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新傳媒13億接手名校 成都七中不知合作學校被收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6月8日,成都七中實驗學校小學部,學生穿著印有「成都七中」的運動服在操場上上課。

  A股首例「民辦公助」學校收購案爭議仍在持續。6月9日,新京報記者從成都七中方面獲悉,成都七中起訴成都七中實驗學校及其投資方成都高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委託合同糾紛一案法院已經受理,正在等待立案;此外,成都七中還起訴高達投資關聯方不正當競爭,法院也予以立案。

  成都七中,為上市公司皖新傳媒間接收購標的——成都七中實驗學校的合作辦學方。4月28日,皖新傳媒公告作價12.69億元,收購高達投資65%的股權,實現間接收購七中實驗65%的權益。5月23日成都七中發布維權聲明,稱高達投資向皖新傳媒轉讓股權涉嫌侵犯成都七中相關權益。

  成都七中方面認為,此次收購中,七中實驗的估值中包含「成都七中」、「七中實驗」的品牌價值,而成都七中是上述品牌所有者;作為擁有小學、中學教育的民辦全日制學校,七中實驗在被收購時籤署的業績對賭協議,與今年9月1日即將實行的新版《民辦教育促進法》中規定的義務教育階段不得設立營利性學校規定相衝突。

  高達投資方面6月9日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向皖新傳媒轉讓股權行為建立在與成都七中簽署的合作協議基礎上,並未侵犯成都七中權益,目前還未接到成都七中相關訴訟的應訴通知書。收購方皖新傳媒則表示,該訴訟為收購標的與成都七中的訴訟,與上市公司無關,對相關事項上市公司已作出公告。

  合作學校被收購,成都七中稱「毫不知情」

  今年4月,皖新傳媒發布公告,擬購買高達投資65%股權,實現間接收購成都七中實驗學校65%權益的目的。對此,七中實驗的合作辦學方成都七中方面於6月9日稱,這一收購侵犯了七中的相關權益,且在收購前,作為合作方,成都七中並不知情。

  A股上市公司的資本利劍,第一次指向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資產。

  6月9日,成都七中負責人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高達投資向皖新傳媒、皖新金智轉讓股權,間接轉讓七中實驗股份行為,涉嫌侵犯成都七中相關權益。

  今年4月28日,皖新傳媒披露,公司擬聯合安徽皖新金智科教創業投資合夥企業,共同出資12.69億元購買高達投資65%股權。目前,這一收購已獲得皖新傳媒股東大會通過。

  皖新傳媒披露,高達投資為持股型公司,此次收購包括高達投資及其投資的七中實驗學校65%股權。除了七中實驗之外,高達還投資了七中實驗網校等8家公司。

  資料顯示,成都七中為公辦學校,是「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樣板學校」之一,有著百年校史,近年來在國內外權威機構發布的中國著名中學排行榜中,多次位列前十位。七中實驗位於成都市溫江區,是設有小學部、初中部、高中部、國際部的十二年一貫制大型民辦學校。

  成都七中方面提供的資料顯示,2005年,成都七中與高達投資籤署合作協議,約定由高達投資修建民辦公助院校——七中實驗,成都七中受高達投資委託,負責學校教學管理。上述協議自2003年8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止,為期20年,合同到期後,投資產生的固定資產歸高達投資,「七中」品牌及教育教學科研成果歸成都七中。

  「我們是從媒體刊登了上市公司的公告才得知這起併購,之前毫不知情。」成都七中負責人6月9日表示。

  成都七中方面還認為,在被上市公司收購後,成都七中與高達投資的合作已經不符合當初約定的協議目的和合作基礎,雙方之間的合作協議需重新審視。

  「成都七中是一家公辦學校,七中實驗從創辦之初,便規定是民辦非營利性學校,這是成都七中與高達投資合作提供教育教學配套服務的基礎,而不是投資利益最大化。」成都七中負責人表示。

  為此,成都七中向法院提起訴訟。新京報記者獲得的成都市青羊區人民法院的先行調解告知書顯示,5月30日法院受理了成都七中與七中實驗、高達投資之間的委託合同糾紛訴訟,法院組織雙方先行調解。「我們不接受調解,等待法院立案。」成都七中負責人表示。

  實驗學校對外招生凸顯七中元素

  6月8日,新京報記者走訪了位於成都的七中實驗學校,招生簡章顯示,該校與七中之間在教學、資源、管理等方面有諸多聯繫。校園內的部分建築也與七中的校區有著類似之處。部分學生家長稱,其是看中成都七中資源而選擇了七中實驗。

  在記者幾日的採訪中,眾多七中實驗學生家長也表示,其是看中成都七中資源而選擇了七中實驗。

  在對外招生中,七中實驗也重點突出其與成都七中合作辦學的背景。6月8日,新京報記者從七中實驗獲得一份2017年招生簡章。簡章上處處出現成都七中元素。

  招生簡章封面,成都七中校徽顯示在醒目位置。內頁顯示,七中實驗是由成都七中領辦、獨家管理,成都七中派出專家管理團隊指導教育教學工作,委派校長助理擔任七中實驗學校校長,指派優秀老師領銜學科教學。兩校實現「資源共享、管理對接、師資共建、學生共同發展」。

  在招生簡章上,七中實驗還介紹,七中實驗教師可到成都七中聽課、與成都教師集體備課,成都七中委派優秀教師到七中實驗任教,指導七中實驗青年教師等。

  七中實驗的校園內,也處處有著成都七中的元素。6月8日,新京報記者走訪了位於成都市溫江區的七中實驗。學校主幹道「院士路」旁一側的石刻,詳細介紹從成都七中走出來的院士資料,另一側則是一名為「墨池」的小湖,七中實驗人士介紹,這一「墨池」為仿成都七中老校區林蔭校區建造。

  校園宣傳欄上介紹,七中實驗「與成都七中在教師培訓、集體備課、考試評估、課題研究等方面實現無縫對接」。校園內,七中實驗學生穿著的校服,也與成都七中款式類似。

  6月8日,新京報記者還致電七中實驗小學部、高中部招生處,詢問招生情況。在交流中,七中實驗的招生人員均稱,七中實驗是成都七中領辦、管理的民辦學校,在教育資源上與成都七中共享。

  「2003年雙方剛剛合作時,成都七中派遣了十幾位老師到七中實驗,為七中實驗搭建起來了教學教育制度,到目前,七中實驗的校長、兩名副校長仍是成都七中委派的,擔負教學管理責任,還有四五位優秀老師,在七中實驗授課。」成都七中負責人表示。

  高達投資控股股東,冠城集團董事長、七中實驗董事長洪清宜6月9日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七中實驗的發展、品牌形成過程中,成都七中確實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幫助。

  20億估值買了什麼?

  根據皖新傳媒公布的七中實驗投資方高達投資的資產評估報告,目前七中實驗的資產估值達到了20億元。對此,成都七中認為,20億元的估值包含了七中的品牌價值,但皖新傳媒方面否認了這一點。

  此次收購中是否包含成都七中的品牌價值,是成都七中與高達投資爭議的焦點。

  在與成都七中合作後,校名中冠有「七中」品牌,七中實驗迅速躋身成都教育圈中「四七九系」(指成都三大名校四中、七中、九中)的一員,成為當地頗有名氣的私立學校。皖新傳媒公告稱,2016年七中實驗高考本科上線率93%,一本率61%,位列成都市前列。

  2017年6月9日,成都七中高新校區,一初中生身著校服在操場上活動,校服背面成都七中字樣是成都七中校服標誌之一。

  皖新傳媒披露的資產評估報告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高達投資申報的剝離後評估範圍帳面資產總值3.46億元,負債3.28億元,淨資產總額1825.44萬元。 經資產評估機構評估後,高達投資各項資產中,僅長期股權投資出現增值,由2000萬元的帳面價值,增長到19.91億元的評估值,增值98.55倍。

  高達投資在評估範圍內的唯一對外投資正是七中實驗。公告也披露,七中實驗註冊資本為2000萬元。這意味著,七中實驗的資產估值達到近20億元。

  公告顯示,固定資產方面,七中實驗固定資產主要為300畝教育用地及近14萬平米的建築、教學設備等資產。

  「教育用地是政策用地,有使用途徑規定,估值並不高,其他建築、教學設備等資產,按照市場價估值,也不會超過5億元,我們認為七中實驗20億元的估值不可能不包含品牌價值。」成都七中負責人表示。

  成都七中方面稱,2005年成都七中與高達投資的合作協議明確約定,「七中」、「七中實驗」為成都七中所獨享品牌,七中實驗的教學教研成果等軟體資源屬於成都七中所有,非成都七中與七中實驗共享。

  在成都七中提出維權聲明後,皖新傳媒公告稱,本次交易涉及的高達投資的股權產權清晰獨立,七中實驗由高達投資舉辦,此次高達投資的股權評估價值中不包含成都七中的品牌價值。

  6月9日,七中實驗董事長洪清宜對記者表示,按照合作協議,成都七中品牌使用、委託管理等費用為200萬元/年,高達投資已支付相關費用,與成都七中並不存在品牌糾紛。

  洪清宜說,向皖新傳媒轉讓股權行為建立在與成都七中簽署的合作協議基礎上,並未侵犯成都七中權益,目前還未接到成都七中相關訴訟的應訴通知書。

  皖新傳媒披露的高達投資財務數據也顯示,高達投資的管理費用中,2016年發生了「七中管理費」200萬元,今年一季度出現了50萬元的「七中管理費」。

  「雖然成都七中提供的品牌授權使用等教學管理服務對實驗學校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高達投資已經並將繼續按照《合作協議》的約定向成都七中支付相應費用,成都七中的合法權益已通過收取相應費用的形式得到體現。」洪清宜表示。

  這一說法未獲成都七中認同。成都七中方面認為,皖新傳媒收購公告中提及的未來盈利模式,表明七中的教育品牌輸出和教學管理輸出是其獲利的主要來源。交易估價中應包含七中實驗中所含有「成都七中」、「七中實驗」的品牌價值以及七中實驗的教學管理、教育科研等軟體資源價值。

  義務教育「非營利」與上市公司對賭條款

  根據皖新傳媒的公告,高達投資原股東做出承諾,七中實驗三年累計的結餘總額應不低於3.09億元,同時計劃將七中實驗於2021年底之前在香港上市。對此,成都七中認為,根據法律規定,義務教育階段不能設立營利性學校,這一合作已不符合當初約定的目的與合作基礎。七中實驗董事長洪清宜則認為,上述業績對賭並非利潤對賭,結餘將用於擴大辦學,而非企業利潤。

  在皖新傳媒的公告中,七中實驗類型為民辦非企業單位。新京報記者獲得的七中實驗學校章程也顯示,七中實驗是一所自願從事教育活動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出資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報。

  但皖新傳媒收購公告顯示,七中實驗不僅存在盈利要求,還有對賭上市條款。高達投資原股東做出承諾,成都七中實驗學校三年累計結餘總額應不低於3.09億元。具體細分為,2018年結餘不低於9800萬元、2019年結餘不低於1.03億元、2020年結餘不低於1.08億元。

  七中實驗董事長洪清宜表示,上述業績對賭並非利潤對賭,而是學校辦學結餘,辦學結餘將用於擴大辦學,而非企業利潤。

  皖新傳媒還許下承諾,公司及相關方將盡最大努力爭取使高達投資和成都七中實驗學校於2021年12月31日前實現香港上市目標,並和高達投資的股東成都冠城戰略合作,在未來五年內開辦20所以上學校。

  對此,成都七中方面認為,今年9月1日實施的新《民辦教育促進法》規定,義務教育階段不得設立營利性學校。七中實驗的小學部、初中部均屬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七中實驗也一直是舉辦者不要求合理回報的非營利性的教育機構。

  「這樣一個對賭利潤、計劃融資上市的學校,還能是非營利性機構嗎?成都七中是公辦學校,我們認為繼續與高達投資合作已不符合當初約定的協議目的和合作基礎,無法與高達投資進行七中實驗學校的營利性合作。」成都七中負責人表示。

  記者獲取的資料顯示,在2015年,冠城集團投資4億元建設眉山冠城實驗七中,在建成招生後,在宣傳中使用「再造一所成都七中」、「七中的一切盡在其中」等成都七中元素宣傳。

  6月8日,成都七中實驗學校宣傳欄稱,該校是成都七中強力領辦、獨家管理的民辦學校。

  對於高達投資在未經許可情況下,便使用「七中實驗」名稱舉辦「眉山冠城七中實驗學校」。成都七中稱,已就冠城投資、達冠文化、眉山冠城七中實驗學校的侵權行為提起了訴訟。新京報記者獲得的法院受理通知書顯示,上述案件在5月已經受理。

  對於這起訴訟,七中實驗的學生家長更多擔心的是對七中實驗教學質量的影響。

  「我們當初把小孩送到七中實驗來,都是衝著七中的資源來的。如果成都七中勝訴了,七中實驗的冠名權和相關的資源都會被成都七中收回,即使成都七中敗訴,也肯定會影響雙方的合作,七中實驗還能享受到成都七中多少資源?」6月8日,一名七中實驗學生家長對記者表示。

  收購「收」走了七中實驗的未來?

  根據皖新傳媒公告粗略計算,按照當前的合作模式,七中實驗一年的營收至少達到了1.74億元。但成都七中方面稱,這一合作只能在七中實驗進行,且學校無法與高達投資進行七中實驗學校的營利性合作,原有協議需重新審視。皖新傳媒則表示,收購事項已經充分公告,目前資產尚未交割。

  未來能夠取得的收益,正是七中實驗估值基礎。皖新傳媒披露的估值報告中稱,七中實驗是根據現有的業績及未來業績承諾作出估值。公告稱,合併七中實驗財報後,高達投資2016年實現營收1.93億元,淨利潤8673萬元。2017年1-3月營收4803萬元,淨利潤2026萬元。

  皖新傳媒公告顯示,七中實驗的營業收入主要為教育服務收入,即學費收入。成都招生考試委員會6月6日公布的民辦學校收費標準中,七中實驗高中學費收費標準為3.4萬元/學年,此外還有1200元/學年的住宿費、3500元/學期夥食費以及約1200元的各項學雜費。

  新京報記者從七中實驗小學部、初中部了解到的費用信息顯示,其學雜費收費標準與高中部類似,均超過3萬元/學年。皖新傳媒公告顯示,目前,七中實驗在校生約5800人。以此計算,在現有規模下,七中實驗能保持每年至少1.74億元的營收。

  成都七中方面認為,七中實驗能夠收取如此高額的學費,正是其開辦以來,成都七中為其提供了管理制度、培養了師資資源,其以成都七中品牌招生,獲得了品牌溢價。

  對於未來盈利模式,皖新傳媒公告稱,依託七中實驗的辦學模式及品牌影響力,加大辦學規模獲得合理的投資收益;整合七中實驗辦學模式對外輸出。七中實驗董事長洪清宜接受採訪時也表示,七中實驗擴建後,在校生規模將增加1500人左右,可保證未來三年業績承諾的完成。

  但在校生規模似乎已經遇到「瓶頸」,據成都教育系統人士透露,七中實驗的批准教學規模為5100人。記者通過七中實驗招生資料統計的人數顯示,其小學部學生近2500人,初中部2200餘人,高中部雖未披露具體人數,但顯示擁有24個教學班,每班人數約45人,以此計算學生人數約1080人,其在校生人數已達到5800人左右,超出批覆的辦學規模。

  對外輸出辦學模式,則受限於合作協議。「我們和高達投資籤署的合作協議,只規定在七中實驗,是限定了地點、時間的合作模式,其他地方用七中品牌辦學都是違規。」成都七中負責人表示。

  一旦與成都七中的合作協議終止,七中實驗是否還能保持如此高的收費及招生成為疑問。七中實驗董事長洪清宜表示,七中實驗與成都七中的合作協議還有6年到期,到期後雙方將商談續約問題,如無法續約,也可藉助皖新傳媒的資源。

  但成都七中方面認為,就目前情況看,與高達投資合作已不符合當初約定的協議目的和合作基礎,成都七中無法與高達投資進行七中實驗學校的營利性合作,原有協議需重新審視。

  對於成都七中與七中實驗、高達投資之間的糾紛,6月9日,記者也致電皖新傳媒,其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該訴訟糾紛並不涉及上市公司,有關收購高達投資的事項,上市公司已充分公告,目前交易資產還未交割。

  □新京報記者 李春平 四川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探秘」成都萬匯學校:「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優質名校
    所謂的「新」,即是指在這裡就讀的學生,能夠以公辦學校學生的身份,享受到優質民辦國際化學校的教育資源。 所有成熟型教師均來自於公辦或私立一流名校,教師大多來自於985、211以及省部級重點院校。90%的教師獲得過市區級以上「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或在市區級以上教師技能比賽中獲獎,多人擁有所教學生考入成都四七九名校及當地一流名校經歷。
  • 成都七中萬達學校「牽手」伏爾加格勒第五中學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18日訊(記者 仲健鴻)11月18日,成都七中萬達學校與伏爾加格勒第五中學在成都籤署建立友好學校關係協議書。協議約定,雙方共同舉辦冬令營、夏令營等活動,互派學生到對方學校進行遊學、交流,增進雙方學生之間的友誼,共同進步;同時加強兩校教職員工和雙方友好家庭之間的教育交流。
  • 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承包商背後利益鏈調查
    在今年1月5日才當選成都營山商會執行會長的吳春雷,正是德羽集團的控制人。根據其公司官方網站此前所宣稱,四川德羽服務的學校包括成都七中、廣元中學、簡陽中學、雲南昭通學院、重慶江北中學等學校30餘所,服務學生20餘萬人。3月13日下午,根據溫江區政府通報的消息稱,該區公安分局對成都七中實驗學校負責食品安全的八名責任人開展全面深入的調查。
  • 皖新傳媒成功舉辦「WWIN」大會 K12在線教育模型初現
    中證網訊(記者 任明傑)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由皖新傳媒及其控股股東新華發行集團聯合舉辦的主題為「創領趨勢,聚變未來」的「2017皖新WWIN」大會1月21日在合肥成功舉辦。
  • 百強名校:成都七中2019年初二上學期生物期末考試卷+精品解析
    #百強名校試題#系列:←點擊左側藍色百強名校試題即可打開更多試題今日分享:成都七中2019年8年級(初二)上學期生物期末考試試卷+精品解析麥麥口號:不帶精品解析的,麥麥不發!圖片來自:視覺中國四川成都七中2019年八年級上學期生物期末考試試題-試題部分結束
  • 投資13億,沒修一棟辦公樓!成都這所K12學校,帶來的全是「硬貨」!
    亮眼的成績,閃亮的教師陣容,惹火的名校背景,這還不是成都市溫江區二十一世紀學校的全部。 在看完幾十張高清效果圖,腳踏實地走完學校卡卡角角後,見過世面的小編也有點驚呆了,成都市溫江區二十一世紀學校打出了成都k12學校頂配硬體!
  • 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事件輿情研究
    區公安分局已對學校及食堂相關責任人進行調查」。7時41分,「@金溫江」發布第二次通報,再次強調了相關部門已到校監督,並稱「成都七中實驗學校立即終止與原食品供應商的合作」。此外,在微博和朋友圈中廣泛流傳疑似家長與警察對峙、衝突的視頻,令網民普遍同情家長遭遇,促使大量網民開始關注此事,並追問事件的來龍去脈。「成都七中實驗學校家長因孩子長期拉肚子、臥底學校食堂一個月拍攝圖片」「學生家長維權導致跳樓身亡」等消息也衝擊著網民心理底線。
  • 七中萬達新教育集團吸納通錦和金牛中學
    金牛區區委區政府要求將整合中學教育資源,提高區域整體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成立「成都七中萬達學校教育集團」。   新集團「一校三區」吸納通錦、金牛中學為成員   據了解,成都七中萬達教育集團的龍頭學校為七中萬達本部,成員學校為成都市通錦中學校、成都市金牛中學。名校引領、集團發展,形成一校三區的模式。
  • 【復盤】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事件輿情研究
    區公安分局已對學校及食堂相關責任人進行調查」。7時41分,「@金溫江」發布第二次通報,再次強調了相關部門已到校監督,並稱「成都七中實驗學校立即終止與原食品供應商的合作」。3月13日10時左右,「@頭條新聞」「@時間視頻」「@鳳凰網財經」等轉載一段疑似學生家長發布的視頻,內容顯示家長深夜聚集學校討說法,食堂操作間內臟亂不堪,部分冷排骨長滿黑點、毛肚發黴、雞腿變色等。
  • 成都未來5年什麼樣?一場特別的座談會 來聽聽這些基層聲音
    ——成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 梁嫻  「要進一步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實現傳統名校與新優質學校的資源共享和常態互動。」  ——成都七中育才學校校長 吳明平  城市發展徵程壯闊,落腳點卻總在細微之處。企業如何評價城市的營商環境、市民對城市的生活品質有何感受,是宏觀框架下的每一片磚瓦。
  • 成都嘉錦與七中嘉祥,你真的了解嗎?
    嘉祥外國語學校,作為5朵私花之一,因拔尖的生源及較好的出口成績,和其他幾所私花一樣,都是家長們熱捧的學校。對於剛接觸嘉祥的家長來說,混群時聽到「嘉錦」「七中嘉祥」時,有人可能就納悶了,不就是嘉祥外國語學校錦江校區嗎?怎麼還有七中嘉祥的說法?
  • 成都七中實驗學校事件調查結果公布:發現有家長製作食材黴變虛假...
    今天上午10點30分,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管理問題成都市聯合調查組舉行新聞發布會,由成都市市場監管局、成都市衛健委、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溫江區政府、成都市公安局、四川源坤國科質量檢驗有限公司等單位負責人,通報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管理問題相關情況,就公眾關注的問題進行說明。
  • 中國第10所傳媒院校?西安傳媒學院要來了!
    、遼寧傳媒學院之後新一所傳媒命名的高校。2004年5月,教育部正式下文批准成立浙江傳媒學院;與此同時,新校區在杭州下沙高教園區順利建成。 03.山西傳媒學院 1983年,建立華北廣播電視學校。1990年,在華北廣播電視學校基礎上成立國家廣電總局廣播電影電視管理幹部學院,是全國僅有的獨立設置的廣播影視類成人高等院校。
  • 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事件:三家長用薑黃粉紅曲製造變質食品假象
    今日上午10點30分,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管理問題成都市聯合調查組舉行新聞發布會,由成都市市場監管局、成都市衛健委、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溫江區政府、成都市公安局、四川源坤國科質量檢驗有限公司等單位負責人,通報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管理問題相關情況。
  • 成都這個區:初中學校正在崛起,官宣小升初劃片又有新變化
    七中初中錦城校區與七中初中學校實行統一管理、同一法人、同一校長的雙校區模式。法人皆為七中初中的校長李笑非。從此,成都七中初中學校如同七中林蔭與七中高新一樣,正式進入「一校兩區」的發展模式。七中初中本部(自此以後,天環街的七初被稱為本部)派出成都七中初中學校副校長王嵐老帶領一批老師來到錦校區。但從去年來看,情況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處於調整期的七初錦城,需要得到七初本部更多的支持。雖然會有一個過程,七中初中錦城校區的未來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招生情況:2019年4個班,平行分班。
  • 「探秘」成華區優質名校:成都萬匯學校迎來首批學子
    位於成華區華林一路41號的成都萬匯學校,迎來了首批學子。成都萬匯學校究竟在哪?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到目前為止,如果不是萬匯學校的家長,或許都不知道學校在哪裡。」萬匯學校校長劉曉燕介紹,萬匯學校是一所由成華區舉辦,跨體制的全日制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學校佔地面積38畝,設計規模54個班,可提供1—9年級學位2500個。學校推行「兩自一包(管理自主、教師自聘、經費包幹)」。
  • 「發現一起,處置一起,露頭就打」 成都違規招生宣傳自媒體被約談
    1月14日,成都市教育局發布了《關於對「成都名校」視頻號發布不實信息的通報》。通報稱:「成都名校」視頻號發布短視頻「成都初中升學率排行榜」,存在炒作升學率和發布虛假不實信息等違規行為,違反了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教育部中小學招生「十項禁令」以及成都市2021年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入學工作負面清單等文件中有關嚴禁公布、宣傳、炒作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的禁止性規定。
  • 成都女生被牛津、耶魯、斯坦福等11所名校錄取(圖)
    除了李思緲被11所名校錄取,還有13個被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紐約大學、芝加哥大學等名校錄取的學生,除此之外,還有18個北大、清華、浙大、上海財經大學等國內名校的保送生,「總共有將近50個學生被錄取、保送或者拿到自主招生錄取資格,今年高考裸考的只有十幾二十人。」說到自己所帶的班級,張裕琪滿是自豪。
  • 成都七中實驗學校小學部開設STEAM特色課程 打造開放式學習空間
    STEAM特色課程 供圖 成都七中實驗學校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近年來,成都七中實驗學校小學部STEA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rts、Maths)特色課程致力於打造開放式的學習空間,注重互動式與浸入式教學,讓同學們從興趣出發,在「玩中學」、在「做中學」,人人都是小主人,享受跨界知識學習的快樂。
  • 化學博士 哲學博士 物理學博士 他們來天府七中幹啥
    2016年11月,天府七中首批優秀應屆畢業生招聘工作圓滿結束,為符合天府七中「立人為先」、高起點、高標準、高品質的建設目標,學校首次引進北大、復旦、中國石油大學的文、理、工學學科博士各一名,他們將攜手締造一所名校。博士們來了,他們會給天府七中帶來了什麼?今天,讓我們先走近三位博士,聽聽他們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