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環球飛行

2020-08-28 弱水三千分一杯



航空界的最後目標:不加油無停留環球飛行。

創造這一奇蹟的飛機是旅行者號,旅行者號開始於一張藍圖,6年後這藍圖變成了一架創造歷史的飛機。

許多人付出了時間、精力、金錢去幫助實現環球飛行,但3個人主導了這一事件:迪克·魯坦、伯特·魯坦和珍娜·耶格爾。

迪克·魯坦是一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越戰時期曾在美軍中做過飛行員。戰後,他成為了一名試飛員,測試由其兄弟設計的飛機。

伯特·魯坦是著名的飛機設計師。珍娜·耶格爾是一名擁有9項世界飛行記錄的飛行員。

1981年年初的一天,迪克、伯特和珍娜在一家餐廳吃放,伯特對他的兄弟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問題:你想成為第一個環球飛行的人嗎?

他們3人認為:不加油無停留環球飛行-航空史上最後的記錄將被創造。這一記錄一直被認為不可能,沒有飛機能帶那麼多的燃料:飛行4萬公裡。

但是現在有了新的飛機製造材料。伯特認為他可以造一架飛機完成旅行,迪克和珍娜認為他們可以完成這一飛行。

伯特拿了幾張紙,他畫了一個有一雙巨大翅膀的飛機,這就是開始。

不只是萊特兄弟,迪克, 伯特和珍娜在設計製造自己的飛機時,也遭到了嘲諷,許多人認為旅行者號不僅不可能而且愚蠢,每一個人都知道這狠危險。

旅行者號的機組成員在加利福尼亞莫哈韋沙漠中的一個飛機場中開始了自己的工作,沒有來自政府的資助,只有很少來自民間的贊助。

隨著消息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人提供了幫助,有航空工程師,也有工人。一些飛機公司提供裝備用於飛機製造,到旅行者號完成,一共用了價值200萬的零件。

伯特·魯坦以前做過輕型飛機,知道飛機通常是由鋁做的,不能在不加油的情況下環球飛行。所以他使用了全新材料製造旅行者號,新材料非常輕,非常結實,這意味著旅行者號可以攜帶數倍自身體重的燃料。

旅行者號淨重900公斤,相當於一輛小汽車,可裝3000公斤燃料。旅行者號不是為了速度而設計,時速大約175公裡/小時。

旅行者號翼展33米,超過今天的客機,機組人員位於機身中部,機身兩側是2個長油箱。

事實上,幾乎整個旅行者號就是一個大油箱,7個獨立油箱遍布飛機各處。在飛行過程中,飛行員需要不斷的調整然油在各個油箱中的分布情況,以保障飛機的平衡。機身前後各有一臺發動機。

留給2位飛行員的空間難以想像的小,只有1米寬,2.25米長。駕駛飛機的可以坐在座位上,另一位只能躺著。

在多次試飛後,旅行者號在1986年12月做好了準備。

12月14日, 迪克·魯坦和珍娜·耶格爾再次環視這一昆蟲狀的飛機,未來的9天裡,他們的生命將交付於此。

迪克爬進駕駛座位,珍娜躺在地板上。加利福尼亞愛德華空軍基地的飛行管制員允許了他們這一史無前例的飛行。

裝滿燃料又長又薄的機翼幾乎觸到地面,旅行者號慢慢的開始滑行。但是好像哪裡出了問題,,機翼的末端並未升起。

伯特·魯坦通過無線電大喊:」拉起操縱杆,拉起操縱杆。」但迪克沒有聽見警告,一直注視著前方。

旅行者號幾乎墜毀,在衝出跑道的最後一刻躍入空中。

跟隨旅行者號的飛機可以看到旅行者號的機翼損壞嚴重,迪克調整飛機的方向,讓氣流把機翼破損的末端吹掉。然後向著太平洋飛去。

重量是設計飛機時的首要考慮目標,不是安全性,也不是舒適性。旅行者號沒有足夠的安全設備,沒有隔音材料,駕駛員空間狹小,換個位置都十分困難。

當風向改變,旅行者號的機翼就會上下擺動,像航行在大海中的帆船,這意味著飛行極其艱苦。

這不是一次舒適的旅行,迪克和珍娜一直很緊張,第二天要結束的時候,氣象專家發來警告。旅行者號正在向著海洋風暴飛去。迪克可以接近風暴,藉助風力。

第三天,旅行者號再次陷入麻煩,一邊是越南領空,一邊是雷電雲,迪克只能在中間飛行。

經過非洲時,2位飛行員要與暴風雨的天氣作鬥爭。最初的60小時都是迪克在駕駛,只有在極度疲勞的情況下才會交由珍娜駕駛

突然,一隻紅燈亮起,標誌著一臺發動機缺油。。迪克和珍娜忙於應付山脈和惡劣的天氣,忘記了看油表。但是運氣還好,他們加上了油,發動機並未損壞。

一旦越過了非洲上空的惡劣天氣,迪克和珍娜開始計劃回家路線。電腦顯示有足夠的燃料,但當飛機到達墨西哥海岸的時候,飛機後部的發動機停止了工作,燃料不再流向那裡。

功率更大的前部發動機已經為了節省燃料在此前關機。沒有動力旅行者號迅速失去速度和高度。飛機在5分鐘裡不斷下降。最後迪克終於使前發動機再次啟動,然後後發動機也再次開始工作。

迪克在著陸後說:「這是航空界最後一件大事」。珍娜說:「它比我們想像的困難的多」

伯特·魯坦的革命性的設計起到了作用。依賴於此,迪克·魯坦和珍娜·耶格爾成為了世界上最偉大的飛行員之一。

1986年12月23日8:05分,旅行者號終於降落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整個飛行最終使用了9天3分鐘44秒,總航程40212km。當飛機降落以後,油箱裡只剩下了最後48升燃料。

相關焦點

  • 科技史上的3月20日 首次熱氣球環球飛行
    人類首次熱氣球環球飛行東京沙林毒氣案骨幹成員  1999年3月20日,人類首次成功乘熱氣球環球飛行。 1999年3月20日(格林威治時間),瑞士人皮爾卡(41歲)、英國人瓊斯(51歲)經過近20天的飛行,終於完成了首次乘熱氣球環球飛行的壯舉,總計飛行42810公裡。
  • 「太陽驅動」2號公布環球飛行路線圖
    url:http://epaper.tywbw.com/shtml/tywb/20150121/5803599.shtml,id:0 新華社日內瓦1月20日電(記者張淼凌馨)全球最大太陽能飛機「太陽驅動」2號團隊20日公布環球飛行路線圖,「太陽驅動」2號將在3.5萬公裡的飛行裡程中在阿聯、阿曼、印度、緬甸、中國和美國的12個城市停留。
  • 張昕宇梁紅《環遊記—我們的侶行》環球自駕飛行成功!安落!深圳
    北京時間5月23日上午9點30分,深圳衛視品質IP精品節目《環遊記—我們的侶行》主創、環球探險家張昕宇、梁紅,駕駛運-12飛機由越南起飛,經過3個小時飛行,降落深圳。至此,歷時4個月的中國造飛機首次環球飛行,順利結束跨國飛行,平安返回中國。中國造飛機第一次繞著世界走了一圈!
  • 最大太陽能飛機將開始環球飛行 航程3.5萬公裡續航時間五晝夜
    而現在,飛行員伯特蘭·皮卡德(Bertrand Piccard)和安德烈·波許伯格(André Borschberg)已經做好準備,達成最後一項挑戰目標:在2015年實現環球飛行。其中,幾段五天五夜的連續飛行將考驗人類體能的極限。
  • 揭秘太陽能飛機環球飛行:只為一個願景
    我們希望通過環球飛行向世人展示創新和開拓精神的重要性,激勵人們去質疑現有的知識和習慣。這個世界需要有新的方式來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清潔技術和可再生能源可以在保護環境的同時提供工作崗位並創造利潤,太陽能正是我們的解決方案的一部分。」皮卡德是這樣描述陽光動力項目的目標的。波許博格也表示,「這次環球飛行是為了向世人傳遞一個信息,讓更多的人看到清潔能源的潛力。」
  • 中國環球飛行第一人——我的兄弟陳瑋
    九年前的7月29日,中國公民陳瑋環球飛行69天之後,飛回到他啟程的地方,也是他熱愛和常住的美國城市——孟菲斯。這個經歷使他成為 「中國環球飛行第一人」,也是第一次飛越中國領空的國際環球飛行人。這次環球飛行中,陳瑋駕駛單引擎輕型螺旋槳索卡塔TBM700 私人飛機,飛過了21個國家和地區,經停40個城市,行程4萬公裡,他的壯舉同時為兒童公益慈善募得善款25萬美元。
  • 載人「龍」迎來首次正式載人飛行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4日報導,按計劃,當地時間15日,4名航天員將乘坐SpaceX公司的載人「龍」飛船進入軌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希望這將是SpaceX公司保證國際空間站人員天地往返飛行的良好開始。
  • 剛剛|他用53小時完成地球"對蹠點"最快環球飛行記錄
    17歲時,萌發環球飛行的夢想,直到今天夢想成真,他詮釋了有夢想一切皆有可能。金氏世界紀錄,對環球飛行的規定很嚴格、也很有趣。A和D就是對蹠點吉尼斯紀錄規定,環球飛行必須經過對蹠點後,繼續向前飛行,繞地球一周,不能折返。
  • 「追雲號」即將完成2萬米高空環球飛行
    「追雲號」即將完成2萬米高空環球飛行 2019-08-22 12: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瑞士打造太陽能飛機 欲完成環球飛行
    此次的環球飛行不僅是一次科學壯舉,還是對人體極限的挑戰。」    據了解,Solar Impulse 2由碳纖維材質製造而成,機翼長度約為240英尺(約為73米),整塊機翼被1.7萬多塊光伏電板包裹,可為飛機上的四個電動馬達(每個電機電壓為17.5CV)提供清潔能源,機載鋰電池的重量約為633千克。
  • 【獨家專訪】首位環球單飛中國人王爭:我為什麼要環球飛行?
    美國ATP執照考試要求100小時夜航經驗,考試的時候考官看到王爭的飛行日誌大吃一驚:在1500小時經驗裡竟然有400多小時為夜航!王爭解釋說:「我經常試圖用心去揣摩安東尼的感受,在浩瀚的宇宙空間裡穿越時間與他溝通。」王爭飛越中東沙漠地帶由於選擇向西飛,環球飛行的過程中也有不少時間是夜航的。在飛越地中海的時候,駕著西銳小飛機夜航的王爭還遇到了暴雨雲團。
  • 她曾獨自飛越大西洋,在環球飛行中不幸遇難,小島上留下了遺物
    今天小編與大家分享的這位人物就是在空中翱翔的探險家,但最後在環球飛行的時候,不幸遇難。在獲得成功之後,艾米莉亞並沒有因此停下自己徵服藍天的腳步,因為她 始終堅信,自己的夢想是在遙不可及的藍天之上,所以她便下定決心,要去徵服更多不可能完成的路標,這次她將自己的眼光放在了全世界,因為她想要環球飛行一周,這樣的想法,在當時的條件下是絕對驚人的,而艾米莉亞堅定的認為自己一定可以完成的這樣的壯舉,而且她還將這次飛行之旅稱為「地球腰帶之旅」,由於當時的艾米莉亞組建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 商業航班環球飛行的最短時間刷新, 53小時內繞地球飛一圈的秘訣有...
    這是1月21日至23日之間,在天空中飛過的無數商業航班中的4架,但它們都搭載了一名共同的乘客:Andrew Fisher,由此,一項新的世界紀錄誕生了——乘坐定期商業航班完成環球飛行的最短時間——52小時34分。
  • 271納秒堪稱完美,銫原子鐘環球飛行,專業解讀如何驗證相對論
    驗證廣義相對論的經典實驗中,有一項是Cs原子鐘環球飛行試驗。這項試驗將Cs原子鐘放在飛機上,環球飛行一周後回到出發地,與留在地面上的Cs原子鐘比較時間差,實現真正的二次對表, 確定地面上和飛機上,哪個時鐘走得快,以驗證相對論效應中運動和引力對時間流逝快慢的影響。 這裡,將從理論推導及結果對比的角度出發,帶大家共同驗證相對論,不喜歡推導的朋友可以翻閱快一些,不太會影響思路。
  • 首次公布!美軍方三段視頻展示不明飛行體事件,飛行狀態十分詭異
    而據我國《環球時報》等媒體轉載美國媒體CNN4月27日的報導,美國五角大樓近日公布了三段UFO錄像,並公開證實了這些錄像的真實性,讓人們對神秘的不明飛行物現象更加好奇起來。美軍方公布的「不明飛行物」(UFO)的視頻影像畫面由紅外攝像機拍攝,畫面中的UFO快速移動,飛行姿態十分詭異
  • 環球還不夠:陽光動力2號飛機計劃2018年飛躍大氣層邊緣
    太陽能飛機Solar Impulse II剛剛完成其首次環球飛行,證明了利用可再生能源飛天的夢想是完全可行的。現在,太陽能飛機公司SolarStratos宣布將執行更宏偉的目標,即利用太陽能幫助飛機飛到太空邊緣。
  • 載人「龍」迎來首次正式載人飛行,4名航天員將乘飛船進入軌道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4日報導,按計劃,當地時間15日,4名航天員將乘坐SpaceX公司的載人「龍」飛船進入軌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希望這將是SpaceX公司保證國際空間站人員天地往返飛行的良好開始。
  • 載人「龍」迎來首次正式載人飛行,4名航天員將乘飛船進入軌道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4日報導,按計劃,當地時間15日,4名航天員將乘坐SpaceX公司的載人「龍」飛船進入軌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希望這將是SpaceX公司保證國際空間站人員天地往返飛行的良好開始。
  • SpaceX首次高空飛行計劃
    首次高空飛行計劃 您可能對首次高空SpaceX Starship飛行的期望。埃隆·馬斯克( Elon Musk)現在說,搭載SN8原型機的飛行將達到15公裡,即接近50,000英尺,而不是他之前提到的18公裡和60,000英尺。目前尚不清楚是什麼促使人們降低了期望值,但馬斯克補充說,他還展示了原型的最新進展,並指出後車身襟翼已經安裝到位。SN9原型機將於10月發布。如果該時間範圍發生變化,請不要感到驚訝。
  • 航程近4萬海裡 向陽紅01完成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科考
    北京時間5月18日消息,我國新一代具有無限航區及全天候觀測能力的海洋綜合科考船「向陽紅01」圓滿完成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學考察,順利返回山東青島。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林山青、航次組織實施單位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領導、各參航單位領導等出席航次科考任務總結活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