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糾纏速度無窮大,物理定理已失效,可能宇宙從未爆炸

2021-01-16 華箋流香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量子糾纏是隱含在量子力學理論裡面的基本原理。關於量子糾纏的爭論,從未停止過。

糾纏首先是量子力學理論上的結論,而且這個結論是由愛因斯坦給出的。

愛因斯坦給出這個結論,是因為他跟玻爾有一個爭論!

玻爾認為:物理現象就是物理的全部,量子力學描述了全部物理現象。

而愛因斯坦認為:物理現象不是物理本質,量子力學只描述了物理的一部分。

愛因斯坦當初的想法是推導出量子糾纏這個結論,然後再做個實驗,證明這種現象不可能發生,進一步反駁玻爾的觀點。但是結果事與願違。

》量子糾纏發生了,出乎愛因斯坦的意料。

根據量子力學的理論,糾纏是在瞬間發生的。

也就是說不論兩個粒子之間距離多遠,之間聯繫的速度是無窮大。

我們知道無窮大的時候,所有的物理定律都會失效。因為所有的物理定律都依賴於數學法則,無窮大數學沒法處理。

無窮大是沒有上限的,所以只能通過測量下限的方法來間接驗證!潘建偉團隊測量過量子糾纏速度的下限,至少是1萬億倍光速。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支配宇宙的運動規律,有一部分是處於物理法則失效的區域。

愛因斯坦完成狹義相對論以後,他發現了一個問題。

》牛頓引力方程沒有辦法在羅倫茲變換下進行協變。

因為我們知道,真空中的光速是一個恆定的常數。所以物體在逼近光速的時候,就會出現質量壁壘,以及鍾慢和尺縮效應。

所以,如何描述物體在高速運動時候,與引力場的相互作用,是愛因斯坦要考慮的問題。

愛因斯坦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根據等效原理,把引力場的局部用作加速運動的慣性系替代。

於是,廣義相對論橫空出世。

》廣義相對論經過了各種嚴格的驗證。

我們知道,根據廣義相對論,光線經過大質量天體的時候,會在扭曲的時空中發生方向偏轉。

這樣我們就可以看見原被擋在大質量天體後面的那些天體。這些天體在望遠鏡裡會形成一個環狀,這就是所謂的愛因斯坦環。

這種現象也被稱為引力透鏡效應。根據對引力透鏡效應的觀測,相對論的理論計算值和實際觀測值完美吻合。

不僅如此,廣義相對論還預言了黑洞的誕生,引力紅移效應。這些都被實驗所證實。

但是,我們知道廣義相對論實際上脫胎於狹義相對論。

狹義相對論描述的是在平直空間中物體運動規律的不變性。廣義相對論描述的是在黎曼空間,物體運動規律的不變性。

所以,廣義相對論無法描述超光速的現象。

》在廣義相對論裡,空間是不能單獨存在的,必須依賴於物質而存在。

所以廣義相對論描述的宇宙大爆炸,實際上是隨著物質的爆炸而產生的空間擴張。任何時候,超光速膨脹都是不允許的。

但是實際上,宇宙是在超光速膨脹。

這個膨脹速度是72公裡每秒.百萬秒差距。秒差距是天文學上用於度量距離的單位,一秒差距等於3.26光年。百萬秒差距就是326萬光年。

所以我們可以把宇宙膨脹的速度解讀為:在每326萬光年的尺度上,空間的擴張速度為72公裡每秒。

我們的銀河系帶著我們的太陽系,就在朝著本星系集群的引力中心~「巨引源」狂奔。巨引源的位置在長蛇座、半人馬座方向,距離地球1.5億光年。但是那裡確切的情況,因為被銀河系的銀盤所阻擋,所以沒辦法看清楚。

在這個尺度上,宇宙空間的膨脹速度為:3300公裡每秒。銀河系飛向那裡的速度不到1000公裡每秒。所以我們永遠也不要擔心,我們會掉進那裡的巨大黑洞。

》由於宇宙空間是在均勻的膨脹,距離地球越遠,膨脹速度越快。

太遠的距離,光線都追不上宇宙膨脹的速度。所以我們只能看到有限的宇宙,它的直徑是900億光年。

所以我們的宇宙是這樣一種狀態,一方面廣義相對論描述的物質之間的各種作用力,包括引力,傳播速度都等於光速。一方面宇宙空間在超光速成長。

》廣義相對論只描述了宇宙中間的物質存在,以及物質和空間之間的關係。

我們所說的宇宙大爆炸,只是根據宇宙中間物質擴張的現象,根據時間軸,向後倒推的結果。

如果我們承認量子糾纏是在物理學無法描述的規律裡起作用的。那我們也可以認為,宇宙最初也可以是物理規律無法描述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很可能大爆炸從未發生過。

雖然大爆炸理論為大多數的物理學家所接受,但是也有科學家不承認這樣的觀點,他們的代表人物是英國的數學物理學家弗雷德霍伊爾,霍伊爾認為宇宙是有生命的,膨脹是因為在生長。

從廣義相對論本身來說,確實描述宇宙大爆炸的物質分布與觀測值相差實在過於巨大,相差100萬倍。

正因為廣義相對論留下了這樣一個缺口,所以宇宙誕生之初,各種可能性都會存在。也許宇宙並沒有經歷過大爆炸。

相關焦點

  • 量子糾纏效應揭示:每個人的行為也會影響到其它平行宇宙裡的自己
    有偉大的科學預言家說過一句哲理性的話語:掙脫出被固有知識束縛的繩索,人類才能看到宇宙的影子,否則,比井中之蛙亦不及。前沿科學家在不斷的探索中越來越發現,很多固有的物理定律,天文知識以及數學定理和方程等,可能都不是完美的,甚至存在有極大的漏洞和缺憾。
  • 量子糾纏超光速,為什麼沒有違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在潘建偉等科學家的領導下,我國已經在量子通信技術領域實現了突破,處於國際領先地位。量子糾纏的概念也隨之火熱了起來。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認為:光速不可超越,任何物體的運動速度都不能超過真空中的光速。截止目前,沒有發現任何違反相對論的物理現象。
  • 量子糾纏超光速,為什麼沒有違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在潘建偉等科學家的領導下,我國已經在量子通信技術領域實現了突破,處於國際領先地位。量子糾纏的概念也隨之火熱了起來。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認為:光速不可超越,任何物體的運動速度都不能超過真空中的光速。截止目前,沒有發現任何違反相對論的物理現象。處於糾纏狀態的兩個粒子之間的感應速度比光速快,但這並沒有違反相對論。這是怎麼回事,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
  • 光速限制為什麼對量子糾纏和宇宙膨脹速度無效?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理解光速的定義,以及光速限制的背景和條件,就能明白為何光速限制對量子糾纏、類星體和宇宙膨脹速度無效了。而題主提到的量子糾纏、類星體和宇宙膨脹速度,都不屬於「具有靜態質量」的物體的「運動速度」。
  • 從未停止的「糾纏」
    原標題:從未停止的「糾纏」  不懈地與量子糾纏,潘建偉團隊於1月8日以「多光子糾纏及幹涉度量」研究成果,問鼎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01年,潘建偉回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立實驗室。一路走來,他和團隊一起在量子信息領域取得了多次重大突破,先後六次獲得英國物理學會、美國物理學會評選的年度國際物理學重大突破等榮譽。
  • 量子糾纏的發現是不是意味著平行宇宙的真實存在?
    但是愛因斯坦一生都不願意相信量子理論這一微觀世界的研究成果,因為量子物理研究和他的理論很多方面都想背離,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薛丁格的貓的研究實驗,幾乎把客觀的物理定律主觀化了,所有愛因斯坦直到去世都不太願意接受量子物理這一學科的理論研究!
  • 量子糾纏的超距作用和瞬時信息傳遞與量子退相干的本質
    量子糾纏:在量子力學裡,當幾個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後,由於各個粒子所擁有的特性已綜合成為整體性質,無法單獨描述各個粒子的性質,只能描述整體系統的性質,則稱這現象為量子纏結或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
  • 量子糾纏究竟是什麼?著名的科學實驗:薛丁格的貓
    我們能根據我們對日常物理的經驗,來回答這個問題嗎?當然不行,為什麼?因為在如此小的尺度上,物理性質,不同於你一直看到的宏觀物體的物理性質,你所了解的日常世界是按照「經典物理學」的規律來運作的,原子尺度上的系統,是按照「量子物理學」的規律運行的。
  • 量子糾纏速度趨向無限,是否打破了宇宙中最高速度為光速的限制?
    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是現代物理的兩大支撐!在量子理論中,有一個特別熱門,也特別難理解的詞,叫做「量子糾纏」,曾經一度在網上引起熱議,甚至還有人認此技術可以實現人類夢寐以求的「瞬間移動」!首先我們先看什麼是量子?量子其實可以認為是物體能表現出物質物理特性的最小的構成單位,不可再進行分解了,比分子、原子還要小。也就是說,量子不是某樣物質,而是極小不可再分粒子的一個統稱。了解量子的定義後,我們就可以開始正題的討論了:量子糾纏是啥?
  • 時空本源是量子糾纏
    空間——或者說廣義相對論裡的時空——實際上可能是由小塊的信息組成的。根據這個想法,這些小塊的信息通過彼此間的相互作用,創造出了時空並賦予其各種特性,比如引起引力效應。這個觀點如果正確,就不僅能解釋時空的起源,還可能幫助物理學家建立起他們追尋多年的量子引力理論。   科學家希望通過量子計算和理論物理的結合,來研究時空是否是由微小的信息比特通過量子糾纏構建起來的。
  • 關於量子的科學定義
    「量子」是什麼?「一個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單位,則這個物理量是量子化的,並把最小單位稱為量子。」這是量子理論對「量子」概念的表述。然而,這樣的表述是含糊不清的,它沒有明確指出「量子」和宏觀粒子的邊界。
  • 量子糾纏是一種什麼樣的形態,量子糾纏和宏觀宇宙到底有什麼聯繫
    宇宙中充滿無數的秘密,人類科學雖然已經發展的十分迅速,可是真正想要了解宇宙,其實還差得很遠很遠。不要說龐大無邊界的宇宙,就算是微觀世界,實際上人類也沒有研究透徹,甚至可以說微觀世界更加神秘,遠比宇宙要更難以研究,量子糾纏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在我們面前。
  • 量子糾纏和靈魂伴侶
    心學可以指導人們格物致知,窮萬物之理,也就是說可以指導物理。越來越多的人感覺到,東方智慧將引領人類走出迷霧。量子糾纏作為物理學的世紀之謎,請王陽明先生為我們指點迷津吧。1. 從山中之花說起波爾曾經說過:「言必談測量。「如果離開測量來談量子力學,談量子糾纏,這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 每個人都有量子糾纏的另一個自己,你找到了嗎?
    微觀世界中的物理規律和物理現象,早已經顛覆了我們的認知,將宏觀世界中一切熟悉的規律碾得粉碎。為什麼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物理規律有如此大的差別呢?    問題來了,微觀量子世界中的超光速現象是什麼呢?可能很多朋友已經想到了,沒錯,就是被愛因斯坦稱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的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可以說是量子力學中最廣為人知的現象。
  • 「量子糾纏」揭示的宇宙真相
    即便如此完美,他一生卻有兩大憾事:一件是臨終前未實現「大統一理論」的夢想;另一件是關於EPR之爭(量子糾纏)輸給了玻爾。愛因斯坦堅決否定「量子糾纏」這種鬼魅現象,但後來實驗驗證了它的存在。量子糾纏有何神秘,它揭露了什麼樣的宇宙真相?
  • 墨子號量子衛星,讓量子糾纏走出實驗室
    >裡,當幾個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後,由於各個粒子所擁有的特性已綜合成為整體性質,無法單獨描述各個粒子的性質,只能描述整體系統的性質,則稱這現象為量子纏結或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
  • 量子糾纏:所謂的「迷信」,可能就是超級科學
    (三)量子糾纏    現代科學發現,對物質的研究,在進入分子、原子、量子等微觀級別後,意外非常大。而最神奇的是——量子糾纏。1、什麼是量子糾纏?    兩個或多個粒子共同組成的一種量子狀態。理論上,無論這些粒子之間相隔多遠,只要一個粒子發生變化,另外的粒子也會即刻「感知」,也隨之發生變化。量子糾纏所體現的非定域性是量子力學最神奇的現象之一,愛因斯坦將這種現象比喻成「鬼魅般的超距作用」。2、有沒有觀測到量子糾纏?
  • 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羅森(EPR)悖論是如何描述量子糾纏?
    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羅森悖論,簡稱為EPR悖論,它是一個思想實驗,旨在證明量子理論早期公式中的內在佯謬;它是量子糾纏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根據量子力學,這個悖論涉及兩個相互糾纏的粒子。它們都處於可能態的疊加中,具有相同的正自旋或負自旋概率(在本例中)。悖論的意義這裡有兩個關鍵的工作點使這一點令人不安:量子物理學說,直到測量的那一刻,粒子都沒有一個確定的量子自旋,而是處於一個可能狀態的疊加。
  • 如何正確理解量子糾纏對經典物理的衝擊?
    量子糾纏是經典物理量子力學的延伸,是物理學和哲學的交叉問題,有著極為豐富的哲學意義和複雜性,其實質是相互作用中有種叫做絕對時空的概念,能理解了量子力學,才能更好地理解經典物理[SEP]量子糾纏中兩個量子先相互作用,也就是說其中一個先坍塌至孤立粒子態,這個狀態被另一個發生測量的時候應該是以不確定態坍塌
  • 量子糾纏和宇宙暴脹都遠超光速,為什麼不違背相對論?
    當你學到大學物理的時候,才明白現代物理學並不允許物質的運動速度超過光速。於是你會感嘆:科幻畢竟是科幻。其實不然,超光速現象在宇宙中比比皆是。大家請注意我的用詞,不可超光速指的是物質的速度極限。而宇宙中還包含其他速度概念,它們並非是物質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