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鋰電池為什麼不能兼顧高功率和高能量密度的分析

2020-12-08 電子發燒友

PEMFC系統可以同時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而這個特點則是任何一種二次電池都不可能具備的,其根本原因在於封閉體系和開放式工作方式的本質區別。而同時兼具高能量和高功率的工況特性,恰恰是現代汽車對動力系統的最基本技術要求。

鋰離子電池倍率與燃料電池功率問題

客觀分析鋰離子電池的快充問題:對於鋰離子電池純電動汽車,充電難目前仍然是個很大的問題,因而「快充」也成了很多廠家的噱頭。筆者個人認為,鋰電的快充問題需要從兩個層次進行分析。        

從電芯層面而言,鋰離子電池的倍率性能一方面受到正極/電解液/負極電極材料搭配體系本徵傳輸特性的制約,另一方面極片工藝和電芯結構設計也對倍率性能有較大影響。但是從最本徵的載流子傳導與輸運行為而言,鋰電並不適合「快充」。鋰電體系的本徵載流子傳導與輸運行為取決於正負極材料的電導與鋰離子擴散係數以及有機電解液的電導率這幾個主要因素。

基於嵌入式反應機理,鋰離子在正極材料(一維離子通道的橄欖石,二維通道的層狀材料和三維通道的尖晶石正極材料)和負極石墨負極材料(層狀結構)中的擴散係數普遍比水系二次電池中的異相氧化還原反應的速率常數低數個數量級。而且,有機電解液的離子電導率比水系二次電池電解液(強酸或者強鹼)低兩個數量級。

鋰電的負極表面有一層SEI膜,實際上鋰電的倍率性能很大程度上受到鋰離子在SEI膜中擴散的控制。由於有機電解液中粉末電極的極化相對水系要嚴重得多,在高倍率或者低溫條件下負極表面容易析鋰而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另外,在大倍率充電條件下,正極材料的晶格容易受到破壞,負極石墨片層同樣也可能受到損害,這些因素都將加速容量的衰減,從而嚴重影響動力電池使用壽命。

因此,嵌入式反應的本質特徵決定了鋰離子電池並不適合高倍率充電。研究結果已經證實,快充快放模式下單體電池的循環壽命將大幅下降,並且在使用後期電池性能顯著衰減。

        

當然了有讀者可能會說,鈦酸鋰(LTO)電池不是可以大倍率充放電嗎?鈦酸鋰的倍率性能可以從其晶體結構和離子擴散係數得到解釋。但是,鈦酸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很低,其功率型用途是依靠犧牲能量密度取得的,這就導致了鈦酸鋰電池單位能量($/Wh)成本很高,低性價比決定了鈦酸鋰電池不可能成為鋰電發展的主流。事實上,日本東芝SCiB電池這幾年低迷的銷售態勢已經說明了問題。

        

在電芯層面,可以從極片工藝和電芯結構設計角度來改善倍率性能,比如將電極做得比較薄或者增加導電劑比例等措施都是常用的技術手段。更有甚者,甚至有廠家採用取消電芯中的熱敏電阻並且加厚集流體這樣的極端辦法。而事實上,國內很多動力電池公司都將其LFP動力電池在30C甚至50C的高倍率數據作為技術亮點。

筆者這裡要指出的是,作為測試手段無可厚非,但是電芯內部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才是關鍵。長時間高倍率充放,也許正負極材料結構已經被破壞,負極早已析鋰,這些問題需要使用一些原位(In-Situ)的檢測手段(比如SEM, XRD和中子衍射等)才能搞清楚。很遺憾的是,這些原位檢測手段在國內電池企業幾乎沒有應用的報導。

        

筆者這裡還要提醒讀者注意鋰電充電和放電過程的區別,與充電過程不同的是,鋰電在較高的倍率下放電(對外做功)對電池造成的損害並沒有快充那麼嚴重,這點跟其它水系二次電池類似。但是對電動汽車的實際使用而言,高倍率充電(快充)的需求無疑要比大電流放電更加迫切。

        

上升到電池組的層面則情況將更加複雜,在充電過程中不同單體電池的充電電壓和充電電流並不一致,必然造成動力電池的充電時間要超過單體電池。這就意味著雖然採用常規充電技術也能在30分鐘內將單體電池充電至容量的一半,但電池組肯定會超過這一時間,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快速充電技術的優勢並不是十分明顯。

另外,在鋰離子電池的使用(放電)過程中,其容量的消耗與放電時間並不是線性關係而是隨時間加速下降。比如某款電動汽車滿電的行駛裡程為200公裡,那當它正常行駛100公裡後,動力電池可能還剩下80%的容量,當電池容量剩下50%時,電動汽車也許就只能夠行駛50公裡了。鋰離子電池的這種特性告訴我們,僅僅將動力電池的電量充到一半或者80%,並不能夠滿足電動汽車實際使用需要。比如Tesla宣傳較多的快速充電技術,在筆者看來其實也是噱頭大過實用,而且頻繁的快充必將惡化電池的使用壽命和性能,並且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       

        

既然鋰電本質上就不適合快充,那麼理論上而言換電模式可以彌補其快充缺點。雖然將動力電池設計成可插拔式會帶來整車結構強度問題以及電氣絕緣方面的技術難題,而且還有電池標準和接口的超級難題,但筆者個人認為,這個模式不失為解決鋰電快充難題的一個技術上(也僅僅是在技術層面上而言)比較可行的辦法。

在筆者看來,「電池租賃+換電模式」之所以在全球範圍內都還沒有成功先例,除了消費習慣的問題(車主認為電池跟車一樣都是其私有財產), 主要障礙在於隱藏於技術標準背後的巨大利益分配問題。在高度市場化的西方國家,解決這個問題的難度要比在中國大得多。筆者個人認為,換電模式未來在我國公交汽車、計程車或者共享汽車這幾個純電動汽車集中使用的領域,有可能會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燃料電池的高功率特性

相對於鋰離子動力電池的快充難題,燃料電池加注氫氣的問題要容易不少。目前幾乎所有的FC-EV,都可以在三分鐘內加滿氫氣。雖然三分鐘比常規的加油時間要長點,但相對於特斯拉6小時的普充/半小時的快充,三分鐘顯然不值一提。但是將鋰電的快充問題和燃料電池加氫進行對比,在筆者看來並不恰當。因為電動汽車充電和電網的結合很容易,而燃料電池的加氫問題,基礎設施建設難度遠比建充電站要大得多。

        

說到倍率性能,筆者這裡再討論下鋰電和燃料電池的功率密度問題,因為倍率實際上也就是功率問題。在技術上,鋰電可以採用一些工藝措施(比如將電極做得很薄或者增加導電劑含量等等)實現較大倍率充放電,但是這些技術措施必將犧牲電池的能量密度。

也就是說從根本上而言,鋰電單體電芯是不可能同時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比如,A123的AHR32113單體電芯倍率性能非常優異,在40C的超高倍率測試條件下的功率密度可以高達2.7 KW/Kg,但其能量密度僅僅只有70 Wh/Kg而已。又比如,i-Phone 7的軟包電芯能量密度已經達到了250 Wh/Kg的水平,但是它的倍率性能就比較差只能夠在低於0.5 C的低倍率充放電。

   

        

但是筆者這裡要強調的是,燃料電池可以很容易同時兼具高能量和高功率特性,這正是其獨特的開放式工作原理決定的。PEMFC電堆是電化學發生的場所,其獨特的異相電催化反應過程使得不管是氫的電化學氧化還是氧的電化學還原,都可以在Pt/C催化劑表面獲得較高的交換電流密度。

事實上,目前Toyota和GM的新一代PEMFC電堆,在實際工況下(單電池0.6-0.7V)電流密度普遍接近1A/cm2 的水平,比目前國內廣泛使用的LFP動力電池在1C 倍率下的電流密度高出大約兩個數量級。

Toyota Mirai 的PEMFC系統的能量密度超過350Wh/Kg,而功率密度已經達到了2.0 KW/Kg 。相比之下,Tesla Model S的鋰離子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為156 Wh/Kg,而功率密度則僅有0.16 KW/Kg比Mirai低一個數量級!PEMFC電堆是單電池按照壓濾機方式組裝起來的,其功率可以通過增加單電池數量而提升(非線性關係)。而PEMFC的能量密度則取決於儲氫系統的儲氫量,同樣也可以通過增加儲氫罐體積或者數量而獲得提升。

也就是說,PEMFC系統可以同時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而這個特點則是任何一種二次電池都不可能具備的,其根本原因在於封閉體系和開放式工作方式的本質區別。而同時兼具高能量和高功率的工況特性,恰恰是現代汽車對動力系統的最基本技術要求。

相關焦點

  • 能量密度vs成本 燃料電池和鋰電池誰將主宰動力電池市場?
    燃料電池vs鋰電池誰將勝出  目前替代石油車的主流技術路線就是鋰電池和燃料電池。燃料電池最大優勢就是能量密度高,是鋰電池的120倍。但鋰電池起步早,商業化程度更高,整車成本也更低,且充電可以利用現有的電網系統,相比燃料電池整個加氫和供氫的配套網絡都要從頭建設,成本也要更低。因此這兩者的競爭核心就是能量密度vs成本的競爭。
  • 動力電池比能量是什麼_動力電池比能量密度怎麼計算
    蓄電池的比能量是綜合性指標,它反映了蓄電池的質量水平,也表明生產廠家的技術和管理水平。通常,生產廠家並不獨立考核此項指標,但在評估所生產的電池水平時,往往以此為衡量準則。 動力電池比能量密度怎麼計算 電池之都認為要計算電池能量密度,首先要了解常見鋰電池的常規種類,鋰電池主要分為兩種。
  • 鋰電池的區別及能量密度的計算方法
    基本常識:<strong>怎麼區別鋰電池和鐵電</strong>池?1、從型狀上不能識別,主要還是要看對應電芯型號的規格書看放電倍率,同一款電池即可以做鐵電池,也可以做三元鋰電池。
  • MIT最新Nature Energy:高能量密度和長循環的全固態鋰電池
    評論稱,全固態鋰電池在高電流密度下具有典型的低庫侖效應和鋰枝晶生長。而銀-碳複合負極可以緩解其中的一些問題,即使對於一個能量密度超過900 Wh L-1的電池也是如此。鋰金屬具有理論比容量高、電化學電位低等優點,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充電電池的理想負極材料。然而,鋰金屬負極由於鋰枝晶的生長而受到影響,這既會引起安全問題,也會降低其電化學性能。
  • 新型柔性電池能量密度比鋰電池至少高10倍 可一卷捲地「列印」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據報導,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和加州電池製造商ZPower的科研團隊近期開發了一種可充電的柔性氧化銀鋅電池,其單位面積能量密度大約是目前最先進技術的5至10倍,比普通鋰電池至少高10倍。
  • 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已經兩年沒變了……
    但實際上,據電車匯統計的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信息來看,國軒高科在2020年全年給整車企業配套的磷酸鐵鋰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最高的僅為141.66Wh/kg,並且國軒高科配套的多數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都在140Wh/kg左右,基本可以斷定,這就是目前國軒高科電池能夠量產提供給整車企業的最高水平。
  • 鋰電池的工作原理、結構和應用分析
    鋰電池製造商鋰電池的工作原理、結構和應用分析。鋰電池是一種可充電電池,主要依靠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移動。鋰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佔地面積小、循環壽命長等優點,在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鋰電池在現代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本文介紹了鋰電池的工作原理、結構和應用。
  • 超級電容器能快速充電又有高能量和功率密度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克服了大功率、快速充電的超級電容器面臨的普遍問題,設計了一款既可快速充電又具備高能量和功率密度的超級電容器。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款超級電容器,雖然仍處於概念驗證階段,仍顯示出了巨大潛力,可作為可攜式電源,用於電動汽車、手機和可穿戴技術等。該款電容器解決了大功率、快速充電的超級電容器面臨的問題,即它們通常不能在一個小空間內存儲大量能量。
  • 鋰電池乾貨系列之鋰電和金屬鋰能量密度計算
    鋰電池乾貨系列之鋰電和金屬鋰能量密度計算 胡薇 發表於 2018-10-11 10:46:01 純電動車電池的能量密度高低有多重要?
  • 我國各企業鋰電池能量密度現狀一覽
    根據《中國製造2025》明確了動力電池的發展規劃:2020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2025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400Wh/kg;2030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500Wh/kg。目前,我國各電池動力鋰電池能量密度達到什麼水平了呢?
  • ...功率48V及12V啟停電池、高能量密度汽車用電池、長壽命儲能電池等
    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2月20日訊,有投資者向駱駝股份(601311)提問, 董秘你好,想問一下貴公司有沒有磷酸鐵鋰電池方面的技術儲備?或者磷酸鐵鋰電池的專利?
  • 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獲得突破 或應用到乘用車領域
    磷酸鐵鋰電池不過,更為主要的一點原因還是疑問相比較於三元聚合物鋰電池高能量密度,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不佳是主要的原因,現在在乘用車領域,超過300公裡的續航裡程已經非常普遍了,這也是單體能量密度超過200Wh/kg的三元聚合物鋰電池的普遍能量密度所能達到的。
  • 一文看懂磷酸鐵鋰電池和鋰電池區別
    6、磷酸鐵鋰電池沒有記憶效應。   7、磷酸鐵鋰電池綠色環保,無毒,無汙染,原材料來源廣泛,價格便宜。   磷酸鐵鋰電池的缺點   1、磷酸鐵鋰電池正極的振實密度小,密度一般在0.8到1.3左右。體積大。   2、導電性能差,鋰離子擴散速度慢,高倍充放電時,實際的比容量低。
  • 什麼是磷酸鐵鋰電池?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有何區別?
    4、磷酸鐵鋰電池耐高溫,磷酸鐵鋰電池熱風值可以達到350到500攝氏度。 5、磷酸鐵鋰電池的容量大。 6、磷酸鐵鋰電池沒有記憶效應。 7、磷酸鐵鋰電池綠色環保,無毒,無汙染,原材料來源廣泛,價格便宜。 (三)缺點 1、磷酸鐵鋰電池正極的振實密度小,密度一般在0.8到1.3左右。體積大。
  • 「匯眼獨具」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已經兩年沒變了……
    但實際上,據電車匯統計的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信息來看,國軒高科在2020年全年給整車企業配套的磷酸鐵鋰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最高的僅為141.66Wh/kg,並且國軒高科配套的多數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都在140Wh/kg左右,基本可以斷定,這就是目前國軒高科電池能夠量產提供給整車企業的最高水平。
  • 鉛酸和鋰電池哪個好_鋰電池與鉛酸電池對比分析
    市面上的電池不外乎兩種:鉛酸電池和鋰電池,這也很大程度決定了整體價格,鉛酸電池便宜,鋰電池貴,這就讓許多消費者對鋰電池望而卻步,選擇鉛酸電池。      鋰電池與鉛酸電池對比分析   目前賣電動車的地方,無論是電池品牌、款式或者是品牌都紛繁多樣,而鉛酸電池和鋰電池佔據主導位置,下面小編通過對比讓你更清楚這兩者的關係與區別。
  • 華為智能汽車具體使用三元鋰電池哪種類型的能量密度型號?
    可見採用這類電池的品牌,它們旗下的車型都有著高性能、高續航等特點,完全滿足當下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需求。SAREETC-電子工程專輯前幾年三元鋰電池的與鈷酸鋰相比,三元的能量密度普遍不太高,後來日本把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到接近鈷酸鋰。
  • 《自然》子刊:新納米結構電池陽極問世電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大增
    OSU的研究員表示,「世界的能源需求正在增加,但是開發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長循環壽命的下一代電化學儲能系統仍然具有技術挑戰性。」「使用水基導電溶液作為電解質的水基電池是一種新興的、更安全的鋰離子電池替代品。但水系統的能量密度相對較低,而且水會與鋰發生反應,這進一步阻礙了水電池的廣泛應用。」
  • 能量密度比鋰電池更高的清潔電池——氫燃料電池
    2、氫燃料電池的優勢和劣勢在過去的十年,由於鋰電池技術和產業的突飛猛進,氫燃料電池被過度輕視。而最近一兩年鋰電池行業遇到了一些瓶頸,氫燃料電池又重新引了主機廠的關注。第一,鋰電池技術突破能量密度難。雖然目前大多數電動車的續航都能達到600KM左右,但電池能量密度還是處於170KWH/KG的行業水平,長續航只是增加了了更多的電池,這會導致車輛交通浪費在運送電池本身上,既不經濟也不合理。而且鋰電池在過去十年能量密度已經提高了2.5倍,已經達到物理化學極限,再提高就是安全極限的突破。因此,想要再提高能量密度是很困難的。
  • 《自然》子刊:新納米結構電池陽極問世,電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大增
    OSU的研究員表示,「世界的能源需求正在增加,但是開發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長循環壽命的下一代電化學儲能系統仍然具有技術挑戰性。」 「使用水基導電溶液作為電解質的水基電池是一種新興的、更安全的鋰離子電池替代品。但水系統的能量密度相對較低,而且水會與鋰發生反應,這進一步阻礙了水電池的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