角硫氨酸之前,一些人探索了從蘑菇中直接提取麥角硫氨酸的可能性。但是這種手段仍然非常昂貴,並且種植蘑菇需要佔用潛在的耕地面積。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第一作者Steven van der Hoek說:「通過以發酵方式生產這種重要的抗氧化劑,可以避免使用化學藥品或佔用農田。酵母在生產麥角硫氨酸方面的能力遠比化工或蘑菇天然提取的方式要好得多。」 

在自然界中,麥角硫氨酸是由細菌和真菌產生的,但是細菌和真菌用於製造麥角硫氨酸的酶構成的途徑略有不同。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選擇以不同組合篩選來自不同真菌或細菌的酶分子,以鑑定出產量最高的克隆。他們發現兩種特定的,來自真菌的酶「NcEgt1「和」CpEgt2」是最好的組合。 

此外,通過向培養基中添加作為麥角硫氨酸組成部分的胺基酸,使得他們能夠顯著增加麥角硫因的產量。 

當前,科學家們正在嘗試通過進一步優化菌株的設計來提高生產率。作者還強調,麥角硫氨酸的積極作用迄今僅在動物模型中得到報導,因此,目前尚無法確定這種作用是否對人類有效。無論如何,提高麥角硫氨酸的產量對於獲得有益的膳食補充劑可能很重要。(生物谷Bioon.com)

資訊出處:Potential vitamin and Alzheimer's drug produced in yeast原始出處:

Steven A. van der Hoek, Behrooz Darbani, Karolina E. Zugaj, Bala Krishna Prabhala, Mathias Bernfried Biron, Milica Randelovic, Jacqueline B. Medina, Douglas B. Kell, Irina Borodina.

Engineering the Yeast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for the Production of L-( )-Ergothioneine. 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 2019; 7 DOI: 10.3389/fbioe.2019.00262

相關焦點

  • Front Bioeng Biotechnol:「生物發酵」提高維生素與阿爾茲海默症...
    這些發現表明,麥角硫氨酸可以作為預防或延緩這些疾病的「維生素」。 目前,通過化學合成的手段生產麥角硫氨酸既複雜又昂貴。然而,通過對麵包酵母進行工程設計和優化,來自諾和諾德生物可持續性中心的科學家首次開發了在酵母中製造麥角硫氨酸的潛力。
  •  高中生物選修1知識點總結
    (2)防止發酵液被汙染: ①榨汁機要清洗乾淨並晾乾。 ②發酵瓶要洗淨並用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消毒,或用洗潔精洗滌。 ③裝入葡萄汁後要封閉充氣口。(3)控制好發酵的條件: ①葡萄汁裝入發酵瓶時,要留約1/3空間,目的是先讓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耗盡O2後再進行酒精發酵;防止發酵過程中產生的CO2造成發酵液溢出。 ②嚴格控制溫度:18~25℃利於酵母菌的繁殖和酒精發酵;30~35℃利於醋酸菌的繁殖和醋酸發酵。
  • Nat Machine Intelligence: 人工智慧助力生物醫學成像
    2019年10月1日 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最近一項研究,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蘇黎世大學的科學家成功利用機器學習方法來改善光聲成像。這種相對年輕的醫學成像技術可用於諸如可視化血管,研究腦活動,表徵皮膚病變和診斷乳腺癌等方向。然而,渲染圖像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設備使用的傳感器的數量和分布:傳感器的數量越多,圖像質量就越好。
  • 生物發酵市場日趨成熟 8月廣州生物發酵展迎發展機遇期
    【中國製藥網 展會報導】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醫療設備、生物製品、醫用耗材等產品也逐漸步入百姓生活。在2018年廣州國際生物發酵產品及技術裝備展(下稱:廣州生物發酵展)的高峰論壇上,微生物發酵技術難題解決方案、生物發酵新技術成果推廣、雜質分離純化大會等,成為重要議題,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生物類創新產品市場發展正在提速。
  • Chicken first ?or egg first?
    My guess for the ancient chicken and egg problem                        By: Alice Ouyang ​    Everyone has heard of this ancient paradox.
  • 生物發酵技術在護膚品中的應用-酵母菌發酵產物濾液
    酵母菌發酵產物濾液中富含小分子胺基酸、多肽、核苷酸、維生素等天然活性成分物質,是非常好的綜合皮膚調理劑。生物發酵技術在化妝品中應用運用微生物體內的多重酶,將植物的大分子物質分解為小分子,並能分解細胞壁,從而獲取植物細胞內的多種營養元素。加上無稀釋的處理方式,可直接發酵成精華液,所保留的自然沉澱的部分即為最終的護膚品。
  • Front Microbiol:多吃中國泡菜或能有效預防蛀牙!
    2020年6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班古裡昂大學和成都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中國泡菜中的益生菌或能幫助有效預防蛀牙的發生。
  • 製作生物發酵飼料的常見菌種有哪些?
    生物發酵飼料近幾年發展非常迅速,對養殖業貢獻很大。實際生產中使用的常見菌種有三大類,即乳酸菌類、芽孢桿菌類和酵母類,主要用於畜禽等的飲水、拌料、發酵飼料,旨在改善動物腸道菌群,提高動物機體免疫力,提高飼料消化利用率,同時減少廢物排洩量,臭氣排洩量,實現源頭減排,降低糞汙處理壓力。 飼用微生物菌劑有哪些應用方法?
  • 化學探究 | 為什麼我們的血液不是藍色的?
    原標題:化學探究 | 為什麼我們的血液不是藍色的?現存的最古老的生物之一鱟(hou)魚就擁有著藍色的血液,而且據說鱟魚的血液特別昂貴,一旦遇到病毒,鱟魚的血液就會自動凝固,把病毒殺死。現在人類利用鱟魚的血液做病毒的檢測。當然除了令人吃驚的藍色血液,還有使血液變綠的叫血綠蛋白,之所以血液會呈綠色是因為裡面含有釩元素。最令人讚嘆的動物是河馬,它竟然同時擁有著藍色的血液和血紅色的汗水!
  • Eur J Org Chem:利用納米結構運輸系統開發出功能性的...
    2014年7月5日 訊 /生物谷BIOON/ --纖毛或纖毛上皮其就像草坪一樣保護著我們機體的呼吸道,在機體眼部和鼻黏膜中纖毛上皮主要負責持續性地運輸嵌入到我們嗓子中的粘液以及顆粒物;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上的一篇研究報導中,來自德國基爾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可以進行分子轉換的生物運輸系統,其就類似於人工纖毛上皮,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
  • 微生物發酵飼料的配方及詳細的發酵方法
    有益菌製劑, 在動物機體內發酵過程中不但能將 畜禽難以消化吸收的粗蛋白質、 澱粉中的大分子物質, 加工分解轉變成易消化吸 收的葡萄糖、 胺基酸和維生素等小分子營養物質, 而且能大大降解粗纖維, 產生 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質, 從而提高飼料的消化吸收率和營養價值。
  • 阿爾茲海默症,俗稱的「老年痴呆」可能離我們並不遠
    阿爾茲海默症患者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剛開始只是丟三落四,容易忘事,後來可能健忘和糊塗更加嚴重,總是反覆談一件事情,熟悉的環境也會感到陌生,甚至可能在某一天忘記自己最愛的人。 一提到阿爾茲海默症,大家總會想到記憶力下降,有些人認為這只是人正常老化的一種現象。
  • 發酵工程師最值得收藏的文章:蛋白腖詳解
    眾所周知,蛋白質結構複雜,類別繁多,因此其水解物也有類似特徵。含蛋白質的原料在生物培養中被稱為有機氮源,可實際上,有機氮源不僅僅提供氮元素,也是生物生長和產物分泌調控所需要的,如維生素等。另外在有機氮源中,還往往含大量的碳源。
  • 2019年終盤點:阿爾茲海默症研究進展
    阿爾茲海默症的預防與治療一直以來是醫學領域亟待解決的難題,近年來,研究者們也對此進行了不懈的努力。本文將對2019年度阿爾茲海默症領域的相關研究進行簡要盤點,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阿爾茲海默症發病機制的探索在阿爾茲海默症的發病機制方面,很多研究揭示了其病症的起源以及惡化的根本原因。
  • TREND |  GREENLIVING-Biophilia 綠色生活-親生物
    親生物症是人類與其他生物的內在情感聯繫。我們周圍的生活在複雜性和美感方面超過了人類可能遇到的任何其他事物。EOWilson,1984年。綠色生活...親生物,這仍然是趨勢嗎?GREENLIVING... Biophilia, is it still a trend?
  • CPhI 會展 | 第三屆藥品開發峰會(生物藥方向)
    ……12月16日,由丁香園 Insight 資料庫、CPhI China 2020共同主辦,梅斯醫學、生物谷提供媒體支持的「第三屆丁香園 Insight 藥品開發峰會(生物藥方向)」將於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CPhI 會展上舉辦。
  • 重大發現,阿爾茲海默症竟與常見病毒感染有關!
    但是,因為一般 HHV 分布非常廣泛(大概 90% 的美國人體內都帶有這種病毒)而 HSV-1 的分布程度卻一般(美國人中大約是 54%,不過世界範圍大概 67%),而且並不是每個人都患有阿爾茲海默症,因此病毒感染又被認為是導致阿爾茲海默症發作的一個非常小的因素。
  • 科普 生物發酵法制丁二酸的幾大特點
    主要用於塗料、染料、粘合劑和醫藥方面。由丁二酸生產的醇酸樹脂具有良好的曲撓性、彈性和抗水性。丁二酸的二苯基酯是染料的中間體,與氨基蒽醌反應後生成蒽醌染料。醫藥工業中可用它生產磺胺藥、維生素A、維生素B和止血藥等。另外,丁二酸在紙張製造、紡織行業中也有廣泛的用途,還可用作潤滑劑、照相化學品和表面活性劑的原料,還可作食品酸味劑用於酒、飼料、糖果等的調味。
  • 反滲透膜技術應用於生物發酵製藥領域
    生物發酵製藥生產的藥物主要有我們常見的抗生素、維生素以及胺基酸等等。生物發酵法在藥物生產中使用較多,但這種藥物生產方式也存在著諸多缺陷,由於發酵培養基所含複雜成分,而生物發酵的微生物產物也不可避免,分子大小和極性差異都較大,而雜質與目標產物之間的差異性又相對很小,因此造成了較高的提煉難度。
  • 野櫻莓綜合發酵果蔬汁飲料
    三效合一,定格年輕加速代謝,全面營養超強抗氧力,對抗自由基淨化血管,清除毒素選用臺灣進口酵素,以五色理論為基礎,添加61種天然有機果蔬,經540天發酵而成·  酵素能夠促進任何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代謝·  61種臺灣當季有機果蔬,綠色果蔬黃金比例【果蔬種類搭配在60-80種最佳】·  3菌種12菌株540天獨立發酵----保證酵素充分發酵·  高SOD含量,活性高,易吸收,性價比最高    野櫻莓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物和一些其他重要的多酚類物質,這些多酚類物質就具有對抗癌細胞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