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7人!珠峰「死亡地帶」排隊3小時,多人遇難!

2021-01-20 拉薩汽車圈


一起來看看具體情況

☟☟☟


你以為只有城市裡堵車嗎?


攀登珠穆朗瑪峰的登山者們也在遭遇「大堵車」。


▲珠峰「大堵車」(圖源:外媒)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 ]

來自北大登山隊的王輝,5月22日與一支12人的隊伍成功登頂了珠峰8848米,這是他第一次從南坡登頂珠峰。他向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證實了上述「堵車」的情況,並提供了「堵車」現場的實況畫面。

視頻來源:受訪者提供


視頻來源:受訪者提供


據海外網報導,由於天氣晴朗、氣溫升高,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最近也迎來了自己的登山「旺季」,不少登山客慕名而來,挑戰攀登珠峰。但因為登山客人數眾多,8000米海拔的珠峰上竟也出現了「人山人海」的景象。

在世界之巔排長龍,想想都讓人頭皮發麻。

這意味著,許多登山客不得不停下來,在海拔8000米的「死亡區」排隊等上3個小時。

珠峰衝頂的那一段路,危險極大,一是許多登山者到了這裡,自身的體能已經消耗差不多。二是,極容易患上致命的高原反應。三是,多等一分鐘,就多一分鐘被凍傷的機率。在珠峰上被凍傷,輕者截肢,重則喪命。

很不幸,一周內,就有8人因此喪命。

尼泊爾媒體《喜馬拉雅時報》報導稱,珠峰的春季登山季節,在超過8000米海拔的地方已有16人死亡。

據媒體統計,自1922年有記載以來,有超過200名登山客在攀登珠穆朗瑪峰的過程中死亡。大部分死者的遺體被埋在雪和冰川中。

由於珠峰登山者眾多,因此每年到了旺季,不僅造成「堵車」悲劇,也為大自然帶來許多垃圾。

可能許多人不知道,珠穆朗瑪已經變成世界上最高的垃圾場。


左邊是屍體,右邊是屎!



「每年都有7萬到10萬名遊客湧向珠穆朗瑪峰的大本營,他們離開的時候會留下12噸的屎,這些屎可以灌滿3萬多瓶北冰洋……」


像鮭魚洄遊一樣,一到春秋登山季,珠穆朗瑪峰的南坡山腳下就會變成一場熱鬧的嘉年華,色彩鮮亮的帳篷支起來,從世界各地趕來的登山者望著山巔摩拳擦掌。

中國和尼泊爾共享珠穆朗瑪峰。對於攀登珠峰的路線,一直存在「北坡難南坡易」的說法,因此很多登山者都選擇從尼泊爾境內的南坡登山。

在通往山頂的路上,比起高原反應,登山者們最先習以為常的只有兩樣東西:

一種是屍體

如果你去珠峰,你一定見過很多裸露的屍體。自2004年起,共有2000人成功登頂,同時也有近200人命喪途中,還有一百多人的屍體停留在那裡,這是一座讓很多驢友望而卻步的山。

一座山的魅力,就在於永遠吸引著一些人不顧生死前去攀登!

在過去的50多年裡,有超過200人死在了登頂珠峰的路上,他們有的死於缺氧、雪崩,或者被頭頂落下的巖石意外砸死。將遺體運送下山是極其困難的,大多數遇難者的遺體還是被完整地保留在了失事地點。

珠峰登山遊戲的一條準則就是不能太心疼錢。曾經有一位33歲的加拿大女登山員死在了路上,因為她沒有聽從專業嚮導務必返回的建議。她告訴嚮導,「我花了好多錢才到了這裡,我必須爬到山頂。」

這具被稱為「綠靴子」的屍體最負盛名,成為很多登山者攀登珠峰時的坐標參照。


另一種是屎

每年都有7萬到10萬名遊客湧向珠穆朗瑪峰的大本營,他們離開的時候會留下12噸的屎,這些屎可以灌滿3萬多瓶北冰洋……

第一次來這兒的法國人埃爾德迫不及待地拿出冰鎬,想隨便鑿塊冰燒水喝。在他心裡,一百瓶阿爾卑斯山的依雲水都比不上這裡乾淨。

直到一個夏爾巴嚮導一把抓住他的手說,「朋友難道你想吃屎?」

可能你對這話還沒有什麼認識,嚮導為什麼這樣說呢?

請繼續往下看▼▼▼

首先給你看張圖片

如果不告訴你,真的很難把這片垃圾場與神聖聖潔的珠峰聯繫在一起,對的,這就是印象裡一塵不染的珠峰,現在已經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屎山和海拔最高的垃圾場。

我們老是看到珠峰聖潔奪目的一面,老是看到登山者站在珠峰頂上拍照留念的畫面,卻總是忽略掉攀登過程中那些不那麼美好卻迫切的不能迴避的問題。比如排便!

想像一下,攀登珠峰這樣世界巔峰的時候,你會怎麼解決你的排洩問題呢?

通常情況下,就像一個暢銷書作家不願意承認自己多數的寫作靈感都是坐在馬桶上產生的一樣,人類總是習慣性地忽略和迴避排洩問題。

很少有登山者考慮過在山上應該如何解決內急需要,直到他們從夏爾巴嚮導手裡接過一把鏟子和幾個集便袋。

在珠峰上只有兩種上廁所的辦法,要麼用鏟子挖個坑當臨時旱廁,要麼就把屎拉在袋子裡,下山的時候帶走。它們之間唯一的區別,就是後者看上去更符合環保主義者的標準。

家裡裝了日本抽水馬桶的埃爾德在走出一號營地的帳篷時還有點猶豫,直到他發現不遠處的荒地裡到處都是像地雷陣一樣的小坑。他只有走到更遠的地方脫下褲子,祈禱海拔六千米的凜冽寒風能給自己的屁股一點最後的溫柔。

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孤獨的「鏟屎官」了。不管你在平原的世界裡見過多少頂級廁所,珠峰不相信眼淚,在蠻荒粗暴面前,現代社會式的優雅都不頂用。

那這些排洩物通常會怎麼處理呢?

被慌張的主人剛開始不好意思接著半推半就最後氣壯山河一瀉千裡的拉出來之後,這些排洩物就孤獨的躺在那裡,和聖潔的冰雪躺在了一起,最後交融難捨難分。(原諒我這比較噁心的敘述方式)

此外,很多人都知道,現在攀登珠峰並不是難事,只要支付10萬美金給嚮導探險公司,在他們的操作下,就算不具備基本的攀登技能,也有可能實現問鼎珠峰的願望。當地也會有一些有著環保主義的老闆,他們會安排經驗豐富的夏爾巴人為嚮導,這些嚮導成了在營地裡教登山客做飯洗衣、甚至科學拉屎的貼身保姆。甚至有的還會為你專門配備一名背屎工,會幫你清理掉所有的排洩物和垃圾。

當然有的背屎工就沒那麼幸運了

「為了減輕顧客的負擔,我們需要背著好幾十斤的行囊到處走,一旦遇到危險,我們就無路可逃。」曾經發生了一次冰崩,16個夏爾巴嚮導因為躲不及滑入冰川裂縫死亡。

但近年運送新屎的頻率和重量與日俱增,當地村民開始力不從心。

12噸的屎並不能滋養這片貧瘠的土壤,它們被工人們徒步運送到距離珠峰最近的山莊各裡克奇普( Gorak Shep),然後倒進坑道裡,讓它們慢慢脫水,逐步分解,這個風化過程會持續很多年,汙染著當地的水源。

他們為了追求心靈的高貴登上世界之巔,卻忘記了自己僅僅是個糞便的製造者。

據資料統計,從1921年到1999年,共有615噸垃圾被丟在這座神聖的雪山。一位尼泊爾頂級探險家發現,人們留下了氧氣瓶、幡旗、繩索和破舊的帳篷。甚至有時,金槍魚罐頭盒就大搖大擺地躺在距離附近村落僅有十幾分鐘路程的雪地上。「而且據我所知,有兩具登山失敗的探險家屍體已經放了一年。這座世界之巔正在喪失美麗。」

與過去相比,如今的探險者更加注重自己的行為,他們被尼泊爾登山協會要求在登頂前支付4000美元的保證金,並且攜帶8公斤的垃圾回到營地,這8公斤是政府估計出每個登山者沿路線丟棄垃圾的重量。當然,如果他們不遵守這些規則,就將失去4,000美元的定金。

每年的旅遊登山季節,約有3萬名登山者和旅遊者來到珠峰地區。以每人每天上山攜帶6升水計算,僅廢棄的礦泉水空瓶就「數量驚人」。

那裡寒冷的天氣也大大延長了垃圾的降解時間。人們可能在珠峰發現1962年的錫罐,有時候,一腳釘鞋踩下去就會碰到20年或30年前丟棄的罐頭盒。那些垃圾的外表曾經被厚厚的冰層包裹起來,但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這些廢棄物正在重見天日。

曾經,尼泊爾政府和民間組織發起了「拯救珠峰——廢棄物治理2011行動」。該活動持續了一個多月,參與者包括29名訓練有素的尼泊爾登山好手、65名背夫和75頭犛牛。

登山好手們攀登到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山收集了8噸垃圾,然後由背夫和犛牛組成的清運隊運送到海拔3440米的小鎮切巴扎集中。包括直升機殘骸、編織袋、繩索等在內的垃圾有些被就地處理,有些被運往加德滿都,特別有紀念意義的還將進入博物館。

清道夫們打掃的雪山正是珠峰上被稱為「死亡地帶」的區域。那裡空氣稀薄,僅在2006年就有11名登山者死亡,屍身就留在原地。勇士們分組多次進入死亡地帶,爭取每人每次帶回15公斤的垃圾。

在上山前,他們曾壯志滿懷地告訴媒體:「我們面臨的風險非常大,雖然要面對極端複雜的天氣還有寒冷和暴風雪,但是我們有信心完成挑戰。」

登山家思倫也是如此。今年,他所在的生態珠峰探險隊帶著沉重的食物和裝備到達海拔7200米的營地,收集垃圾後原路返回。從2008年至今,這支隊伍已經收集了13噸垃圾,包括幾百公斤糞便和幾具屍體。

他能夠理解為什麼這座高山上的垃圾如此之多,「在珠穆朗瑪峰,達到一定海拔後,你會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登山或安全返回上,除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外,你甚至根本沒有任何精力去考慮其他事情」。他知道,耗盡氧氣的氧氣瓶會成為登山者的沉重負擔,隨身使用的帳篷也常會被暴風雪包圍。一般情況下,精疲力盡的探險者根本無力拖著如此沉重的垃圾下山。

但是許多「珠峰清道夫」仍希望用自己的行動儘可能地喚醒登山者的環保意識。他們說:「請不要去玷汙它的神聖,畢竟我們只有一個世界之巔!」


他們說:「請不要去玷汙它的神聖,畢竟我們只有一個世界之巔。」


綜合海外網、網絡



抓住商機!

添加車小妹微信,一鍵進入拉薩汽車圈

官方西藏滴滴車友群


點擊下方↓↓↓圖片

了解車圈汽車託運服務

相關焦點

  • 珠峰八千米「死亡地帶」:數百人排隊擁堵致多人死亡,要歸責於誰
    從上世紀到現在,因為科技的不斷進步,登山設備的更專業化,登山者的安全也更加有保障,登山者的數量也在不斷上升,每年最早的登山季就是三月到五月,這個時候珠峰氣候會相對溫和,下雨和下雪的機率很小,所以這個時候登山的人數會比較多。
  • 死亡地帶:百名登山者在珠峰排隊登頂,3人排隊太久「累死」
    死亡地帶:百名登山者在珠峰排隊登頂,3人排隊太久「累死」由於珠穆朗瑪峰上的交通擁堵,數百名希望登上世界最高山峰的登山者,本周被迫在寒冷的低溫下排隊數小時。據當地媒體報導,這些延誤與在山上的至少3人的死亡有關,據多家消息人士透露,一名美國男子、一名印度男子和一名印度女子在他們下山時死亡。據探險隊組織者先鋒探險隊稱,來自猶他州54歲的唐納德·林恩·卡什(Donald Lynn Cash)在峰頂上拍照時暈倒,在夏爾巴人試圖將他從山上帶走時死亡。
  • 珠峰在黃金衝頂期遭遇「堵車」,南坡已有7人死亡
    據報導,許多登山者被迫在海拔8000米的「死亡地帶」排隊3小時,經尼泊爾政府部門的統計,由於等候時間過長,消耗體力過多,加之高寒和缺氧,迄今已有14人死亡,在珠穆朗瑪峰南坡喪生的多達7人,馬卡魯峰3人,幹城章嘉峰2人,卓奧友峰和洛子峰各有1人遇難。
  • 珠峰8000米死亡地帶現「擁堵」, 春季登山季已致14人喪生
    珠峰8000米的「死亡地帶」出現擁堵,由於等候時間過長,迄今已有14人死亡,另有3人失蹤。
  • 珠峰8000米死亡地帶現「擁堵」 春季登山季已致14人喪生
    珠峰8000米的「死亡地帶」出現擁堵,由於等候時間過長,迄今已有14人死亡,另有3人失蹤。隨著天氣轉暖,5月以來,巍峨聳立的珠峰迎來了登山熱潮,出現了大排長龍的景象。為登頂,許多登山者在海拔8000米的「死亡地帶」排隊3小時。據尼泊爾政府部門的統計,由於等候時間過長,消耗體力過多,加之高寒和缺氧,迄今已有14人死亡,另有3人失蹤。僅在珠峰南坡就有7人喪生。僅5月23日一天就有3人喪生。
  • 珠峰8000米「死亡地帶」發生大擁堵,登頂零門檻,給錢就能上!
    來自安徽的旅行家汝志剛在尼泊爾珠峰南坡登頂成功後安全撤回,今年在珠峰8000米以上地帶,汝志剛和眾多登山者一起經歷了恐怖的「死亡地帶」。汝志剛親述尼泊爾登上見聞,他介紹,今年因為氣候原因導致登頂的窗口期變短,往年長達一周的黃金登頂時間縮短成3天,眾多登山者在無人疏通的情況下登頂珠峰,所有登山隊集體衝頂造成了史無前例的大擁堵。
  • 「死亡地帶」凝固的墓碑 50年來200人長眠珠峰
    據每日新報報導,但是,雖然50年來攀登技術不斷進步,有約200人在試圖創造個人記錄時丟掉了性命。  最著名的死者是1924年在頂峰附近消失的喬治·馬洛裡。馬洛裡之所以有名,緣於他的一句名言。當別人問他為什麼想攀登世界最高峰時,馬洛裡答道:「因為它在那裡。」  人們最後一次看到馬洛裡是1924年6月8日,在珠峰北側距離山頂還有274米的地方。
  • 人均45萬,把珠峰堵成人海,在海拔8000米的死亡地帶,排隊等死
    沒想到,《五環之歌》裡描述的堵車場景會出現在海拔8000多米的高空中,不過這一次不是堵車,而是堵人。周末,「百人排隊登珠峰,擁堵致多人死亡」的新聞刷了屏。據印度媒體「NDTV」24日報導,珠穆朗瑪峰因為最近天氣晴朗引來大批登山者,世界知名的險地出現大排長龍的景象。
  • 珠峰大擁堵致多人遇難 登頂者:現場像個動物園一樣
    在一般人的想像中,珠穆朗瑪峰應該是一座聖潔靜謐、遠離塵囂的白色山峰,而在最近幾天,在「世界之巔」上卻是一派摩肩接踵的熱鬧景象,在海拔8000米的 「人類禁區」,居然有300多人正在排隊等待登頂。而截至25日,在今年的喜馬拉雅登山季,已有19人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不同山峰遇難,其中,在珠穆朗瑪峰南坡遇難者多達7人。
  • 百年來全球過千人殞命珠峰等「死亡地帶」
    儘管登山就像「行走在死亡地帶」,但徵服的渴望卻源源不絕。尤其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珠穆朗瑪峰,更是吸引著世界各地的登山愛好者。今年5月,珠峰因為窗口期短暫甚至出現登山者大排長龍的堵塞場景。數據顯示,1921年至2018年,共有4738人登頂珠峰,不過,伴隨徵服的往往還有死亡。
  • 珠峰8000米死亡地帶人山人海,為何扎堆去探險?其中有隱情
    位登山者從珠峰南北坡攻頂,出現人山人海的壯觀景象,不少人被迫在海拔8000米的「死亡地帶」面對嚴寒排隊等待3小時。由於嚴寒和長時間的等待,一周內有7名登山探險者喪生。珠穆朗瑪峰珠峰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與尼泊爾交界處的喜馬拉雅山脈中段,是世界最高峰,珠峰的巖面高為8844.43米。藏語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瑪」是第三的意思。因為在珠穆朗瑪峰的附近還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所以稱為珠穆朗瑪峰。
  • 海拔8000米,親歷珠峰死亡擁堵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為登頂,許多登山者在海拔8000米的「死亡地帶」排隊3小時。 據尼泊爾政府部門的統計,由於等候時間過長,消耗體力過多,加之高寒和缺氧,迄今已有14人死亡,另有3人失蹤。受訪者供圖返回C2營地後,汝志剛得知女孩已經遇難。隨後,他在朋友圈發文:被夢想碰撞的生命才是偉大的,你做到了! 「登珠峰就是這樣的,每個人都要做好面對死亡的準備。」 41歲的蘇拉王平在5月15日完成了衝頂。
  • 珠穆朗瑪峰大擁堵致14人死亡的背後
    據法新社報導,尼泊爾政府2017年發放攀登珠峰許可證,進帳超過400萬美元。  如果在尼泊爾配備一個或多個西方向導,至少需要花費6萬美元(約合41.39萬元人民幣),如果去低成本的尼泊爾公司,也需要花費3萬美元(約合20.7萬人民幣)。30萬元登珠峰僅僅是一個入門級的價格,這項運動的花費幾乎沒有上限。
  • 登頂珠峰,怎麼成了「絕佳廣告」和朋友圈的炫耀?
    【新民晚報·新民網】一位上海醫生登頂珠峰,展示著帶有醫院院標的旗子;一位銀行從業人員,登頂珠峰之後,展示著繡在衣袖上的某金融協會的標識……這段時間,不少人的朋友圈中,被各種來自珠峰頂上的照片刷爆了。而在炫耀的背後,是近日珠峰上的「人山人海」,以及不斷上升的死亡人數。珠峰頂上「人山人海」,不幸的是,死亡人數也在攀升。
  • 1996年珠穆朗瑪峰災難:世界之巔的死亡
    當年最大的兩個導遊團是探險顧問團(由紐西蘭人羅伯·霍爾和其他導遊邁克·新郎和安迪·哈裡斯領銜)和瘋狂登山團(由美國人斯科特·費舍爾領銜,導遊阿納託利·布克裡夫和尼爾·貝德勒曼協助)。霍爾的團隊包括7名夏爾巴人和8名客戶。費舍爾的團隊由8名夏爾巴人和7名客戶組成。
  • ...中殞命的登山者——戴維·夏普倒在珠峰「死亡地帶」全過程...
    然而,在夏普被困期間,至少有40人經過他身邊,成功登頂,並平安返回山下,但沒有人對夏普進行有效的救援。此事經媒體報導後,在全球範圍內引發爭論,整個登山界為之震驚。    事後,美聯社在全球範圍內對當天數十名攀登珠峰的登山者、嚮導及相關人員進行了採訪,試圖還原事件真相。
  • 珠峰「絕命海拔」下,花50萬請來的救命人,能拉得住你嗎?
    1953年,人類史上第一位登上珠峰的紐西蘭人艾德蒙·希拉蕊,也是在夏爾巴人丹增·諾爾蓋的協助下完成的登頂。「珠峰第一人」艾德蒙·希拉蕊(左)和他的夏爾巴人嚮導丹增·諾爾蓋。美國HBO的紀錄片《榮耀或是死亡:夏爾巴人》中指出,不需要夏爾巴人就能登頂的登山者數字,目前為0。隨著越來越多登山者前來攀登珠峰,夏爾巴人不僅僅要做嚮導,他們還是幫手和挑夫。
  • 珠峰的綠靴子屍體成著名路標,20多年了,為什麼一直無人安葬?
    、貢布、屈銀華3名隊員首次從北坡登上峰頂!從2012年起珠峰每年都會出現大大小小的擁堵現象,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登山許可證超量發放,二是好天氣也就持續一周,因此這麼多人就會集中在這個時間向峰頂衝擊,因此登山者經常為了登頂而排數小時的隊!
  • 11人死亡?今年的喜馬拉雅山區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可能是了解世界屋脊在今年出現那麼多傷亡的關鍵。近年來,貪婪、無知、自負、缺乏經驗的攀登者藉助商業登山的幫助,在喜馬拉雅山脈附近活動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尤其是在珠穆朗瑪峰上。如今,商業登山活動已經擴展到其他8000米高峰上,但那裡的後勤遠沒有珠穆朗瑪峰那麼完善。這或許就是這次登山季出現這麼多意外的原因了。
  • 日本人首登14座中國山峰 8批遇難死亡人數超30
    死亡30名登山者以上。日本人在中國登山取得了足以傲然世界的成就,卻也相應付出了慘烈代價。50、60年代,出於政治目的,中國以珠峰為目的培養登山者,才出現登山運動。日本人登山顯然要比中國人早。路線1:1981年首登路線;路線3:1992年日本廣島登山隊路線。1981年7-8月日本同志社大學登山隊7人首登么妹峰成功,那次攀登費時16天,總共使用了2000米的路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