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坐在機翼裡的客機Flying-V首次飛行實驗成功

2020-09-24 小章說科技圈那些事

Flying-V是一款機翼可以納乘客的實驗性噴氣客機,它的同比例模型首次在無人駕駛的測試中起飛。

過去航空公司正在測試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減少飛機對環境的拖累。維珍大西洋航空公司利用回收的垃圾為一架商業飛機提供動力,而波音和捷藍航空公司則紛紛表示支持這一項創造混合動力飛機的計劃。荷蘭皇家航空公司(KLM Royal Dutch Airlines)則採取了不同的方式。該公司與一所大學合作開發了Flying-V,這是一種全新的飛機設計,將乘客座位放在機翼內,它可以將飛行所需的燃料量減少20%。根據研究人員的計算,新的設計將使Flying-V能夠搭載與客機A350相同數量的乘客,而節省20%的燃料。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項目負責人羅伊夫·沃斯告訴CNN:我們已經駕駛這些機翼飛機幾十年了,就能源效率而言,這種結構似乎正達到一個平穩的狀態。這被提出的新配置實現了機身和機翼之間的協調作用,機身積極地貢獻了升力的飛機,並創造較少的空氣阻力。

Flying-V測試的結果已經等待了很長時間。據《新阿特拉斯報》報導,這架飛機不同尋常的設計使其比市場上最先進的飛機燃油效率高20%。但是,就像任何特殊的實驗設計一樣,它在實踐中究竟能發揮多大的作用還不清楚。不過今日成功的實驗雖然不是一個真正的Flying-V飛機,但這個縮小模型的成功飛行測試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事情。

協助設計的工程師其實也不確定這種新飛機在起飛和降落時的表現會如何,我們擔心的一個問題是,飛機可能很難起飛,因為之前的計算表示,飛機會大量旋轉可能是一個很困擾的挑戰,來自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推進研究人員Roelof Vos告訴Flightglobal.com這個問題所在。不過優秀的團隊優化了縮放飛行模型來防止這種問題,但一切都需要等到飛行之後才能確定是否解決。

沃斯告訴FlightGlobal,目前團隊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在所謂的粗糙著陸,當你的飛機降落時,你可能會注意到一般飛機在降落時會傾向於前後,而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了Flying-V飛機上,甚至可能情況更嚴重,這必須是我們目前首要解決的挑戰。

相關焦點

  • 未來客機 V型客機模型試飛成功
    在眾人的眼界中飛機的樣式都大同小異,但是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卻不走尋常路設計出一種V型機身客機,完全顛覆了傳統飛機的設計理念。9月7日這架V型客機機身模型在德國試飛成功。當天這架就像英文字母V的模型飛機在德國一處空軍基地整裝待發,模型飛機有2.76米長、翼展3.06米寬、22.5公斤重,與實際客機比例為1:20。飛機由鋰電池提供動力的兩部發動電機驅動,經無線電連接由研究人員在地面控制。隨著起飛、接近目標、降落等口令的發出,試飛成功。模型飛機的飛行狀況等表現都完全符合設計的預期。
  • 坐在機翼裡飛行?也許不久就能體驗到
    近日,一架充滿未來感的V型飛機的比例模型已經完成了首次試飛。這架荷蘭製造的噴氣式飛機名為Flying-V,機翼上裝有貨艙代爾夫特大學在上周的一份聲明中說,飛機的推力很好,飛行速度和角度都與預期相符。這獨特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如果真的量產,以後的飛行就是坐在機翼上了,
  • 【科技英文】一切皆有可能,未來乘飛機坐在機翼內!
    The plane’s cargo holds and fuel tanks would also be incorporated in the flying these wings something that can make long-distance air travel more sustainable. 這種未來的Flying V概念是將乘客置於機翼內部,而不是機身中部。
  • 為了節能減排,商業客機可能要編隊飛行了
    (天下網商記者 張超)最快明年,跨越大西洋的長途航線上,便將出現客機結伴飛行的場景。為了完成節能減排目標,空中巴士公司正在學習候鳥遷徙的經驗,讓現代客機像它們一樣編隊做長距離飛行。未來,或許你會看到客機像大雁一樣,在空中排成「人」字形飛行。
  • V型客機模型試飛成功
    一架V型機身的客機模型在德國試飛成功,為這種客艙和行李艙都設置在機翼內的未來客機問世奠定基礎。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一架2.76米長、翼展3.06米寬、22.5公斤重的模型飛機上周在德國一處空軍基地試飛成功。模型飛機與實際客機比例為1∶20。
  • 運輸機與客機機翼的位置,對一架飛機的影響有多大!
    不知道我們有沒有注意到,一般的運輸機飛機機翼是在最上方的,二客機機翼一般位於飛機的中下部,安裝在機身上方的我們把這種機翼布局方式稱作「上單翼」,而機翼安裝在機身下方的,我們稱之為「下單翼」。三、具備良好的中低空飛行性能,為滿足空投傘兵和裝備的需要。四、對起降要求比較低,可以在簡易機場或野戰機場起飛,而一般的客機主要是追求安全性、舒適性為主,因此對飛機的生存能力並沒有提出太高的要求(當然空軍一號是個例外),一下是我對飛機機翼對於整架飛機造成影響的個人見解!
  • 下一代波音客機的機翼將用3D列印 你敢坐嗎?
    這個打破紀錄的工具被命名為「trim-and-drill」,將會被用來3D列印下一代波音 777X 客機的機翼。波音和橡樹嶺國家實驗室聯合研發的這個工具目前已經 3D 列印出了一個約 5.3米長、1.7米寬、0.46 米高的物件,ORNL 發布的公告稱這個物件「在長度上已經超過了一輛大型SUV」,並在大小上打破了 3D 列印物件的世界紀錄。
  • 為什麼客機機翼末端翹起,有什麼作用?還是只是為了好看?
    翼梢的概念最早可以上溯到19世紀初一位英國空氣動力學家的構想,但這一概念一直停留在圖紙上,直到上世紀70年代初油價開始高漲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Richard Whitcomb博士首次將其與真正的飛機聯繫在一起。
  • 人類歷史上第一架噴氣式客機的死因
    「彗星」客機可以載客36人,飛行高度12000米,時速800公裡,這比當時任何一款民航客機都要快兩倍。甚至一些沒有任何理由喜歡「彗星」客機的美國人,也對它留下深刻印象。當波音公司的比爾·艾倫在兩年後的範堡羅航展首次見到「彗星」客機流線型極好的外形時很吃驚。晚餐時,他問波音公司的總設計師梅納德·彭內爾,對英國飛機的印象如何。
  • 荷蘭V型客機模型試飛成功
    來源:環球網據英國《泰晤士報》7日報導,一架2.76米長、翼展3.06米寬、22.5公斤重的模型飛機上周在德國一處空軍基地試飛成功。模型飛機與實際客機比例為1:20。為這種客艙和行李艙都設置在機翼內的未來客機問世奠定基礎。
  • 英一客機飛行時機翼搖搖欲墜被迫返航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5日報導,當地時間15日,一架從倫敦飛往佛羅倫斯的飛機由於機翼部分脫落導致飛機故障  據報導,這架載有60餘人的Avro Rj85飛機從倫敦機場起飛,在飛行過程中,機翼的一部分在飛機下方晃動,飛行人員在通過無線電跟地面的維修專家溝通後,成功駕駛飛機返回並安全降落。乘客們都十分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幸運的是無一人傷亡。  乘坐該航班的英國記者科爾·默頓稱,飛機從倫敦起飛飛往佛羅倫斯,在部分機翼掉落後被迫返回,飛機狀況並不好。
  • 荷蘭Flying-V翼身融合驗證機 德國成功首飛 與空客合作
    年首次提出的Flying-V翼身融合飛機概念縮比驗證機在德國完成首飛。該項目由代爾夫特技術大學(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研發,首次飛行在德國的一個空軍基地,並得到了空客公司團隊的支持,空客公司也成為該項目的最新合作夥伴
  • 荷蘭研究人員展示Flying V節能飛機比例模型,成功進行首次試飛
    這個項目現在已經從一個未來主義飛機的光滑渲染圖發展到了一個能夠飛行的比例模型。該校工程師們最近首次展示了這個模型。根據該團隊的說法, Flying V重量的減輕和獨特的外形,可以使它的油耗比目前最先進的商用飛機空客A350-900少20%。不過,在此之前研究人員還有很多開發工作要做。
  • 中國C919大型客機飛行模擬器首次亮相
    中國C919大型客機飛行模擬器首次亮相 發布時間:2019-09-19 10:31: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 孫自法)第十八屆北京國際航空展覽會(北京航展)18日在北京開幕
  • 首次環球飛行
    1981年年初的一天,迪克、伯特和珍娜在一家餐廳吃放,伯特對他的兄弟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問題:你想成為第一個環球飛行的人嗎?他們3人認為:不加油無停留環球飛行-航空史上最後的記錄將被創造。這一記錄一直被認為不可能,沒有飛機能帶那麼多的燃料:飛行4萬公裡。但是現在有了新的飛機製造材料。伯特認為他可以造一架飛機完成旅行,迪克和珍娜認為他們可以完成這一飛行。
  • 為何軍用機的機翼在機身上面,而民航客機在下面?還有這講究
    有網友在欣賞這兩架大飛機照片的時候發現運-20的機翼是在飛機的上面,而C919則是在下面,再多翻閱一些其他型號的飛機外形,也基本都是軍用機的機翼在上,而民用機的機翼在下,這是為什麼呢?  C130運輸機而民用飛機的設計要求就不一樣了,相信坐過飛機的小夥伴都知道當你從舷窗望出去的時候可以看到機翼在你的下面
  • NASA令人難以置信的智能機翼可以在飛行時變形
    美國宇航局(NASA)正在開發一種柔性碳纖維機翼,可以在飛行途中形成新的形狀,為未來飛機的空氣動力學編織網狀智能機翼鋪平道路。該項目被稱為MADCAT,結合了先進的加工技術、新的注塑技術和尖端材料。該項目的目標是開發能夠以比傳統襟翼更重要的方式適應飛行條件的機翼。該團隊設想了一個整體形狀可以變形和適應的機翼,成為任何情況下最有效的形狀。當然,這種機翼需要高度靈活,但也要對空氣動力學需求做出快速反應。此外,它必須易於維護和修理。解決方案是由碳纖維複合材料製成的超輕型機翼。注塑成型用於創建晶格結構,NASA將其稱為「塊」,以交叉的模塊化方式組合。
  • 世界飛行速度最快的客機,飛行速度和油耗是波音747的兩倍
    協和式客機,上世紀超音速飛機21世紀很少有人提到超音速客機,一般民航客機飛行速度在亞音速。上世紀科技發展十分迅速,小編也總結了一個特點,世界各國發展科技,特別是美蘇,在發展的產物都極致的追求其速度或者體積,也可以說是追求其性能的最大化。
  • 機翼的秘密
    目前主流的民航客機的機翼結構採用的是雙梁單塊式,前後有兩根梁,之間又有很多的翼肋,這樣梁和肋就組成了機翼的內部骨架結構,外側是蒙皮和壁板設計。一般來說飛機的機翼在設計時就必須考慮有一定的韌性,機翼在一定角度內彎曲其實是沒有問題的,而且還可以承受3個G的過載,所以我們日常飛行環境的顛簸是無法對機翼造成損害的。像是空客A350和波音787這樣的飛機,由於機翼製造中使用了大量的複合材料,這為機翼的「逆天」彎曲變形提供了可能。
  • 飛機機翼結構揭秘 居然這麼多學問
    我們都玩過紙飛機,紙飛機就是薄薄的一片機翼,那麼為什麼民航客機的機翼不是薄薄的一片呢?首先,紙飛機的機翼不能夠產生升力,只是保證紙飛機自身向前滑翔而已,跟滑翔傘是一樣的。戰鬥機的機翼非常薄,但也不是薄薄的一片,只是相對客機來說很薄,這是因為戰鬥機飛行的速度會幾倍於音速,所以所涵蓋的設計原理與民航客機不太一樣,這裡我們不討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