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一直告訴我,北京有個原生態的休閒好去處,裡面有大量散養的麋鹿和各種奇珍異獸,位於北京城南大興南苑至廊坊公路東側的南海子溼地公園,公園裡的「麋鹿苑」是中國最大的麋鹿自然保護區。
走進南海子公園,群鳥飛過,各種樹木映入眼帘,園中湖泊星羅棋布。立於橋上,風景別樣。不遠處就看見了麋鹿苑的指引。這個角似鹿非鹿,頭似馬非馬,身似驢非驢,蹄似牛非牛的四不像,在河澗中低飲。
麋鹿,這個歷史上與皇權一起走向消亡,又於現代涅槃重生,重歸於最初的棲息地——水草豐美的「南海子」的稀缺物種,幽幽鹿鳴的背後迴蕩著千年的傳說。
為何說爭奪天下是「群雄逐鹿」?
麋鹿,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溼地鹿類。從春秋戰國時期至清朝,古人對麋鹿的記述不絕於書。它不僅是先民狩獵的對象,也是宗教儀式中的重要祭物。漢朝以後,由於大肆捕殺,數量日漸稀少,野生麋鹿逐漸走向滅絕。自周以來,「天子有鹿」便是無上皇權的象徵之一,故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歷代天子帝王修築鹿苑將麋鹿囿養,如漢代上 、唐代太液池鹿苑、遼金明清南苑鹿苑,麋鹿成為皇家獨享的觀賞動物。
(清南苑地圖)
在清朝,麋鹿在國際交往中也擔當了重要的角色。如清光緒二年(1876)二月初四日,總理各國事物衙門奏:」德國使臣巴蘭德面稱『中國有一獸名四不象,為本國及各國所無,請給一對,送至本國』等語。查四不象一物,為南苑中所有,隸奉宸苑管理,如蒙俞允,應知照奉宸苑辦理。從之。「 又有清光緒十三年(1887),日本國臣僚榎本武陽會晤清朝出使日本大臣徐承祖時提出:「日本向無此獸,本國君主極為歆慕,欲得之以擴眼界,懇請見賜一對「。由此可見,早在清朝末年,麋鹿已成為世界聞名的珍稀動物。
八國聯軍侵華,除了洗劫故宮,還有麋鹿!
晚清時期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不僅故宮、頤和園、圓明園等地慘遭洗劫,當時的南苑麋鹿種群也遭遇浩劫:侵略者將飼養在南海子皇家獵苑,中國僅有的一批麋鹿洗劫一空,國內麋鹿慘遭滅絕。終被英國烏邦寺莊園主人將掠往歐洲的18頭麋鹿全部買下,放養在莊園內。1984年11月,莊園的當任主人塔維斯託克侯爵將22頭麋鹿無償贈送給我國,放養於南海子溼地公園麋鹿苑。對此國際評論說:「將一個物種準確地引回它們原棲息地,這在世界上的重新引進項目中堪稱獨一無二。」
(烏邦寺莊園麋鹿實拍圖)
為何麋鹿只能養在南海子?
據南海子麋鹿苑的工作人員講,麋鹿是一種喜愛溫暖溼潤的動物,對氣溫和溼度的要求非常高,而北方氣溫相對寒冷,沼澤和水域也很少,麋鹿很難在北方存活。只有南海子溼地公園,湖泊縱橫密布、葦草豐美、沼澤泥濘,溼地面積廣袤,成為北方唯一一個適合麋鹿棲息繁衍的地點。
「上世紀90年代,麋鹿從英國回歸之後被養在南海子麋鹿苑,這裡自然環境適宜、放養得法,在短短的8年時間,南海子麋鹿苑中的麋鹿已從20頭繁育為200餘頭,成為僅次於烏邦寺公園的世界第二大麋鹿苑。」工作人員如是說。」』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只有在南海子麋鹿苑,3000多年前詩經中描繪的這種場景才變為現實。
除了麋鹿之外,在這裡,我們還欣賞到了許多其他珍禽動物:美麗的孔雀展翅開屏,引頸相交的優美黑天鵝、成雙成對水中嬉戲的鴛鴦、於草地上漫步覓食的「仙鶴」丹頂……諸多珍禽異獸,在這水草豐美的南海子公園中悠然繁衍,仿佛置身於古代原生態環境中。在水泥森林的城市,能有一處如此幽靜自然的生態公園,與湖泊珍禽為伴,實是周邊居住者的大幸。
首開和龍湖擇取生態寶地,於南海子公園畔,造墅天琅,扼守京臺高速出口,地鐵8號線、S6號線雙地鐵交匯。龍湖天琅實現了城市便利與低密生態環境同享。2017年成交金額20億,冠領南城!據悉,龍湖天琅最後三棟樓王產品現已推出,均為180-320㎡正中景墅臻品,搶佔長安街以南別墅TOP1的機遇。VIP:69286666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房天下」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房天下贊同其觀點。
買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價房大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