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球飛行第一人——我的兄弟陳瑋

2020-08-28 張家衛的視界

陳瑋

仰望蒼空,你會思念誰?

7月29日,這個日子屬於我的好兄弟陳瑋。

九年前的7月29日,中國公民陳瑋環球飛行69天之後,飛回到他啟程的地方,也是他熱愛和常住的美國城市——孟菲斯。這個經歷使他成為 「中國環球飛行第一人」,也是第一次飛越中國領空的國際環球飛行人。

這次環球飛行中,陳瑋駕駛單引擎輕型螺旋槳索卡塔TBM700 私人飛機,飛過了21個國家和地區,經停40個城市,行程4萬公裡,他的壯舉同時為兒童公益慈善募得善款25萬美元。

然而,人生無常,2018年12月20日,陳瑋駕駛他的塞斯納560噴氣式公務機在美國亞特蘭大不幸墜機,四人遇難,包括他自己以及他最好的朋友和合伙人兄弟陳江,都一起走了。

我與陳瑋是好朋友、好兄弟,我們算是惺惺相惜,彼此良師益友,我對他評價很高,很欽佩,他也對我頗為在意和尊重。

2015年,我去過孟菲斯,去參加由他擔任年度主席的著名孟菲斯音樂節,這是該音樂節歷史上的首位華人面孔操盤者,氣勢宏大,貴賓雲集。他後來專程飛來溫哥華參加我張羅的為加中體育基金會募捐的活動,還風塵僕僕飛過來一起去威斯勒滑雪,住在我的家裡一起大塊朵頤、大口喝酒,也因而與我的一幫溫哥華朋友成為親密朋友和夥伴。他帶著我們去飛洛杉磯附近的海島,吃美國炸魚,喝海島啤酒,觀太陽升起,手握駕駛杆親自感受日落黃昏的大自然美景和城市的萬家燈火……


我曾經與他一起商討洛杉磯唐人街的規劃,一起籌劃後來未獲成功的美國商業銀行,他還給了我一個好大的頭銜:顧問董事會主席,作為商業銀行落成後所有LP成員的召集和顧問決策。我們一起策劃他的航空俱樂部,策劃一起買飛機,策劃一起讓更多的中國企業家乘坐自己的商務飛機穿梭於中國和世界各地……

2020年,疫情來襲,看到那麼多的中國同胞沒有航班回去中國,看到有的公司開出極高的價格包租公務機回國。我就想,如果陳瑋還活著,他最忙碌的事一定是這件事,親自駕駛他的飛機,並動用一切其他資源和力量,幫助有需要的中國同胞回去中國。


陳瑋曾經輕描淡寫地給我講過一個事,一家居住在洛杉磯的美國人家庭,因為孩子緊急需要去紐約醫院急診。但是各大航空公司的航班時間已經來不及了,慕名找到了他,他二話沒說,立即答應下來,並以最快的速度聯繫和安排好飛行的有關細節,將患者安全及時的送達紐約,只收取了燃油費用。陳瑋覺得這是應該做的事,能夠在別人患難的時候提供幫助是人類的一種基本美德。

提起陳瑋,很難確切地就一個標籤定義他,其中最有名氣也是最值得中國人驕傲、他自己驕傲的就是「首位環球飛行的中國公民」。他也是海外白手起家創業成功的大陸新移民典範,是誠心誠意奉獻慈善和公益的華人代表,是熱愛中國也熱愛美國的民間大使,是長輩們的貼心人、同輩們的朋友和夥伴、小輩們的導師和傾情支持者,是父母跟前的大孝子、弟弟陳理的好大哥,是中國人、美國人都喜歡和認可的人,是永遠笑著和謙遜的外表之下,藏著一顆勇敢、堅毅和不服輸性格的中國湖南人……

如果一定要問陳瑋在我心目當中的標籤,我覺得只能用「好兄弟「來標註。


就我自己而言,寫到這裡,想起我與陳瑋的交往,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次在洛杉磯爾灣家裡的一次長談。頭天晚上大家酒喝的有點多,他也就留下不走了,自己抱著被子睡在樓下客廳沙發上,我半夜醒來下樓去找水喝,驚醒了他。他睜開眼睛看看是我,就爬起來說:「教授,聊一會唄!「我看了看表,才早上三點鐘!看著他已經坐起來,就說」好吧。」

我們一直聊到早上八點多,陳瑋給我講了他從小到大的故事,也講了他的父母和他好多的朋友,講了他的困惑和憤懣,更講了他的人生選擇和理想。我記得我也講了很多,講述了我的理念和選擇,還給他指出了一些不是,他虛心的接受了。我比陳瑋虛長几歲,因此也常常以兄長自居,他倒是也非常樂意以此相待。

得知陳瑋出事的消息,我當時正在紐約,完全是無法相信,這傢伙是那麼高大和自信,像牛仔一樣的熱血奔騰,像牛一樣的強壯和精力旺盛,他對世界和每一個人都是陽光滿滿,出事時他的駕駛技術甚至已經遠超環球飛行的時候……

怎麼會?怎麼會?……

那一夜我沒睡,糊裡糊塗寫了一篇文字《沉痛悼念陳瑋兄弟》,我將他的所有照片都變成了黑白!

當年在UBC大學千人跨年演講的時候,提起他,忍了又忍,還是淚溼了眼眶。

陳瑋走後,他的母親佩姐有一個小群,都是陳瑋的摯友親朋,佩姐幾次想散了群,但是大家都執著的不走。前些天,佩姐給我發了一條信息說:「您的文章寫的那麼好,我想在您的時間允許範圍內,以您對陳瑋的了解和我的口述實錄,寫一篇關於陳瑋一生的文章,可以嗎?「讀到了這條群裡@的信息,我立即應承下來,回答說:「一定!」

我不是作家,僅僅是一個喜歡讀書和寫字的人,但卻是陳瑋認可的好兄弟之一。我覺得,答應佩姐的請求並努力去做好這件事,要勝過一切追憶的萬語千言。

《陳瑋緬懷錄》的編撰小群已經建立起來了,我們開了第一次的線上Zoom會議,來自世界各地的二十幾位陳瑋生前好朋友聚在一起。原定一個半小時的會議,竟然開了將近四個鐘頭。要求兩分鐘的個人陳述,變成了每一位的陳瑋追思,禁不住的一次又一次的熱淚盈眶。每一位的陳述都多於了十分鐘,但是每一位似乎都沒有超時,因為我們都沒聽夠。

作為主持人的我說:「陳瑋以47歲的年齡活出了生命的寬度,讓我們懂得了生命長度的意義。那麼,今天大家的每一位發言都沒有超時,因為你們用自己的理解注釋了兩分鐘的意義,那就是陳瑋永遠與我們在一起。」

剛才,我閱讀到作家顏冬青先生的一篇追憶文章,是去年12月20日,陳瑋離去一周年時間寫的,我就摘來兩段用作今天的結尾吧:

「你是花了69天獨自開著飛機繞著地球飛了一圈的人;你是在冰島的火山灰裡都敢起飛的飛行牛仔;你是在北大西洋上空獨自無聊發過呆的人,發呆的時候,你最想念母親做的湖南口味辣椒蘿蔔。你是在越南遇到驚險雷暴並安然降落的人;你說看到閃電的時候,眼前的一幕幕都幻化成少年時的情景……有家鄉的老院、有兒時的玩伴、有你刻苦讀書時為了驅暑泡過腳的水桶、用過的蚊帳,有曾經打過的架、扔過的磚頭、挑逗過的女生……

五年相識,緣分一場!我會永遠保留您的微信號!

此時此刻,我只想說:嗨!老兄,一年不見了,這次環太陽飛行好玩嗎?你這次飛的有點遠啊!遇到日冕風暴沒有?怕不怕?雲端有什麼好的故事嗎?記得@我。」


相關焦點

  • 王爭成中國首位環飛女飛行員 川妹子陳靜嫻:欽佩
    王爭感嘆並享受飛行之旅:「18天,20700多海裡, 近160飛行小時,獨自一人與海天大地身心交融,呼吸太平洋的海風,觸摸地中海夜晚的風暴,穿越中東沙漠,追趕大西洋的落日,沐浴中秋的月光,風沙星辰間切割地球的經線,有一種感動很特別!」  中國AOPA理事張胤捷在中國AOPA官方微信上確認了這一消息,王爭成為第一個環球單飛的中國人,以及第一個環球飛行的中國女飛行員。
  • 首次環球飛行
    航空界的最後目標:不加油無停留環球飛行許多人付出了時間、精力、金錢去幫助實現環球飛行,但3個人主導了這一事件:迪克·魯坦、伯特·魯坦和珍娜·耶格爾。迪克·魯坦是一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越戰時期曾在美軍中做過飛行員。戰後,他成為了一名試飛員,測試由其兄弟設計的飛機。伯特·魯坦是著名的飛機設計師。珍娜·耶格爾是一名擁有9項世界飛行記錄的飛行員。
  • 徒步環球第一人:中國驢友足跡踏遍五大洲 其史料展在南京舉辦
    「人類歷史上徒步環球第一人——潘德明史料展」現場龍虎網訊(記者王緣)「人類歷史上徒步環球第一人竟然是位中國旅行家」由南京廣播電視集團策劃、製作的「人類歷史上徒步環球第一人——潘德明史料展」將於明天(6月28日)在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總統府)開幕,並一直持續至今年年底。
  • 陳瑋:我國半導體自給率只有15%,每年進口額比進口石油還多_中國
    東方富海董事長、創始合伙人陳瑋 出品 | 搜狐智庫 編輯 | 王珍 1月13日,融資中國2021(第十屆)資本年會暨頒獎盛典在上海舉行,東方富海董事長、創始合伙人陳瑋在會上表示,我國每年進口半導體的數量比進口石油還多
  • 揭秘太陽能飛機環球飛行:只為一個願景
    陽光動力的員工表示,現在尚不清楚這些每段航程將由哪位飛行員來完成,但可以確定的是,由於飛機只能乘坐一人,每個五晝夜的航段都將由一名飛行員獨自駕駛著巨大的太陽能飛機。在連續五晝夜的航行中,飛行員將獨自一人坐在3.8立方米的機艙裡,經受白天20幾度、夜裡零下十幾度的巨大溫差,還要一直保持清醒:他們每隔三個小時才能小睡20分鐘。
  • 歐米茄腕錶出鏡電影《登月第一人》
    由環球影業 (Universal Pictures) 出品的電影《登月第一人》 (First Man) 日前已於美國上映,腕錶愛好者、太空迷和電影觀眾能夠在電影中見證歐米茄腕錶在人類太空探索歷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世界徒步環球旅遊第一人,獲世界名人籤名鼓勵,卻一直默默無聞
    以前,環球旅行是很多人的夢想,但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再加上交通發達,海外旅行變得不那麼稀奇了。環球旅行只是一個目標。當今世界的旅行家我不說。有很多國內和國外的人。這裡我來說說近代史上不為人知的英雄級旅行家。他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環遊世界的牛人,他的名字是潘德明!
  • 剛剛|他用53小時完成地球"對蹠點"最快環球飛行記錄
    金氏世界紀錄,對環球飛行的規定很嚴格、也很有趣。68小時28分鐘,1992年11月16日-19日,英國人米歇爾兄弟創造的,7段飛行,航線倫敦-哥本哈根-北京-上海-洛杉磯-邁阿密-布宜諾斯艾利斯-倫敦。
  • 楊利偉想成為中國登月第一人(圖)
    據《海南日報》報導中國航天員中心副主任、航天英雄楊利偉1月26日接受記者採訪時,還解答了關於「神舟七號」、載人登月和文昌火箭發射基地等方面的疑問。  「神七」沒女太空人參與  問:大家很想知道您最近忙什麼?
  • 中國青年成人類歷史徒步環球第一人,甘地、希特勒、羅斯福親接見
    導讀:中國各代旅遊人才輩出,明朝有南下西洋的鄭和還有著有地理名著的徐霞客,在當時並不發的時期就開始向世界探索。但是,鄭和下西洋是舉全國之力渡洋,徐霞客並未走出中國國界,而且是在和平年代。你們可知,在中國,第一個徒步走向世界的是誰?
  • 【獨家專訪】首位環球單飛中國人王爭:我為什麼要環球飛行?
    美國ATP執照考試要求100小時夜航經驗,考試的時候考官看到王爭的飛行日誌大吃一驚:在1500小時經驗裡竟然有400多小時為夜航!王爭解釋說:「我經常試圖用心去揣摩安東尼的感受,在浩瀚的宇宙空間裡穿越時間與他溝通。」王爭飛越中東沙漠地帶由於選擇向西飛,環球飛行的過程中也有不少時間是夜航的。在飛越地中海的時候,駕著西銳小飛機夜航的王爭還遇到了暴雨雲團。
  • 90年前徒步環球第一人,穿越五洲40多個國家,如今他名字被人遺忘
    90年前徒步環球第一人,穿越五洲40多個國家,如今他名字被人遺忘隨著人們思想開放,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在生活壓力巨大的情況下,會選擇遠離生活工作的圈子,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放鬆自己。中國各方面的發展,推動了旅遊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想要走出去看看。
  • 朱經武講述父輩抗戰:十三兄弟援華 僅一人倖存
    中新社北京9月3日電 題:朱經武講述父輩抗戰:十三兄弟援華 僅一人倖存  作者 陶煌蟒  「站上城樓的那一刻,我不是一個人看閱兵,而是和我的父親,以及和他一樣不能到場的援華老兵們一起觀看。」著名超導體物理學家朱經武第一次現場看閱兵,從天安門城樓下來的111步臺階,他都用心數著,難掩內心的激動。
  • 張昕宇梁紅《環遊記—我們的侶行》環球自駕飛行成功!安落!深圳
    北京時間5月23日上午9點30分,深圳衛視品質IP精品節目《環遊記—我們的侶行》主創、環球探險家張昕宇、梁紅,駕駛運-12飛機由越南起飛,經過3個小時飛行,降落深圳。至此,歷時4個月的中國造飛機首次環球飛行,順利結束跨國飛行,平安返回中國。中國造飛機第一次繞著世界走了一圈!
  • 「陸軍上校」王亞平:中國太空授課第一人,現狀如何?
    「陸軍上校」王亞平:80後女航天員,中國太空授課第一人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航天員是屬於男人的浪漫,貌似與女人無緣。實則不然,女航天員心細如髮,比男航天員更具有優勢。自從楊利偉成為中國航天第一人之後,中國女航天員的培養也被提上了日程。因而,當第二批航天員選拔的時候,女航天員的選拔也被列入其中。經過激烈角逐,王亞平光榮的成為了中國女航天員,更成為了中國首位80後女航天員,也成為了中國太空授課第一人。王亞平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辛酸經歷?她的現狀又是如何?王亞平生於1980年1月,山東濱海城市煙臺人。
  • 「太陽驅動」2號公布環球飛行路線圖
    url:http://epaper.tywbw.com/shtml/tywb/20150121/5803599.shtml,id:0 新華社日內瓦1月20日電(記者張淼凌馨)全球最大太陽能飛機「太陽驅動」2號團隊20日公布環球飛行路線圖,「太陽驅動」2號將在3.5萬公裡的飛行裡程中在阿聯、阿曼、印度、緬甸、中國和美國的12個城市停留。
  • 最大太陽能飛機將開始環球飛行 航程3.5萬公裡續航時間五晝夜
    環球飛行航路 「陽光動力2號」將從阿聯首都阿布達比起飛,時間大約是在今年2月底到3月初,隨後將在今年的7月底或8月初返回。飛行期間它將在阿曼的馬斯喀特;印度的艾哈邁達和瓦拉納西;緬甸的曼德勒,以及中國的重慶和成都停留。在那之後飛機將飛越太平洋抵達夏威夷,並接著飛往美國大陸。
  • 關於飛機的趣聞:中國女性環飛第一人——王爭
    2016年9月,女性飛行員王爭駕駛著一架單引擎飛機進行了18天的環球飛行。成為第一位環球飛行的中國女飛行員。靠著這臺比汽車空間還小的單渦輪引擎飛機(西銳SR-22),她將開始一個人的環球飛行。一個人即將駕駛飛機進行環球飛行,累了沒人幫她,孤獨了身旁沒人說話。她所駕駛的是一架改裝過後的飛機,改裝過的飛機操作流程複雜,風險也更大。每小時要進行一次注油操作,每次嚴格計時13分鐘。其間還要做參數記錄、強制性報點等工作。一旦注油超時,飛機就會飛不到下一個落地點而墜入大海。
  • 90年90個第一丨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
    新華社北京8月3日電題: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楊利偉  新華社記者梅世雄、解放軍報記者張磊峰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38歲的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飛船,在太空飛行14圈,歷時21小時23分,完成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 楊利偉背後的女人:如果沒有她,楊利偉成不了中國航天第一人
    作為我國的航天英雄,楊利偉可以說是我國家喻戶曉的人,而作為第一個駕駛神舟飛船遨遊太空的中國人,他也堪稱是中國航天第一人。不過俗話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了不起的女性,楊利偉也是如此,可以說如果沒有其妻子對他的絕對支持的話,那麼他很難有如此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