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界的最後目標:不加油無停留環球飛行。
創造這一奇蹟的飛機是旅行者號,旅行者號開始於一張藍圖,6年後這藍圖變成了一架創造歷史的飛機。
許多人付出了時間、精力、金錢去幫助實現環球飛行,但3個人主導了這一事件:迪克·魯坦、伯特·魯坦和珍娜·耶格爾。
迪克·魯坦是一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越戰時期曾在美軍中做過飛行員。戰後,他成為了一名試飛員,測試由其兄弟設計的飛機。
伯特·魯坦是著名的飛機設計師。珍娜·耶格爾是一名擁有9項世界飛行記錄的飛行員。
1981年年初的一天,迪克、伯特和珍娜在一家餐廳吃放,伯特對他的兄弟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問題:你想成為第一個環球飛行的人嗎?
他們3人認為:不加油無停留環球飛行-航空史上最後的記錄將被創造。這一記錄一直被認為不可能,沒有飛機能帶那麼多的燃料:飛行4萬公裡。
但是現在有了新的飛機製造材料。伯特認為他可以造一架飛機完成旅行,迪克和珍娜認為他們可以完成這一飛行。
伯特拿了幾張紙,他畫了一個有一雙巨大翅膀的飛機,這就是開始。
不只是萊特兄弟,迪克, 伯特和珍娜在設計製造自己的飛機時,也遭到了嘲諷,許多人認為旅行者號不僅不可能而且愚蠢,每一個人都知道這狠危險。
旅行者號的機組成員在加利福尼亞莫哈韋沙漠中的一個飛機場中開始了自己的工作,沒有來自政府的資助,只有很少來自民間的贊助。
隨著消息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人提供了幫助,有航空工程師,也有工人。一些飛機公司提供裝備用於飛機製造,到旅行者號完成,一共用了價值200萬的零件。
伯特·魯坦以前做過輕型飛機,知道飛機通常是由鋁做的,不能在不加油的情況下環球飛行。所以他使用了全新材料製造旅行者號,新材料非常輕,非常結實,這意味著旅行者號可以攜帶數倍自身體重的燃料。
旅行者號淨重900公斤,相當於一輛小汽車,可裝3000公斤燃料。旅行者號不是為了速度而設計,時速大約175公裡/小時。
旅行者號翼展33米,超過今天的客機,機組人員位於機身中部,機身兩側是2個長油箱。
事實上,幾乎整個旅行者號就是一個大油箱,7個獨立油箱遍布飛機各處。在飛行過程中,飛行員需要不斷的調整然油在各個油箱中的分布情況,以保障飛機的平衡。機身前後各有一臺發動機。
留給2位飛行員的空間難以想像的小,只有1米寬,2.25米長。駕駛飛機的可以坐在座位上,另一位只能躺著。
在多次試飛後,旅行者號在1986年12月做好了準備。
12月14日, 迪克·魯坦和珍娜·耶格爾再次環視這一昆蟲狀的飛機,未來的9天裡,他們的生命將交付於此。
迪克爬進駕駛座位,珍娜躺在地板上。加利福尼亞愛德華空軍基地的飛行管制員允許了他們這一史無前例的飛行。
裝滿燃料又長又薄的機翼幾乎觸到地面,旅行者號慢慢的開始滑行。但是好像哪裡出了問題,,機翼的末端並未升起。
伯特·魯坦通過無線電大喊:」拉起操縱杆,拉起操縱杆。」但迪克沒有聽見警告,一直注視著前方。
旅行者號幾乎墜毀,在衝出跑道的最後一刻躍入空中。
跟隨旅行者號的飛機可以看到旅行者號的機翼損壞嚴重,迪克調整飛機的方向,讓氣流把機翼破損的末端吹掉。然後向著太平洋飛去。
重量是設計飛機時的首要考慮目標,不是安全性,也不是舒適性。旅行者號沒有足夠的安全設備,沒有隔音材料,駕駛員空間狹小,換個位置都十分困難。
當風向改變,旅行者號的機翼就會上下擺動,像航行在大海中的帆船,這意味著飛行極其艱苦。
這不是一次舒適的旅行,迪克和珍娜一直很緊張,第二天要結束的時候,氣象專家發來警告。旅行者號正在向著海洋風暴飛去。迪克可以接近風暴,藉助風力。
第三天,旅行者號再次陷入麻煩,一邊是越南領空,一邊是雷電雲,迪克只能在中間飛行。
經過非洲時,2位飛行員要與暴風雨的天氣作鬥爭。最初的60小時都是迪克在駕駛,只有在極度疲勞的情況下才會交由珍娜駕駛
突然,一隻紅燈亮起,標誌著一臺發動機缺油。。迪克和珍娜忙於應付山脈和惡劣的天氣,忘記了看油表。但是運氣還好,他們加上了油,發動機並未損壞。
一旦越過了非洲上空的惡劣天氣,迪克和珍娜開始計劃回家路線。電腦顯示有足夠的燃料,但當飛機到達墨西哥海岸的時候,飛機後部的發動機停止了工作,燃料不再流向那裡。
功率更大的前部發動機已經為了節省燃料在此前關機。沒有動力旅行者號迅速失去速度和高度。飛機在5分鐘裡不斷下降。最後迪克終於使前發動機再次啟動,然後後發動機也再次開始工作。
迪克在著陸後說:「這是航空界最後一件大事」。珍娜說:「它比我們想像的困難的多」
伯特·魯坦的革命性的設計起到了作用。依賴於此,迪克·魯坦和珍娜·耶格爾成為了世界上最偉大的飛行員之一。
1986年12月23日8:05分,旅行者號終於降落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整個飛行最終使用了9天3分鐘44秒,總航程40212km。當飛機降落以後,油箱裡只剩下了最後48升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