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純化與結晶的原理 實驗

2021-02-12 生物在線

獲得蛋白質的晶體結構的第一個瓶頸,就是製備大量純化的蛋白質(>10mg),其濃度通常在10mg/ml以上,並以此為基礎進行結晶條件的篩選。運用重組基因的技術,將特定基因以選殖(clone)的方式嵌入表現載體(expression vector)內,此一載體通常具有易於調控的特性。之後再將帶有特定基因的載體送入可快速生長的菌體中,如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在菌體快速生長的同時,也大量生產表現載體上的基因所解譯出之蛋白質。一般而言純度越高的蛋白質比較有機會形成晶體,因此純化蛋白質的步驟就成為一個重要的決定因素。

在取得高純度的蛋白質溶液後,接下來就是晶體的培養。蛋白質晶體與其他化合物晶體的形成類似,是在飽和溶液中慢慢產生的,每一種蛋白質養晶的條件皆有所差異,影響晶體形成的變量很多,包含化學上的變量,如酸鹼度、沉澱劑種類、離子濃度、蛋白質濃度等;物理上的變數,如溶液達成過飽和狀態的速率、溫度等;及生化上的變數,如蛋白質所需的金屬離子或抑制劑、蛋白質的聚合狀態、等電點等,皆是養晶時的測試條件。截至目前為止,並無一套理論可以預測結晶的條件,所以必須不斷測試各種養晶溶液的組合後,才可能得到一顆完美的單一晶體。

蛋白質晶體的培養,通常是利用氣相擴散法(Vapor Diffusion Method)的原理來達成;也就是將含有高濃度的蛋白質(10~50mg/ml)溶液加入適當的溶劑,慢慢降低蛋白質的溶解度,使其接近自發性的沈澱狀態時,蛋白質分子將在整齊的堆棧下形成晶體。舉例來說,我們將蛋白質溶於低濃度(~1.0M)的硫酸銨溶液中,將它放置於一密閉含有高濃度(~2.0M)硫酸銨溶液的容器中,由氣相平衡,可以緩慢提高蛋白質溶液中硫酸銨的濃度,進而達成結晶的目的。

蛋白質晶體在外觀上與其他晶體並無明顯不同之處,但在晶體的內部,卻有很大的差異。一般而言,蛋白質晶體除了蛋白質分子外,其他的空間則充滿約40%至60%之間的水溶液,其液態的成分不僅使晶體易碎,也容易使蛋白質分子在晶格排列上有不規則的情形出現,造成晶體處理時的困難及繞射數據上的搜集不易等缺點。但也由於高含水量的特性,讓蛋白質分子在晶體內與水溶液中的狀態,極為相似。所以由晶體所解出的蛋白質結構,基本上可視為自然狀態下的結構。

福利大派送

考研的小夥伴們還在發愁參考資料不夠全面、臨陣磨槍沒有方向嗎?關注生物谷微信,直接輸入關鍵字【考研】一鍵解決煩惱,還有更多驚喜!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實驗技術

想知道最新的科研資訊嗎?想看更多的科研笑話與無奈嗎?想知道科研界的最新八卦嗎?看過來!多渠道資訊的集合,各位實驗室工作者、老師同學們的交流之家——生物在線等著你!一起陪你感受科研的樂趣

公眾微信號:生物在線 微信號:bioonline

喜歡本文就分享吧

相關焦點

  • 蛋白質純化與結晶的原理
    蛋白質純化與結晶的原理 來源:來源網絡 2007-03-07 22:44 獲得蛋白質的晶體結構的第一個瓶頸,就是製備大量純化的蛋白質
  • 天津工生所開發出蛋白質結晶多步驟實驗過程成功傾向性分析
    然而,在目標蛋白質成功結晶之前,多個實驗步驟過程均存在失敗的可能性,包括蛋白質克隆失敗、蛋白質重組表達失敗、純化失敗、以及最終獲得高精度的、可供衍射的結晶失敗等。因此,從蛋白質一級序列信息出發,準確預測目標蛋白質成功通過多個實驗步驟的傾向性,將有助於篩選容易成功結晶的目標蛋白,從而幫助降低實驗費用和試錯成本,加速蛋白質晶體結構解析的過程。
  • 蛋白質的分離純化(二)
    但如果目的蛋白對某種變性因素抗性較強,也可以選擇性地變性雜蛋白,從而實現快速純化目的。例如提取卵黏蛋白時,因為其對酸的穩定性較高,所以可用2.5%三氯乙酸處理,使絕大多數雜蛋白變性沉澱。分級沉澱法常用鹽析或有機溶劑分級沉澱。這兩種方法都可以簡單快速地將總蛋白分成幾組,從而起到純化作用,所以是生化中分級沉澱經常採用的方法。
  • 高效蛋白質純化方法
    對於分析蛋白質個體和蛋白質複合物,鑑定蛋白質與蛋白質、核酸之間的相互作用,蛋白質的純化是這些研究的基石。由於純化天然蛋白是一件極具挑戰性的工作,科學家開發出來利用標籤融合蛋白來捕獲純化和檢測目的蛋白的實驗體系。
  • 蛋白質分離純化的優選
    蛋白分離純化實驗有煩惱嗎?看似風平浪靜的「平衡-上樣-洗滌-洗脫」的蛋白純化操作,實則險象環生,一點樣品或者buffer的改變都有可能讓那首「從頭再來」響徹耳邊。人常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找到一件得心應手的蛋白純化工具,有時候可以讓你更早的沐浴在快樂的科研之風下。
  • 從零開始了解蛋白質的分離純化
    只有了解蛋白質的分子量、溶解性、等電點等基本性質,才能達到有效分離。本文主要闡述蛋白質分離純化的各種方法及其原理,以及每種方法的適用範圍,有助大家更全面、更徹底的了解蛋白純化技術的發展。蛋白質的分離純化方法(1)鹽析沉澱法這是根據不同蛋白質在一定濃度的鹽溶液中溶解度降低程度不同,而達到彼此分離的方法,是蛋白質和酶提純工藝中最早採用,且至今仍廣泛應用的方法。
  • PCR擴增產物鑑定與純化實驗原理及實驗過程
    實驗原理   瓊脂糖凝膠電泳鑑定PCR擴增產物。(原理參照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DNA實驗)   本實驗使用了TaKaRa公司的膠純化試劑盒(Agarose Gel DNA Purification Kit),該試劑盒是從瓊脂糖凝膠中回收並純化DNA片段的試劑盒。
  • Pull-Down如何進行純化實驗?
    Pull-Down旨在證明兩種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或探索可與目的蛋白結合的未知蛋白或分子。Pull-Down不同於IP或Co-IP之處在於,它不是基於抗體-抗原相互作用,不是免疫反應。誘餌蛋白(或配體),通過非抗體親和系統固定到固相支持物上,這種固定可以通過共價偶聯結合到活化的微珠上,也可以通過與支持物上的受體分子結合的親和標籤結合,從而固定。
  • 中科院科研項目 | 物理、機械類、化學:蛋白質結晶機理實驗簡介
    課題名稱蛋白質結晶機理實驗簡介蛋白質分子是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解讀蛋白質分子的空間結構對解釋新陳代謝的具體過程,揭示生老病死的本質規律具有重要意義,也對疾病的防治,藥物的開發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研究蛋白質結晶機理主要是研究蛋白質結晶的形貌及生長速率。微通道中可以顯著抑制浮力對流。
  • 一套足以解決99%常規實驗問題的蛋白質檢測生物實驗技術指南
    是不是還在頭疼實驗時遇到的問題該如何解決?是不是還在煩惱沒有一個完整的指導手冊,不要擔心,不要害怕。今天小喵就給你們帶來了——《蛋白質檢測相關生物實驗技術指南》,一套足以解決99%常規實驗問題的技術指南。注意:想要領取資源的小夥伴們,請點擊文末的了解更多哦!
  • GE推出新一代層析系統AKTA pure 開創蛋白質純化新紀元
    KTA™ pure在中國的推出,將使生物大分子的分離純化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助力中國科研人員開創生物大分子分離純化和功能研究新紀元。     我國政府在科學和技術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曾明確提出,要著力突破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科學問題,集中優勢力量,推進以蛋白質研究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科學研究計劃。
  • 蛋白質純化工藝的建立
    開始純化蛋白前應先製備初始樣品。真正進行蛋白純化的操作之前,首要考慮是目的蛋白的來源。樣品來源可為原始樣品,例如肝臟,肌肉或腦組織。雖然後基因組學領域的研究者很少使用原始組織純化蛋白,但當研究者想要關聯某一蛋白序列的催化活性時,會有這樣的需求。當前,更為常見的是從重組來源的樣品純化蛋白質。一些重要決定需要提前考慮以便優化後續的純化。
  • 蛋白質純化的一般原則及方法選擇
    本文綜述了蛋白質純化的基本原則和各種蛋白純化技術的原理、優點及局限性,以期對蛋白純化的方法選擇及整體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指導。1 蛋白純化的一般原則蛋白純化要利用不同蛋白間內在的相似性與差異,利用各種蛋白間的相似性來除去非蛋白物質的汙染,而利用各蛋白質的差異將目的蛋白從其他蛋白中純化出來。
  • 汙水處理-蛋白質分離純化工藝
    親和色譜法(親和色譜法)是分離蛋白質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通常只需要一個步驟就可以從高純度的複雜蛋白質混合物中分離出某些要純化的蛋白質。此方法基於某些蛋白質與另一種稱為配體的分子特異性結合但不能共價結合的能力。
  • 如何建立蛋白質純化工藝?
    開始純化蛋白前應先製備初始樣品。真正進行蛋白純化的操作之前,首要考慮是目的蛋白的來源。樣品來源可為原始樣品,例如肝臟,肌肉或腦組織。雖然後基因組學領域的研究者很少使用原始組織純化蛋白,但當研究者想要關聯某一蛋白序列的催化活性時,會有這樣的需求。當前,更為常見的是從重組來源的樣品純化蛋白質。一些重要決定需要提前考慮以便優化後續的純化。
  • 二手蛋白質純化系統_二手液相詢價_二手氣質
    二手蛋白質純化系統_二手液相詢價_二手氣質1、人機界面,直接設定灌裝量;2、PLC程序控制,變頻器調速直線灌裝;3、高精度容積式流量計,定量可靠;4、機械式密封加真空回吸雙重防滴漏;5、先快後慢雙流速高效灌裝。分類:由於液體灌裝機械包含的範圍廣泛,所以針對液體灌裝機械的種類繁多,按照不同的分類有相應的灌裝設備。
  • 蛋白質的性質實驗——蛋白質及胺基酸的呈色反應
    ü 了解蛋白質的基本結構單位及主要連接方式 ü 了解蛋白質和某些胺基酸的呈色反應原理 ü 學習幾種常用的鑑定蛋白質和胺基酸的方法 二、實驗原理 v 雙縮脲反應 兩分子尿素加熱到180
  • 體外診斷中的核酸提取純化的方法及原理介紹
    (四)常見核酸提取純化方法1、苯酚氯仿抽提法苯酚氯仿提取DNA是利用酚是蛋白質的變性劑,反覆抽提,使蛋白質變性,SDS(十二烷基磺酸鈉)將細胞膜裂解,在蛋白酶K、EDTA的存在下消化蛋白質或多肽或小肽分子
  • 現代生物分離技術在多肽蛋白質分離純化中的應用
    首頁 » 現代生物分離技術在多肽蛋白質分離純化中的應用 現代生物分離技術在多肽蛋白質分離純化中的應用 來源:來源網絡 2007-04-06 22:55
  • 乾貨 | 蛋白分離純化搞不定?看這裡!
    蛋白質分離純化方法有哪些?一、沉澱法1、 鹽析實驗原理:中和蛋白質表面電荷並破壞水化膜。二、層析1、離子交換柱層析實驗原理:以離子交換劑為固定相,依據流動相中的組分離子與交換劑上的平衡離子進行可逆交換時的結合力大小的差別而進行分離的一種層析方法。是發展最早的層析技術之一,目前已成為蛋白質分離純化最常用的手段,是基於蛋白質電荷不同的分離技術。離子交換層析中,基質是由帶有電荷的樹脂或纖維素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