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方面,火星是我們近距離觀察過的最像地球的行星。火星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水,有大量的侵蝕、沉積巖,火山,雲,冰蓋,沙丘和乾涸的河床等特徵。那裡有完整的地質歷史,可以說和我們的星球一樣有趣。
但是,由於火星的直徑只有地球的一半,質量只有地球的百分之幾,而且它與太陽的距離也比地球大得多,因此它的命運與地球非常、非常不同。火星已經變得寒冷、乾燥,而且非常、非常的荒涼,然而在我們的星球上,生機勃勃的海洋中出現了各種生物。即使在火星表面新發現了液態水,也無法改變火星的演化方式與地球極其不同這一事實。雖然不完全了解這是如何發生的,但是我們有理由去擔心:地球有一天會步入火星的後塵,最終變成一顆荒蕪星球,那些倖存下來的生命只能轉移到極端的地方,而不像現在這樣無處不在。
來源: NASA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Maven(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任務)就是要弄清楚火星是如何變成這樣的。通過測量火星大氣如何與太陽相互作用,原子和離子——這些粒子是如何被吹離火星並消失在太空深處的,通過研究太陽風、極光和其他大氣效應,我們不僅可以得知火星目前正在發生怎樣的變化,還可以弄清楚它是怎樣變成一個如此荒涼的的世界。此外,專家號於2013年發射,具備與火星軌道上的漫遊者號、著陸者號和其他衛星通信的能力,這意味著它可以同時從多個點提取有用的數據,而不用向地球發射需要20分鐘才能返回火星的信號。
圖解:海盜號(英文:Viking 1)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維京號計劃中兩艘飛往火星中的第一艘。
來源© NASA / Viking 1
之前,Maven(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任務)的代表團宣布了他們的第一個科學結果,我們的發現極大地證實了我們的預期,以及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精確細節:在太陽系最初的幾億年裡,火星擁有豐富而活躍的水,有海洋、河流、降雨等等。但是,在火星形成後不到十億年的某個時間點,它的全球磁場不復存在,保護星球不受太陽風侵害的主要力量也就消失不見了。
通過對火星大氣頂層的測量,我們得知太陽風中快速移動的粒子大部分都是質子——撞擊這顆紅色星球的速度約為每小時100萬英裡(44.7萬米/秒,約為光速的0.15%),速度之快令人難以置信。
這些與火星發生碰撞的粒子速度非常快,所以他們有足夠的能量逃離火星的引力;目前,火星每一秒大約會失去100克(四分之一磅)大氣。
圖解:太陽風與火星高層大氣相互作用,但由於全球磁場(藝術家的概念)而偏離地球。
來源:NASA
此外,火星的大氣層和地球的大氣一樣,偶爾也會被太陽耀斑/風暴撞擊。不同的是,我們的磁場可以將這些粒子吸入兩極,形成極光,而火星上沒有全球磁場,這就意味著在星球上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感受到風暴!即使是在風暴很弱的時候,大氣的損失率也會增加10到20倍(這意味著你每秒損失的不是1 / 4磅的大氣,而是每一秒鐘都遭受著極大的損失),到了晚上,在這顆星球表面的一個地方都可以看到極光,這是非常壯觀的。
在太陽風暴(右)期間,與正常的太陽風條件(左)相比,火星的大氣損失急劇增加。
來源:NASA
我們還了解到大氣的流失是漸進的,要花上幾千萬年的時間,這意味著兩件重要的事情:
如果在火星的早期有生命存在的話,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大氣逐漸變化的過程中,它們已經進化到可以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甚至可能生存到今天。
如果我們決定通過人工創造一個稠密的大氣層來改造火星的話,那麼在我們需要補充它之前,它可以存在數百萬年。
有趣的是,如果我們不對火星進行任何幹預,就目前火星大氣損失率來看,在20億年之後,火星將會丟失所有的空氣,變成一個類似水星或月球的世界。
圖解:這些數據基於維基百科上太陽系天體大小的列表
來源:Imgur user stopitcharlesgetoutofmyhead
除此之外,在過去可能還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但Maven也不能告訴我們。如果火星被小行星撞擊過,這可能使它失去相當多的大氣;如果太陽耀斑在太陽系早期更普遍的話(它們應該是這樣,但我們不知道),那麼早期的大氣損失可能會更多;其他因素如濺射、熱逃逸和光化學過程也可能導致大氣損失。Maven只告訴我們了一部分;這恰好也是我們認為最主要的一個因素。
好消息是,就像機遇號火星探測車一樣,Maven的表現不僅完全符合預期,而且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了它的設計效益。它帶給了我們兩個巨大的驚喜:其一是瀰漫分布在整個星球的極光,另一個是一種被稱為「瞬態金屬層」的現象,這是我們在星際塵埃與火星碰撞時所看到的,它在火星上層大氣中留下了一層富含重元素(主要是金屬)的薄層。隨著任務的繼續,我們一定會得知更多的信息。
來源:NASA
請注意,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地球上的磁場在短期內沒有消失的跡象。它的核心能量可能發生翻轉和反轉,即南北極交換,但在可預知的未來(至少在幾十億年裡是肯定的),我們應該會繼續受到保護,不會遭受太陽風的侵害。我們可以想像,有一天我們會遭受和火星一樣的命運,但在那之前,我們很可能會被炎熱的太陽烤焦。
作者: startswithabang
FY: Voyager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