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熱帶的大象,為何與元朝統治者「糾纏」,還生出「象文化」?

2020-12-06 讀史閱世

「曹衝稱象」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有學過,這是小學課本的一篇課文。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應該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史料裡最早提到大象的文獻了。雖然說大象是一種熱帶動物,但是在我國歷史上很早就有大象生存的痕跡了。古代傳說中更是有關於古人馴服大象為耕作之用的故事。

到元朝更是成為蒙族人們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一種文化。忽必烈在位時更是把大象當作坐騎,騎著大象出行,尤其神氣。這種「象文化」的形成也不是突然產生的,是跟元朝本身的文化背景和人們信仰密切相關的。

一、元朝的統治者通過別國進貢和掠奪與大象「相遇」

1、大部分大象來自別的國家送來的討好品

大象本是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動物,而蒙古民族卻是處於溫帶草原的遊牧民族。本來兩者並無交集,但是元朝從建立以來一直徵戰四方。這也非常符合蒙古民族的民族特點,具有狼的特性。正是因為如此,在元朝的猛烈的攻勢下,元朝的版圖在中國歷史上是最為遼闊的。

當時元朝最遠徵戰的國家正是大象最多的國家---緬甸和希臘。不堪受擾的兩國,迫於求生的本能,向元朝統治者進貢了不少奇珍異寶和當地特產,大象就是其中之一。忽必烈不僅沒有排斥這種外來的生物,反而非常的喜歡,並且把它和自己民族的文化進行結合發展成了一種全民文化。

2、除了進貢的大象,元朝的蒙族人還主動從別處掠奪

四處徵戰的元朝人,在戰爭的途中就見過大象。他們認為大象身形巨大,捕獲和掠奪大象是極其能夠表現他們英雄善戰形象的。所以大象一直成為軍中的戰利品,從各個國家被元朝將士所奪取而來。

而對於被侵佔的國家來說馴服大象是一項十分複雜和困難的事情,這使得元軍對於奪取馴象更是有很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到後來演變成戰爭結束,元朝利用國家的強大向他國施壓來索取大象,史書上有記載,元朝就曾「遣馬扎蠻等使佔城、佔臘、龍牙門,索馴象」。

而受元朝索取大象最多的,莫過於安南國。安囊管的進貢並不能自己做主,而是要聽從來自元朝統治者的索要。沒有按時交付時,還會受到強烈的催促,並施以重壓。

雖然有主動進貢的大象,但遠遠不能滿足統治者對於大象的需求。由此可見,大象在元朝的統治者心目中的重要性,所以向周邊國家掠奪索要都是一種常態。

3、「象文化」讓大象不僅僅是一種觀賞性動物

象在古代一直用於重大的典禮和祭祀,元朝依然保留了這一傳統習俗。例如,元朝儀仗中有負責準備物資的隊伍--頓遞隊,馴象就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元史》中有記載,「頓遞隊有象六,飾以金裝蓮座,香寶。」可見這些象在這種重要場合上被裝飾得多麼富麗堂皇,更加體現了它的重要性。舞象在元朝也是統治者的休閒娛樂,宴請賓客的必備項目。

在很多史書上都有記載,元朝統治者每每在舉行大型聚會時,都會有各類動物表演,其中大象就是其中之一,並且大象因為體積龐大更是負責宴會中的物資輸送。在元朝大象除了是座駕之外,其象牙也是有巨大的作用。而一頭象也就兩顆象牙,象牙是朝臣中流通文書的一種重要載體。

二、元朝人為何這麼容易接受一個新的物種?

1、元朝本身就是遊牧民族,一直都跟動物打交道

作為遊牧民族,蒙族一直馳騁在草原上。而他們的生活裡,最不缺的就是動物。出行工具的馬,耕地吃肉的牛,產出羊毛羊奶的羊,以及運輸重物的駱駝等。這些動物在他們的生活是必不可少的,更是他們的財富。大象作為一種比較龐大的動物出現在他們的視野裡,並不會讓他們感到排斥牴觸。

相反他們更覺得新奇和敬畏,因為他們一向熱愛自然,敬畏生命。蒙族人對於動物是非常保護的,在大自然裡摸爬滾打的他們,深深知道動物是他們賴以生存的資源,要取之有道,不得隨意屠殺。

當他國進貢而來被馴服的大象,人們也感受到了大象的溫順和生命的偉大。對大象的接納和喜愛和他們本身的民族特性是分不開的。

2、大象本身就寓意著和平吉祥,再加上元朝受佛教影響頗深,更是對其喜愛有加

自古以來大象就有著非常好的寓意和象徵,據專家考證,早在上古時代河南就已經出現了野生大象。最為著名的象尊就是出至於商代的青銅器,象紋更是作為吉祥如意的象徵出現在各大藝術品種。

出將入相,靈象現世則天下太平,即太平有象。而在佛教中大象更是一種靈獸,傳說普賢菩薩入母胎時就乘坐六牙白象,象徵著智慧、品德、功德圓滿的意思。

元朝由於統治者的大力發展加上本身的地理位置使得佛教的理念一直深入人心。元朝雖然一直都以藏傳佛教為國教,但對其它宗教也不排斥,採取寬容接納的態度。

作為元世祖的忽必烈帶頭祟佛,他於「萬機之暇,自持數珠,課誦、施食」。而且對於佛教事業大為熱愛,修建寺廟和宣傳佛法都是常態。大象作為佛教的吉祥物,更是深受到全民的追捧和愛護。大象身形龐大卻溫順的性格,更是和統治者的政權不謀而合,代表著權力與親民的寓意。

而大象作為外來物種的稀有,更是一種高貴的象徵。這些大象的自帶屬性,完全貼合了統治者和民眾的心意。所以把「象文化」融入本身的民族文化中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三、大象生來具有的特質加之統治者的喜愛,讓「象文化」不斷衍生

1、大象體格龐大便於運輸,統治者喜歡乘象出行

在大象未出現在元朝之前,元朝的統治者也一直使用的是馬匹來運載。但是當大象出現之後,馬匹的弱小就充分的體現出來了。坐在大象上面視野廣闊,安全性高,移動速度也比馬匹快。朝統治者忽必烈酷愛騎大象出行,到後來發展到製作象轎以供出行的地步。

在史書上有記載,忽必烈出門時,喜歡乘坐由大象組成的移動帳篷。《哀老殷辭》講述了一個關於忽必烈喜歡乘象出門的趣事,說是一日他騎象去肅州巡視,人們舞獅迎接。但沒想到大象身形雖大,但是性格膽小。看見人們加班的獅子,帶著忽必烈惝恍而逃。

還是眾大臣竭力拉住大象的繩索才把它喝停,沒讓忽必烈在嘲笑中喪命。

2、被馴化的大象由元朝人操控成戰場上的殺敵利器

但是大象的功能性,不僅僅限於是統治者的坐騎。因為大象的體積龐大,身材魁梧,加之元朝收到的大象大多已經經過了馴化。大象被元朝的統治者運用到戰場上,變成了一種殺傷力很強的軍事武器。巨型的大腳抬起,光一腳就能踩死多少敵軍。

人們在它面前甚是渺小,多少將士的進攻才能傷它分毫。作為元朝的統治者忽必烈在戰場上也喜歡騎著大象出徵。馬克·波羅還為了記錄這一奇特的景象做了一幅畫,畫上呈現著四頭大象的背上合力裝了一個轎輦,上面坐著的就是忽必烈。

元鄭元佑的《僑吳集》這樣寫道:「先是,上無意於必殺,故親御象輿以督戰,意其望見車駕必就降。」講得就是忽必烈乘象出徵的景象。一直到元朝滅亡前,緬甸等國家還年年向元朝進貢大象,可見當時元朝的軍事力量有多強大,統治者對於大象的喜愛非常。

元朝統治者充分利用象的特性,在戰場上所向披靡。這也是別的朝代和國家不曾實施的創舉。他們讓大象為其所用,物盡其極,形成了元朝獨有的「象文化」。

總結:

大象這個巨大又溫順的動物從遙遠的熱帶國家來到元朝,實屬不易。作為一個外來客,蒙族人並沒有拒絕和排斥它,反而讓其變成了統治者的必備之物。不得不說它用它龐大的外表和溫柔的內心徵服蒙族狂野的性情。

元朝人本身的民族特性更是促成「象文化」的壯大,他們深深地意識到大象也是大自然對人類的饋贈,也是地球這個生存環境的另一個主人。生命之所以偉大,正是因為它以各種形態融入我們的生活。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少數民族統一的王朝,元朝人們的思想上的開放和多元化的發展,對「象文化」更好的融入中原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這一創舉不僅體現了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更是代表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包容性。

參考文獻:

《元史》《哀老殷辭》

相關焦點

  • 淺談唐代宮廷大象,有哪些文化影響?傳統哲學思想,道教與佛教
    唐朝的大象不僅是宮廷中的儀仗之用,也不僅是觀賞的鬥象、舞象,大象早已融入了大唐文化的方方面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唐朝大象唐朝之前的大象分布世界上的大象,主要分兩種,非洲象和亞洲象,在我國的野生象主要是亞洲象。我國的野象,當今分布區域很小,僅在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地區,景洪縣、勳臘縣、思茅地區的江城縣和臨滄地區的滄源縣。
  • 河南簡稱豫,3000年前遍地大象,如今為何無影無蹤?
    按照說文解字的說法,「豫」是象之大者,即可以理解為體積較大的大象。若按照徐中舒先生的解釋,則「豫」字可拆分為「邑」和「象」兩個字,將這兩個結合起來就是「大象之地」的意思。由此,我們是否可以推出,古代的河南省和大象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 書摘|大汗坐木樓:忽必烈的座駕為何是東南亞大象?
    本文節選自《從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發現中國》,作者:羅新,新經典文化策劃,出版社:新星出版社但馴象是馴服的象,並不是馴化的象,受驚的大象往往會製造險情,踩踏傷人還在其次,象背上的皇帝也難得安全。忽必烈時期,發生過大象被迎駕者表演的獅子舞驚嚇,失控奔逸,幸虧有人堵住大象去路,又有人砍斷象背上拴座椅的繩子,把忽必烈從象背上及時救下來,才沒有出大事。史籍上有關元代馴象傷人的記載並不少,從南方運往北方的過程也稱得上艱辛萬狀。至元年間一頭大象從雲南北送,途中驚怒,踩死了一個被稱作「老殷」的老軍人。
  • 冷知識:大象懷孕到生產要96周!還曾當過死刑工具?
    且非洲象分為普通非洲象(也叫熱帶草原象或灌木象)和非洲森林象,象屬只有亞洲象一種(也叫印度象)。最意外---除了製作【象文化】工藝品外,商人還掌握了訓象技術,但不是用於表演,而是戰爭。最文藝---西周建國初期,有盛大的軍事活動,武士們表演象舞,搭配象樂。
  • 大象一般懷孕多久才能生下一個象寶寶 螞蟻莊園5月6日答案
    2020年5月6日,勞動節已經過去了,今天是工作日的第一天,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也更新了,今天的問題是「大象一般懷孕多久才能生下一個象寶寶?」
  • 大象一般懷孕多久才能生下一個象寶寶 螞蟻莊園5月8日正確答案
    大象一般懷孕多久才能生下一個象寶寶 螞蟻莊園5月8日正確答案 支付寶螞蟻莊園5月8日問題是大象一般懷孕多久才能生下一個象寶寶
  • 元朝對全國的統一,對後來的歷史產生了哪些影響?
    一旦分裂局面繼續維持下去,通過文化和政治手段想要完成統一的可能性就會越來越渺茫,並且只能通過武力徵服的方式完成大一統的歷史重任。元朝正是憑藉著蒙古人的驍勇和更為先進的作戰戰術,才取得了大一統的成就,為古代中國能夠重新回到世界之巔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 巴基斯坦 亞洲象到柬埔寨養老了 龐大的大象壽命有多長,長多重?
    大象據我們所知是非常大的生物,至少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是這樣的,你知道大象的一輩子有多長嗎?什麼時候算是大象的晚年呢?近日巴基斯坦 亞洲象到柬埔寨養老了,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巴基斯坦 亞洲象到柬埔寨養老了?
  • 如果鱷魚咬住大象的鼻子,大象發怒了,結果會怎麼樣?
    而鱷魚是一種性情非常兇猛的食肉動物,體型也相對較大,多數棲息在熱帶、亞熱帶的河流、湖泊、沼澤或者海灘中,與大象的生存區域有一定的重疊。近幾十年來,一些生物學家、探險家們就曾經拍攝到鱷魚與大象糾纏的畫面,比較有名的是2015年英國《每日郵報》刊發的一則消息,美國人阿什利·劉易斯在南非薩比金沙禁獵區,發現一條長4米的鱷魚,死死咬住一隻成年大象的鼻子,想把大象拖到水中,結果反被大象的鼻子提起來一頓狂甩,而且用巨大的腳踩踏鱷魚,並用尖長的象牙進行戳刺,最終鱷魚身負重傷,不得不鬆開。
  • 巴基斯坦唯一亞洲象到柬埔寨養老了 龐大的大象壽命有多長,長多重?
    大象據我們所知是非常大的生物,至少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是這樣的,你知道大象的一輩子有多長嗎?什麼時候算是大象的晚年呢?近日巴基斯坦 亞洲象到柬埔寨養老了,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巴   原標題:巴基斯坦 亞洲象到柬埔寨養老了 龐大的大象壽命有多長,長多重?
  • 如果兇猛的鱷魚咬住大象的鼻子,大象發怒了,結果會怎麼樣?
    而鱷魚是一種性情非常兇猛的食肉動物,體型也相對較大,多數棲息在熱帶、亞熱帶的河流、湖泊、沼澤或者海灘中,與大象的生存區域有一定的重疊。    近幾十年來,一些生物學家、探險家們就曾經拍攝到鱷魚與大象糾纏的畫面,比較有名的是2015年英國《每日郵報》刊發的一則消息,美國人阿什利·劉易斯在南非薩比金沙禁獵區,發現一條長4米的鱷魚,死死咬住一隻成年大象的鼻子
  • 廣東、廣西的大象犀牛為什麼滅絕了?
    大象犀牛的「美好年代」那為什麼現在兩廣境內沒有大象犀牛了呢?究其主要原因皆跟氣候變化有關。大象犀牛都是生活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如今兩廣的氣候基本不適合它們生存,自然就消失了。但在一兩千年前中國的氣候不是這樣的。
  • 名字中帶「象」的,不一定是大象,還可能是老鼠
    導語:名字中帶「象」的,不一定是大象,還可能是老鼠。   評世間萬事,覽人間美景,大家好,歡迎點閱本期內容。象是一種大型的哺乳類動物,很多動物園中都有大象,不過其實名字中帶象的,可不一定都是大象喲,也可能是只老鼠。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新奇:騎大象上學?雲南農業大學可以滿足你的想「象」!
    它們好像也感知到我們學校已經開學,來到雲南農業大學熱帶作物學院倚象校園附近「遊學」了!就在前幾天,這群大象出現在思茅區倚象鎮大寨村,距離村子直線距離僅百餘米。對,「象」都來了,你還不來嗎?峰巒蔥蘢,遠山含黛,這是倚象風光的最佳寫照。
  • 獅子和大象誰更強?宋朝大將讓它們在戰場上交手,大象還手都不敢
    然而在《資治通鑑》中,卻有一段相當奇特的記載:「檀和之等拔區粟,斬範扶龍,乘勝入象浦;林邑王陽邁傾國來戰,以具裝被象,前後無際。宗愨曰:「吾聞外國有師子,威服百獸。」乃制其形,與象相拒,象果驚走,林邑兵大敗。和之遂克林邑,陽邁父子挺身走。所獲未名之寶,不可勝計,宗愨一無所取,還家之日,衣櫛蕭然。」
  • 知道了故宮御花園中大象的寓意後,你會愛上這溫和忠厚的生靈!
    象為現存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陸地哺乳動物。亞洲象在我國大約有5000年的歷史, 古人早就有關於大象的描述。三國時期吳國丹陽太守萬震所著《南州異物志》, 對大象的體型有如下描述:「象身倍數牛, 而目不如豕。鼻長六七尺, 大如臂;其所食物, 皆以取之。」即象的體型比牛都大幾倍, 而眼睛比豬的眼睛還小, 不管吃什麼東西都要鼻子幫忙才能吃到嘴裡。
  • 大象到底有多大多重?壽命有多長?
    一、大象到底有多大多重?大象是象科哺乳動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棲息群居性哺乳動物,早在千萬年前就出現在地球上,目前已發現400餘種化石,但由於歷史上氣候和人為原因,大象的種類越來越少,目前僅剩下2屬3種,即亞洲象、非洲草原象、非洲森林象。
  • 大象為什麼不長毛
    可能是由於在電視、電影、畫冊上已司空見慣,很少有人意識到,大象是最獨特的動物之一。獨特到什麼程度呢?動物學家把多達5400種的哺乳動物根據其親緣關係的遠近很吝嗇地劃分為29個目,而大象就佔了一個目——長鼻目。長鼻目僅僅含有三個現存物種,即亞洲象、非洲叢林象和非洲森林象,再也沒有別的現存物種能與大象劃入同一個目。
  • 亞洲象vs非洲象
    亞洲象——亞洲現存的最大陸生動物亞洲象別名印度象、大象、亞洲大象,屬於長鼻目、象科。亞洲象有7個亞種,西亞象,印度象,婆羅洲侏儒象,中華象,蘇門答臘象,錫蘭象,馬來象。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亞洲象現僅分布於與緬甸,寮國相鄰的雲南地區,數量十分稀少,喜群居,住所不固定,活動範圍廣,每群數頭、數十頭不等,象群首領是年紀最大的母象,壽命較長,一般可以活到65~70歲。
  • 為什麼非洲雌象不長象牙了?是自然選擇,還是偷獵者造成的?
    有的人,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這首詩本來是為了紀念魯迅先生所做,並歌頌為人類光明、自由而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們。然而有些人卻是臧克家詩中所說的:「有的人,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那種人,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越來越多的大象不長象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