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脈通編譯整理,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克羅恩病小腸影像技術是術後復發診斷,評估,和併發症檢出的一種重要內鏡輔助手段。雖然這種適應症的最佳影像學檢查方法仍不清楚。近期,發表在《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雜誌上的一項系統性綜述旨在確定考慮超聲(US),計算機斷層掃描小腸造影(CTE),和磁共振小腸造影(MRE)應用的影像學選擇。醫脈通整理如下:
研究人員對資料庫進行系統性檢索,搜索的研究涉及US,CTE和MRE的性能,並與小腸CD評估的預定義參考標準進行比較。
一共從1427例研究中確定33項研究納入最終分析。MRE,CTE和US的比較性性能用於小腸CD的診斷。分析發現超聲在炎症和纖維化的分化上有最高的精度。應用MRE和US更適用於術後復發的檢出。所有這三種檢查方式均顯示對小腸CD併發症的檢出有作用。與CTE相關的輻射暴露可以通過應用較低的輻射協議達到最小化。
綜上所述,超聲,計算機斷層掃描小腸造影和磁共振小腸造影在小腸CD診斷和管理上都發揮重要作用,而選擇何種特定模式受具體適應症,醫院條件,和患者偏好的影響。
專家觀點:
成像技術在小腸克羅恩病診斷和治療上的重要性越來越被認可,特別是當管理範式從單純響應轉向黏膜病變活性評估的臨床參數,即所謂的「目標方法治療(treat to target approach)」。因此,有必要解決關於最優小腸影像學檢查方法的不確定性問題。
近期發表的這項綜述對過去10年有關小腸CD成像技術應用進行系統分析,以努力接受上述問題。然而,鑑於分析結果的異質性,相關數據並不被認為可適用於進一步的薈萃分析。
總之,在這項研究中三種小腸影像方式——超聲(US),計算機斷層掃描小腸造影(CTE),磁共振小腸造影(MRE)——在輔助併發症診斷和檢出上進行比較;然而,超聲在纖維化和炎症分化上較優。術後復發適用於用CTE和UC檢測。通過上述指示鑑於CTE所顯示出的優勢,低輻射CTE的實施會增加臨床醫生和患者的可接受性。這些發表的研究結果將會受多個變量影響而使個體患者選擇變化,例如具體適應症(例如,診斷 vs 術後復發評估),醫院條件,和患者偏好。
參考文獻:Medical Imaging in Small Bowel Crohn's Disease-Computer Tomography Enter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Enterography, and Ultrasound: "Which One Is the Best for What?"Inflamm Bowel Dis 2016 May;22(5):1246-1261
醫脈通編譯自:Medical Imaging in Small Bowel Crohn's Disease,PracticeUpdate,May 05,2016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