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間隙光利用,高功率Or高密度?

2021-01-21 光伏測試網

近年來,在光伏產業鏈的成本下降路線圖中,高效組件技術被寄予厚望。半片、雙玻、多主柵、疊片、拼片等頗具革命性的高效技術層出不窮,尤其是2019年崛起的拼片技術,在MBB技術的基礎上對光伏組件的互聯材料和電池間距進行了大變革,在行業內掀起了各種討論浪潮。本文從另一個角度著手,主要探討如何優化晶矽電池組件中的間隙光利用,在組件高功率和高密度之間取得平衡。


「疊片和拼片有別於常規組件中利用電池間隙光的方式,拼命將電池間距壓縮甚至是疊合,來達到高密度高效率組件的目的。電池間的間距到底是該利用還是捨去,兩種技術方案有何優缺點?」

 

1、剖析各類組件結構對光的利用


根據電池間距和光利用方式的不同,可將組件分為:疊片、拼片、普通高透組件和間隙光利用組件技術,不同類型組件對電池間隙光的利用情況也不一樣。


①疊片組件技術:將電池片切片後,再用專用的導電膠把電池片連成串。並採用疊片的連接方式,直接消除片間距甚至達到了負片間距,充分利用了組件上有限的受光面積,提升組件效率。但由於其負片間距的特點,電池與電池拼接處無光利用,同時重疊部分的電池因此也無法利用。


圖1 疊片組件光照示意圖


②拼片組件技術:通過三角焊帶增加光利用和增加電池排布密度,達到組件效率最大化。它將組件的片距大幅縮小至0~0.5mm,減小片間距焊帶帶來的電阻,將由縮小片距而省出來的空間,多放置電池片,實現在最小的面積裡放置最多的電池片,達到組件效率最大化。但由於其電池零間隙的特點,電池與電池拼接處無光利用。


圖2 拼片組件光照示意圖


③普通高透組件技術:組件電池片的片間和串間有1~4mm的間隙空間,這些間隙佔光伏組件3-10%的面積,照射到這些間隙的光直接穿透組件,很難被吸收或利用。


圖3 普通高透組件光照示意圖


④間隙光利用組件:通過在光伏組件電池間距內設置漫反射結構,使照射到電池間距處的光二次反射到電池片上,充分利用了間隙光。該技術可通過使用白色高反背玻、白色背膠膜、反光膜等方式達到。


圖4 間隙光利用組件光照示意圖

 

綜上,疊片、拼片組件通過縮短電池片間距來增加電池排布密度,達到高密度高功率高效率組件,但是縮減了電池片間距也就拋棄了間隙光反射到電池片的光線,僅僅靠照射到電池片的光線發電,這就導致疊片、拼片的光線吸收率與普通高透組件的光線吸收率相當。而如果能將佔組件面積3%-10%的間隙處的光線充分利用起來,對於組件功率的提升非常大,間隙光利用組件相比普通高透組件、疊片、拼片組件的功率可以提升2~3%。


2、電池間距的變化對組件串阻的影響


晶矽太陽能電池經封裝後,組件的功率一般會小於所有電池片的功率之和。這個差值,就稱為組件封裝功率損失。如何降低功率損失,是優化組件製造工藝的重要內容。一般認為,組件功率損失主要與以下三點有關:電池串聯引起的電流失配、串聯電阻損耗和光學損耗。


同等條件下電池間距的變化對組件串阻有多大影響?我們設計實驗:使用相同電池,常規0.27x1.0mm普通焊帶(銅基材厚度0.22~0.23mm,電阻率在0.021mΩ·m)進行60版型組件測試,分別對比片間距為0/3/6/9/12mm對間距處電阻以及組件功率的影響,如下表1:


表1 不同片間距對應電阻值以及組件功率損耗


以上數據可以看出,0mm片間距與3mm片間距相比,組件內阻僅相差3.31mΩ,換算成功率僅增加0.17W。而拉大片間距所帶來的功率增益要比這大得多,而且工藝更加簡單,焊接破片率更低。


因此通過電池緊密排布所減小的電阻損耗其實可以基本忽略。

3.電池間距的大小和漫反光材料對光利用的變化


① 高漫反射率材料


在已知間隙光能夠大大增加電池片光線利用率的情況下,增加間隙光的反射率就是我們當前要解決的問題。目前常見的用於間隙光利用的有塗於玻璃表面的白色高反材料,白色背板,以及白色膠膜。白色背板反射率在75%左右,白色高反塗料反射率大於80%,白色膠膜的反射率在85%左右,反光膜的反射率在90%左右。於是我們設計了如下實驗:


使用相同多晶電池,製作60版型組件,其中變量分別為普通高透、高反玻璃、白色EVA和間隙處張貼反光貼膜,片間距3mm與片間距5mm,下表2為不同反射率材料對組件功率的影響:


根據實驗數據:片間距為3mm時,使用白色高反可比普通高透組件功率提升2.51%,使用白色EVA的組件可比普通高透組件功率提升3.3%,間隙處張貼反光膜功率更優。間隙處張貼反光膜情況下,片間距從3mm增加到5mm,功率又可以增加0.76%。


表2 不同反射率材料對組件功率的影響


反光率越高的材料,功率增益越大。反光膜優於白色EVA,優於普通白色背板或白色高反玻,但是目前反光膜間隙處張貼工藝技術不穩定,易偏移,量產困難。現階段綜合評估:間隙處搭配白色EVA最優。

 

② 間距


根據以上數據,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增加間距的情況下,同類型組件的功率也能夠繼續提升。於是我們設計實驗,驗證光線利用率最高的組件片間距。

實驗條件為:P型PERC電池5.32W電池片,白色EVA膠膜,製作60版型組件。實驗中的變量為電池片間距,實驗數據如下表3:


表3 不同片間距對組件功率的影響


對比可得出,片6比片3功率增加1.2W,片9比片6增加0.8W,增加相同片間距情況下,片6組件的功率提升更高,而片9組件的功率提升開始下降。


根據以上數據,片6相比片3的白色EVA組件,功率可提升0.5%左右,白色EVA組件相比普通高透組件提升3.3%左右。可以推斷,在電池片數量相同情況下,片6白色EVA組件相比0片距的拼片組件功率可提升3.8%。

 

4.優化晶矽電池組件的光利用


根據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影響間隙光利用率的主要因素為電池間距的大小和漫反光材料,為了進一步驗證這兩者對組件效率和功率的影響,我們採用158.75mm的大單晶電池片進行72版型驗證。圖4和圖5為不同間隙光利用率組件的效率和功率的變化。

  

圖4 組件功率分布圖


圖5 組件效率分布圖 


從上圖可以看出,高光利用組件不管是組件功率和組件效率都是表現最高的,從功率上看,當片間距越大,間隙處反射率越高時,組件功率也就越高。但這種功率增長速度會隨著片間距的提升而放緩。從組件效率上看,間隙光反射率越高的材料,組件效率也就越高,並且組件效率在片間距為2~4mm時達到最高。


結語:


拼片與疊片技術增加組件效率的同時,也增加了工藝難度,降低了合格率,增加了生產成本。而通過擴大片間距,提升間隙處的反射率,充分利用間隙處的光線等手段,不僅可以充分提升組件每一塊電池片的發電量,有效提升組件功率,還能相應地降低組件成本。並且只要能夠持續提升間隙處的反射率,就能使組件功率更高,成本壓得更低。


相關閱讀

大矽片時代何種電池組件技術最有競爭力?

210mm組件技術白皮書

晶矽電池擴散摻雜工藝

來源:常州亞瑪頓股份有限公司

相關焦點

  • 對鋰電池為什麼不能兼顧高功率和高能量密度的分析
    PEMFC系統可以同時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而這個特點則是任何一種二次電池都不可能具備的,其根本原因在於封閉體系和開放式工作方式的本質區別。而同時兼具高能量和高功率的工況特性,恰恰是現代汽車對動力系統的最基本技術要求。
  • 小尺寸高功率密度的電源實現
    海量數據存儲、雲計算中心以及光網絡模塊的擴展網絡推動了對FPGA和數字IC的需求。這些數字IC功能強大,但要求嚴苛,特別是在功率需求方面。傳統上,為FPGA和ASIC供電一直採用高效開關穩壓器控制器驅動高功率MOSFET完成,但是這些基於控制器的電源方案存在潛在的噪聲幹擾、相對較慢的瞬態響應和布局限制等問題。
  • 精密間隙片
    其中高碳鋼的材質具有一定的彈性,可以折斷。是氮氣彈簧和Halder所代替不了的。  但是由於現代社會工業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對產品生產要求越來越精密,因為模具行業需求更大,所以精密間隙片就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因為精密間隙片是由高精密度,高硬度,高韌性的精密鋼帶經熱處理精磨加工製成,厚度從0.001
  • ...高功率密度USB PD電源;中科大研製出新型硫化物高效光催化劑
    1、盛美股份遭做空,野村證券、STIFEL兩大國際投行力挺2、基於維安MOSFET高功率密度USB PD電源3、有望在光電探測等方面有獨特應用價值,中科大研製出新型硫化物高效光催化劑4、總投資約8億元,上交大全等軸晶3D列印裝備首臺套下線在崑山下線5、打破國內OLED材料壁壘,10.5億元夏禾科技新型OLED
  • 光迅科技推出高功率L-Plus ASE光源
    人閱讀 2017-03-09發布 來源:CCTIME飛象網 相關關鍵詞 近日,光迅科技宣布發售最新高功率
  • 如何提升高功率GaN藍光雷射器的性能?
    基於同種材料體系的GaN基雷射器是一種高純度和高亮度的光源,在雷射照明、雷射顯示、信息存儲及金屬加工等領域有巨大的應用前景,近年來受到了極大的關注。但在提升藍光雷射器的性能方面卻面臨著瓶頸。課題組製作了兩種不同壘厚的藍光雷射器,輸出光功率-電流(P-I)曲線如圖3所示,薄壘的藍光雷射器的閾值電流密度為1 kA/cm2,斜率效率為1.5 W/A,而厚壘的藍光雷射器的閾值電流密度為1.4 kA/cm2,斜率效率比薄壘的藍光雷射器低,僅為0.8
  • 「秒殺」新冠病毒,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第三代半導體團隊開發出高功率密度深紫外光源
    針對以上問題,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與器件團隊聯合北京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自主研發實現了高功率密度的深紫外集成光源模組,並成功驗證光源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超快速殺菌效果。高性能UVC LED集成的高功率密度深紫外光源高功率密度深紫外光源研發工作覆蓋上遊材料外延
  • 構建輸入電壓範圍寬高效高功率密度DC/DC轉換器的簡易解決方案
    隨著處理器速度加快,可用空間減小,以及功率需求增加,性能最大化和高功率傳輸變得更加困難,如5G小型蜂窩、無線電單元和機器人。因此,這些新興應用需要高效高功率密度DC/DC轉換解決方案。系統設計人員要求這些DC / DC解決方案易於使用,同時具有輸入電壓範圍寬和超快瞬變響應等功能。為實現最高性能,最佳解決方案將多個功能集成到單一緊湊封裝中。
  • 功率密度基礎技術簡介
    功率密度在現代電力輸送解決方案中的重要性和價值不容忽視。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8/417333.htm為了更好地理解高功率密度設計的基本技術,在本文中,我將研究高功率密度解決方案的四個重要方面:●   降低損耗。
  • 科銳高密度離散式LED體積縮小50%
    科銳(CREE)推出XLamp XB-H LED系列產品,是科銳高密度(High-density, HD) 級白色發光二極體(LED)元件中最光亮的離散式元件,擁有與XP-G2 LED相同的照明級性能,但尺寸減少50%,在小型封裝中可兼顧流明輸出和效能。
  • 中科大《AFM》:實現強大穩定性的高功率密度鋅空氣燃料電池!
    金屬空氣燃料電池由於其高能量密度、生態友好和低成本而成為下一代儲能系統必不可少的。但是,金屬空氣燃料電池的低功率密度和脆弱的穩定性嚴重阻礙了它們的大規模應用。特別是對於未來的智能電網來說,高效、穩定的電源輸出對於應急備用電源必不可少。
  • 乾貨| 新能源汽車用高功率密度驅動電機設計方法
    汽車驅動電機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驅動部件,需要在有限的布置空間內,滿足汽車各個工況的動力性要求,因此在更小的空間內,設計高效、安全、可靠的高功率密度電機,是實現電機輕量化,降低汽車能量損耗,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 高功率LED的封裝基板有哪些種類?
    汽車、照明與一般民生業者已經開始積極檢討LED的適用性,業者對高功率LED期待的特性分別是省電、高輝度、長使用壽命、高色彩再現性,這意味著散熱性佳是高功率LED封裝基板不可欠缺的條件。 高效率化金屬基板備受關注 硬質金屬系封裝基板是利用傳統樹脂基板或是陶瓷基板,賦予高熱傳導性、加工性、電磁波遮蔽性、耐熱衝擊性等金屬特性,構成新世代高功率LED封裝基板。 高功率LED封裝基板是利用環氧樹脂系接著劑將銅箔黏貼在金屬基材的表面,透過金屬基材與絕緣層材質的組合變化,製成各種用途的LED封裝基板。
  • 機架式鋰電UPS小體積、大容量滿足高功率密度需求
    機架式鋰電UPS小體積、大容量滿足高功率密度需求。機架式網絡設備正逐漸成為新的發展趨勢,適合機架式網絡設備的UPS也應運而生。機架式UPS針對網際網路時代下市場提出的新需求而重磅推出的新一代小功率機架式鋰電UPS電源,是客戶不間斷供電的好幫手。
  • 美國能源部資助AML公司開發電動飛機用高功率密度永磁電機
    據Airframer網站2020年9月3日刊文,美國能源部能源高級研究計劃署(ARPA-E)選擇先進磁實驗室(AML)公司,開發用於商用電動飛機的高功率密度該計劃綜合了AML公司的新型永磁轉子/定子技術、集成電力電子技術和冷卻技術,使得電推進系統功率密度可能達到12kW/kg。相比之下,傳統燃氣渦輪發動機驅動的動力系統功率密度約6-9 kW/kg。在提高功率密度的同時,能量效率、碳排放和噪聲均得到改善。
  • 高亮度固體雷射器技術發展研究
    ②相對而言,以板條和薄片為代表的塊狀固體雷射技術,對於數十千瓦至數兆瓦範圍的功率需求,在連續體制、脈衝體制、雷射線寬壓窄要求等方面均有高功率高光束質量輸出的技術方案;但光路設計複雜、空間分立元件較多,高效率和高可靠的雷射產品技術攻關周期會有所加長。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神光高功率雷射實驗裝置
    設施作為雷射驅動器發展和核物理研究的核心支撐平臺,滿足了指令性用戶在設施上開展慣性約束聚變(ICF)、高能量密度物理和新型材料機理等學科方面的研究需求,取得了若干具有標誌性的重要實驗結果,在出色完成各類研究課題任務的同時,也為國家培養了相關物理研究隊伍。此外,該設施也是國內唯一對外開放的高功率雷射開放共享實驗平臺。
  • 光伏系列報告:高功率組件爆發 Q4大尺寸電池片供應偏緊
    近期,由於國內光伏需求超預期,預計在Q4爆發,同時疊加了大尺寸、雙玻佔比提升的影響,大尺寸電池片產能供應可能會出現短缺,愛旭、通威、隆基等大尺寸電池片產能充足的企業將充分受益。此外,雙玻組件佔比的提升也會拉動玻璃、POE需求,信義、福萊特、福斯特等也有望受益。摘要高功率組件是行業發展趨勢。
  • 高功率連續光纖雷射器技術演進及瓶頸!
    該雷射器的結構如圖3所示,採用空間光 雙向泵浦方式(利用一對雙色鏡(DM1與 DM2)構成諧振腔,雷射最終從DM2輸出)和模場直徑9.2μm的雙包層光纖,在1120nm的波長下獲得110W的雷射輸出,斜率效率為58.3%。然而,利用空間光進行光纖泵浦光、雷射耦合的複雜程度較高,各種光學鏡片搭建光路的難度較大,甚至雷射器的搬移都會造成光路需要重新調節,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光纖雷射器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