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陽小腸經話養生,小腸功能失調,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2020-12-03 七楓葉養生館

十二經脈養生祛病詳解——手太陽小腸經

中醫有「小腸主液」之說,這是因為小腸能「泌別清濁」,參與了人體的水液代謝。小腸的這種功能決定了小腸經的治療範圍,凡與"液」有關的疾病,都可以先從小腸經來尋找解決辦法。所以,手太陽小腸經是手到病除的液病殺手。

◆經絡循行路線:起於手小指尺側端(少澤穴),循行於上肢外側後緣,繞行肩胛部,從頸部經面頰,到目外眥,止於耳前聽宮穴,分支從面頰抵鼻,止於目內眥(交膀胱經)。

◆體內聯繫:屬小腸,絡心,並與胃、食管、目、耳有聯繫。

◆功能主治:本經主治頭頂、五官病症、熱病、神志疾患及本經循行部位的其他疾病。

◆循行時間:小腸經在未時,即13~15點最旺。

◆經穴歌訣:手太陽經小腸穴,少澤先於小指設。前谷後溪腕骨間,陽穀須同養老列。支正小海上肩貞,膈俞天宗秉風合。曲垣肩外復肩中,天窗循次上天容。此經穴數一十九,還有顴入聽宮。

◆小腸經循行歌訣:手太陽經小腸脈,小指之端起少澤,循

手外側出踝中,循臂骨出肘內側。上循臑外出後廉,直過肩解纜肩胛。交肩下入缺盆內,向腋絡心循咽嗌。下膈抵胃屬小腸,一支缺盆貫頸頰。至目銳眥卻入耳,復從耳前仍上頰。抵鼻升至目內眥,斜絡於顴別絡接。

手太陽小腸經循行路線

小腸的工作原理,小腸將脾胃初步加工過的食物,進一步加工整理,並將其分為有用的水谷和無用的糟柏兩部分。再將水谷加工為可以被機體利用的營養物質,上輸心肺,營養全身;把糟柏中的水分歸於膀胱,渣滓歸於大腸,藉助二便排出體外。

小腸功能失調,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如果小腸功能失調,則二便失調,氣機阻滯,滯而為痛,表現為腹部疼痛等;也能導致消化、吸收障礙,表現為腹脹、腹瀉、便溏等;甚至會使脾胃升降受阻,出現嘔吐、不思飲食等症狀 ;再嚴重就會讓我們心火上升,出現小便短赤、灼痛、尿血、心中煩熱、面紅、口舌生瘡等症狀。可見,調理好小腸經,對消化、泌尿、循環等多個系統都能起到良性調節的作用。

小腸經在未時,即13~15點最旺。中醫講"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腸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其主要功能是將經胃初步消化的食物進一步消化,將食物中那些精華養料吸收後,通過脾的運化,滋養全身,並將消化後糟柏樣的化物傳送到大腸,而其中的水液則通過其他臟腑的作用而滲入膀胱。所以小腸經被看成是人體未時值班的生產線工人,它辛勤地加工著供身體應用的養料。

疾病在小腸經上的表現

未時陽氣開始下降,陰氣開始上升,是按揉小腸經以保養小腸的最佳時間。保養小腸相當重要,因為心和小腸互為表裡。表是陽,裡是陰,陽出了問題,陰也會出問題,反之同樣。心臟病在最初很可能會表現在小腸經上。有的人每到下午兩點多鐘就會胸悶心慌,可到醫院又查不出心臟有什麼問題。這就是因為小腸屬陽屬表,一旦出了問題,裡邊的心臟肯定也會出現問題。再者,小腸與脾胃的生理功能關係密切,二者同為機體升降之樞紐。小腸的氣化存在於生命活動的全過程之中,是津液生成、輸布、調節的重要器官。

小腸經的養生調理之道

我們不僅要適時地在小腸經上做一些按摩導引,還應該做少量和緩的運動,這樣更有助於營養物質在小腸內的消化吸收,使二便通調,氣機舒暢。

重點穴位定位及按摩手法

少澤

【定位取穴】在小指外側指甲角根部。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甲掐按少澤穴約20秒,然後鬆開3秒,反覆操作1 0次即可。

【主治功效】治療乳房脹痛、乳汁少等乳房疾病非常有效,還可治頭痛、昏迷、咽喉腫痛高熱等病。

後溪

【定位取穴】第5掌指關節後尺側,赤白肉際處。

【按摩方法】用拇指甲按於患側後溪穴上,力量由輕漸重,使酸麻腫脹的感覺向上擴散,一般持續2~3分鐘。

【主治功效】治療癲癇、發熱、夜間出汗、瘧疾、耳聾、眼睛紅腫疼痛、鼻出血、手臂疼痛、胸中疼痛、頸椎病、落枕等病症。

陽穀

【定位取穴】手腕外側,小魚際根部,腕關節突起的骨頭和尺骨頭突起間的凹陷處。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拇指點按陽穀穴半分鐘,隨即順時針方向按揉約1分鐘,然後逆時針方向按揉約1分鐘。

【主治功效】治療腕關節扭傷、腕關節三角軟骨損傷、肋間神經痛、耳鳴、口腔炎等。

天宗

【定位取穴】兩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搭在被按摩者肩膀上,拇指自然向下,拇指指端所指部位。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坐位或俯臥,按摩者兩手拇指先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揉天宗穴1分鐘,然後逆時針方向按揉1分鐘。

【主治功效】治療頸椎病頸部僵痛、肩胛部疼痛、肩關節疼痛、腋下胸壁脹痛、乳房脹痛等。

秉風

【定位取穴】肩胛骨岡上窩中央,天宗穴直上,舉臂有凹陷處。

【按摩方法】取坐位,用對側食、中、無名三指按揉秉風穴2分鐘,以肩背有酸脹、上肢發軟無力為度。

【主治功效】治療肩胛疼痛、上肢酸麻等肩胛、上肢病症,並可圓潤雙肩。

聽宮

【定位取穴】耳屏前部,與耳珠平行,張口凹陷處。

【按摩方法】用雙手拇指橈側面分別置於兩側聽宮穴處,由上向下揉10~20遍,然後用拇指尖點按聽宮穴1分鐘。

【主治功效】治療耳朵鳴響、重聽的特效穴位,以及由於耳朵或臉部肌肉造成的頭痛、眩暈、視力下降、三叉神經痛、頭痛、目眩頭昏等。

刮痧拔罐

刮小腸經:由上而下刮小腸經30次,具有調理肺氣、止咳化痿、止哮平喘的作用,可改善支氣管哮喘、咳嗽、肺炎、痰多等症。

拔前谷、後溪穴:在前谷、後溪穴上行留罐法。可改善掌指關節及近端指關節痛。

拔陽溪、腕骨穴:在陽溪、腕骨穴上行留罐法,可改善腕關節腫痛。

在天宗穴處行竹罐法:將竹罐在煮沸的藥水(藥液製備:艾葉、杜仲、防風、麻黃、木瓜、川椒、穿山甲、土鱉蟲、羌活、蒼朮、獨活、蘇木、紅花、桃仁、透骨草、幹年健、海桐皮各1 0克,乳香、沒藥各5克,布包加水煎煮)鍋內煮2~3分鐘,取出 並甩盡藥水,然後迅速留罐於天宗穴位上,留罐時間10~15分鐘,每日1次或隔天1次。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小腸消化功能檢查 吃這些有效緩解
    什麼是小腸消化功能檢查?都知道人體消化道分為食管、胃、十二指腸、小腸、結腸和直腸,而有些人消化不好基本就去檢查腸胃,殊不知消化不好其實應該去做小腸消化功能檢查。腸道吸收不好怎麼調理?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 甲狀腺功能減退與小腸細菌過度生長之間的聯繫
    在大多數患者中,小腸細菌過度生長是由那些在結腸中常見的各種細菌進入小腸並過度生長造成的;而少數情況下,小腸細菌過度生長是由小腸中的正常細菌增加引起的。 小腸細菌過度生長已經被證明對小腸的結構和功能都有負面影響。它可能會通過破壞小腸黏膜,嚴重幹擾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的吸收。
  • 小腸檢查你了解多少呢? 盤點四種小腸常見檢查
    現在人習慣吃外賣,習慣吃垃圾食品,久而久之腸胃功能越來越差,患腸癌的人也越來越多。小腸檢查是診斷腸癌的一個重要手段,那麼小腸檢查有什麼要注意呢?   什麼是小腸消化功能檢查   小腸檢查多年來未被人們充分認識,其主要原因是對於人體小腸的檢查手段不多。小腸是人體消化道中最長的器官,成人小腸5~7米,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同時它還具有內分泌和免疫防禦功能,是人體的重要臟器之一。
  • 小腸細菌過度增長 | 一文讀懂
    小腸細菌過度增長(small intestine bacterial overgrowth, SIBO)是腸道菌群失調的後果。SIBO以營養吸收障礙為主要特點,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總人群發生率約為8~20%,在75歲以上人群中可達50%,女性多於男性,是一種可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和生活質量的疾患。本文將介紹小腸細菌過度生長的病因,症狀、診斷、治療和飲食幹預。
  • 小腸影像解剖及分組
    來源:影像科的小圈子 小腸包括十二指腸、空腸與迴腸,起自胃幽門,終於進入盲腸的回盲部。十二指腸形似C行,全長約25 cm,相當於本人十二根手指的指幅,因此而得名。成人絕對的空迴腸長度約7 m,但在正常人體內由於腸管持續肌張力的存在,小腸長度明顯縮短,測量時僅約3 m。
  • 當小腸失去「保護傘」--中國數字科技館
    我們的小腸,可謂淨土一方,雖然有零零落落幾個細菌卻無傷大雅,因為絕大部分營養素,包括糖、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都在這裡被徹底消化、吸收,這個機要場所,前前後後都有「保護傘」把守,來不得半點骯髒。
  • 與這麼多種疾病有關係,小腸細菌過度生長你了解嗎?
    總是便秘,試過了各種通便藥都不管用 媳婦懷孕2個月,吐得你吃飯都沒有了胃口…… 這些都與小腸細菌過度生長有關係嗎
  • 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方式
    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方式肖望教授回答:葡萄糖在不同細胞或細胞的不同部位,運輸方式都有不同。
  • 小心是小腸細菌過度生長惹的禍!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困擾:排氣多,伴有腹脹不適、腹痛甚至腹瀉等胃腸道症狀,經常會在公共場合中發生令人尷尬的事情,但做了胃鏡、結腸鏡甚至腹部CT等檢查都未發現異常。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這些症狀呢,提醒一句,很可能是小腸細菌過度生長引起的!
  • 姜泊主任:小腸細菌過度生長(SIBO)
    姜泊主任在報告中指出腸道是人體最大的貯菌庫,菌群主要分布在結腸,小腸為清潔作用。腸道菌有雙向調節功能,分為有益菌和有害菌。所以,在臨床診斷時應減少抗生素使用,以免打破平衡。影響腸道菌群組成的因素有:基因背景、母體定植情況、機會感染、抗生素、應激和年齡。
  • 腸易激症候群,需明確是否合併小腸細菌過度生長,氫呼氣實驗來幫忙
    腸易激患者發病率的患病率大約有6.5%,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常分為四種類型:便秘型(以便秘症狀為主),腹瀉型(以腹瀉症狀為主),混合型(便秘與腹瀉交替為主),未分型。腸易激綜合症的原因是綜合的,常見的原因有消化道動力異常、內臟高敏感、腦腸軸異常、腸道感染、精神心理因素、腸道微生態的失調等。
  • 掏腸魔鬼再次作案 17歲少女小腸被從下身拽出[圖]
    9月20日凌晨0時30分許,勞累了一天和明某一起在麵館休息的小花感到內急,遂起床到麵館外如廁,但誰能想到,掏腸「魔鬼」此時就在附近轉悠,發現小花後,這個惡魔將罪惡的手伸向了小花。黑暗中,小花被人用手和繩子從脖子勒暈。
  • 專家提醒:問題可能在小腸上
    你是否曾經有一段時間經常的腹脹,即便是吃的很少,你甚至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去醫院也不知道該檢查什麼,但就是覺得不舒服。在健康人看來,腹脹只不過是一個小問題。然而,超過50%存在這種症狀的患者表示:因為腹脹,他們的生活受到了極大的困擾。這種症狀讓他們無法集中精神去學習和工作,並常常會讓他們感到坐立不安。
  • 如何選擇小腸克羅恩病醫學影像技術?
    MRE,CTE和US的比較性性能用於小腸CD的診斷。分析發現超聲在炎症和纖維化的分化上有最高的精度。應用MRE和US更適用於術後復發的檢出。所有這三種檢查方式均顯示對小腸CD併發症的檢出有作用。與CTE相關的輻射暴露可以通過應用較低的輻射協議達到最小化。
  • 不同方向的風,會有什麼樣的效果?
    當代人會比較直觀的觀察氣候,所以對於風的概念比較弱化,但是古人是沒有辦法直接天氣預報的,所以必須觀察大自然的風的方向,這樣才能很好的指導養生。古人經過觀察,其實發現了相關的規律,我們就從相關的歷史書中,還有《黃帝內經》之中的內容,加以揭示。也許大家對於《黃帝內經》中看似荒誕的內容,會有一個重新的認識,會有一個比較圓滿的答案。
  • 2021年中考生物知識點:小腸的結構特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生物知識點:小腸的結構特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   2、小腸適於消化、吸收的特點:   a)小腸長5---6米。   b)小腸內表面具有皺襞和小腸絨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
  • 你的小腸細菌是否過度生長?
    小腸細菌過度生長是指小腸內菌群數量或菌群種類改變,達到一定程度並引起臨床表現者 引起小腸細菌過度繁殖的病因甚多,而細菌過度繁殖造成小腸吸收不良的機制也甚複雜,那麼怎麼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是小腸細菌過度生長了呢
  • 中山六院成立國內首家小腸疾病診治中心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黃豔 通訊員 簡文楊 戴希安) 9月22日下午,中山六院小腸疾病診治中心正式成立。據了解,這是國內首家針對小腸疾病的診治中心。 小腸疾病誤診和漏診率高 據了解,小腸迂曲冗長,是消化道中最長的器官。
  • 非經典Wnt/PCP信號通路決定小腸幹細胞的命運
    近日,一篇有關非經典Wnt/PCP信號通路調節小腸幹細胞系向腸道內分泌細胞和潘氏細胞分化的文章,發表在《自然》期刊旗下的《細胞生物學》子刊上。 據悉,潘氏細胞(或稱帕內特細胞)是小腸內一種少見的細胞,提供宿主防衛微生物的侵犯。其功能的類似於中性粒細胞。在細菌或細菌抗原侵犯機體時,潘氏細胞分泌一些抗菌分子如防禦素到小腸管腔的絨毛,以助於維持胃腸道屏障。
  • 小夥吃飽後打籃球,小腸扭轉360度,被切除3米多
    隨著時代的進步,許多人都嚮往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飯後選擇運動來消食,但是只能進行輕微運動比如說散散步什麼的,絕對不能進行劇烈運動,這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極大危害。據12月1日報導,泉州發生一起意外事故,一25歲男子在飯後打籃球導致小腸扭轉360度,3米多小腸壞死被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