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純化工藝的建立

2021-01-20 生物製藥合伙人

開始純化蛋白前應先製備初始樣品。真正進行蛋白純化的操作之前,首要考慮是目的蛋白的來源。樣品來源可為原始樣品,例如肝臟,肌肉或腦組織。雖然後基因組學領域的研究者很少使用原始組織純化蛋白,但當研究者想要關聯某一蛋白序列的催化活性時,會有這樣的需求。

當前,更為常見的是從重組來源的樣品純化蛋白質。一些重要決定需要提前考慮以便優化後續的純化。研究者需要考慮蛋白質的最終用途(例如酶測定,結構研究,抗體生成),因為這將決定最終蛋白質製備所需的量和純度。儘管蛋白質表達的詳細討論超出本文範圍,但是在這一點上仍有幾個值得考慮的基本點,因為它們直接影響後續的蛋白純化。

哪個系統的表達水平最高?一般規則是,表達水平越高,越容易獲得大量高度純化蛋白。

1.如果選擇大腸桿菌表達系統,最終目的可溶性表達或不可溶表達是包涵體形式嗎? 由於包涵體中有高豐度的重組蛋白,包涵體的分離本身構成了純化的重要步驟; 這必須與溶解難易和隨後包涵體中再摺疊靶蛋白的難易以及可溶性蛋白的最終產量相平衡 。已經有許多工作優化了從包涵體中產生功能蛋白的產量 。

2.另一個考慮是是否靶向胞內或胞外(分泌的)表達。胞內表達需要將蛋白質從大量宿主細胞蛋白中純化而來。相比之下,特別是當宿主細胞在無血清條件下生長時  ,目標蛋白的有效分泌要求蛋白必須從少量分泌的宿主蛋白中純化而來。

無論目標蛋白的來源如何,作為純化的初始步驟,原始樣品的製備很重要。同時也需要考慮表達和純化策略。

樣品的製備

目標蛋白的胞外分泌可使用簡單快速親和純化方案  ;所需的唯一樣品製備可能需要傾倒貼壁細胞的條件培養基或者低速離心以去除懸浮細胞。當然,製備過程的第一步色譜層析時可能需要加入蛋白酶抑制劑或者調節pH,但這些步驟簡單易行。然而,如果第一步純化樣品步驟進行離子交換,樣品則可能需要首先脫鹽。當處理大量條件培養基時可能會有技術難度;根據培養基的脫鹽體積常可採用透析或錯流過濾。

如果靶蛋白在胞內表達,則細胞首先需要通過離心獲取,然後用合適的裂解緩衝液重懸。如上所述,裂解緩衝液需要包含合適的緩衝液和其它添加劑以確保靶蛋白的最大穩定性。如果研究者在柱層析之前避免耗時的緩衝液交換步驟,則樣品/裂解緩衝液的組成也需與隨後的純化步驟相適宜。

接下來,需要有效的細胞裂解方法。文獻中已經描述了各種方法。大腸桿菌可以通過弗氏壓碎器裂解(儘管這種方法不容易規模化),超聲或基於洗滌劑的裂解(有很多商業裂解試劑)。通過向裂解緩衝液中加入溶菌酶可以改善基於洗滌劑的裂解效率。基於洗滌劑的裂解非常溫和,且不導致細菌DNA的顯著切變。因此,為了降低樣品粘度產生具有良好流動特性的樣品,通常需要加入含DNA酶  。

哺乳動物和昆蟲細胞也可以通過超聲或基於洗滌劑的方法裂解。如果核膜顯著裂解,可能需要DNA酶處理降低樣品粘度  。

一旦細胞(微生物/昆蟲/哺乳動物)被裂解,通常需要離心除去細胞碎片(通常在4℃下15000×g離心15分鐘,以避免色譜柱堵塞)。所得上清液即可開始用於靶蛋白的柱色譜層析純化。

相關焦點

  • 如何建立蛋白質純化工藝?
    開始純化蛋白前應先製備初始樣品。真正進行蛋白純化的操作之前,首要考慮是目的蛋白的來源。樣品來源可為原始樣品,例如肝臟,肌肉或腦組織。雖然後基因組學領域的研究者很少使用原始組織純化蛋白,但當研究者想要關聯某一蛋白序列的催化活性時,會有這樣的需求。當前,更為常見的是從重組來源的樣品純化蛋白質。一些重要決定需要提前考慮以便優化後續的純化。
  • 汙水處理-蛋白質分離純化工藝
    親和色譜法(親和色譜法)是分離蛋白質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通常只需要一個步驟就可以從高純度的複雜蛋白質混合物中分離出某些要純化的蛋白質。此方法基於某些蛋白質與另一種稱為配體的分子特異性結合但不能共價結合的能力。
  • 從零開始了解蛋白質的分離純化
    只有了解蛋白質的分子量、溶解性、等電點等基本性質,才能達到有效分離。本文主要闡述蛋白質分離純化的各種方法及其原理,以及每種方法的適用範圍,有助大家更全面、更徹底的了解蛋白純化技術的發展。蛋白質的分離純化方法(1)鹽析沉澱法這是根據不同蛋白質在一定濃度的鹽溶液中溶解度降低程度不同,而達到彼此分離的方法,是蛋白質和酶提純工藝中最早採用,且至今仍廣泛應用的方法。
  • 高效蛋白質純化方法
    對於分析蛋白質個體和蛋白質複合物,鑑定蛋白質與蛋白質、核酸之間的相互作用,蛋白質的純化是這些研究的基石。由於純化天然蛋白是一件極具挑戰性的工作,科學家開發出來利用標籤融合蛋白來捕獲純化和檢測目的蛋白的實驗體系。
  • 蛋白質分離純化的優選
    而在Takara-Clontech的眾多產品線中,以鎳離子為配基的高收量的His60系列樹脂,以鎳離子為配基快速純化的Capturem™膜技術,以鈷離子為配基的高特異性的TALON ®樹脂,還有以Protein A和Protein G為配基純化抗體的Capturem™膜技術成為了蛋白質分離純化的優選。有了它們,科研君們再也不用擔心蛋白純化實驗做不出來了!
  • PNAS:研究揭示蛋白質的純化特性
    2020年7月10日訊/生物谷BIOON/---目前正在開發的許多最有前途的蛋白質藥物通常是抗體分子。這些蛋白質必須在製造過程中進行純化-一項很棘手並導致高昂代價的任務。現在,德拉瓦大學的一個工程師團隊與製藥公司Amgen的合作者表明,蛋白質轉運到離子交換珠中的表面擴散取決於吸附親和力。
  • 蛋白質純化的一般原則及方法選擇
    相對與上遊工作來說,分子克隆的下遊工作顯得更難,蛋白純化工作非常複雜,除了要保證純度外,蛋白產品還必須保持其生物學活性。純化工藝必須能夠每次都能產生相同數量和質量的蛋白,重複性良好。這就要求應用適應性非常強的方法而不是用能得到純蛋白的最好方法去純化蛋白。在實驗室條件下的好方法卻可能在大規模生產應用中失敗,因為後者要求規模化,且在每日的應用中要有很好的重複性。
  • 蛋白質純化與結晶的原理
    蛋白質純化與結晶的原理 來源:來源網絡 2007-03-07 22:44 獲得蛋白質的晶體結構的第一個瓶頸,就是製備大量純化的蛋白質
  • 關於舉辦第15期蛋白質分離純化技術專題研討班的通知
    隨著功能基因組研究及其應用的廣泛深入,蛋白質製備和純化已成為生物技術產品研發中的關鍵環節;抗體藥物發展迅速,蛋白或抗體藥物的工藝開發和優化也更顯現出其重要性。為幫助生命科學研究與生物技術應用領域的專業人員系統掌握蛋白質分離純化工具,指導和強化解決蛋白質分離純化實踐中具體問題的能力,中國生物工程雜誌社策劃並連續舉辦了多期蛋白質分離純化技術專題研討班,該專題研討班已經成為國內從事生命科學研究與生物技術應用領域的專業人員系統掌握蛋白質分離純化工具的平臺。目前,第15期蛋白質分離純化技術專題研討班也定於2012年11月在武漢舉辦。
  • 第十期蛋白質分離純化技術專題研討班通知
    鑑於此,為幫助生命科學研究與生物技術應用領域的專業人員系統地掌握蛋白質分離純化工具與關鍵技術,中國生物工程雜誌社在成功舉辦多次蛋白質產品分離純化、生物工程下遊技術、蛋白質組學專題研討班的基礎上,定於2011年3月27-28日在北京舉辦第十期蛋白質分離純化技術專題研討班。
  • 現代生物分離技術在多肽蛋白質分離純化中的應用
    首頁 » 現代生物分離技術在多肽蛋白質分離純化中的應用 現代生物分離技術在多肽蛋白質分離純化中的應用 來源:來源網絡 2007-04-06 22:55
  • 關於舉辦第11期蛋白質分離純化技術專題研討班(基礎班)的通知
    基因工程下遊技術、蛋白質分離純化技術等作為生物技術研究與產業化中的一線技術,在新產品開發、工藝流程優化、基因工程項目規劃與實施等方面極為重要。鑑於目前生物技術相關專業中蛋白質純化等下遊技術課程較為薄弱的問題,中國生物工程雜誌社定於2011年7月在北京舉辦「第11期蛋白質分離純化技術專題研討班(基礎班)」。
  • 各種蛋白質純化方法,快速掌握!
    能從成千上萬種蛋白質混合物中純化出一種蛋白質的原因,是不同的蛋白質在它們的許多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性質有著極大的不同,這些性質是由於蛋白質的胺基酸的序列和數目不同造成的,連接在多肽主鏈上胺基酸殘基可是荷正電的、荷負電的、極性的或非極性的、親水的或疏水的,此外多肽可摺疊成非常確定的二級結構(α螺旋、β摺疊和各種轉角)、三級結構和四級結構,形成獨特的大小、形狀和殘基在蛋白質表面的分布狀況
  • 蛋白質純化與結晶的原理 實驗
    獲得蛋白質的晶體結構的第一個瓶頸,就是製備大量純化的蛋白質(>10mg),其濃度通常在10mg/ml以上,並以此為基礎進行結晶條件的篩選
  • 超大孔填料在蛋白質分離純化中的應用
    層析純化技術由於其高選擇性、靈活性、易放大性等優點,已經成為蛋白質藥物純化中不可或缺的技術。傳統的層析填料為多糖基質,孔徑一般在100 nm以下。1970年代出現了大孔和微孔無機材料矽填料,雖然增大了孔道、提高了層析的解析度和流速,但只能在PH2-7.5範圍內穩定,不利於分離純化在鹼性範圍內穩定的蛋白質或是需要鹼性層析條件的分離,從而限制了其在大規模快速分離蛋白質層析上的應用。多孔聚合物微球由於其高的比表面積、高的機械強度和多樣的表面特徵,常被用作層析分離純化的填料。
  • 蛋白質的分離純化(二)
    從原料中抽提得到的蛋白質溶液一般蛋白質含量較低,並含有多種雜質。對抽提液進行初步提取,也稱粗提或粗分級,主要目的是除去糖、脂類、核酸及大部分雜蛋白,並將蛋白濃縮。這一步的操作一般應該儘量簡單快速,並且適於處理大量樣品,所以以沉澱法為主,包括簡單沉澱、分級沉澱等。
  • 專注蛋白質分離純化填料,「匯研生物」完成千萬級A輪融資
    本輪融資由上海綠河投資獨家投資,所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建設一條10000L瓊脂糖微球生產線,以滿足生物製藥行業對蛋白質分離純化填料的需求。該條生產線計劃由兩套5000L反應釜組成,單批次能生產5000L瓊脂糖微球,最高年產量可達50000L。「匯研生物」是一家集生物分離純化介質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高科技企業。
  • GE推出新一代層析系統AKTA pure 開創蛋白質純化新紀元
    KTA™ pure採用了具有「蛋白質分離純化金標準」之稱的 ?KTA™ 全自動層析系統的核心技術,充分滿足科研院所研究人員以及生物行業研發人員的工作需求,以功能強大的硬體、靈活的UNICORN ™ 6軟體與各種層析柱和填料為支撐,向生物大分子的分離純化工作提供靈活、直觀、可靠的解決方案,幫助科研人員快速純化從微克到克水平的蛋白、肽和核酸等目標產物。業內人士認為, ?
  • 抗體純化基本流程科普
    故蛋白純化工藝應建立在良好的蛋白理化性質基礎之上,合理並充分利用處理技術方法和參數,儘量優化工藝步驟,設計一系列高效低耗和易於實行的蛋白質純化分離方案[10]。在生物製藥產業,三步純化策略用於幫助治療性蛋白純化工藝的開發並且在實驗室開發純化方法時同樣有效。注意,三步純化策略並不是指所有的純化策略都應該包括這三部純化步驟。
  • 關於舉辦第九期蛋白質分離純化技術專題研討班的通知
    結合產業發展的需求,為幫助生命科學研究與生物技術應用領域的專業人員系統掌握蛋白質分離純化工具與關鍵技術,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繼續教育工作委員會與中國生物工程雜誌社在成功舉辦多次蛋白質產品分離純化、生物工程下遊技術、蛋白質組學專題研討班的基礎上,定於2010年12月4-5日在廣州舉辦第九期蛋白質分離純化技術專題研討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