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讓頁巖氣不再是四川盆地「特產」

2020-11-25 人民網

創新提出複雜構造區「逆斷向斜控藏模式」和「古隆起邊緣控藏模式」——這段外行人讀起來很拗口的話,是翟剛毅近年來最自豪的成績單。

作為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翟剛毅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在他的帶領下,我國南方複雜構造區頁巖氣勘查實現重大突破。

創新理論方法,證明頁巖氣不僅出現在盆地地區

頁巖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國是一個能源消費大國,我們自產的能源與消耗的能源之間存在缺口巨大,石油約70%依賴進口,天然氣38%也需要進口。同時,我們的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清潔能源利用率低,所以我們迫切需要調整能源結構。」翟剛毅說。

而在新的能源格局中,以頁巖油氣為代表的非常規能源近年來異軍突起,成為全球新增化石能源供給的主力。

頁巖氣是指賦存於富有機質泥頁巖及其夾層中,以吸附和游離狀態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規天然氣。它的成分以甲烷為主,是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資源。

「美國首先發起頁巖氣革命,它的能源結構隨之改變,並從天然氣進口國變成出口國。」翟剛毅說,我國從2004年開始探索學習美國的先進經驗,進行頁巖氣的勘探開發,並已在四川盆地取得突破。

但這些頁巖氣都是在四川盆地約4億年左右的地層裡發現的,其他地方有沒有?「我們國家地質構造非常複雜,如果說頁巖氣只存在於四川盆地這樣的地質構造中,別的地方都沒有的話,那我國的頁巖氣前景相當不樂觀。」翟剛毅說,進行頁巖氣勘探開發必須跳出四川盆地,放眼全國。

從大量地質資料入手,翟剛毅帶領團隊一一排查可能富含頁巖氣的區域。歷經三四年的努力探索,該團隊在貴州遵義的正安縣取得四個層位的油氣重要發現和重大突破。這是滇黔桂60多年來在油氣領域首次取得的重要進展,被院士專家評價是「歷史性的、開天闢地的、裡程碑式重大突破」。該成果榮獲中國地質調查局科技成果特等獎,得到國務院領導重要批示。

「我們的發現證明頁巖氣不光存在於地質構造穩定的盆地地區,現在正安縣已經用上了我們打出的頁巖氣。」翟剛毅高興地說。

此後,他繼續將複雜構造區頁巖氣富集成藏理論推廣應用到其他地區,在鄂西長陽土家族自治縣5億年前的寒武系頁巖中獲得了日產7.8萬方高產氣流。「我馬上要去湖北宜昌,對6億多年前的震旦系陡山沱組頁巖氣進行水平井壓裂,力爭在全球最古老地層取得突破。」採訪當天,翟剛毅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翟剛毅等人的努力打開了我國頁巖氣勘探開發的新局面。目前,我國的頁巖氣可採儲量居世界前列,已形成重慶涪陵、四川長寧、威遠、富順—永川、雲南昭通五大產區,探明儲量10455億方。

「冒點氣泡泡」,用踏實勤奮交出亮麗成績單

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之前,有不少企業曾在四川盆地以外的地方嘗試找尋頁巖氣,但效果都不理想。「我們之所以能做到,可能跟我之前幾十年長期從事基礎地質工作的積累分不開。」翟剛毅感慨。

2012年,在國家大量精簡機構的情況下,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成立。在這之前,我國一直沒有一支「國家隊」系統進行油氣資源的摸底調查工作。翟剛毅從中國地質調查局基礎地質調查部調至該中心,任分管業務工作的副主任。

而在此前,他從基層技術人員幹起,曾多年奮戰在西北,甚至西藏等無人區,主管全國1∶25到1∶5萬區域調查填圖工作;同時作為主要人員,他參與的「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項目,2011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說實話,這是個新單位,人員也都是從四面八方來的,比較難協調。所以,在成立之初我也沒想到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取得這樣的成績。」翟剛毅坦言,當時只知道一步一步地幹,「就像翟光明院士說的,搞油氣的必須樂觀」。

除了樂觀,責任也是驅使翟剛毅前進的動力。「中國地質大學王成善院士告誡我,你要搞油氣必須『冒點氣泡泡,漂點油花花』,意思就是必須得見實效才行,所以這是個半點懶都偷不得的工作。」他說,國家花那麼多錢成立這個單位,就是讓我們去給企業打前站,我們只能踏踏實實地加油幹。

直到現在,即使到了快退休的年紀,每年翟剛毅仍有三四個月要在野外考察中度過。去年,他榮獲全國最高層次的地質科學獎——李四光科技獎野外獎。「科研人員要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這就是我們的真實寫照吧。」他笑言。目前,翟剛毅任國家重大地質科技專項——「頁巖氣資源評價方法技術與勘查技術攻關項目」首席科學家和國家地質調查專項——南方頁巖氣基礎調查工程首席,帶領團隊繼續奮戰在野外一線。(記者 操秀英)

(責編:初梓瑞、莊紅韜)

相關焦點

  • 中國在四川盆地獲得了頁巖氣,可滿足我們使用300年
    頁巖氣就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頁巖是屬於巖石的一種,而在這當中會促成一些油氣,這些油氣可以代替石油。 但是目前為止的產量都是比較少的,為了能夠解決我國在石油資源使用這一方面的短缺問題,就有很多的新途徑進行開發,在我國的四川盆地獲得了頁巖氣,勘探開發重大突破。
  • 中國頁巖氣勘探再獲突破,四川盆地發現千億方級大氣田
    據中國石化最新消息,繼國內首個頁巖氣田——涪陵頁巖氣田之後,中國石化又在四川盆地獲頁巖氣勘探開發重大突破:威(遠)榮(縣)頁巖氣田提交探明儲量1247億立方米,今年將建成10億立方米產能;丁山-東溪區塊國內首口埋深大於4200米的高產頁巖氣井——東頁深1井,試獲日產31萬立方米高產氣流,突破了埋深超
  • 四川鼓勵民資分享頁巖氣紅利 率先嘗試央地合作
    四川省能源投資集團分管頁巖氣的副總經理巫曉兵:四川盆地頁巖氣可開採量佔全國39.63%,居全國第一。  去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發改委主任唐利民曾接受成都商報記者採訪,介紹我省頁巖氣開採情況。日前,唐利民表示,未來將從四川實際出發,推進電力、油氣、煤炭等領域的改革,加大能源領域向民間資本開放力度,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擴大能源領域投資。
  • 敦煌盆地發現優質頁巖氣及含油層
    河西走廊傳來喜訊:位於敦煌盆地五墩凹陷的敦頁1井取得突破性成果,不僅發現兩層厚含油層,而且發現了75.47米厚的含氣層及62層瀝青,現場解甲烷含量達99.62%,為優質氣。這表明,五墩凹陷具有良好的油氣勘探前景,對全面評價我省頁巖氣的資源前景及推動全省頁巖氣資源勘查開發利用具有積極作用。  頁巖氣指賦存於富有機質泥頁巖及其夾層中,以吸附或游離狀態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規天然氣,成分以甲烷為主,是一種清潔、高效的清潔能源。
  • 頁巖氣開採誘發地震?這裡有四川和北美的差異
    而美國頁巖氣儲層埋深僅在一兩千米,中國四川盆地的頁巖氣儲層埋深為三四千米甚至更深,構造變形和斷層發育也比美國複雜得多。不一樣的自然環境不僅抬高了中國頁巖氣的開採成本,還讓頁巖氣與地震的關係成為一個亟待中國自己開展研究的新課題。
  • 四川盆地6300米下發現「超級氣田」,儲量萬億夠用3年
    因此,隨著近年來我國在不斷快速發展之下,對於各類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高,我國也開始逐漸加重了對於國內各個地區的資源勘測工作,如今,隨著我國的不斷勘測之下,一個又一個驚人的好消息接連傳了出來,就比如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四川盆地迎來喜訊!在6300米地下發現萬億儲量的氣田,足夠我國使用三年之久。
  • 四川盆地天然氣年增量超全國一半
    記者從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了解到,從今天四川盆地各油氣生產企業發布的生產數據來看,2020年,四川盆地生產天然氣約565億立方米,較2019年增加60億立方米,增幅佔全國天然氣增量的52%。根據自然資源部組織的「十三五」資源評價,四川盆地天然氣總資源量38.84萬億立方米,有安嶽、普光、川南頁巖氣等特大氣田,是我國天然氣勘探開發最具潛力的盆地,居全國之首。目前,在四川盆地進行天然氣勘探開發的企業有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浙江油田公司、大慶油田公司及中國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江漢油田公司、中原油田公司、華東油氣公司。
  • 【方志四川•特產】石斛的故鄉——四川
    【方志四川•特產】石斛的故鄉——四川 2020-11-29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盆地誕生我國油氣行業多個第一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四川盆地地跨川渝兩省市,常規氣、頁巖氣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天然氣產區。今年以來,位於四川盆地的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有序推進復工復產、提質增效、保障武漢用氣,鑽獲氣井328口,新增配套產能115.98億立方米,日均產氣量較去年增加1282萬方。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天然氣調度中心值班工程師 劉巍:西南油氣田日產天然氣達到1.02億方,創歷史新高。300億大氣區的建成,相當於年產2400萬噸的原油,將為全國高峰用氣起著一個十分重要的支撐作用。
  • 2019年中國頁巖氣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 頁巖氣產地高度集中【組圖】
    從四大頁巖氣田區域分布情況來看,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東部及周邊地區(包括重慶四部及雲南北部)。  當前頁巖氣產地集中四川盆地及周邊地區  目前,國內頁巖氣的主要四大產區分別為涪陵頁巖氣田(中石化)、川南頁巖氣田(中石油)、威(遠)榮頁巖氣田(中石油、中石化)和長寧頁巖氣示範區(中石油)。
  • 原來頁巖氣也有家!
    從頁巖氣的名字可以看出,它來自於某一種巖石,但並非所有的巖石都是頁巖氣的「家」。和人的家庭、村莊、城市分布一樣,頁巖氣也有自己的小家,也會組成規模不同的「家庭」、「村莊」、或者「大城市」,即頁巖氣藏的大小有異。
  • 中國頁巖氣開發進展與展望
    頁巖氣的分布特點為分布在地勢較平的地區或者盆地內部,分布範圍較廣,地勢較平適宜泥巖頁巖的沉積,同時具有豐富的有機質的來源,比如美國頁巖氣的開採大部分分布於密西西比平原,油氣以密西西西比河下遊的德克薩斯州為主,屬於墨西哥灣的一部分,擁有巨厚的頁巖沉積和豐富的有機質來源。
  • 「中國特色」頁巖氣戰略:中標後的尷尬
    「在焦石壩發現前,中石油已在整個四川盆地進行了數十年的勘探開發,涪陵區塊甚至已經是他們放棄的區塊;同時我們其他兄弟單位也在渝東南其他區塊的勘探中無果而終。」郭旭升透露。然而他成功了。2012年11月28日,由中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負責的探井焦頁1HF井獲得20.3萬立方米/天高產工業氣流。
  • 2020年中國頁巖氣行業市場分析
    加強頁巖氣地質調查研究,加快「工廠化」、「成套化」技術研發和應用,探索形成先進適用的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模式和商業模式,培育自主創新和裝備製造能力。著力提高四川長寧-威遠、重慶涪陵、雲南昭通、陝西延安等國家級示範區儲量和產量規模,同時爭取在湘鄂、雲貴和蘇皖等地區實現突破。  到2020年,頁巖氣產量力爭超過300億立方米。
  • 中國科學院院士鄒才能:成都有潛力建成「天府氫都」四川盆地有望建設成為「西南氣大慶」
    9月18日,正在成都參加「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活動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能源頁巖氣研發(實驗)中心主任鄒才能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就高度點讚了以成都為代表的西南區域在新能源發展方面的潛力。
  • 2019年中國頁巖氣行業產量,2030年國內頁巖氣產量將達千億立方米
    2015-2020年我國頁巖氣產量及預測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國內的頁巖氣田主要分布於四川盆地和塔裡木盆地,其中涪陵頁巖氣田累計探明地質儲量6008億立方米,是我國最大的頁巖氣田。根據中國自然資源部,目前在四川盆地及周緣的下古生界志留系龍馬溪組的海相地層累計探明頁巖氣地質儲量7643億立方米,截至2018年6月,重慶涪陵頁巖氣田累計探明地質儲量6008億立方米,成為北美之外最大的頁巖氣田,生產頁巖氣突破180億立方米。四川威遠-長寧地區頁巖氣累計探明地質儲量1635億立方米。
  • 頁巖氣開發獲喜報,SmartSolo勘探設備助力國內最大頁巖氣開採
    頁巖氣是指富含有機質、成熟的暗色泥頁巖或高碳泥頁巖中由於有機質吸附作用或巖石中存在著裂縫和基質孔隙,使之儲集和保存了一定具商業價值的生物成因、熱解成因及二者混合成因的天然氣。全球頁巖氣資源十分豐富且分布普遍,據美國國家石油委員會(NPC)統計,截至2009年底,全球頁巖氣資源量約為456.2萬億立方米,佔全球非常規氣資源量近50%,與常規天然氣相當,頁巖氣的資源潛力甚至還可能明顯大於常規天然氣。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亞和中國、中東和北非、太平洋國家、拉美、其他地區等。
  • H5|一起來當鑽井工程師——小遊戲帶你了解頁巖氣鑽井過程
    在9月18日下午舉行的「四川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環境生態與能源化工專題對接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羅平亞,用兩個「好」形容四川能源產業未來發展。在他看來,目前,我國能源轉型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大力發展天然氣,其產量增長的潛力主要依靠頁巖氣,而四川盆地頁巖氣資源量與可採資源量局全國第一,發展前景可觀。什麼是頁巖氣呢?頁巖氣是非常規天然氣的一種。
  • 中國頁巖氣發展遇兩大瓶頸 「終極能源」開發難
    核心提示:相對於有80年頁巖氣開採歷史的美國,中國頁巖氣開發還只是一個「新兵」。我國的頁巖氣資源主要分布在盆地內厚度較大、分布廣的頁巖烴源巖地層中,中國四川盆地和新疆塔裡木盆地儲量較大。  煤炭市場研究專家,北京長貿諮詢有限責任公司(CLT公司)首席責任人黃騰認為,雖然中國的頁巖氣儲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埋藏較深,開採時間較晚,技術相對落後。目前,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能源公司在四川和重慶從事的頁巖氣開採,主要使用美國的開採技術。
  • 四川盆地2020年生產天然氣約565億方 「西南油氣田」佔「半壁江山」
    西南油氣田 供圖中新網成都1月5日電 (彭剛 杜成) 四川盆地各大油氣生產企業5日發布的生產數據顯示,四川盆地2020年生產天然氣共計約565億立方米,較2019年增加60億立方米,增幅佔全國天然氣增量的52%,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奠定了堅實的能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