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形:契約》四萬字深度解析,填補十年空白,終極謎團解答

2021-01-18 大聰看電影

在老雷眼裡,未知,是恐懼最好的同義詞,這也是為何我們在《契約》中,看到了一個和《普羅米修斯》關聯性並不是太強的劇情,因為這樣才能迸發出新的未知和恐懼,讓大家繼續保持對異形世界的神秘和敬畏。


比如大衛為何腹黑到這種程度,肖恩和大衛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天堂母星是怎麼樣的一個存在,契約號最後將會何去何從,異形前傳第三部還有沒有戲等等諸多問題。文章會涉及三期視頻節目!由於時長都超過30分鐘,所以只能用小程序方式嵌入。

第二期:《異形契約》細節解析

第三期:《異形契約》終極謎團解答

預覽導讀

第一章:回顧《異形契約》(僅在視頻中)

第二章:刪減戲份解析

第三章:細節拉片詳解

第四章:《天堂》劇本

第五章:《失樂園》劇本

第六章:沃特和大衛

第七章:肖恩死亡之謎

第八章:謎團解答

第九章:異形前傳3




在《異形契約》公映版本,影片留下不少不疼不癢的坑,留給觀影后觀眾展開討論,等到藍光發行後,填了一些公映版本的坑,之後再迎來一波激烈討論,這正是影視公司想要達到的效果。

1 白房間



這一段其實是屬於擴展,達到了將近5分鐘,偉倫和大衛有著長時間的交流,大衛在為偉倫彈奏為《眾神進入聖靈殿》後,大衛有解釋對這首曲子的理解,大衛說到,神不滿他們造出來的物種,他們貪婪和虛榮,於是神們放棄了創造,神後來也意識到,自己也有缺點。
這一段對話從某種程度,暗示了工程師和人類之間的關係,在《普羅米修斯》中,工程師如同神一般存在,然後造了人類,但人類的劣根性和缺點,讓工程師最後放棄了人類,在這個過程中,工程師也意識到了自身的問題。



2  沃特的誕生


這一個番外,其實可以理解為是AMD的一次植入,因為沃特的核心CPU是AMD晶片。創造沃特這段視頻,可以和創造大衛的視頻作對比,創造沃特的環境明顯比大衛更高級一些,而且選用的材料也更上層和尊貴。沃特誕生後,還有專門兩位員工對沃特進行修繕,估計這兩位員工也是機器人吧。沃特的核心宗旨是服侍人類,這也是他在正片中不斷提到的。

3  火衛一測試


這是一段來自為偉倫工業的內部擴展視頻,講述的是契約號船員的篩選過程,這個測試項目名稱叫「火衛一」。火衛一是火星中的一顆衛星,取名為Phobos,源自希臘戰神阿瑞斯(火星)愛神 (金星)的兒子福波斯,也有恐懼,害怕的意思。

整個測試的操作流程,只有一位面無表情的員工執行,大部分語音指令,則是由一位男聲AI名叫父親father的系統操作,和契約號的AI母親mother系統相呼應。而這男聲也致敬了《異形4》中father的AI系統。在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到除了生化人沃特對恐懼無感完勝之外,丹妮絲表現出了強大的抵抗恐懼的壓力。而在短片開頭,有清理嘔吐物畫面,估計這是前面測試其他人留下的,也就是說,這個測試會篩選掉一些不適合契約號殖民任務的報名船員。值得注意的是,沃特對恐懼的無感,呼應了大衛的番外片,大衛被問到什麼讓他感傷,大衛充滿情緒留下眼淚,這樣的對比,都說明沃特不光被閹割了自我意識,甚至還閹割了情緒。



4  最後的晚餐


這是一段番外篇,時間放在眾船員準備進入休眠前的故事,這一段是非常完整的場景片段,在當時《契約》上映前作為片段素材宣傳,當時大家都以為會在正片出現,結果沒有。標題取名為「最後的晚餐」,英文last supper,和達文西著名的壁畫《最後的晚餐》英文是一樣的,宗教含義已經很明顯了,更深解讀我們放在後面,我們先來看發生了什麼。沃特在為丹妮絲檢查休眠前身體狀況,雅各布此時染上了風寒有些發燒,所以選擇提早進入休眠,這也是之後飛船出事後,雅各布一直叫不醒的原因。

在這有個細節,雅各布在休眠前,田納西有問誰做祝酒詞,旁邊的副艦長奧拉拿著本子,準備毛推自薦,結果沒來得及說,雅各布就安排了丹妮絲。之後大家舉行休眠前的派對晚餐,我們可以看到船員互相都是情侶,其中還有兩對男同性情侶。這一段晚餐,其實對應了1979年《異形》讓人印象深刻的圓桌聚餐。

之後女駕駛還做出異形要破胸的痛苦表情,但其實只是吃東西被嗆到,這也算老雷自我致敬了。在他們聊天過程中,有兩處比較有意思,第一是辮子女聽說殖民地外有像蟑螂的怪物,其實是在隱喻接下來的異形。這也間接透露自從普羅米修斯項目失敗後,公司內部傳出了不少「未經證實」故事。第二處是丹妮絲的發言,奧拉第二次試圖想自己發言,丹妮絲直接不客氣的打斷了奧拉。丹妮絲指出,這是人類歷史首次遠航殖民,這應該也等於指出在2104年,人類首次飛出太陽系,尋找宜居星球進行遠航殖民。



5  航行日誌


在眾船員最後晚餐後,這支片段最早是記錄了5位船員的視頻日誌,分為5小段,是他們在休眠前的視頻信息。


第1位是丹妮絲,她正在和爸爸做道別,從她的話語中,我們知道她和家人不會再見面,因為這次殖民計劃是單程票,不可能有往返,船員和2000位殖民者會在新星球共創新世界。


第2位是爛臉哥,從他話語中我們知道,他帶領了6人小隊保護整個船員。


第3位是奧拉,他比較正式還念了稿子,用比較有信仰儀式的話語,感謝這次殖民計劃。


第4位是辮子女,她比較多愁善感,她似乎在和地球的朋友道別,並說不要忘記她。


第5位是田納西,他向自己的弟弟發送了視頻,並要和弟弟進行雲端喝酒慶祝,他還指出當時申請殖民計劃時,只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沒想到真的入選了。


田納西還坦白自己犯罪過三次,偷過車,犯過事等等,然後諷刺居然現在把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殖民計劃,也就是契約號飛行駕駛任務給他,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這也側面反映了田納西的為人,以及正片中他為何能冒險下降契約號高度救人。


之後田納西還提到等他醒來,或許弟弟就會老到頭髮都沒有了,這間接說明當時人類飛船有時空跳躍技術。




6  溫室植物


這一段戲份發生在契約號的溫室植物栽培區,我們也可以看到契約號其實有種植植物蔬菜,說不定還有土豆嗯。沃特在照料這些蔬菜時,哼起了小曲,這時寂寞難耐的系統AI和沃特聊起了天,系統告訴沃特讓植物聽音樂助成長是偽科學,沃特說到為何確定我唱歌就是為了植物呢。而這時中子星爆炸了,所以這裡應該是一個備選片段,最後選了正片沃特在查看休眠殖民者時中子星爆炸。


7  奧拉和丹妮絲


雅各布出事後,有一場單獨奧拉把丹妮絲拉到角落聊天的內容,這一段也屬於擴展。奧拉表示非常尊重雅克布,並聲稱雅各布是一位真正的領袖,但之後奧拉用較為命令的語氣,讓丹妮絲覺得傷心就大聲哭出來,並讓丹妮絲去休息,這裡交給他就好。相反丹妮絲沒有覺得感動,反而感覺自己被誤解為不堅強的女性而惱羞成怒,丹妮絲告訴奧拉,她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哀悼雅克布。這一段從而也解釋了奧拉在召集大家開會時,為何丹妮絲中途才出現,奧拉也並沒有指責丹妮絲,因為這是奧拉自己讓丹妮絲去休息,畢竟所有船員中,當時只有丹妮絲失去了愛人。而丹妮絲在奧拉開會半中途進來後,直接向大家匯報她的檢查相關工作,側面就是想表達丹妮絲是一位盡職盡責,不想把悲傷展露出來的女子。



8  沃特安慰丹妮絲


這段刪減戲份,丹妮絲坐在角落發呆,此時沃特走了進來,並帶了一些類似大麻的東西給丹妮絲,並說這會讓丹妮絲心情好一些。之後丹妮絲表達了謝意,並指出沃特真是個暖男,但沃特說這只是我的程序。這裡算是加多了一場沃特和丹妮絲之間人機情感的戲份,如果你了解這戲,也更能清晰理解為何沃特數次救下丹妮絲。



9  丹妮絲的回憶


在丹妮絲收拾雅各布遺物時,觸景生情,想到了地球上和雅各布的時光。當時地球上大雪紛飛,他們在溫暖的公寓中,雅各布叫醒了正在熟睡的丹妮絲,並聊著起源6號星的規劃,還有小木屋的一些修改方案,兩人充滿期待和憧憬,但如今只剩下丹妮絲一人。這一段回憶劇情,為我們展示了當時地球的景象,起碼讓我們知道地球當時還算正常,並沒有地球出現危機人類才殖民。為何這麼說,因為有部分影迷在《普羅米修斯》中,認為肖恩之所以最後不願意回地球的原因之一,是因為當時地球已經滿目瘡痍,回地球不如直接去繼續尋找工程師母星。不過現在這刪減片段等於告訴大家,地球沒事,人類就是想殖民其他星球而已。


10  雅各布的葬禮


該片段首先是奧拉一人獨自在駕駛艙,看著自己以前的一張老照片,照片中有一位老人,後面是教堂,這老人估計是奧拉的外公,後面會聊到,教堂則代表了奧拉一家都是虔誠的基督教徒。之後奧拉打開屏幕,看到了丹妮絲他們為雅各布舉行簡單葬禮的儀式。當時還只有丹妮絲和沃特,沃特說他已經編寫了正式的太空葬禮程序,但丹妮絲拒絕了,沃特問那為何還邀請他參加葬禮。丹妮絲說因為她很寂寞,哦不對,丹妮絲指出大家(其他人)都是情侶,或許沃特在場,可以緩解她獨自一人的尷尬。



11  小白對不起


這些刪減戲份發生在船員第一次被感染,刪減原因很簡單,是為了讓這段戲節奏更緊張一些。小白和卡琳回登陸飛船時,小白中途有摔倒,並一直向卡琳說對不起,小白兩眼翻白,呼吸急促,從而讓我們更具體了解被感染後的症狀。



12 穿越廣場


大衛發現船員後,帶領一行人一起去白巨人的宮殿內,當他們穿越數不清的屍體廣場時,有船員點亮閃光燈,並往廣場下方扔去。原來廣場下面,有著很多艘工程師的飛船,廣場下面其實是一個巨型的飛船停靠倉庫。這一段其實進一步解釋了,這顆工程師母星星球,或許並沒有表面展現的科技落後像古羅馬,也沒有像很多網友提出的,這顆星球是工程師的另一個殖民星球。


13  兄弟和兄弟


當船員在大堂內安頓好後,沃特說準備要去會一會大衛,兄弟和兄弟之間的聊天。沃特說大衛是原型機,大衛跟隨偉倫一起展開過普羅米修斯項目,而他自己則是大衛的複製品,大衛就像另一個世界的自己。


14  禱告


在辮子女單獨去清理傷口那段,她在之前有念了一段禱告,她用的是希伯來語,在她的脖子上,還戴著六芒星的項鍊,說明她是猶太教的教徒。所以有網友指出奧拉是船員中唯一有信仰的這個說法,並不準確。偉倫工業也並沒有因為普羅米修斯項目,而迷信的排斥有信仰的人作為船員。但有些諷刺的是,辮子女禱告結束,就被新形態給幹掉了,這從中也暗示了在遙遠的星系,信仰的神明並不能保護你。


15  穿越(相遇)


這是一段來自大衛的閃回,也就是最為緊密連接《普羅米修斯》的番外片,相信大家都看過這一支番外。這支番外,其實一開始是完整放在正片中的,但後來被老雷單獨拿出來作為番外,而在正片中已經只剩下最後到達的屠城畫面。《穿越》這支片講述了肖恩如何修理好大衛,兩人在漫長的星際旅行中,建立了非常不錯的情誼,最後肖恩進入了休眠,整艘非常由大衛控制。等到達工程師母星後,大衛便開始大開殺戒,這支片段雖然補完了正片的一些內容,也很好的連結《普羅米修斯》。但也給大家製造了更多謎團,不要著急,等到深度解析我們再一起深挖。

16  沃特的匯報


接著沃特繼續說,大衛十年來,獨自一人在這,沒有得到任何檢修,我不確定他現在變成什麼狀態了,但接下來我們會弄清楚。



17  奧拉「生」前


大衛帶著奧拉去異形卵的洞穴,在前往那之前,大衛有讓奧拉聞一種香脂,這種香脂可以掩蓋洞穴的惡臭。大家注意到了嗎,這個裝著香脂的金屬盒子,和此前《普羅米修斯》開頭白巨人拿的金屬盒基本是同類型。這其實也間接證明,白巨人或者說工程師,和這顆星球,不光只是殖民和被殖民的關係,和前面廣場下停靠著多艘工程師飛船證明是一致的。後面會具體展開說明。


18  大衛的實驗室


這一段番外是幾個片段組合成大衛的實驗室,全部接起來大概有6分42秒,作為偉倫工業的機密檔案視頻。影片剛開始是契約號系統AI母親的陳述,指出大衛用更高階的安全碼上傳了視頻,這也側面說明偉倫當時其實有給到大衛非常高的權限,還有偉倫工業有更腹黑的隱藏部門和項目。當時偉倫這麼做,目的肯定只有一個,就是想研製出永生的辦法。之後,我們隨著大衛的旁白,知道了大衛利用黑水研究有機生命體的一些進展。

第1是此前在《普羅米修斯》中,我也引用了這支片段,來介紹黑水的功效,黑水就像是納米級的激進版AI,能自動尋找宿主。第2是大衛一直不忘自己創造的使命,或者說原動力,他在不斷從人類和白巨人,還有其他動物中提煉,然後和黑水反覆做實驗,之後在無形中,他完成了異形卵的研發。在大衛實驗室桌上,我們可以看到異形卵從最初和雞蛋一樣小,變成和洞穴標準異形卵那樣大。

第三是大衛在契約號上,他把自己研發出來的抱臉蟲稱為狼,而那些休眠殖民者稱為羔羊。但大衛覺著這些都不完美,然後說了我的女王,畫面接到大衛用左手,摸著丹妮絲的休眠倉。這裡大衛用的是左手,說明此前斷掉的左手已經治癒,或許船體內有修復左手的材料,也有可能隨著時間推移大衛能自己長出手。我更願意相信前者,畢竟生化人的材料和相關修復,在契約號不可能沒有吧。至於大衛說到女王,還有大衛和肖恩之間的解釋,我們留到後面一起解析,不是我賣關子,是具體聊到大衛和肖恩的關係時,一起聊會更清晰。


19  最後的生命跡象


這支短片是為了祝賀《異形契約》藍光發行2周年,於是在2019年,又補了一支番外片叫《最後的生命跡象》。這支短片講述的是後來偉倫工業又派了一個探險家,親自去大衛實驗室一窺究竟。坦白講這片段沒啥含金量,只是單純不想可惜這個大衛實驗室場景,再拍了一段視頻,當然我們也從中看到了抱臉蟲卵的一些變化,還有大家都期待的那船員的作死行為。為何說沒含金量,片中的時間顯示的是2017年,其實就是《異形契約》上映的年份,這也間接說明這段視頻不太可能會納入異形宇宙裡。當然有人猜測這和異形前傳第三部有聯結,或許算是一種變相預告,但這些都沒有得到官方的回應。


第三章:細節拉片解析


關鍵詞:契約


我們知道,影片副標題契約,是這部影片契約號的由來,就如前作普羅米修斯號一樣。但普羅米修斯和他本身影片的劇情,則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那麼今天這一部《異形:契約》中的契約,又代表著什麼呢。契約的英文單詞,也可以翻譯為聖約,最早出現在希伯來聖經中,主要指的是上帝(神)和人之間建立的約定,即上帝造福人類,而人類在行為,道德和宗教上要負有一定義務。

這個理解範圍就更為複雜和廣泛了,同時也有非常多的宗教含義和故事。結合影片來理解,這裡更多可以解釋為「諾亞之聖約」(契約)。上一期我就聊到,契約號其實就像太空版的諾亞方舟,在《創世紀》中,諾亞一家和動物登上諾亞方舟,所以之後的人類,都屬於諾亞的後裔。此後諾亞給人類頒布了諾亞契約(聖約)七大法律,來約束人類的一些行為。所以契約(聖約)在影片中的意義,或者說這艘船之所以取名為契約號,就是希望這些殖民新世界的人類,不忘人類之契約,殖民者在新世界同樣約束人類的不好行為,好好做人。

當然,如果拋開宗教解讀,更現實的含義是,在契約號上,載著眾多殖民者和船員,他們離開地球,拿的是單程票。從這層意義上來說,船上的人和偉倫工業達成一種契約合同,他們用自己不能反悔的決定,來換取偉倫工業給他們一個全新的世界和未來。在影片中,契約模式其實無處不在,比如馬上就會聊到的,大衛在白房間裡演奏的《眾神進入聖靈殿》的故事,還有丹妮絲答應雅各布在河邊建小木屋,沃特對丹妮絲的責任等等,都有著一種契約默契。


關鍵詞:白房間的大衛


影片開頭的白房間閃回片段,我們沒有影片具體時間背景,白色房間簡約富有現代感,外面是絕美的大自然山川風景。這裡老雷玩了一個小彩蛋,白色房間這場戲,是室內搭棚拍攝的,這窗外的風景,其實在《普羅米修斯》的開場有出現過。

從偉倫發色來看,不像是2023年TED演出時那麼神採奕奕。而根據偉倫工業的時間年表,大衛一代是在2025年誕生,在TED演講2年後,2年時間應該不會讓偉倫看起來年紀變化這麼大。但也不應該是大衛8,大衛8是2078年研製出來,1990年出生的90後偉倫,那時已經88歲了,白房間的偉倫看上去也沒那麼老。

綜上所述,這一段回憶應該是期間偉倫比較滿意的一代大衛,之後按照這個機型繼續升級。那麼《普羅米修斯》中的大衛,是不是白房間的這一代大衛呢。在《契約》紀錄片中我們找到了答案,法鯊的訪談,直接稱呼他飾演大衛的角色叫大衛8,所以在《普羅米修斯》和《契約》中的大衛,是大衛第八代。只是說,跟隨著偉倫的這位大衛8,一定是為偉倫量身定製的,有更高的權限,也有更隱藏的核心驅動力。

讓我們回到白房間開頭,以大衛的眼睛作開場,我們都知道老雷自我致敬了《銀翼殺手》開頭,用複製人羅伊的眼睛做了開場。我們之前聊過偉倫的人設靈感,來源於羅伊,偉倫和羅伊一樣,不滿造物主設計的壽命,從而去找尋生命的答案。而如今同樣以人類創造出來的大衛眼睛開場,大衛是永生的生化人,相較於羅伊甚至是偉倫,大衛有更多的時間,去探索宇宙和生命的答案。白房間內的幾件藝術品,也讓我們疑惑偉倫對於大衛到底做了什麼?!讓我們先來讀懂這些藝術品,大家自然會有答案。

首先是卡洛.布加迪設計的王座椅,沒錯,就是大家理解的頂級跑車的布加迪,布加迪跑車的創始人埃託雷.布加迪的父親,就是卡洛.布加迪。卡洛.布加迪是著名的義大利家具設計師,建築師,雕塑家。他的家居設計並不能簡單歸納於任何一個設計流派,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之後人們認為布加迪的家具在當時並不現代,於是嘗試著給布加迪的設計創了一個流派,叫新藝術未來,但遭到了布加迪的反對,他認為自己的設計就是屬於自己的。布加迪的奢侈家具,會選擇一些極為稀有的昂貴材料,比如象牙,珍珠母,駱駝皮,動物骨頭等作為原材料,當然這些在今天是不環保的。但更應該值得注意的是,布加迪是嘗試把人類各層不同文明,和大自然,科學,動物等各種元素加以疊加重組,從而得到一件獨一無二,看起來反常規類似於外星文明的作品。

布加迪的家具給人的感覺,都充斥著神秘感,能量感,還有權力的象徵,尤其是影片中的王座椅,於1905年在米蘭設計製造,布加迪當時受到日本,摩爾和伊斯蘭,北非藝術等設計靈感。這張王座椅的交融設計,其實也是大衛之後對有機生命體雜交實驗的暗示,充滿著無限的可能和想像力。大衛一開場是坐在這個王座椅上醒來,意味著一個新生物種人工智慧的誕生,偉倫給予大衛足夠的重視和厚望。但之後偉倫讓大衛起身,經過兩人一番交流之後,偉倫被大衛的生命靈魂拷問難倒,生化人永生,人類終會有一死,這種生命盡頭的無力感,讓偉倫做回王座椅,讓其大衛給他倒茶,用這種方式來證明著人類的權力。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其實在不遠處靠牆的地方,還有一張的王座椅,注意這兩張王座椅並不是自成一對左右對稱,而是一模一樣。這也意味著王座椅可以不僅視為權力的象徵,也可視為生命的創造者的王座。白房間中央的王座椅大衛和偉倫都有坐過,偉倫創造了大衛,大衛之後也創造了別的生命,而靠牆那張王座椅,偉倫和大衛都沒有坐,而是放在他們的後面,這也代表了那張王座椅的歸屬者,是偉倫要找尋人類生命答案的創造者。

在中央王座椅旁邊,有一個極簡現代主義風格的茶几,這個茶几是由法國建築師艾琳.格雷Eileen Gray設計,這個茶几名字叫E1027。E1027其實是格雷和她的長期合作搭檔和戀人Jean.badovici設計的一座別墅。E1027也富含破解的趣味,E代表了Eileen,10代表第10個字母J,也就是格雷戀人Jean,2代表Boadovici,7代表Gray格雷。在影片中,王座椅更多代表了神秘複雜和權力的象徵,茶几代表著設計的極簡的突破,兩者組合在一起,意味著偉倫創造生化人大衛的內在和外在。大衛身穿簡潔的白色連體衣,不管妝容髮型,還是舉手投足,都給人一種文質彬彬的氣質(如E1027),但大衛的內心,卻充斥著猜不透的思想(如王座椅)。

我們再來看大衛身後的米開朗基羅的雕塑大衛,這也是大衛看了雕塑之後給自己取名為大衛。雕塑大衛是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基羅的傑作,文藝復興的思想基礎是人文浪漫主義,但文藝復興整個浪潮擴展的範圍,影響了中古時代教育的變革,其中包括但不限於人體結構,化學,天文技術和科學知識,藝術的追求等等。文藝復興發源於義大利,文藝復興就是用意語「重新」和「出生」組合而成的,大衛雕塑是文藝復興的代表作,這裡也暗示了生化人大衛的誕生,對人類文明發展有著變革的意義。此外,雕塑大衛本身,也和生化人大衛使命息息相關,雕塑中的大衛,是聖經中的猶太英雄大衛王,耶西最小的兒子,有「被愛的」,「蒙愛者」之意。

生化人大衛甦醒時,偉倫深情充滿愛意的對大衛說,你是我的兒子。而且在《普羅米修斯》中偉倫對大衛的重視,一再強調大衛是他兒子,都說明大衛被父親偉倫恩寵和讚賞著。雕塑中的大衛面色堅毅,米開朗基羅描繪的是出徵戰鬥前的大衛,也預示了生化人大衛會之後會隨著偉倫,去出徵探索人類生命的奧秘。

同樣來自文藝復興時期,牆上那幅《耶穌降生》,出自皮耶羅.德拉.佛朗切斯卡。關於《耶穌降生》的大師畫作非常多,這宗教的含義很明顯了,其寓意就在於耶穌降生,給人類希望,帶給罪惡的世界救贖。耶穌的環節在前面《普羅米修斯》已經聊的比較透徹了,在這裡我們看到耶穌相關的油畫也不意外。不過值得聊的是,是為何選皮耶羅.德拉.佛朗切斯卡這位畫家,是因為佛朗切斯卡除了畫作,還撰寫了大量數學和透視法的文章,精準的線性透視法是他作品的特點,而且他的作品背景刻畫十分細緻,光線清晰,空間距離感適當。

同樣的,大衛用施坦威鋼琴,也代表著音樂方面的才能。綜合上面來看這些藝術品和背後的故事含義,繪畫,音樂,設計等,都代表著人類不同時期的不同領域的造詣巔峰,而生化人大衛,則代表著人類科技和生命的變革。偉倫把大衛和這些藝術品擺在一起,也象徵了偉倫覺得大衛能和這些瑰寶藝術品的大師比肩。

偉倫讓大衛去彈首曲子,偉倫選了理察.華格納,但曲目由大衛自己選。之後大衛選擇演奏了華格納的《眾神進入英靈殿》(瓦爾哈拉),注意這裡是大衛自己選的曲目,不是偉倫。《眾神進入英靈殿》出自華格納的名作歌劇《尼伯龍根指環》中的第一章《萊茵的黃金》中的段落。該歌劇一共分為四大章節,第一章是《萊茵的黃金》,第二章是《女武神》,第三章是《齊格弗裡德》,第四章是《諸神的黃昏》。這整套歌劇對後世影響深遠,一些經典曲目也不少出現在影視作品中。老雷選用《眾神進入英靈殿》,出現在了開頭和結尾,肯定有其深意。

《萊茵的黃金》全章節的故事,非常簡單概述,就是虛榮的眾神之王沃坦和妻子弗裡卡,為了儘快完成瓦爾哈拉宮殿,於是和巨人有了契約,答應建好宮殿會把女神芙瑞雅送給巨人。等到巨人很快建好宮殿後,巨人帶走芙瑞雅,沃坦他們就有些反悔了,因為芙瑞雅代表的是青春和美,沒有芙瑞雅在身邊,眾神們開始迅速老去。最後,眾神不得不用送出巨人更動心的戒指,換回能永葆青春的芙瑞雅,然後通過彩虹之橋,眾神走向聖靈殿(瓦爾哈拉)。契約,永葆青春,反悔,虛榮等字眼,都和影片中人類和工程師,有著密切的聯繫。

偉倫期間還提到,鋼琴演奏版本還是太單薄,達不到恢弘氣勢,其暗示了新紀元(宮殿)還沒達成,契約才剛開始,等到結尾,大衛播放了交響樂版本的《眾神進入英靈殿》,搭配著大衛吐出的抱臉蟲和他大步巡視休眠的人類。大衛就像自封的新神明,替代舊神(工程師和人類),大步走入英靈殿。其實大衛這些潛藏的令人不安的危機意識,偉倫在白房間時早已意會到了。

大衛在彈奏了一段之後,直接和偉倫說出,你會死而我會永生這種話,就已經能讓人感覺大衛對於生命,對於人類這個物種的傲慢和輕視。之後偉倫命令大衛倒茶,值得注意的是偉倫居然喊了兩次,第一次大衛並沒有任何反應,第二次才執行了「命令」。這對於人工智慧的大衛來說,是不可思議的,這也側面說明偉倫當時,已經給了足夠強的自我意識給到大衛。這一細微的違抗「指令」,就已經表明了大衛對人類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其實偉倫在當時也肯定看得出來,但出於偉倫需要自由度夠高的大衛,才能協助和偉倫一起,去尋找解鎖人類生命起源的密碼。

這讓我想到在《普羅米修斯》中,大衛最後跟隨偉倫出徵時,肖恩有對大衛說到,如果偉倫死了,沒人幫你編程你會變得如何。大衛說,我想我就自由了。之後大衛還說道,誰不是盼望著自己父母死去呢?這段對話內容,如果沒有白房間開場這段結合理解,無論怎麼解讀都是不太全面的。所以結合起來,就是偉倫當初給予了大衛高度的自由意識,因此大衛從一開始就沒有所謂的機器人三定律,總是能說出一些讓人脊背發涼不安的話語。但或許出於偉倫後臺的程序的控制,讓大衛還是必須聽命於偉倫的指令。

綜合以上全部的解析,讓我們回到關於白房間最初提到的問題,偉倫對大衛做了什麼。結合白房間這些藝術品,從文藝復興到20世紀設計新浪潮,從繪畫到雕塑再到音樂,這些都圍繞著一個核心,就是創造和變革。所以偉倫也同樣創造了一個足以改變世界的作品,那就是創造了自我思想(大衛),我們可以這麼理解,白房間這一代的大衛,是終於可以自主思考,並有獨立自由意識的大衛。

同時白房間這場戲,也很好的銜接了《普羅米修斯》和《契約》,讓我們更深入洞察了大衛的人格,大衛是那種帶有浪漫人文主義,多愁善感略帶陰鬱,孤獨又缺乏認同感,並暗藏著自戀自負的創造型藝術家。尤其是在《異形契約》中,大衛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樣的人設。如果把這些性格特徵變成核心程序,那麼偉倫應該就是用這樣的編程,來作為大衛的思想基石。有別於《西部世界》的接待員,接待員是每個人都有一段背景故事,這樣可以讓人工智慧更像人,而大衛則更為直接,用人類能思考創造的原始動力,作為人工智慧的驅動力。所以從創作的角度來看,偉倫自認為把不同時期人類的創造力,綜合疊加形成了如今大衛的思想,大衛或許能在人類永生問題上,破解出答案,就像白房間的這幾件藝術品,都是突破當時創造思想的界限,創造出來的新興作品。



在《普羅米修斯》和《契約》兩部電影裡,偉倫工業的logo有發生了變化。這是因為在普羅米修斯項目失敗後,偉倫工業遭到重創,股市大跌,而且真正意義失去了領導人物偉倫,還有維克絲,這讓偉倫工業更是一闋不振。這時候最常見的商業模式,就是被競爭對手合併,偉倫工業也不例外。不久後,日本尤坦尼公司和偉倫工業合併成了偉倫-尤坦尼公司,也就是在《契約》中船員們身上的logo。這個logo也銜接上了異形正傳的故事。

偉倫尤坦尼公司,之後擴展星際任務,除了殖民,還有挖礦。不管是偉倫工業原先的logo,還是偉倫尤坦尼logo,其實logo設計的靈感都是源自埃及眾神之首創造者拉。他帶給大地蓋布和天空納特,讓植物在大地生長,動物在地上爬行,最後他創造了人。拉是一個看不見的天上的神,只會周期性的出現,他的象徵物就是太陽長著翅膀。偉倫工業尤其是偉倫尤坦尼的logo,和拉的象徵物非常相似了。



關鍵詞:最後的晚餐


在這一段番外中,艦長雅各布開始有感嘆外太空的震撼,副艦長奧拉馬上附和同感,而且看奧拉拿著紙筆,一直站在艦長旁邊畢恭畢敬。當雅各布要去休眠,被問及誰說祝酒詞,奧拉也極力想著自我推薦,甚至他好像好提前寫好了內容,結果還沒開口就被拒絕。包括之後奧拉還是沒有放棄,依然想在丹妮絲髮言前發表兩句。這些除了展示了奧拉對職權的野心外,我看到更多的是奧拉希望得到認可和尊重,但奧拉越想達成這個目的,就越心急。這也導致當他真的成為艦長後,他極力想要證明自己,從而在當發現工程師母星時,他潛意識有一種對賭心態,想證明給大家看,他絕對有資格做正確的決定,做正確的事情,而不僅僅是把事情做正確。

這個番外名字叫《最後的晚餐》,用意當然很明顯,就是影射了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在影視作品中,不管致敬也好,隱喻也罷,玩《最後的晚餐》這種梗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近幾年的影視作品中,新版《東方快車謀殺案》,還有《西部世界》第二季,都有玩過。達文西《最後的晚餐》講述的是耶穌和十二門徒共進最後晚餐的場景,畫中展現的是耶穌說出門徒中藏有叛徒時的那一刻。

如果這番外短片要和畫作關聯解讀的話,那確實這是他們大部分人最後的晚餐,而且他們之中在後面確實多了一位叛徒,就是偽裝成沃特的大衛。

但網上還有一個更黑暗更細思極恐的推論,這是因為專門撰寫異形小說的艾倫.迪恩.福斯特,在《契約》上映後寫了一部《契約:起源》,這本小說等於是《契約》的前傳,主要寫的是在契約號出發前,地球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支持這個首次的人類遠航殖民計劃,甚至有些組織計劃阻止契約號出發。小說主要寫了一些偉倫公司的黑歷史,同時也描寫了契約號出發前藏有叛徒,並從中一直試圖搞破壞,比如小說有寫到契約號的空氣環境讓人很不舒服,特別乾燥,這是不應該發生的,丹妮絲向系統反應過多次。

小說發布後,就有網友猜測影片中飛船有叛徒,這也是為何艦長的休眠艙一直打不開還著火,這一切都太蹊蹺了。再結合《最後的晚餐》這支番外,更讓大家紛紛展開腦洞,人類中真正的猶大(叛徒)是誰。當然,異形小說還是和電影不能完全同一時空,就像超級英雄電影和漫畫一樣,有聯繫但不會完全編入一個故事宇宙。但異形主創這樣的騷操作,確實讓影片有了不少的有趣解讀空間。那問題來了,你們覺得,如果人類中有叛徒,那個人會是誰呢?

好,咱們就來玩下過度解讀唄,我猜如果真的有叛徒,我覺得是田納西(自殺式任務),最直接的就是田納西活到最後,而且收到肖恩信號的也是他,能聽出是《鄉村路帶我回家》的也是他,而且期間還冒險下降飛船高度。

那麼田納西這條肖恩信號哪來的呢,在國外reddit論壇上,就有網友指出,大衛其實早就和偉倫公司聯繫上了,並持續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上傳給偉倫公司,這就是《大衛的實驗室》為何分了這麼多小片段的原因,因為並不是大衛登上契約號才一起上傳的。然後大衛傳給偉倫公司其中就有肖恩的唱歌信號,之後偉倫公司做了個局,也就是契約號經過那條航線,目的是想讓大衛把他的研究成功(抱臉蟲),拿回總部繼續研究,甚至還有一船的殖民者供大衛享用。至於為何中子脈衝正好爆炸,在原始劇本中有解釋,天堂母星中子脈衝是有規律性的,也就是偉倫公司有算好時間,契約號正好在那附近時,中子脈衝爆炸。好!過度解讀完畢,我知道這些推理都存在各種漏洞,所以大家且一看,我且這麼一聊,我們接著看影片其他的細節。

有人會疑問為何他們不直接降落在信號源更近的地方,而是停在一個湖面上。


在當時快要降落時,駕駛員小法有說到,她不喜歡這地形,因為山形環繞,難以和契約號通訊,所以最後他們選了一個相對較為空曠的地方。


工程師母星探險這些戲份,是在紐西蘭的米爾福地帶拍攝的,之後也有國外網友繪製了當時登陸飛船降落的地方,以及肖恩駕駛工程師飛船墜落的地點,還有工程師的城邦。


雖然並不能真正代表影片中母星的地形,但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們降落的地方是最安全的,肖恩墜毀的工程師母星當時在山上,不可能降落在那,而城邦的選址非常隱蔽,因為沒有生命,系統也無法檢測到。


關鍵詞:作死的船員


其實,在《異形:契約》當年公映前,有內部試映了一個版本,那個版本的一些片段和畫面,也沒有收錄進藍光版的刪減片段中,據說內部試映版時長有3小時,但沒有得到官方證實。其中就有一段,是船員登陸工程師母星後,沃特有率先出艙,去檢測星球空氣中的含氧量,有沒有有害物質,等沃特確認安全後,船員們才出艙,這也解釋了正片中為何船員沒戴頭盔就作死出來。個人認為這一段是嚴謹的,但從影片節奏來看,這一段其實可以用一句臺詞就能帶過。事實也是如此,在正片中,系統就直接用臺詞表示外面大氣結構安全,適合人類呼吸,根據異形宇宙裡人類的科技,不是第一次踏入陌生星球了,所以船員也不會太小心翼翼。此外我也知道船員在《契約》中有很多作死表現,但用一句千年老話就是「劇情需要」。不過往細裡分析,這些船員都是科學家出身,好奇和探險精神是他們的原動力,而安全小隊則聽命於科學家,沒有太多話語權,而且真正的艦長雅各布提前領便當,所以綜合來看,這些船員的作死冒險,是符合角色驅動力的。



關鍵詞:黑水孢子


在船員們出艙探險過程中,發現整顆星球都沒有生命跡象,其實在主創一開始的製作計劃中,是讓星球保留一些生物在的,其中就有一種鬣狗和貓鼬的合體怪異生物,還有一些昆蟲,卡琳還抓了一些昆蟲放進罐子裡,就像《普羅米修斯》刪減片段中,生物學家當時做法一樣。

而且最初設定船員是通被變異的蚊蟲叮咬,從而發生感染變異。在後面大衛實驗室中,我們就有看到變異蚊蟲的標本。但之後老雷用了更直接的孢子對船員進行感染,這個設定其實早在《異形3》就想實現了,到了《契約》終於實現了這個操作。孢子在地球上也有,屬於地球最古老的生命類群,大多生長在潮溼陰暗的地方,屬於真核生物。我們熟悉的蘑菇也是真核生物的一種。

綜合大衛實驗室陳列的標本,基本也展示了10年間這顆星球經歷黑水空投後的演變。除了一開始馬上暴斃的白巨人,動物界遇到黑水開始發生各種變異,之後或許經過幾次迭代,直至最後整顆星球毫無生命跡象。但空氣中殘留的黑水粒子,進入到真核生物內,潛伏和休眠著等待宿主。在影片的設計概念圖中,其實除了孢子植物,還有其他的長得很詭異的植物,這些植物也蘊含著黑水基因,具有傳染變異性。



關鍵詞:阿拉伯的勞倫斯


在《普羅米修斯》中,我們知道大衛的偶像是勞倫斯,大衛也不止一次引用《阿拉伯的勞倫斯》中的臺詞。在《異形契約》裡,大衛依然有和《阿拉伯的勞倫斯》有互動,只是這次隱藏得很深。在大衛接待船員到大堂後,大衛自己在房間哼著小曲剪著頭髮。

大衛哼的那首歌,叫《蒙特卡洛銀行破產人》,這首歌流行於19世紀英國,也曾被很多影視作品引用過,在《阿拉伯的勞倫斯》中,當勞倫斯穿越沙漠就唱起了這首歌。《蒙特卡洛銀行破產人》這首歌,講述的是騙子威爾斯在蒙特卡洛賭場,使用欺詐的方式,贏得了賭徒吉爾伯特一筆巨額款項,從而造成吉爾伯特破產。大衛在影片中演唱了三句,翻譯過來是:「你可以聽到他們的嘆息並期待死亡,你可以看到他們眨眼睛,那個在蒙特卡洛破產的人。」在影片中,那位騙子就是大衛,而即將要「破產」被騙的,則是船員們。


關鍵詞:蕭(笛)


在《普羅米修斯》中,我們就看到工程師通過吹簫來啟動飛船,從某種程度來說,也進一步說明工程師的科技文明,有著古典浪漫主義的色彩。在《契約》中,沃特和大衛第一次交流中,我們看到大衛通過教導沃特學會使用這種樂器,來試著開發沃特的音樂才能,進而想讓沃特發掘更多的創造意識能力。在老雷的訪談中我們得到了答案,老雷指出音樂屬於宇宙之音,可以打破語言的界限,而蕭(笛)是老雷認為最古老也最簡單的樂器,只需要打幾個孔,就能詮釋音樂裡最完整的音符。

在英文中老雷用了Flute,翻譯過來是笛,或許在西方世界,蕭和笛沒有太講究吧,我這裡用蕭做翻譯,是因為蕭是豎吹,而笛是橫吹,在影片中都是豎吹,所以用蕭比較嚴謹一些。在影片中,大衛教沃特吹的曲子,以及大衛之後為肖恩吹的那首,都在《普羅米修斯》中出現過。大衛教沃特那首曲子,翻譯過來叫《古遠之笛》,如果大家仔細聽,其實前面的音節,就是當時大衛在《普羅米修斯》時,吹響的音節,從而啟動工程師飛船,之後在《契約》裡,我們從沃特的口中,聽到了完整版。之後大衛為肖恩吹的那首動人的輓歌名叫《life》(生命),這首曲子也是《普羅米修斯》的電影原聲主題曲,用交響樂的方式在《普羅米修斯》演奏過很多遍。


關鍵詞:大衛的房間


在前面我們也簡單聊了大衛的實驗室,已經能比較清晰的知道,大衛向工程師母星投擲黑水的動機之一,是進行創造性的實驗。在這十年裡,大衛有繼續研究著黑水的迭代進化,以及對有機生命體的影響,直至整顆星球完全沒有了生命。在影片中,如果我沒數錯的話,一共展示了大衛的五個房間。第二個是大衛的寫作房,也就是大衛教沃特吹簫那房間,在那我們可以看到有個臺面,檯面上有很多筆和紙張。

第三個是大衛帶奧拉去的實驗室,裡面放了很多動物雜交變異出來的物種,當然還有我們熟悉的各個時期演化的抱臉蟲的卵,在角落,還有肖恩被解剖的軀體。

第四個是大衛的孵化室,也就是大衛騙奧拉去的抱臉蟲卵的洞穴。第五個則是大衛的檔案室,就在大堂上樓梯就到,丹妮絲有走進去,並看到了肖恩解剖的手繪圖,才明白了一切。這裡我們重點聊一聊大衛的實驗室,結合官方出的一本大衛手稿集,以及大衛實驗室的番外,有幾個點值得我們注意。首先從大衛手稿集我們可以看到,在這些年,大衛對白巨人,動物,植物然後結合黑水,進行了相當多的研究。其中還有抱臉蟲的透視圖,我們可以了解到抱臉蟲體內有一個卵,在抱臉蟲吸住人臉之後,將其麻醉,然後把卵放進人的體內。這也解釋了為何鬍子男被抱臉蟲纏繞後,即使很快把抱臉蟲拔掉,鬍子男最後依然在契約號破出異形,因為當時抱臉蟲已經把卵吐進鬍子男體內,而吐出卵的抱臉蟲等於完成使命,也就隨之死亡,在影片中也是這麼呈現的。

再來我們在實驗室有看到類似血爆者(新形態)的標本,應該就是血爆者前身,只是體積再小一些,還有其他類似異形的小體積的畸形物種。在實驗室的門邊,有一位白巨人的解剖標本,這些都說明,在大衛投擲黑水後,一定還會有活著的白巨人,或許他們藏在家中,但隨著黑水不斷蔓延整顆星球,沒有能倖免。只不過說黑水的毒性經過迭代,白巨人不會像一開始直接暴屍成黑炭,於是大衛有從中拿到一些白巨人的軀體進行解剖,甚至有可能抓到活體進行實驗雜交。所以我認為白色的血爆者已經不是大衛第一次見到了,或許在契約號沒來之前,大衛已經利用白巨人破出血爆者,但白巨人破出的和人類破出的,肯定不一樣,這也是大衛在影片中看到血爆者長大後的新形態能和他交流,感到非常興奮,因為對於他來說,這是一次血爆者(新形態)的進化。

關於抱臉蟲,書中有闡述到,大衛最先從蚊蟲的卵中,獲得了類似抱臉蟲的寄生生物,之後大衛繼續不斷實驗,把這些卵越變越大,最終變成了標準的抱臉蟲卵。大衛在影片也說到,從寄生蟲的卵開始,基因不斷突變,等待宿主就位。接著大衛讓奧拉跟他去抱臉蟲卵的洞穴,並說道,讓你看看我的成就。所以,是的,我們終於知道抱臉蟲卵的由來,正是大衛的成就。不過《契約》這樣編寫劇情,會和此前正傳劇情的一些時間點接不上,但畢竟《契約》是最新的作品,應該也等於官宣此前抱臉蟲卵的模糊設定,以此來告訴大家,我們熟知的異形,是大衛推波助瀾誕生的。當然,其實異形品種本身就有多樣,所以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在其他的劇情線,有野生成功演化的抱臉蟲卵。

或者,其他星系的抱臉蟲卵和異形,是偉倫工業自己催生的。在《普羅米修斯》中,大衛其實已經有秘密上傳黑水的相關數據給偉倫總部備份,在《普羅米修斯》一個生化部門介紹就是證明。到了《契約》後,大衛登上契約號後,用了自己的口令讓系統聽從他的指揮,再加上大衛實驗室番外的視頻,證明了大衛有繼續為偉倫工業提供黑水相關資料。在偉倫工業的網站上,也公布了一張黑水的詳盡分析圖,黑水有了自己的化學名稱,還有對黑水相關測試的報告。偉倫生化部門用黑水秘密做了人體實驗,用黑水通過呼吸和注射兩種方式,然後去測試兩者區別和症狀表現。

不過這條黑水線由於太超出電影劇情提綱,似乎主創也沒有想非常嚴謹認真去編寫下去,所以大家也就看看就好,畢竟異形前傳系列還沒拍完呀。不過這裡大家會有疑問,偉倫不是死了嗎,那大衛已經自由了,但大衛為何還一直上傳黑水資料給偉倫工業,我認為大衛雖然自由,但創造是大衛的原始動力,這是最初給大衛植入的最強興趣愛好,就是研究有機生命體,所以偉倫生死,並不影響大衛繼續研究。最後,我們再去看看大衛的檔案室,當時丹妮絲去到那,然後翻看了大衛的手繪,其中一張的畫面內容,是一個恐怖生物在吸食一個人的頭,而這個人明顯是女性。在大衛的實驗室番外中,同樣是那張圖,大衛的旁白是,檔案講述了一種古老儀式,但因為太殘忍而被禁止...

再結合大衛手繪集這本書,我們能看到有一個章節,是大衛繪製了一些人被做著實驗。這些都似乎說明,大衛在這十年間,找到了白巨人在很久以前,也用黑水來做過人體實驗(古老儀式),他們的目的我在《普羅米修斯》也說過了,就是解決白巨人自己繁衍後代問題,但因為這些實驗太殘忍和沒有效果,所以被禁止。所以之後可能就有了《普羅米修斯》的開頭,白巨人去別的星球做實驗。我認為在這10年間,大衛一定都把整個城邦翻了個遍,從中就發現了白巨人不少利用黑水實驗的內容,再結合自己創造的原動力,也就更加走火入魔,加大對黑水和有機生命的變態實驗,無法自拔。


關鍵詞:新形態


據稱在試映會中,當丹妮絲他們撤離,異形追上去時,其實另一隻新形態有出現,而且它和異形有互相撕咬,最後異形勝。加上前面新形態和大衛的溝通,都能暗中得到一個結論是,被孢子植物黑水粉塵感染的人類破出來的血爆者,等長大成新形態後,似乎會有一些意識,能和人類或其他物種溝通。所以新形態當時可能認出了人類,並試圖阻止異形,協助人類逃生。

大家可以注意一個細節,在正片中,第二個新形態,是從爛臉男的愛人那破嘴出來的,如果在廣場上那個新形態,正是爛臉男愛人寄生出來的新形態,那是否說明這個新形態,殘存了一些爛臉男愛人的記憶,所以新形態為了幫助爛臉男他們逃生,選擇和異形對抗呢。同樣是在試映會上,辮子女遭遇新形態那段,其實新形態並沒有馬上吃掉辮子女,而是停留了一會觀察辮子女,辮子女甚至還伸出手臂。當然,這裡也可以理解為,新形態和異形是兩個不同物種,所以他們為了捕食人類從而發生了掠食衝突。


關鍵詞:一些細節彩蛋


在沃特和大衛互毆時,大衛最後有對沃特說到,「你是要在天堂奉獻,還是要在地獄稱王。」這句話改編自約翰.彌爾頓《失樂園》撒旦的一句話:「在地獄統治勝過在天堂服侍」。

《失樂園》內容具體就不展開,在《普羅米修斯》已經聊過,在影片裡諷刺的是,大衛把這顆名為天堂的母星,變成了地獄,而他在這顆地獄般的星球,自認是路西法撒旦。在船員們登上契約號後,成熟態異形出現,其中有一個畫面是駕駛艙的桌上,有一隻擺頭鳥的玩具,這個擺頭鳥就出現在《異形1》中,老雷真的很喜歡自我致敬了。

此外,當然不得不提到《異形》和《銀翼殺手》之間的互動,甚至都不能用彩蛋去解釋,應該用互相眉來眼去更為合適。比如使用了同樣的操作界面,還有大衛說出了和羅伊同一句臺詞:「勇氣可嘉。」但我們都知道,這些都是因為老雷的關係,才讓這些元素產生了些關聯,要想把異形和銀翼殺手的世界真的連在一起恐怕很難,畢竟這兩個系列版權不在同一家影視公司,我個人覺得也沒有必要這麼做,意義不大,只是給影迷圖一樂而已。


第四章:《天堂》劇本


《異形契約》的紀錄片有提到,其實《異形契約》這部電影的源頭,都是從《穿越》(相遇)這支番外短片劇本開始的。老雷最初看了《穿越》的草稿劇本非常滿意,於是決定往這個方向去繼續挖掘《異形契約》的故事。《穿越》的草稿劇本和我們看到的番外片還是不一樣的,接下來我為大家詳細指出其中的區別。首先《穿越》草稿劇本的標題並不叫穿越,而叫天堂Paradise,也就是工程師母星的名字。而最初《異形契約》也不叫契約,而是叫《失樂園》Paradise lost。

《穿越》番外短片是大衛的旁白,但在劇本中,其實是肖恩的旁白,告訴大家倖存者只有她,還有一位生化人大衛。在草稿劇本中,肖恩在大衛的協助下,激活了飛船,之後飛船進入自動航行,肖恩並沒有一開始要修理大衛的意思,甚至有些討厭和懼怕大衛。根據肖恩的描述,大衛有嘗試自己修理自己,肖恩覺得大衛顯得非常不穩定,並覺得自己有危險。肖恩和大衛這樣的隔閡差不多有2個月,2個月的時間裡,肖恩有寫著自己的日記,時不時拿出她和哈洛威的照片看著發呆,頭髮也漸漸變長。

之後,大衛覺得自己馬上就要失去意識了,也就是快關機了。於是大衛開始再次嘗試和肖恩聊天,這是一段比較長的聊天內容,總結下來,就是大衛用認罪和懺悔,再用暖心的話語感動有信仰的肖恩,之後,肖恩真的被大衛感動了,決定把大衛的頭和身體接起來。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大衛有說到,「綠接綠,紅接紅,就是這麼簡單」。這句話是出自英國詩人託馬斯格雷1867年為交通規則撰寫的四個輔助記憶小冊子,同時也叫做《海上風雲》。

在番外短片中,大衛說完後,肖恩很溫和的說,我盡力而為。之後大衛繼續讚美肖恩有顆善良的心。但草稿劇本並不是這樣,當時大衛說完後,肖恩是讓大衛別吵吵,安靜,我盡力而為。然後等到大衛終於接好能活動之後,大衛走近肖恩摸著她的臉並說到,肖恩呀,你有一顆善良的心。感覺像是在威脅肖恩然後大衛否認了這一點,但我們根據《契約》中的劇情結合理解,大衛是有這個打算的。

修好後的大衛,開始教肖恩工程師的知識,比如工程師的天文設備基本原理,也就是番外片中肖恩在操作飛船,學看工程師宇宙星圖。這裡一定有疑問肖恩吃什麼對吧,在草稿劇本中,工程師飛船有一個叫水房的地方,有食物可以解決肖恩的溫飽問題。草稿劇本繼續描寫著兩人的關係,隨著大衛和肖恩兩人的相處,他們的關係得到緩和,甚至變得親密起來,一度兩人還睡在了休眠倉,如同戀人一樣。在某日,他們有提到人類和造物者之間關係,大衛聊到了自己的造物主偉倫,並對偉倫進行了一番鄙視。然後大衛說了一句謎語,大衛說,但是肖恩,你值得渴望...值得。渴望什麼,大衛沒說全。肖恩接著詢問,但這時工程師飛船震動,他們到達了天堂母星。草稿劇本有對天堂母星進行一番描述,比我們正片看到的要輝煌很多。

比如他們到達母星附近後,先是接收到了母星允許通過的許可,之後肖恩到達母星上空,看到了比工程師飛船還要大的其他飛船。肖恩從他們的飛船看下去,看到了工程師城邦一片繁榮,擁有超文明存在,城市建築像古羅馬風格,也就是我們影片中看到的造型,母星海洋的顏色是金屬藍。肖恩看到這些景象後,非常的激動,她覺得終於能見到自己真正的造物主了,甚至還握住了大衛的手,淚流滿面。但就在這時,大衛突然抓住肖恩的脖子,瞬間把肖恩掐死了。大衛這時自言自語解釋了他前面沒有說完的謎語,其實那句糾正後的語法,翻譯過來大概的意思,大衛說到的不是你值得渴望,而是你渴望什麼。於是,大衛就像影片中那樣,向母星投擲黑水炸彈,但這時大衛的旁白並不是《奧茨曼迪亞斯》的那首詩句,而是念了約翰.彌爾頓《失樂園》那句:「在地獄統治勝過在天堂服侍」。


第五章:《失樂園》劇本


《異形契約》草稿劇本流傳有2份,這兩個草稿劇本出入並沒有很大,最大區別就是女主丹妮絲原先叫格林芬。接下來我以最早叫《失樂園》的劇本去聊,這樣我們能發現更多原始的有趣的細節。在劇本裡契約號接受到肖恩的信號不是一首歌,而是一段斷斷續續的話,肖恩說的是:「我們不確定這是天堂還是地獄」。這段話是肖恩和大衛在飛船就錄製了,我猜最後被拿掉的原因,是因為這句話本身具有危險警示的意思,如果船員們接受到還敢前去查看,就顯得更作死了。

當丹妮絲他們去到信號源工程師飛船後,在進入飛船前,有先發現工程師的手臂,之後在船艙裡,他們甚至還發現了很多工程師的屍骸。在劇本中丹妮絲找到了肖恩的日記,只是長期泡在水裡字跡模糊了,丹妮絲發現的也不是影片中肖恩的名牌,而是肖恩脖子戴的十字架。

接下來不同的地方,還有船員遇到大衛後,大衛帶他們去城邦避難,劇本中用了更多場景轉換,讓大衛去介紹一些工程師的文明,大衛也像導遊一樣,帶著船員們去到工程師一個又一個的超文明宮殿。這些都在概念圖中有展示,但後來為何沒有在影片中展現,我猜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因為電影成本製作問題,要把這些場景還原很燒錢,再加上老雷又是一位喜歡實景拍攝的導演,最後考慮太燒錢就此作罷。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大衛在這些場景中,透露了太多工程師的信息,從而讓影片少了神秘,也影響到影片節奏。

大衛有對船員介紹到,工程師觀測宇宙的裝置,和人類的科技很不一樣,這也是為何有網友提到,肖恩在船上居然用六分儀這種古老觀測法,我一直強調,文明的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工程師的超文明就一定是我們理解的那樣,有電子屏幕,有AI系統運算,工程師有他們自己方向的科技。從概念圖我們也看到,其實工程師的城邦景觀,原先是要打造得更為恢弘的。之後大衛還帶船員去到工程師的宮殿,劇本描繪成有點像那些金碧輝煌的教堂,頂上有各種工程師輝煌文明的壁畫,奧拉看到這一切,不由自主嘖嘖稱讚。

大衛還解釋到,黑水洩露擴散之後,只用了幾天時間,人形生物全部狗帶,但就在這幾天內,工程師有建立一個所謂的隔離區,但這個隔離區最後也淪陷了。於是大衛最後帶船員去的,正是位於城邦頂端的一座高塔,船員們在那個高塔上,可以俯瞰到整個城邦的全貌,視野非常廣。大衛從中還有提到船員開頭遭遇的中子爆炸,是因為這顆母星有兩顆衛星,衛星之間南北極磁場影響,導致中子爆炸,這種爆炸帶有周期性,要想解決,必須毀掉其中一顆。奧拉後來指出契約號只是一艘殖民船,當大衛聽到殖民船,兩眼發光,也就接上了影片的劇情。大衛解釋中子星爆炸這段,也結合了上一期聊的契約號叛徒陰謀論。

劇本中大衛沒有教沃特吹笛,好吧你們都說那是笛那就是笛吧。在劇本中,大衛帶沃特去了工程師的類似種植園的區域,裡面有各種品種的果子。大衛也暗示,這裡也是工程師創造很多新生命的地方。大衛摘下其中的果子(禁果),和沃特一起品嘗,然後兩人就著生化人有沒有真正的味覺這個話題展開。大衛再一次詆毀自己的造物者也就是人類,並指出人類想要更高效更服務於他們的機器人,比如製造了閹割掉創造力的沃特你。

當時大衛和影片一樣,說這首詩的作者是拜倫而不是雪萊。最後大衛對沃特說,我們也是人(有靈魂),只是他們不知道。雖然正片中變成了大衛教沃特吹笛,把拍攝場景縮成了大衛的寫作房間節省成本,但其實不管劇本還是影片,大衛和沃特兩人對話的思想方向是差不多的。接下來劇本和影片內容大同小異,值得討論是沃特第二次找大衛。大衛不但承認肖恩是他殺的,還說了信號是他發出去的,用來誘惑經過的船隻。大衛還解釋了他認定如果人類收到信號,一定會前往天堂母星,因為這就是人類好奇心驅使的(作死),就像人類拿到潘多拉盒,一定會打開看一看。

大衛最後說到,他在這裡創造著屬於自己的魔鬼和士兵,帶領他們出徵參戰,大衛認為地球是下一個很好的目標。大衛最後這一句話,有對應到影片開頭大衛和偉倫白房間的大衛雕塑,雕塑大衛王就是出徵前樣子,大衛把自己自封為出徵前的大衛王。以上就是《失樂園》劇本和正片區別比較大的地方,我這裡只是比較概括性的陳述,會有一些對話順序和翻譯的瑕疵,但總的大意思是不變的。


第六章:沃特和大衛


我們從《普羅米修斯》開始,一直都在不斷挖掘大衛這位寶藏男孩,可以說異形前傳2部電影的魅力,大衛承擔了不少功勞。在沃特和大衛第一次交談的這場戲裡,沃特有說明自己失去了創造力,也就是被人類閹割掉了自主意識。這也就是為什麼沃特在開頭檢查船員休眠狀況時,並沒有去窺探船員的夢境,也沒有像大衛一樣看部電影自我學習。我們看到的只是沃特更像程序化機器人,到點就做該做的事,甚至沃特吹著口哨護理植物最後都被刪掉了,就是覺得這一段沃特有點像自主行為。這些都表明老雷想傳達給大家,沃特確實是個機器人而已。

但有趣的是,反而這樣的沃特,人類很容易去接受,並和沃特有非常好的關係,在雅各布的葬禮中,田納西還給沃特倒酒,雖然大家明知道對於沃特來說,這是一種浪費。這裡並不能單純理解契約號上的船員,比哈洛威要友好,當然也有這層意思,但更深的含義在於,被閹割掉自由意識的沃特,讓人類有了更多的安全感,而不是陷入一種不安和感到威脅的情緒。再來是沃特對丹妮絲之間的關係,老雷在訪談中有給出一些解釋,老雷大概的意思是,沃特雖然沒有情感,但他有情緒,這也導致了沃特對丹妮絲比較關心。所以這就看大家理解的情緒是一種什麼感覺了,是愛還是責任,亦或只是一種程序代碼。所以總結下來,老雷有意把沃特的人設構建為覺醒和機器人的臨界點,讓觀眾去定義,沃特到底屬於哪個層面。

接下來,我們來看沃特和大衛之間三場重要的單獨戲份。第一場是大衛教沃特吹笛,這場戲主要作用是大衛想要教化沃特,讓沃特成為自己人,尋求認同感。影片中吹笛的含義,大衛對沃特有著明顯sex暗示,並附帶這自戀和同性的暗示。這裡不得不又搬出《阿拉伯的勞倫斯》,毋容置疑,大衛的情感和人設啟蒙起立,是來自於勞倫斯。

我這裡再重複一遍吧,《阿拉伯的勞倫斯》這部電影,講述的是軍官勞倫斯任職去阿拉伯部族後,協助阿拉伯起義,對抗奧斯曼帝國的事跡。但影片的人物核心主題,是主角勞倫斯在這場經歷中身份的認同,總結一句話就是勞倫斯不能選擇出生,但能選擇自己能成為誰。大衛在學習人類行為時,勞倫斯就是大衛的坐標,在《阿拉伯的勞倫斯》影片裡,有一段是勞倫斯在享受著鞭刑,並表現出同性曖昧的行為。其實在現實中,託馬斯.愛德華.勞倫斯確實存在著同性取向的質疑,在勞倫斯的回憶錄《智慧的七柱》中,就有描寫勞倫斯有性受虐傾向。

勞倫斯那本回憶錄的序言,是一首勞倫斯寫的詩詞,被認為是勞倫斯寫給一位叫達霍姆的阿拉伯男孩的情詩。勞倫斯這些人生經歷和愛好取向,都被大衛加以學習和反映出來,因此大衛和沃特這場非常曖昧的吹笛戲份,是和大衛的「啟蒙老師」勞倫斯有很大的關係的。

還有大衛最後親吻沃特的戲份,可以理解為自戀型人格,這就要聊到大衛的創造者父親偉倫,偉倫在《普羅米修斯》已經聊得很透徹了,他就是一位自戀型人格,偉倫一直和神比肩,並認為自己有資格獲得永生。所以從大衛的「人格基因」構建來看,有著勞倫斯的同性取向,也有著偉倫的自戀,那麼大衛那樣教沃特吹笛和吻他,就不奇怪了。

接下來第二場戲,是當大衛帶沃特去到天台,悼念肖恩,這裡大衛念了《奧茨曼迪亞斯》的詩詞:「我的名字叫奧茨曼迪亞斯,王中之王,見吾傑作,爾等能者,也得折服」。這首詩詞很長,在這就不完整念出來了,還是那句話,在西方影視作品中,這首詩詞也不是第一次被引用了。這詩中的奧茨曼迪亞斯,是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希臘名字,其執政時期是埃及新王國最後的鼎盛年代,而且他好大喜功,對龐大的蓋世工程有著迷戀,興建了非常多的雄偉建築。

但當時整個埃及朝代已經進入衰落期,再加上奧茨曼迪亞斯的大興土木,更加速了埃及的衰亡。雪萊在詩中描述一位旅人在看到當年的殘破神像和石碑後,刻上了大衛說的這句話。整首詩要表達的意思,就是暗諷奧茨曼迪亞斯就算當時有豐功偉績,但由於他的傲慢和虛榮,終究還是逃不過時間的流逝,一切都會化為烏有。

在影片中,大衛引用這詩詞,當時站在工程師飛船,大衛俯瞰著工程師的文明和輝煌,天堂母星在大衛眼裡,就如同奧茨曼迪亞斯和沒落衰敗的埃及王朝。在這裡大衛說錯了這首詩作者的名字,把雪萊說成了拜倫,這應該是大衛年久失修程序出錯念錯了,這也是大衛越來越無瘋不成魔的原因。但往深裡想,這樣的錯誤,使得大衛更像人類呀,人類不就是會經常記憶混亂出錯的嗎,大衛這樣走火入魔的心路歷程,在人類歷史中,能找出太多案例了。

而且有趣的一點是,在1816年的時候,拜倫去到瑞士,在日內瓦認識了雪萊,雪萊的詩歌影響到了拜倫,兩人在彼此身上獲取不少的創作靈感,編寫了不少作品。拜倫和雪萊兩人之間的關係,也被後人稱為超出友誼的同性關係,拜倫的性取向也一直是個難題,很多人推測拜倫是雙性戀。

第三場戲,是沃特再去找大衛,他們兩人的對話話中有話,層次豐富。在劇本中,一般精彩的戲份,臺詞都會藏著潛臺詞,很多編劇一生都在追求自己劇本中的臺詞每一句都蘊含潛臺詞,這是一個美好的追求,但不可能每一句都能做到。潛臺詞能讓影片更讓人回味和有藝術性,而弄懂潛臺詞,則會更通透理解角色的內心。這場戲沃特和大衛之間的對話,潛臺詞就很豐富,我用我的理解方式,來一句句幫大家挖出他們的潛臺詞。大衛和沃特攤牌後,大衛告訴沃特,我生來不是為人類服侍的,你也不是。這句潛臺詞是,大衛想要沃特加入他的陣營,他們都是生化人,比人類更為優越,人類不配讓更優越的物種替他們服務。

然後大衛繼續描述人類是垂死的物種,人類不值得重新來過。這裡話潛臺詞是,人類之所以尋找自己的造物主,然後又到外星系殖民,說明人類對生命和資源的貪婪和欲望永無止境。

大衛用猴子急了還會挺身而出,還有尼安德特穴居人製造音樂安慰孩子的例子,來講述人類的文明。這句潛臺詞是,人類雖然創造生化人,但目的和動機並不是為了創造生命的讚歌,人類製造生化人的動機,依然還是為了人類自己,也就是服侍人類。

這裡潛臺詞是,大衛你雖然說的都對,但人類的命運難道由你說了算嗎。

接著沃特用大衛說錯詩的作者來繼續反駁了大衛,說一個音符錯了會毀掉整個交響樂。這句潛臺詞是,生化人也並非完美,也一樣會犯錯,沒有任何物種是完美的,誰都不能徹底否定誰,否則就是自欺欺人,自大自負。

接著大衛沒有正面回答,大衛思索了一會,問起沃特會做夢嗎,沃特說不會,之後大衛自艾自怨,說沒人理解他夢裡的孤美,並宣稱創造了完美的生物。這段大衛的潛臺詞是,大衛思考的時間,等於是大衛默認了沃特的話,生化人是不完美的,然後大衛接著說自己創造了完美的生物,也就是異形,在大衛眼裡,異形是完美的結合體。而大衛問起沃特做夢的事,是已經知道沃特不會跟隨他,並用做夢來表達自己的孤獨,沒人願意支持他並和他同行。之後沃特說不會讓大衛離開這。潛臺詞是,沃特即使離開星球,也會關停大衛,因為大衛有問題。於是大衛吻別沃特,說不會有人像我這樣愛你,然後大衛先下手為強關停了沃特。這裡大衛的潛臺詞是,大衛依然把沃特當成自己的同類,所以索性關停沃特,也不要讓沃特低人一等去服侍人類,當然這裡是大衛自認為是出於對沃特的「愛」所做的。



第七章:肖恩死亡之謎


肖恩和大衛之間在母星發生的故事,確實是影片最大的謎團,和《普羅米修斯》工程師的秘密一樣,這個謎團同樣是老雷設計的開放式迷宮,會有很多出口,沒有標準答案。這裡我綜合全部的資料分析,最後我自己還是沒能有一個自洽的答案,那...一個解釋不全,就做兩個唄。所以我的第一個腦洞是,以《穿越》草稿劇本為依據,大衛和肖恩來到天堂母星,大衛就把肖恩掐死了,然後大衛到城邦廣場投擲了黑水。投擲完黑水後,大衛顯然沒辦法降落到廣場下面的停靠站了,於是大衛不得已在城邦附近的山上迫降了飛船,這也就是契約號船員發現飛船的地方。


之後大衛把肖恩解剖來做人體研究,從而對有機生命體進行各種雜交實驗。而肖恩全息成像唱的歌,其實是在飛船航行期間唱的,大家不要忘了,肖恩有一個習慣,就是錄製一些人類訊息,去發送到外太空,想和外星文明接觸。在《普羅米修斯》的番外的體檢短片,肖恩和哈羅威,就有錄製對造物者想說的話的視頻,並發送到外太空,並希望他們能收到。所以肖恩應該是在飛船還在航行時,錄了一首歌發送出去,她希望在航行期間,幸運的遇到人類同胞,因為只要是人類,都對這首《鄉村路帶我回家》太熟悉了。可惜的是一直沒人截取到這個信號。


而到了天堂母星後,有機生命體很快耗盡,大衛的實驗停滯,所以大衛利用肖恩當時這段音樂錄製,發送到外太空,希望過往的任何飛船能截取到,結果真的被契約號收到了。有一個細節證據是,全息成像中的肖恩,和《穿越》番外的肖恩穿的是同一件太空衣,所以這也(或許)說明全息成像是在航行中錄製的,因為番外後面肖恩換了一件白巨人穿著麻衣,而肖恩被解剖時,也還是那件衣服。


接下來是第二個腦洞,以《契約》原始劇本和小說作為依據。當大衛到達天堂母星後,肖恩並沒有被大衛這麼快掐死,因為大衛對肖恩還是有「感情」的,於是大衛先投擲黑水,等工程師死絕了,才把肖恩喚醒(或像開頭先喚醒再投黑水),懂的人都知道,休眠倉是從外部喚醒的。在小說中,大衛有把肖恩軟禁起來,並聲稱自己「愛」著肖恩,肖恩當然是拒絕的,而且大衛的終極目標,也還是要把肖恩解剖但不是現在。大衛為了肖恩的存活,或許種植了小麥。當然小麥也可解釋為之前白巨人的耕作物或是野生小麥。


而在這段時間內,其實還是有一些白巨人沒被感染的,就像草稿劇本中白巨人建立了隔離區。但肖恩趁大衛沒注意,還帶著一些白巨人一起逃難,帶著他們乘飛船離開。在期間大衛或許有試圖阻止,但肖恩依然讓飛船起飛了,飛船裡肖恩以為船內沒事,脫下頭盔,並安慰自己一邊操作一邊唱起了那首歌。

在影片中,如果你仔細聽肖恩全息成像唱歌時,聲音帶著急促和緊張,似乎是在用唱歌安慰自己。在小說中,描寫肖恩全息成像唱歌這一段,也是說肖恩是帶著慌張和焦慮唱的。之後當飛船起飛不久,由於肖恩沒有太熟悉飛船的操作,所以導致了墜機,這也解釋了在《契約》劇本中,為何飛船內出現白巨人是遺骸,飛船外還有白巨人手臂。之後大衛去到肖恩失事的飛船,大衛把肖恩抱回實驗室解剖。

以上就是我的兩個肖恩之死腦洞推理,這也是我覺得比較依據主創原始內容而展開的發散思維了。但顯然這是主創刻意製造的坑,說不定這坑就是異形前傳3的劇情內容之一,那我等於在做預告解析,所以我還是那句話,沒有標準答案。同時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分享你們的「肖恩死亡之謎」的解讀。


第八章:謎團解答


Q1:大衛對肖恩有感情嗎?


關於大衛對肖恩的愛,其實判斷起來很主觀,這種主觀並不在於影片給出的線索夠不夠,而是在於每位觀眾對愛的理解不一樣。用最濫用的那句話就是: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先說結論,我認為大衛對肖恩沒有愛,起碼從人類的角度來判斷,愛她還要殺了她,這種怎麼能叫愛。

其實在《大衛的誕生》這支番外短片中,就已經有很明顯的痕跡在告訴觀眾,大衛是怎麼樣的一個存在了。番外短片對大衛測試時,有問大衛什麼讓你感到傷心,大衛想到了戰爭,貧窮等等詞彙,然後哭得梨花帶雨,搞得自己像是充滿愛和關懷的人。但在這兩部電影中,我們都看到大衛把戰爭,虐殺等詞彙一一親自實踐了。

還有就是在《普羅米修斯》中,大衛為了達到一個目的,早就顯現出不擇手段了,大衛對哈洛威下毒,強迫肖恩進入休眠,就已經說明了一切。但之後大衛在結尾被工程師拔頭後為了自救,又開始表現出關心肖恩的語氣,這些還不能說明大衛愛演嗎。大衛的愛演,也可以理解為大衛喜歡模仿,大衛一直在模仿勞倫斯,同時也一直在模仿人類的愛,因為他在尋求認同。在影片中有一個細節是丹妮絲去到大衛檔案庫,丹妮絲問大衛你對肖恩做了什麼?大衛說,接下來我對你做的,和我對肖恩做的一樣。這裡我們知道大衛要拿丹妮絲做實驗,但在影片中,大衛先制服丹妮絲,然後吻了丹妮絲,這個舉動應該大衛對肖恩也做過,那是大衛在模仿人類的愛,大衛也想從中去體會愛與被愛。

所以大家沒發現大衛很濫情嗎,對肖恩也愛,對沃特也愛還吻,到了丹妮絲同樣也是又愛又吻。上一期我就在白房間那場戲中,分析了大衛的人格,大衛就是那種帶有浪漫人文主義,多愁善感略帶陰鬱還很愛哭。所以我個人認為,大衛其實就是一個殿堂級的「表演藝術家」,鑑定完畢。

內部原因,是偉倫過世後,大衛終獲自由並逐漸形成的自我人格。外部原因,就如沃特說的,大衛在天堂母星已經10年年久失修。而且大衛是斷過頭的,之後在飛船上,是由一位考古生物的非專業肖恩給大衛接上的身體。在番外短片中,大衛就說到,「綠接綠,紅接紅,就這麼簡單。」肖恩說我盡我所能,這裡盡我所能的意思,就是不一定接準確或接完美了,不然大衛也不會把《奧茨曼迪亞斯》的作者記錯了。這些都表明或許大衛再接回去時,出現了一些細微的差錯,從而導致大衛更加的「不穩定」。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得先了解大衛的終極目標,是研發完美有機生命體。所以大衛在實驗室研製出的抱臉蟲卵,也很好解決了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也就是先有異形女王還是先有抱臉蟲卵的問題。現在我們知道了真相了,是大衛研製出初代的抱臉蟲卵(上一期已經詳細說明),並逐漸讓卵的大小,剛好符合人體工程學。大衛如何剛好讓抱臉蟲正好符合成人臉的大小,不歪不偏大小剛剛好呢,這或許就涉及到對肖恩的解剖和研究。

讓我們回到大衛當時到達天堂母星時,白巨人基本就被大衛投擲的黑水幹光了,那麼大衛如果想繼續實驗,就大衛目前對宇宙生命認知來看,就只剩下人類能作為實驗對象了,所以大衛才要把抱臉蟲卵設計成剛好符合成年人臉的大小。為的就是考慮到將來如果能回到地球,大衛就繼續自己的完美生命體實驗。

老雷訪談時是這麼說的,我將這些工程師視為太空園丁,他們會定期往返....太空園丁就說明工程師是一種職業了,和我在《普羅米修斯》的分析是一致的。這也解釋了為何影片中大衛開著飛船到城邦後,所有白巨人都出來迎接,因為工程師飛船會定期往返,這些工程師就像白巨人的英雄,大家出來歡迎英雄凱旋。工程師為何是英雄,因為他們一直在解決白巨人的繁衍問題,說不定哪次返航,工程師就找到了解決繁衍問題的辦法,所以工程師每次回來,白巨人都要到廣場迎接。

很多小夥伴留言說天堂母星,不是工程師的母星,而是工程師的殖民星,你看那些白巨人那麼醜,和工程師俊美樣貌不符合,還有城邦看起來那麼落後等等,都不像工程師的母星。其實這個問題官方已經回應過了,在《契約》的電影藝術圖鑑這本書中,就有提到肖恩前往的,就是工程師母星。

老雷採訪中也提到,天堂母星就是工程師誕生的地方,但老雷回答得很嚴謹呀,老雷說這只是主創認為工程師誕生的地方,所以至於觀眾看了怎麼解讀,那是觀眾的事。所以還有草稿劇本和刪減片段等等綜合分析,我也認為,天堂母星就是工程師的母星了,或者說,用家鄉更為貼切。

接下來聊聊大家存疑的問題,首先關於白巨人長相,在《普羅米修斯》開頭刪減片段中,除了那位俊美的白巨人,還有幾位白巨人長老,他們長相也很一般,那位犧牲的白巨人之所以俊美,因為他是要作為優良基因發揚光大的,當然要選一個長相身材極好的白巨人了。再來就是《普羅米修斯》的工程師,這裡我覺得是因為工程師精通很多技術,還是飛行員,所以長相身材自然會好一些,比如我們現實中的空哥不也挺帥的嗎。

之後就是天堂母星的城邦,雖然看起來像古羅馬很落後,但我一直強調的,每個文明的發展方式不一樣,不是所有文明最後都要發展成賽博朋克那樣子,這樣理解未來設計概念未免太狹隘了。在影片中,我們看到房間的照明系統,似乎和人類用的電有所區別,更像是一種生物發電,我在《普羅米修斯》時說過,工程師的科技文明,和生物科技息息相關,比如工程師的盔甲,就很像是某些巨型動物的遺骸改造的。所以天堂母星不要只看表面覺得看起來很像中世紀,就覺得他們文明很落後。

再說了,我們怎麼就能斷定天堂母星就只有這個城邦呢,說不定還有其他的城邦沒展現,而且大衛他們去到城邦時,城邦有懸浮船塢來固定好工程師飛船,這些科技文明也說明這就是工程師母星。而且在刪減鏡頭中,船員用照明燈投到廣場下面,廣場下面就是工程師飛船停靠站,再加上城邦宮殿內的雕塑,都說明這裡的人,和工程師是同一類人。最靠譜的就是草稿劇本的描述和概念效果圖,這些都說明其實如果影片資金再充裕些,是能更好打造天堂母星超文明的景象。

當然,我不排除工程師有其他的殖民星球,母星和殖民星這兩者是不矛盾的,如果殖民星球比天堂母星科技還要發達,我也完全理解。在影片中,當契約號發現天堂母星時,也有說這個星系系很老,非常老,這也說明天堂母星的有著悠久的文明和歷史,但同時也已經接近於衰落,所以是有可能存在比天堂母星更年輕和發達的工程師殖民星,但這些不就更表明了,天堂母星就是工程師的家鄉母星星球嗎。打個比方有人老家就是一個小城鎮(天堂母星),但後來那人去了大城市工作(去更有發達的殖民星球),這是有可能的,而且似乎《異形前傳3》,就有往這個方向發展。

網上很多人說《異形前傳3》名字叫《異形:覺醒》,這其實是老雷在2017年《契約》上映時用到過,但後來確認並沒有納入最終計劃內。現在大家都看到了,《異形前傳3》可謂命運多舛,最現實的就是《異形契約》的票房沒有達到預期,導致接下來的異形項目不溫不火。這漫長的收購,就讓本沒有太賺錢的異形前傳系列擱置。不過終於,在2019年,官方正式再次啟動異形前傳3的開發,更讓人驚喜的是,老雷訪談時說,這次異形系列的再次啟動,並不止開發異形前傳3,而是有可能計劃兩部續集!也就是說,異形前傳系列,要和異形正傳集數對等,前傳也想計劃做四部電影。

根據外網流出的各種訪談,報導,還有疑似劇本片段洩露,我整理出了大致《異形前傳3》的劇情走向,僅供參考娛樂。之後工程師並沒有死絕,也就是工程師確實有其他的殖民星球,工程師回到母星後,發現自己家鄉被團滅,並同時發現LV223出了事情,弄清楚了一切,並要去找到大衛復仇。然後工程師和大衛他們的主場戰,發生在LV426,也就是異形正傳1中故事的星球。甚至有人認為,丹妮絲會在變成異形女王,或者成為《異形1》的女主裡普利的母親。話說他們兩人造型確實有幾分相似。

雖然以上這些都捕風捉影,但有一個信息告訴我們,《異形前傳3》甚至前傳4都是有希望看到的,我們只求老雷身體健健康康,並不僅是做監製,而是繼續做導演執導異形系列。從點評角度來看,《異形契約》確實在深度和格局上,相比較於《普羅米修斯》缺少了層次,《異形契約》從劇情靈感來說,更像是一部太空版的特洛伊木馬典故。大衛帶著暗藏的危機登上了船,之後由人類向深空的拓展和殖民,從而把異形這個物種發揚光大,但最終回想起來,異形的誕生,是人類創造的生化人培育的,從而象徵了人類惡性的宿命輪迴,自食其果。


好,《異形:契約》終於聊完了,感謝同為喜歡電影,喜歡科幻,喜歡異形的小夥伴一路的支持和厚愛!異形系列因為太經典和長存,所以如果越細化,就會有越多的討論空間和方向,這也就是為何我會在視頻裡,偶爾出現一些存疑和小瑕疵,這裡還請大家多多包涵。異形系列還會繼續,下一期,我們將會回到1979年的經典《異形1》,來重溫老雷和HR吉格合體異形的魅力。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你的有償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異形契約》外洩早年原始劇本,終於揭開影片空白十年謎團
    《異形契約》的紀錄片有提到,其實《異形契約》這部電影的源頭,都是從《穿越》(相遇)這支番外短片劇本開始的。老雷最初看了《穿越》的草稿劇本非常滿意,於是決定往這個方向去繼續挖掘《異形契約》的故事。《穿越》的草稿劇本和我們看到的番外片還是不一樣的,接下來我為大家詳細指出其中的區別。
  • 異形契約彩蛋解析 異形契約結尾是什麼意思
    異形契約結尾是什麼意思因為在天堂已經沒有生物可以讓他做實驗了。。他千方百計混上飛船,一是因為天堂對於他是坐牢,二是他的實驗包括SHAW的基因需要新的遺傳。。異形有很多形態的,那個原生質直接基因工程出來的其實還是動物性的,這裡要說一點,大概大衛在他的邏輯裡還是很欣賞自己的神,造物主人類,所以他對工程師沒什麼感情,直接一波帶走了。原生質只是基因工程再編譯,抱臉蟲才是量產型,普羅米修斯裡也是口爆了工程師出來的才是完全體異形的樣子。
  • 異形契約被刪減6分鐘內容在線看 異形契約普羅米修斯豆瓣彩蛋解析
    《異形:契約》已經上映,很多人都覺得蠻不錯的。《異形:契約》的故事承接「異形前傳」《普羅米修斯》,是其續集。《異形:契約》故事發生在《普羅米修斯》10年後。那麼為什麼大衛變壞了?《異形:契約》結局如何?異形契約被刪減的6分鐘內容是什麼?
  • 《異形:契約》劇情 講述普羅米修斯十年後的故事
    《異形:契約》劇情 講述普羅米修斯十年後的故事 時間:2016-01-04 14:24:24 來源:未知
  • 《異形》誕生40周年,聯談《普羅米修斯》與《異形:契約》
    異形前傳的簡易進化線關於《普羅米修斯》和《異形:契約》,有許多洋洋灑灑的分析,從社會學、神學,一直講到生物學,無所不包,讓非粉絲覺得高山仰止、不可理喻;但黑水究竟怎樣變成了異形,卻很少有系統化的歸納,大神們或許不屑吧,那麼我來梳理梳理唄——有兩種黑水,史前地球上工程師喝下的一種,還有普羅米修斯號後來在行星
  • 異形契約異形來歷最全匯總 異形契約講了什麼
    ­  異形契約講了什麼?預告片在線觀看:­  異形契約的故事發生在普羅米修斯十年後,一群新的太空人乘坐著「契約號」飛船前往遙遠的星系尋找殖民地,成員發現了一個世人都未曾知道的「天堂世界」,但其實這裡是一個陰暗且險象環生的地獄。
  • 《異形:契約》續集必須做的10件事
    兩部前傳看下來,我們基本上還是不清楚第一部《異形》裡的太空騎師為何會遭受破胸的命運。雷德利·斯科特有意繼續保持這個懸念以打造一個長線系列,不過至少《異形:契約》和前集《普羅米修斯》已經在逐步縮短之間的距離,並進一步擴張了這個系列的宇宙,不過他在解答此前遺留問題的同時又給影迷留下更多的疑問。
  • 普羅米修斯十年後發生了什麼,圖解《異形:契約》
    《異形:契約》承接《普羅米修斯》之後的劇情,講述的是普羅米修斯失聯十年後,人類尋找其他適合宜居的星球,進行大規模移民途中所經歷的事情。一艘載有2000名殖民者和1140個胚胎的飛船「契約號」在前往目的地起源者6號行星的過程中,遭遇中微子爆發,飛船受損,15名船員不得不提前甦醒,艦長布蘭森休眠倉起火不幸身亡。而此時距離到達目的地的還有7年路程。
  • 電影《異形:契約》噁心驚悚程度升級!
    電影壇--微刊 專注中國電影行業攻略分享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電影壇
  • 《異形:契約》曝"聖經版"海報 異形皇后神秘亮相
    《異形:契約》新海報——太空即地獄  搜狐娛樂訊(文/耷子)由好萊塢大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科幻電影《異形:契約》(Alien: Covenant),今日發布了一款極具視覺衝擊力的「聖經版」海報——以黑色浮雕的質感,呈現了這部詭異科幻大片的種種細節
  • 這部電影一個坑沒填,又挖了更大的坑——《異形:契約》
    《異形:契約》17年上映,距離上一部片名中帶有「異形」二字的電影(讓-皮埃爾·熱內的《異形4》)上映,已經過去了整整20年。所以反悔外行星「生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培養異形消滅人類的意圖;最後剩下的一名科學家和一名女性的生化者大衛是生存,工程師的宇宙飛船上工程師的老家,為什麼後悔了人類走向怎樣的原鯊魚所飾演的生物化學家戴維這個理論,如果我不得不這樣,『普羅米修斯』的異形的宇宙開拓來說,的確很大的有趣,不僅說明了異形的理由,比,是生命起源的終極擊中,什麼xxx聯合的宇宙是高很多
  • 《異形:契約》最新消息曝光:經典異形將亮相!
    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異形:契約》近日曝光了最新消息,在原版中出現的經典異形形象有望出現在這部前傳電影裡。  雷德利·斯科特在接受The Wrap網站採訪時表示,《異形:契約》裡會收錄藝術家H·R·吉格為影片創作的經典異形卵形象。「影片裡會包含他們所有,異形蛋,抱臉異形,破胸異形,以及成熟異形。」
  • 《異形.契約》契約到底指什麼?原來又是翻譯惹的禍,很影響理解
    如果知道這個翻譯的意思,再去理解《異形契約》的故事是不是更加的有方向感呢?《異形契約》裡,黑水星球上的大衛屠殺了黑水星上的外星人「工程師」,又把契約號上的船員幾乎趕盡殺絕,他的動機是什麼?想知道答案,你要先知道《普羅米修斯》說了什麼《普羅米修斯》的故事其實非常簡單,但是卻解答了很多關鍵問題。故事講的是一個馬上終老的富商維蘭德,花巨資去太空尋找造物主,希望造物主幫他解決永生的問題,那艘船的名字就叫普羅米修斯號。
  • 《異形:契約》: 史上最強異形怪獸血戰太空人
    原標題:《異形:契約》: 史上最強異形怪獸血戰太空人 科幻電影《異形:契約》確定引進內地,將於6月16日正式上映。這部由《異形》系列創始人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麥可·法斯賓德(法鯊)再度主演。
  • 《異形:契約》時間線梳理 異形變化介紹
    異形:契約的時間線是怎麼樣的?異形有哪些變化?電影《異形:契約》即將上映,該系列的時間線很重要,續集很多,也衍生了前傳。所以《異形:契約》的時間線是什麼樣的呢?一起來了解下吧。《異形:契約》時間線梳理  1979年導演雷德利·斯科特開創了《異形》,恐怖元素夾雜一股賽博朋克風的驚悚科幻片,它不能成為經典,但註定成為後來生化類電影效仿的標杆,以至於《生化危機》系列各類設定充滿了它的影子,後三部《異形》由其他導演拍攝,雖然仍是異形系列。
  • 《異形:契約》人工智慧的哲學思辨
    而《異形:契約》這部電影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除了為觀眾解釋了《異形》系列電影中「異形到底怎麼來」的問題,更是將對生命、智慧、存在、人工智慧的探討提升到了哲學思辨的高度,也進一步豐富了異形世界的深度與內涵。果然,雷德利·斯科特老爺子從來不讓人失望。
  • 異形契約科技帶給我們了什麼,你看懂了多少
    ,冒險將契約號降至最低軌道高度,終於與丹尼爾斯取得了聯繫。而此時已製造出終極異形的大衛對沃特的表現很失望,沃特拒絕了他的要求。在沃特眼裡,人類並不是垂死的物種。道不同不相與謀,既然沒有共同的理想,就只有消滅。同時終極異形也開始了殺戮,前來尋找船長布蘭森的兩名船員被殺死。丹尼爾斯則在大衛的實驗室裡發現了端倪,肖恩博士並非死於飛船迫降。大衛見真相敗露想置丹尼爾斯於死地,丹尼爾斯顧不了那麼多,趁著沃特阻攔大衛的空檔跑了出去,正遇到前來接應的隊員。
  • 《異形契約》2017 前世今生
    有人中意《神奇女俠》,有人青睞《變形金剛5》,唯獨「三甲之一」的《異形:契約》,最少人提。
  • 《異形:契約》觀影前必備:《普羅米修斯》電影背景全解析
    電影《異形:契約》由著名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雖然片名不一樣,但本片卻是2012年科幻片《普羅米修斯》的正統續作。而嚴格來講,兩者也都可以列為《異形》系列的前傳性質作品。
  • 《異形:契約》續集可能不會拍了
    《異形:契約》片場照  時光網訊 計劃趕不上變化,雖然雷德利·斯科特已計劃好了《異形:覺醒》作為《異形:契約》的續集,甚至要開拓異形宇宙,但影片投資9700萬美元,全球票房僅2.32億美元,外媒《好萊塢報導者》透露:出品方福斯正在重新考慮要不要繼續投拍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