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10點30分,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管理問題成都市聯合調查組舉行新聞發布會,由成都市市場監管局、成都市衛健委、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溫江區政府、成都市公安局、四川源坤國科質量檢驗有限公司等單位負責人,通報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管理問題相關情況。
溫江區區長:梳理事發經過 從八方面加強管理
成都七中實驗學校由成都高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舉辦,位於成都市溫江區光華大道三段281號。學校設有小學部、初中部、高中部、國際課程中心,現有14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5600餘人,教職員工800餘人。
2019年3月10日下午學生返校時,小學部四年級1班6名學生家長送學生返校後,向學校反映學生在3月8日下午出現過腸胃不適的情況,要求前往食堂查看,並對食堂有關情況進行拍攝,將部分圖片發至網上。
3月12日13時30分,校方小學部負責人召集食堂管理人員、小學部家委會及膳食委員會部分成員共10餘人,在小學部月亮灣二樓會議室召開溝通協調會,就網絡上部分傳播的圖片作解釋說明,並就前期家長反映的學校食堂使用速凍和油炸食品、使用勾兌飲料,以及食材採購、食堂監管等問題與家長代表進行協商。參會家長要求停用冷凍食品和複合調味料、更換部分食材品牌。15時左右,又有30餘名家長通過網絡聯絡並趕往學校,部分前往會議現場,部分前往小學部食堂查看,並再次就冷凍食品、複合調味料、更換部分食材品牌等問題提出要求。會議於當天下午6時左右結束,校方承諾,將支持學生家長參與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監管、更換部分食材品牌、減少冷凍食品和複合調味品,並於次日形成整改方案,徵求學生家長意見。
3月12日11時許、13時許,溫江區市場監管局兩次接到群眾關於七中實驗學校食堂食品問題的投訴。15時30分,溫江區市場監管局、區教育局第一批工作人員分別到達現場開展工作。17時,第三方檢測機構四川源坤國科質量檢驗有限公司2名工作人員到達,依規對庫房內5個批次食品進行抽樣。後因部分家長認為沒有家長參與的抽樣過程不會予以認同,並阻撓送檢,故未檢測。
3月12日17時至18時,學校小學部學生放學,學生家長逐漸在校內外聚集。19時許,校方在階梯教室繼續就學校食品安全問題進行解答。同時,另一批約40餘名家長在學校門口聚集,反映同樣問題,21時,這部分家長自行前往食堂查看,看到四川德優康農副產品配送有限公司配送員正對食材裝車搬運。部分家長遂阻止配送員裝車,將車上、堆放在地上以及食堂內和凍庫存放的糧食、蔬菜、肉類、調味品等食材拆封拆袋、扔擲拋灑、照相攝像,並與校方工作人員及配送員發生肢體衝突。
3月12日21時許,溫江區市場監管局局長朱幼紅、教育局局長黃曉東分別帶隊到達現場開展工作。22時30分、23時,溫江區分管教育的副區長鄒華、分管市場質量監管的副區長景仁志和副區長、區公安分局局長陶旭東先後到達現場開展溝通協調工作。期間,正值學校中學部部分班級學生放學,400餘名家長接孩子放學,也逐漸在現場圍觀。23時10分,區委書記王道明,區委副書記、區長馬烈紅到現場組織開展工作。
3月13日凌晨,經反覆溝通,在部分現場家長見證下,溫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第三方檢測機構四川源坤國科質量檢驗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開始對車內及庫內食品進行取樣送檢(19批次),其餘材料連夜就地封存。區公安分局依法對8名食堂責任人開展全面深入調查,家長隨後陸續散去。
13日凌晨3時,區委書記王道明主持召開會議對相關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區委區政府成立工作組入駐學校開展工作,區政府機關事務服務中心接管學校食堂,保證在校師生正常安全就餐,召開學校各年級班主任會議,通過老師開展家長的溝通疏導等相關工作,通過溫江官方微博對事件情況進行通報。
從13日開始至今,已組織相關方面採取多種方式和渠道與家長進行溝通協調,相關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本次事件暴露出成都七中實驗學校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馬列紅也在現場介紹到,事件發生後,為加強成都七中實驗學校管理,相關部門主要從以下八個方面進行了管理。
一、依法對學校舉辦者成都高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學校法定代表人履行辦學主體責任不到位進行立案調查。
二、鑑於成都七中實驗學校管理制度不健全、責任落實不到位、化解調處矛盾不力,江宏作為校長,應承擔領導責任。成都七中實驗學校董事會已解聘江宏的成都七中實驗學校校長職務;成都七中已免去江宏的成都七中校長助理職務,並已確定新選派到成都七中實驗學校的校長人選,選優配強學校管理團隊,全面加強學校日常教學和後勤管理工作。
三、已責令成都高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依法重組學校董事會,學校董事會由舉辦者代表、校長、教職工代表組成,其中三分之一以上須有五年以上教育教學經驗。學校董事長、董事名單報審批機關備案。
四、已責令成都高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落實學校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確保校長充分行使教育教學和行政管理職權,依法依規修訂學校章程並公告。
五、督促成都高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兌現對教師的承諾,穩定教師隊伍。
六、已責令學校開展全面的工作作風整頓,並指導學校完善落實教職工代表大會、家委會參與重大事務決策、校務公開等民主治校制度。
七、已責令學校儘快建立完善食堂食品安全監管機制,認真落實校長陪餐制度,確保每餐有學校管理團隊人員陪餐,啟動升級明廚亮灶和食品溯源系統。改組膳食委員會,建立家長陪餐制度,確保家長參與校園食品安全監管。
八、成都市教科院、成都市教育學會選派專家對學校開展教育教學視導,確保教育質量穩定。
下一步,還將將切實履行好政府監管責任,進一步加強對學校的教育和安全管理的監管工作。同時,也誠懇地歡迎社會大眾和各位媒體朋友對我們進行監督。
四川源坤國科質量檢驗有限公司:除粉條樣品有黴斑不合格外,其餘17個樣品目前所檢項目未發現問題
據介紹,3月13日凌晨,在現場家長及成都市溫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見證下,檢測機構現場提取19批次樣品,其中1批次為用於清潔地板的工業鹼,不屬於食材範疇。其餘18批次食材樣品為金鑼火腿腸、天健肉餅、牛排、即食血豆腐、油條、粬米、毛肚、扇貝、雞蛋、珍珠湯圓、葡式蛋撻皮、特級甜紅椒、紅太陽鹹蛋黃、水媽媽牌冬陰功醬、魚頭剁椒、粉絲、粉條、泡菜。每批次樣品取三份,一份檢樣、一份備樣、一份家長留存樣,所取樣品均有家長代表在封條上簽字確認。
18批次食材樣品中4批次為即食性包裝產品,7批次為非即食性包裝產品;7批次為散裝產品。即食性包裝產品獨立包裝數量不足。
依據樣品明示執行標準、標籤明示值、相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樣品狀況,確定了感官、營養成分、真菌毒素、獸藥殘留、重金屬、食品添加劑、非法添加物、致病菌等33個檢測項目。針對取樣現場混亂、樣品數量不滿足檢測標準規定的情況,開展了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24個項目的監測。
檢測結果除粉條樣品有黴斑,檢驗結論不合格外,其餘17個樣品目前所檢項目未發現問題,另有3批次樣品沙門氏菌預計在18日早上將有初步結果。
本次檢測嚴格按照檢測程序和標準進行,並安排對檢測過程現場監督,對檢測質量採取加標回收等方式進行質量控制,保證檢測數據準確性。同時檢測結果沒有受到任何第三方的幹涉或影響,備份樣品保存完好。
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發現有人製造虛假食材圖片
成都市市場監管局於3月15日對學校食材開展了溯源調查。經查,四川德羽後勤服務公司食材分別由德優康農副產品配送有限公司、溫江王氏水產店、溫江曉誠禽蛋店、四川聯發體食品有限公司等4家供貨商提供。經檢測,德優康農副產品配送有限公司供應的粉條不合格,剩餘粉條已全部封存,已立案調查。
除此之外,市市場監管局還公布了網絡流傳的一些被認為是發黴、變質的食材照片與當天現場封存於學校食堂凍庫的食材照片的對比圖片。
肉夾饃照片
左邊是網絡流傳的所謂發了黴的肉夾饃照片;右邊第一張拍攝於凍庫、第二張拍攝於實驗室左右兩邊照片的肉夾饃色澤有明顯差別,從右邊的照片可以清楚看到,肉夾饃表面白色部分為餅皮渣和冰晶,不是發黴的肉夾饃。
牛排照片
左邊是網絡流傳的所謂發黴、有雜質的牛排照片;右邊是拍攝於學校凍庫的牛排照片。從右邊照片清楚顯示,牛排表面沒有發黴,所謂「雜質」實際上是紅曲米。右上角的白色物為肉夾饃。
雞腿照片
左邊照片是網絡流傳的使用了硫磺的雞腿;右邊照片清楚顯示,雞腿表面的黃色粉末實際上是薑黃粉,根本不是硫磺。
魷魚照片
左邊是網絡流傳的汙染了的魷魚照片;右邊照片是冰凍魷魚的色澤正常,其上附著的黃色、綠色物為玉米、豌豆、火腿腸等其它食材。
牛肉照片
左邊是網絡流傳的所謂變質牛肉;右邊是凍庫拍攝的牛肉照片,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冰凍牛肉的色澤正常,其表面有淡黃色的板慄和白色的被撕破的食品包裝袋,不是變質牛肉。
粉條照片
左邊是網絡流傳的有黴斑的粉條照片;右邊是庫房及檢測機構實驗室拍攝的粉條照片。經專家和四川源坤國科質量檢驗有限公司檢測人員鑑定,粉條表面有肉眼可見的黴斑,檢驗結果為不合格。
與此同時,在檢查廚房凍庫時,調看廚房內監控視頻後,發現有人疑似製作虛假食材圖片,與網上炒作的圖片相似。溫江區市場監管局已將涉嫌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
成都市衛健委:沒有學生咳血、激素超標、腎衰竭
3月12日下午,部分學生家長反映成都七中實驗學校小學部食堂食品質量有問題。事件發生後,省市區衛健部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一是於3月13日凌晨派出醫療專家組進駐學校,24小時值守。二是緊急安排市五醫院和市婦女兒童醫院,為學生提供諮詢體檢服務。三是成立由部、省、市級醫院專家組成的專家指導組,提供專業指導。四是省市區疾控部門開展了流行性病學調查。
針對3月13日成都七中實驗學校以自述腹痛等症狀就診的36名學生,市區兩級疾控中心開展了人群流行病學調查、食品衛生學調查和實驗室檢驗。臨床檢驗結果正常,肛拭病原學檢驗和留樣食品檢驗結果均為陰性,結合就診學生的飲食史、臨床表現等進行綜合分析,排除食源性疾病暴發。
據統計,截至3月16日20時,成都七中實驗學校已有929人到華西第二醫院、省人民醫院、市婦兒中心醫院等6家醫院就診體檢,其中,就診76人,體檢829人。就診學生中,1人因急性闌尾炎住院手術治療,恢復良好;1人因慢性胃炎入院治療,情況良好;1人因急性胃腸炎留觀輸液治療後離院;1人自述腹痛要求住院檢查,目前一般情況好。其餘就診和體檢學生均無明顯異常。
成都七中實驗學校事件發生後,學生激素超標、咳血、腎衰竭等消息在網上大量傳播。從目前就診和體檢情況來看,我們未接到七中實驗學校學生在醫院檢查中出現上述情況的報告。檢查中也發現有一些青少年常見症狀,比如腸繫膜淋巴結腫大。
成都市衛健委已落實了華西醫院、華西第二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等9家醫院設立專家諮詢點,為有需求的成都七中實驗學校學生提供諮詢評估服務。
成都市公安局:
發布會現場,成都市公安局常務副局長戴德軍對「散布涉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品安全問題網絡不實信息的調查處理情況」進行了通報。
戴德軍介紹到,近日,位於成都市溫江區的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部分家長反映的「學校食品安全問題」成為了社會關注熱點。同時,網絡上也出現一些與事實不符的圖片、視頻和言論信息,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公安機關對此依法進行了調查處理。3月14日下午,成都網警巡查執法帳號已對5起網絡謠言進行了「網警闢謠」。
案例一:家長在學校打工臥底一個月?
3月13日,網警在工作中發現,網上流傳了內容為「一個孩子長期拉肚子,家長帶到北京檢查,說是長期吃黴變食物造成的,於是家長到學校打工臥底一個月」的不實信息,造成了不良社會影響。
經調查,該信息於3月13日最早出現在名為「一大波美女」的微信群中,系網民「zww1980XXXX」發布。該網民真實姓名為張某某(女,39歲,本市人,某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科幹事,非成都七中學生家長)。調查中,張某某如實供述了違法事實,承認該不實信息為自己道聽途說後,未經核實就在微信群發布的。經教育訓誡,張某某深刻認識到了自身違法行為造成的社會危害。
鑑於張某某能夠主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本著教育與懲罰相結合的原則,公安機關責令其具結悔過後,予以教育釋放。
案例二:家長跳樓維權?
3月13日,網警在工作中發現,網上流傳內容為「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給學生吃的是腐食,含有大量黃麴黴毒素,導致學生長期腹瀉,現家長維權,已有家長跳樓身亡」的不實信息,後被其他網民大量轉發擴散,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經調查,該信息由網民「南南師太XXXX」於3月13日最早在新浪微博發布。該網民真實姓名為梁某(女,37歲,本市人,某公司職員,非成都七中學生家長)。調查中,梁某如實供述了違法事實,承認自己為博人眼球,企圖製造社會影響,故意編造虛假消息在網上發布。
鑑於梁某的行為已嚴重破壞社會秩序,涉嫌違反《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公安機關對梁某以尋釁滋事罪予以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三家長製造虛假變質食材圖片:往雞腿撒薑黃粉 毛肚灑紅曲米
根據現場監控畫面顯示,3月12日22時24分,圖像中央聚集了幾名家長,其中一位穿著黑色夾克的男子從地上撿起一袋薑黃粉( 一種調味料),撕開,灑向堆放在推車最上方的一箱冷凍雞腿上。
監控畫面中,一男子背對鏡頭,走近食材,從地上撿起了一袋薑黃粉, 將其撕開,撒到雞腿上,因為薑黃粉黏在手上,他又雙手合十將粉末搓到雞腿上, 隨後摸出手機拍照。緊跟著,另一名黑色外套的男子走近,撒粉、拍照、離開。
22時26分,一名穿瑰紅色外套的女子單獨出現在了畫面中,又拿起沒有撒完的半袋薑黃粉,繼續撒向雞腿,然後一手舉起手機,一手拎起剩下的薑黃粉拍照,接著,轉身離開 。
警方介紹,監控畫面中的三人名為文某某(女)、王某某、彭某,三人都進行了撒薑黃粉拍照,上傳網絡的行為。其中,據王某某本人的交代與警方現勘情況,王某某還將紅曲米撒入毛肚拍照,以呈現出毛肚黴變的效果。
目前,三人已被警方控制。
警方介紹,目前有三名家長因涉嫌尋釁滋事罪被警方調查,他們均對自己的行為表示很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