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蛋白質純化方法

2020-12-06 每日生物評論

對於分析蛋白質個體和蛋白質複合物,鑑定蛋白質與蛋白質、核酸之間的相互作用,蛋白質的純化是這些研究的基石。由於純化天然蛋白是一件極具挑戰性的工作,科學家開發出來利用標籤融合蛋白來捕獲純化和檢測目的蛋白的實驗體系。

純化蛋白最有效的就是親和層析,它是通過目的蛋白與相匹配的固定化配體的進行特異性結合,實現純化目的。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良好表徵的標籤與其對應的固相偶聯的配體的結合,能夠對標記蛋白單步操作實現親和純化。融合標籤的抗體也被廣泛用於下遊檢測和實驗,從而無需針對每種特定重組蛋白去開發相應的探針。

抗體純化主要涉及從血清(多克隆抗體)、腹水和雜交瘤細胞系培養上清液(單克隆抗體)中選擇性富集或特異性分離抗體。Protein A,Protein G和Protein L是三種細菌蛋白,因其與抗體的高效結合而被大家所熟知。這些蛋白經過基因工程編輯重組表達,通常用於從各種不同物種中進行關鍵抗體類型的親和純化。

組氨酸標籤 Ni-NTA樹脂,BMR20010

穀胱甘肽S轉移酶標籤,BMR20100

麥芽糖結合蛋白標籤糊精樹脂,BMR20206

組氨酸標籤蛋白純化試劑盒,KTP20010

穀胱甘肽S轉移酶標籤蛋白純化試劑盒,KTP20100

分類:

1.抗體純化填料/預裝柱/試劑盒

抗體純化產品包括Protein A, Protein G, Protein A/G, Protein L。

2.蛋白純化填料/預裝柱/試劑盒

蛋白質純化產品包含His, GST, MBP, Flag, Biotin, Strep II-Tag標籤純化。

3.其它純化填料/預裝柱/試劑盒

包含肝素( Heparin)填料、苯甲脒( Benzamidine)填料及內毒素清除填料。

文章來源:每日生物評論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每日生物評論,或Bio-review

用最專業的精神,開放性的思維,與你一起探索行業走向,快速了解這個領域!

相關焦點

  • 蛋白質純化的一般原則及方法選擇
    相對與上遊工作來說,分子克隆的下遊工作顯得更難,蛋白純化工作非常複雜,除了要保證純度外,蛋白產品還必須保持其生物學活性。純化工藝必須能夠每次都能產生相同數量和質量的蛋白,重複性良好。這就要求應用適應性非常強的方法而不是用能得到純蛋白的最好方法去純化蛋白。在實驗室條件下的好方法卻可能在大規模生產應用中失敗,因為後者要求規模化,且在每日的應用中要有很好的重複性。
  • 各種蛋白質純化方法,快速掌握!
    可依據蛋白質不同性質與之相對應的方法將蛋白質混合物分離。不同種類的蛋白質在分子大小方面有一定的差別,可用一些簡便的方法,使蛋白質混合物得到分離。1.3、凝膠過濾這是根據分子大小分離蛋白質混合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注意使要分離的蛋白質分子量落在凝膠的工作範圍內。選擇不同的分子量凝膠可用於脫鹽、置換緩衝液及利用分子量的差異除去熱源。
  • 從零開始了解蛋白質的分離純化
    人們利用其重要的生理功能,研發和生產成人類所需的蛋白質藥物,如人血白蛋白、表皮生長因子、各種單克隆抗體、疫苗(多糖類疫苗,核酸類疫苗除外)等等。這些藥物蛋白,不論其來自於天然的組織中,還是經過重組表達,從製藥工藝流程角度來說,都離不開分離純化這一步驟來獲得高純度的目標蛋白。因此,分離純化方法已成為目前的研究熱點之一。
  • 如何高效純化蛋白&抗體?
    對於分析蛋白質個體和蛋白質複合物,鑑定蛋白質與蛋白質、核酸之間的相互作用,蛋白質的純化是這些研究的基石。由於純化天然蛋白是一件J具挑戰性的工作,科學家開發出來利用標籤融合蛋白來捕獲純化和檢測目的蛋白的實驗體系。純化蛋白最有效的就是親和層析,它是通過目的蛋白與相匹配的固定化配體的進行特異性結合,實現純化目的。
  • 蛋白質純化工藝的建立
    開始純化蛋白前應先製備初始樣品。真正進行蛋白純化的操作之前,首要考慮是目的蛋白的來源。樣品來源可為原始樣品,例如肝臟,肌肉或腦組織。雖然後基因組學領域的研究者很少使用原始組織純化蛋白,但當研究者想要關聯某一蛋白序列的催化活性時,會有這樣的需求。當前,更為常見的是從重組來源的樣品純化蛋白質。一些重要決定需要提前考慮以便優化後續的純化。
  • 如何建立蛋白質純化工藝?
    開始純化蛋白前應先製備初始樣品。真正進行蛋白純化的操作之前,首要考慮是目的蛋白的來源。樣品來源可為原始樣品,例如肝臟,肌肉或腦組織。雖然後基因組學領域的研究者很少使用原始組織純化蛋白,但當研究者想要關聯某一蛋白序列的催化活性時,會有這樣的需求。當前,更為常見的是從重組來源的樣品純化蛋白質。一些重要決定需要提前考慮以便優化後續的純化。
  • 高效液相色譜法分離蛋白質
    高效液相色譜法蛋白質混合物分離固定相材料和硬體可利用率的改善,大大提高了液相色譜系統在蛋白質純化中的性能表現。儘管完整蛋白質的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還不是蛋白質組學分析中最常用的技術,但它非常適用於在初始階段分離蛋白質混合物。有多種色譜分離法可供選擇,包括反相色譜法、陰陽離子交換法、尺寸排除法和親和色譜法。後者作為一種從複雜混合物中提取蛋白質子集的方法,應用廣泛。在將蛋白質混合物分離這個步驟中,高效液相色譜法與製備型等電聚焦電泳法(IEF)一樣有用。
  • 超大孔填料在蛋白質分離純化中的應用
    層析純化技術由於其高選擇性、靈活性、易放大性等優點,已經成為蛋白質藥物純化中不可或缺的技術。傳統的層析填料為多糖基質,孔徑一般在100 nm以下。1970年代出現了大孔和微孔無機材料矽填料,雖然增大了孔道、提高了層析的解析度和流速,但只能在PH2-7.5範圍內穩定,不利於分離純化在鹼性範圍內穩定的蛋白質或是需要鹼性層析條件的分離,從而限制了其在大規模快速分離蛋白質層析上的應用。多孔聚合物微球由於其高的比表面積、高的機械強度和多樣的表面特徵,常被用作層析分離純化的填料。
  • 關於舉辦第15期蛋白質分離純化技術專題研討班的通知
    研討班特點:  通過本次學習,您可以在短時間裡高效率地掌握蛋白質分離純化工具,獲得規範和先進的蛋白質純化與工藝開發知識和方法,提高蛋白質分離純化實踐中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例如基因工程上下遊的整體策略、純化中的具體難點,層析介質的選擇,層析柱蛋白質失活,降低內毒素,去除DNA等具體問題。
  • 蛋白質分離純化的優選
    而在Takara-Clontech的眾多產品線中,以鎳離子為配基的高收量的His60系列樹脂,以鎳離子為配基快速純化的Capturem™膜技術,以鈷離子為配基的高特異性的TALON ®樹脂,還有以Protein A和Protein G為配基純化抗體的Capturem™膜技術成為了蛋白質分離純化的優選。有了它們,科研君們再也不用擔心蛋白純化實驗做不出來了!
  • 汙水處理-蛋白質分離純化工藝
    親和色譜法(親和色譜法)是分離蛋白質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通常只需要一個步驟就可以從高純度的複雜蛋白質混合物中分離出某些要純化的蛋白質。此方法基於某些蛋白質與另一種稱為配體的分子特異性結合但不能共價結合的能力。
  • PNAS:研究揭示蛋白質的純化特性
    2020年7月10日訊/生物谷BIOON/---目前正在開發的許多最有前途的蛋白質藥物通常是抗體分子。這些蛋白質必須在製造過程中進行純化-一項很棘手並導致高昂代價的任務。現在,德拉瓦大學的一個工程師團隊與製藥公司Amgen的合作者表明,蛋白質轉運到離子交換珠中的表面擴散取決於吸附親和力。
  • 蛋白質的分離純化(二)
    但如果目的蛋白對某種變性因素抗性較強,也可以選擇性地變性雜蛋白,從而實現快速純化目的。例如提取卵黏蛋白時,因為其對酸的穩定性較高,所以可用2.5%三氯乙酸處理,使絕大多數雜蛋白變性沉澱。分級沉澱法常用鹽析或有機溶劑分級沉澱。這兩種方法都可以簡單快速地將總蛋白分成幾組,從而起到純化作用,所以是生化中分級沉澱經常採用的方法。
  • 蛋白質純化與結晶的原理
    蛋白質純化與結晶的原理 來源:來源網絡 2007-03-07 22:44 獲得蛋白質的晶體結構的第一個瓶頸,就是製備大量純化的蛋白質
  • 第十期蛋白質分離純化技術專題研討班通知
    鑑於此,為幫助生命科學研究與生物技術應用領域的專業人員系統地掌握蛋白質分離純化工具與關鍵技術,中國生物工程雜誌社在成功舉辦多次蛋白質產品分離純化、生物工程下遊技術、蛋白質組學專題研討班的基礎上,定於2011年3月27-28日在北京舉辦第十期蛋白質分離純化技術專題研討班。
  • GE推出新一代層析系統AKTA pure 開創蛋白質純化新紀元
    KTA™ pure採用了具有「蛋白質分離純化金標準」之稱的 ?KTA™ 全自動層析系統的核心技術,充分滿足科研院所研究人員以及生物行業研發人員的工作需求,以功能強大的硬體、靈活的UNICORN ™ 6軟體與各種層析柱和填料為支撐,向生物大分子的分離純化工作提供靈活、直觀、可靠的解決方案,幫助科研人員快速純化從微克到克水平的蛋白、肽和核酸等目標產物。業內人士認為, ?
  • 研究開發出簡單高效鑑定水稻免疫相關的小分泌蛋白質方法
    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Yoji Kawano研究組和福建農林大學劉仁義研究組合作完成的題為Identification of endogenous small peptides involved in rice immunity through transcriptomics- and proteomics-based screening 的研究論文,給有效鑑定植物水稻免疫相關的小分泌蛋白質帶來了新思路
  • 科學家開發出簡單高效鑑定水稻免疫相關的小分泌蛋白質方法
    但是植物細胞因子在植物體內含量極低,利用生化方法純化植物細胞非常困難。近年來,一些關鍵技術使得植物科學中高通量轉錄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研究的應用日益增多。然而,當單獨使用這些技術時,存在一些局限性。這些「組學」數據集的綜合分析可以提供互補的信息,並可以獲取更多的有用的結論。
  • 關於舉辦第九期蛋白質分離純化技術專題研討班的通知
    結合產業發展的需求,為幫助生命科學研究與生物技術應用領域的專業人員系統掌握蛋白質分離純化工具與關鍵技術,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繼續教育工作委員會與中國生物工程雜誌社在成功舉辦多次蛋白質產品分離純化、生物工程下遊技術、蛋白質組學專題研討班的基礎上,定於2010年12月4-5日在廣州舉辦第九期蛋白質分離純化技術專題研討班。
  • His 標籤融合蛋白 - 純化,檢測,封閉
    蛋白質是複雜的生物大分子,在生物體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在細胞內執行眾多任務,涉及生物體的組織和器官的結構發育和位置、功能及其調控。對於分析蛋白質個體和蛋白質複合物,鑑定蛋白質與蛋白質、核酸之間的相互作用,蛋白質的純化是這些研究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