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瑋
仰望蒼空,你會思念誰?
7月29日,這個日子屬於我的好兄弟陳瑋。
九年前的7月29日,中國公民陳瑋環球飛行69天之後,飛回到他啟程的地方,也是他熱愛和常住的美國城市——孟菲斯。這個經歷使他成為 「中國環球飛行第一人」,也是第一次飛越中國領空的國際環球飛行人。
這次環球飛行中,陳瑋駕駛單引擎輕型螺旋槳索卡塔TBM700 私人飛機,飛過了21個國家和地區,經停40個城市,行程4萬公裡,他的壯舉同時為兒童公益慈善募得善款25萬美元。
然而,人生無常,2018年12月20日,陳瑋駕駛他的塞斯納560噴氣式公務機在美國亞特蘭大不幸墜機,四人遇難,包括他自己以及他最好的朋友和合伙人兄弟陳江,都一起走了。
我與陳瑋是好朋友、好兄弟,我們算是惺惺相惜,彼此良師益友,我對他評價很高,很欽佩,他也對我頗為在意和尊重。
2015年,我去過孟菲斯,去參加由他擔任年度主席的著名孟菲斯音樂節,這是該音樂節歷史上的首位華人面孔操盤者,氣勢宏大,貴賓雲集。他後來專程飛來溫哥華參加我張羅的為加中體育基金會募捐的活動,還風塵僕僕飛過來一起去威斯勒滑雪,住在我的家裡一起大塊朵頤、大口喝酒,也因而與我的一幫溫哥華朋友成為親密朋友和夥伴。他帶著我們去飛洛杉磯附近的海島,吃美國炸魚,喝海島啤酒,觀太陽升起,手握駕駛杆親自感受日落黃昏的大自然美景和城市的萬家燈火……
我曾經與他一起商討洛杉磯唐人街的規劃,一起籌劃後來未獲成功的美國商業銀行,他還給了我一個好大的頭銜:顧問董事會主席,作為商業銀行落成後所有LP成員的召集和顧問決策。我們一起策劃他的航空俱樂部,策劃一起買飛機,策劃一起讓更多的中國企業家乘坐自己的商務飛機穿梭於中國和世界各地……
2020年,疫情來襲,看到那麼多的中國同胞沒有航班回去中國,看到有的公司開出極高的價格包租公務機回國。我就想,如果陳瑋還活著,他最忙碌的事一定是這件事,親自駕駛他的飛機,並動用一切其他資源和力量,幫助有需要的中國同胞回去中國。
陳瑋曾經輕描淡寫地給我講過一個事,一家居住在洛杉磯的美國人家庭,因為孩子緊急需要去紐約醫院急診。但是各大航空公司的航班時間已經來不及了,慕名找到了他,他二話沒說,立即答應下來,並以最快的速度聯繫和安排好飛行的有關細節,將患者安全及時的送達紐約,只收取了燃油費用。陳瑋覺得這是應該做的事,能夠在別人患難的時候提供幫助是人類的一種基本美德。
提起陳瑋,很難確切地就一個標籤定義他,其中最有名氣也是最值得中國人驕傲、他自己驕傲的就是「首位環球飛行的中國公民」。他也是海外白手起家創業成功的大陸新移民典範,是誠心誠意奉獻慈善和公益的華人代表,是熱愛中國也熱愛美國的民間大使,是長輩們的貼心人、同輩們的朋友和夥伴、小輩們的導師和傾情支持者,是父母跟前的大孝子、弟弟陳理的好大哥,是中國人、美國人都喜歡和認可的人,是永遠笑著和謙遜的外表之下,藏著一顆勇敢、堅毅和不服輸性格的中國湖南人……
如果一定要問陳瑋在我心目當中的標籤,我覺得只能用「好兄弟「來標註。
就我自己而言,寫到這裡,想起我與陳瑋的交往,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次在洛杉磯爾灣家裡的一次長談。頭天晚上大家酒喝的有點多,他也就留下不走了,自己抱著被子睡在樓下客廳沙發上,我半夜醒來下樓去找水喝,驚醒了他。他睜開眼睛看看是我,就爬起來說:「教授,聊一會唄!「我看了看表,才早上三點鐘!看著他已經坐起來,就說」好吧。」
我們一直聊到早上八點多,陳瑋給我講了他從小到大的故事,也講了他的父母和他好多的朋友,講了他的困惑和憤懣,更講了他的人生選擇和理想。我記得我也講了很多,講述了我的理念和選擇,還給他指出了一些不是,他虛心的接受了。我比陳瑋虛長几歲,因此也常常以兄長自居,他倒是也非常樂意以此相待。
得知陳瑋出事的消息,我當時正在紐約,完全是無法相信,這傢伙是那麼高大和自信,像牛仔一樣的熱血奔騰,像牛一樣的強壯和精力旺盛,他對世界和每一個人都是陽光滿滿,出事時他的駕駛技術甚至已經遠超環球飛行的時候……
怎麼會?怎麼會?……
那一夜我沒睡,糊裡糊塗寫了一篇文字《沉痛悼念陳瑋兄弟》,我將他的所有照片都變成了黑白!
當年在UBC大學千人跨年演講的時候,提起他,忍了又忍,還是淚溼了眼眶。
陳瑋走後,他的母親佩姐有一個小群,都是陳瑋的摯友親朋,佩姐幾次想散了群,但是大家都執著的不走。前些天,佩姐給我發了一條信息說:「您的文章寫的那麼好,我想在您的時間允許範圍內,以您對陳瑋的了解和我的口述實錄,寫一篇關於陳瑋一生的文章,可以嗎?「讀到了這條群裡@的信息,我立即應承下來,回答說:「一定!」
我不是作家,僅僅是一個喜歡讀書和寫字的人,但卻是陳瑋認可的好兄弟之一。我覺得,答應佩姐的請求並努力去做好這件事,要勝過一切追憶的萬語千言。
《陳瑋緬懷錄》的編撰小群已經建立起來了,我們開了第一次的線上Zoom會議,來自世界各地的二十幾位陳瑋生前好朋友聚在一起。原定一個半小時的會議,竟然開了將近四個鐘頭。要求兩分鐘的個人陳述,變成了每一位的陳瑋追思,禁不住的一次又一次的熱淚盈眶。每一位的陳述都多於了十分鐘,但是每一位似乎都沒有超時,因為我們都沒聽夠。
作為主持人的我說:「陳瑋以47歲的年齡活出了生命的寬度,讓我們懂得了生命長度的意義。那麼,今天大家的每一位發言都沒有超時,因為你們用自己的理解注釋了兩分鐘的意義,那就是陳瑋永遠與我們在一起。」
剛才,我閱讀到作家顏冬青先生的一篇追憶文章,是去年12月20日,陳瑋離去一周年時間寫的,我就摘來兩段用作今天的結尾吧:
「你是花了69天獨自開著飛機繞著地球飛了一圈的人;你是在冰島的火山灰裡都敢起飛的飛行牛仔;你是在北大西洋上空獨自無聊發過呆的人,發呆的時候,你最想念母親做的湖南口味辣椒蘿蔔。你是在越南遇到驚險雷暴並安然降落的人;你說看到閃電的時候,眼前的一幕幕都幻化成少年時的情景……有家鄉的老院、有兒時的玩伴、有你刻苦讀書時為了驅暑泡過腳的水桶、用過的蚊帳,有曾經打過的架、扔過的磚頭、挑逗過的女生……
五年相識,緣分一場!我會永遠保留您的微信號!
此時此刻,我只想說:嗨!老兄,一年不見了,這次環太陽飛行好玩嗎?你這次飛的有點遠啊!遇到日冕風暴沒有?怕不怕?雲端有什麼好的故事嗎?記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