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長陳念舟前言:
這兩天我沒有寫側記,確實是因為很忙也很累, 幾乎找不出空閒,所以我有了另外一個念頭,就是把大家對我們的感知,分享給你們: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無垢舞蹈劇場《花神祭》片段
秀芽的分享:
「完美極致」
一早又想著,什麼樣的生命能作出這樣的作品?那些手稿,讓我驚嘆!直至昨晚的呈現,要多少的天分和持續及努力?臺灣好美有無垢,真的無垢。
我覺得翻拍手稿貼在牆上會是我很好的座佑銘,無垢的美和精神。
嗯!是我真心的感動和感觸啊!感謝無垢的存在,一早醒來看到的就是無垢,謝謝你和林老師,謝謝無垢所有團員。
李老師侄女的分享:
「很喜歡無垢用藝術的創作」
我在花神祭裡體驗到生老病死,看林麗珍總監表示是春夏秋冬,以生長收藏為傳遞的信息,我在夏長的情境裡,強勁的成長以理性和感性的拉扯之間默默掉了眼淚,感覺在那裡看見了自己,回家很喜歡再次看了林麗珍總監的傳達本意,她說那就像人生的轉淚點一般,我意識自己在鼓聲和夏最終章感性爆發被包圍在一起,不再壓抑的情緒,那一聲聲的嘶吼像是我終於能夠喊出內心深處最想對蒼天的疑問......內心也能漸漸沉澱更沉定自己的心。
無垢從臺灣本土的素材出發卻不受限於本土,很前衛現代的視覺風格,「中心點、中心圓、中心軸」為核心的身體,讓舞蹈嶄新語言。
看了花神祭之後會想把十年磨一劍的作品都看完整,若《礁》、《花神祭》、《觀》、是天地人的三部曲,那我希望我能再看《潮》將完整的自己找回......
無垢舞蹈劇場舞臺劇照
其實人跟人之間的緣份,
用最貼切的解釋 就是良性的巧遇,
這次南下高雄有一位朱麗泂女士
她表示對舞團一直是十分的關注,
所以在衛武營辦活動之後我們就聯繫上了,
這一次衛武營花神祭的演出,
她前後邀約召集了多位好友來看無垢的演出,
這對於無垢是一種非常正向直接的鼓勵,
原來在十年前無垢到高雄至德堂演出的時候,她已經是座上賓了。
我們應該說就是交往的緣份還不到,
這一次應該是時機了。
所以我們聯繫上了,
非常感激她與朋友們看完花神祭之後的一些感想,
我在這裡也分享給我的朋友。
有一點長,但是內容很動人!
攝影愛好者朱麗泂的分享:
花神祭
無垢舞蹈劇場
林麗珍編舞
這是一場祭典
一場屬靈的祭典
沉靜 緩慢 慎重 絕美的祭典
史詩般 宏偉 瑰麗地詠嘆天地自然大功
謙卑地 彎腰屈膝 在大自然前伏地禮讚
幽微中 天光灑進大地
薄幕緩緩升起
長長地 一條無止盡的河流橫在幕前
--- 時間長河 ---
春夏秋冬 沉靜佇立
生命之火在混沌未明中幽幽閃動
無垢舞蹈劇場室外演出劇照
鑼聲沉緩地拉開序幕
餘音嫋繞 大地在天光中漸次甦醒
生命之樹 在風靈(芒花)中輕搖
鼓聲震動(地靈) 引領生命之火進入大地
水靈(長河)上 生命於焉誕生
春芽
時間長河上 緩慢自左右步入的男女舞者
素白裸身 以最純淨的初芽之姿相向而行
女舞者脊椎前傾20度左右 雙手下垂 屈膝緩步
多美的身體姿態
相向的男女 終於碰觸
女舞者屈膝俯身貼入男舞者
極緩中
貼附 進入 交融
身體旋轉 交纏
如祭般 莊重奉獻 包容
女舞者面向男舞者 雙手朝上 身軀往後仰垂至地
一種全然奉獻交付的姿態
生命的孕育 絕美如斯
極簡的人聲吟唱中
交融的男女 漸次反向分離
兩人糾纏的髮絲在空中依依不捨
原來 生命的萌芽源自如此純然美麗的獻祭
春未盡 夏已悄然叩門
夏影
夏神(男舞者)與六位獵影
以原始叢林獸類裝扮 匍匐入場
竹節聲中 夏神頭戴鷹羽發冠
迸發原始如獸 鏗鏘有力的生命動力
夏影&夏幽(女舞者)在戲劇性的格鬥節奏聲中交纏
原始欲望 徵服 掠奪 徵戰
生命力有力地開展
鼓聲如雷 兩舞者快速旋轉甩動長發
炙烈 陽剛的對峙與交融
夏神 最終在獵影的簇擁中竭力而盡
如獸的喘息 嘶吼餘音在空谷中迴蕩
梵音悠然而出 撫平了生命奮戰的艱辛
秋折
鑼聲自遠處悠然而出 生命來到了回首道別時
人聲吟唱中
悠悠秋靈款步 委婉拉出時間長河中的舟帆
前傾的身軀 屈
輕柔地 上下左右隨著舟船搖晃緩行
是生命入秋的風情
前行的舟帆回身 秋靈以身捲起舟帆
是生命的回顧 收納了長長一生
至終 時間繼續前進
而秋靈 轉身在回顧中漸漸後退隱去
冬枯
切切琵琶聲中
冬 悄然在秋靈緩步退轉中登場
四隻琵琶定坐如枯石 聲聲急急切切
中間一老人簫聲如縷 沉靜如山
生命來到最後的枯竭時
冬雪紛飛 冷冽 肅殺
定靜的靈魂(簫聲) 枯竭的身軀
走向生命盡頭 尊嚴的最後一搏
冬靈舞著竹劍 動靜交織在時間的節點上
雙手高舉向天的竹劍
最終以敬天禮地的姿態伏地而寂
生命 以莊嚴的姿態
在心經梵音中完成一生的祭典
編舞家林麗珍無疑是最佳詮釋東方哲思的藝術家
天地自然四季循環中 人以傾身屈膝之姿禮讚造物
天地人得以融為一體
林麗珍寫舞
以極緩的身體韻律 詮釋最深遠的時間質量
當時間無限放大 精神質量便高密度地充盈期間
讓舞臺演譯的時間 進入純然的精神世界
通觀整出舞作
充滿如詩的韻律 極簡的極致美感
極緩的舞蹈語彙 讓舞蹈在慢速中抽絲剝繭地呈現出無比美感的精粹
前傾的脊椎 屈膝緩步的移動
向下 向土地靠近的身軀
以內斂委婉的線條創造其獨特的舞蹈美學
這是一場獻祭 我們有幸參與其間
感謝舞蹈家 哲人 詩人 美學家林麗珍
願我們的深深感動也成了您祭壇上的獻禮
——記2020.12.11&12 無垢於衛武營演出的花神祭
無垢劇場舞蹈創辦人林麗珍攝於無垢排練場
唐光霞 / 81歲現代女性的分享:
時針已指七奌半了,怎舞臺上無動靜!而且全場竟然雀然無聲!奇怪!轉過右側一看才發現有一銅人端坐大鼓及大鑼前,後來才知道他是全場靈魂和脈動!在柔和安靜中,出現了雙人,柔軟細膩的舞姿 原來是春天萌出嫩牙 讚嘆那相疊吻合的姿妙!夏天時我被周公召見一會兒!秋意蕭條 一言帶過,哈哈!冬枯!印象深刻!舞者柔軟功了得!一番的撕心裂肺的叫聲和翻騰折磨的鋒利功夫到頓然倒下真像樹幹折斷落地細雪中,漫天飛舞的雪花無聲無息飄下,一片心經誦念中,若似神的禪語漫言!劇中那段秋的薄紗是否愁滋味?很感動那些站著不動的人偶,真厲害!我仔細看,她們的移動似不動,我真的感受到像時光的流逝似不動!卻已離去很久了這無垢意映人生嗎?
Michelle Hskin/藝術總監的分享:
多年前學習茶道總是選擇性遲到,刻意自以為聰明逃過5分鐘的靜心,又自以為都會人的步調,一切講求速度效率下,我賺到了5分鐘,但其實失去了時間
《花神祭》一開始是我沒有預期,也應該是我不喜歡的靜默,但這次沒得逃,慶幸還算有「慧根」的五感沒讓我選擇睡著,靜默的儀式感揭起心定心靜,漸漸漸漸
無垢舞蹈劇場室外演出劇照
定靜沉澱之後的心澄明淨無垢,我想我明白接下來的140分鐘,才不會又和以前一樣傻到失去靜心的前行,因為花神祭不只是一場絕美的舞作而已絕對超越美的儀式。
「定、靜、松、沉、緩、勁」是無垢的六字訣,「緩」與「減法」更是貫穿整個藝術創作的理念,成為一種獨特的無垢劇場美學與精神,從舞臺視覺、燈光設計到舞者的肢體舞蹈語彙所有的細節與美感都是極致,透過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為喻,四季四時替換,向大自然學習。全劇幾乎緩行移動、屈身彎腰,動中定、定中動,呈現一種無痕的優雅,看似慢、松、弱、柔,卻是更強大的專注與力量!沈靜有勁的美學,傳達極高的藝術精神性,原來,牽動觀賞者的感官與靈魂就是這樣的感覺!
最後,心經偈語祈福響起,我的掌聲從未如此緩慢過,但也未從未如此沈過~ 每個鑼聲敲打著心中無可言喻的悸動,天地之大、洗盡罣礙、敬謝一切才是~
看完花神祭第三天了,昨天一早因策展開幕活動忙忙碌碌至半夜,但這二天不時想起花神祭的畫面,體內的從容又會被喚醒,身心調和感知更敏銳,減法、緩、退才有辦法體察時間空間的餘韻,讓感知更豐盈,謝謝花神祭的這股後作力,將是日後咀嚼的能量,希望下一次不是20年後。
秀春 / 球場女豪傑的分享:
太震撼了!
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就是無垢。天 、地 、人溶成一體,渾然忘我境界,完美的演出,謝謝。
Monica / 退休女企業家的分享:
敬天愛地,如天境般的唯美景致,如詩如畫,以四季的輪動刻畫出萬物輪迴,生命緣生緣滅的自然法則,讓我們深刻感動與對自然的崇敬。
舞者完美的展現力與美的最高境界,第一次覺得舞者慢的強度與張力是如此的令人震撼。
當然最精採的部分是男女兩位舞者纏綿悱惻錯綜交流的絕美演出。
自己覺得幸福與幸運可以觀賞到如此美妙的演出,感恩。
題
外
小
記
主人杯
陳念舟團長兼制金壺
朋友問到主人杯 我給了她一段文字:
早安
首先你提到了主人杯 這個產物自古以來沒有這樣的記錄 古人也不會出去喝茶身上帶了一個自己的杯子 主要這樣的現象是現代生意噱頭的行為 因為怕你不知道我厲害 所以我從袋裡掏出來的杯子 是個不簡單的杯子 那就是花了點錢用最快的速度讓不認識我的朋友知道我的道行 當然這個也是因應現代社會價值觀而造就出來的一個產物 沒有好與不好 對與不對 關乎自己的看法而已
我的朋友們到家裡面來喝茶 我蠻喜歡在人數少的時候 每個人的杯子都不一樣
因為
第一個不容易搞混了 自己的杯子 而拿出來杯子都不錯
第二是每個人在品茗的時候除了茶香的味覺 嗅覺還有視覺的綜合享受
我們假設一個場景 來的客人都用比較一般的杯子 而主人拿出來一個清朝的若深杯 你覺得這樣當主人的夠體貼這些好朋友嗎 若追根究底這不過就是在一個「 炫耀」的念頭上打轉
糟糕的是這個現像在國內已經習以為常 不從口袋裡拿個寶貝出來你還真不知道我厲害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如果客人也從口袋裡面拿出來一個不得了的杯子 其實不過就是在製造話題 但你想想看這是不是叫做喧賓奪主 喝茶是一團和氣的生活享受 如果在這個時候還要一種比較的心情 去作為喝茶享受的目標 似乎不盡理想
我先前提到有人在乎精緻的喝茶模式 這沒有錯 因為每個人的心思細膩度不同 但是好朋友來的時候我們如果把自己最喜愛的杯子拿出來 讓好朋友使用 好朋友會覺得這個主人真懂我的心 不過如果碰到了一些不會喝茶的好朋友我的建議是好杯子別拿出來 免得砸了杯子傷了心 這種事情常有啊你看到那個主人帶著苦苦的微笑 口口聲聲說著沒關係沒關係 其實內心傷痛啊 因為瓷器最珍貴就是容易破碎 而且好杯子壞了 也就再也補不到了
如果是我 會當機立斷 確定來的朋友是不是一個喝茶的人 懂得愛惜器物的人 經過分類之後 再決定要拿什麼樣的杯子出來 這個時候你可能有感覺了 主人杯的概念是不對的 在茶席上其實會跟你一起喝茶的這些朋友 每一個都是主角啊 每個人手上的杯子要不分軒輊
你跟夏春一起喝過茶嗎 你看到他端出來在茶席上的白瓷杯子 形制是不同的 那就是一種方便朋友認識哪個杯子是屬於你自己的 當然五顏六色的杯子端上檯面的時候 你要有十足的把握 這個杯子是夠吸睛的 夠讓你的朋友讚嘆的 在美學上 是夠統一調和的 那就另當別論了
有一種說法為什麼出去要用自己的杯子 因為怕你的朋友供應的杯子不乾淨 這是一個很要命的問題 如果你真的有那樣的擔憂 我會覺得那個茶也就別喝了 或者只好拿出自己的杯子 退而求其次還有一個不得以折衷的辦法 就是自己當主人邀請朋友來的時候 你就開宗明義的告訴大家 請帶一個可愛的主人杯來 也好 多一個欣賞好杯子的話題 不過我們將會看到一幕很精彩的畫面 環肥燕瘦 爭奇鬥豔 所以還有個但書 就是大家帶來的杯子要求掌控尺寸 茶席的風景才不會混亂
小姑娘你出去的時候自然是要帶個自己的杯子反正市面上就是這麼在玩遊戲
你會問了 如果來了一些寶貝不太懂得喝茶的朋友 那我會給他們什麼樣的杯子啊
很簡單 也就是在你的美學要求之下 挑出來非常牢固耐用的杯子
你給他太好的杯子 那就落入了一句成語叫做烏龜吃大麥
一個體貼的主人 他自己使用主人杯 如果您想想看 冠蓋群雄 貌抑群芳
是好還是不好
這是從一個中國做人做事溫良恭儉讓的美德為出發點去看茶席上的用心
端看小姑娘自己的拿捏了
有關於主人杯 我的論述有依據的 但僅供參考
陳念舟團長親載杜鵑&兼制銀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