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於公曆9月7-9日交節。時至白露,暑天的悶熱基本結束,天氣漸漸轉涼,晝夜溫差較大,早晨與夜間都會有絲絲的涼意。
關於白露節氣,民間有很多說法,有的說表示天氣的變化,有的說表示莊稼的收成,而白露當天日期是逢單還是逢雙」也有一定的說法,不知道有沒有朋友聽說過「白露逢單,地下不幹;白露逢雙,幹谷上倉」這句俗語,那它又是什麼意思呢?
從字面上來看,這句俗語的大概意思就是說按照陰曆的日期,當白露這天的日期為單數時地下不幹,這就說明白露節氣前後會有降雨,相反的,如果白露這天的日期為雙數時,則穀子比較幹,可以直接入倉,這就說明白露節氣前後天氣晴朗,不會下雨。
今年的白露日是陽曆9月7日,而陰曆是七月二十,剛好為雙數。按照上面的說法「白露逢雙,幹谷上倉」來看,白露日是晴天,比較適合農作物的收穫、晾曬和入倉,這對於農民朋友們來說,可是個好消息,但是,實際情況是否真是如此呢?
筆者就暫且以自己所在的豫中地區來說,從8月份中下旬的暴雨期結束之後,已經近半月左右的時間都是晴朗天氣,根本沒有啥降雨出現過,再往後一個星期的時間仍然是以晴天為主,還是比較符合上述說法的。
但是這樣的天氣對秋播蔬菜來說可以說是致命的傷害,比如說北方人過冬的儲備蔬菜之白蘿蔔和大白菜,現在正是需要雨水的時候,可是天天這樣的烈日驕陽的話,別說繼續生長了,如果不用人工澆灌的話,就要面臨「夭折」的境地了。
咱們再來看看我國的南方地區,比如四川、貴州、雲南等地,雖然上個月也經歷了梅雨季節,但是近期還是以降雨天氣居多,顯然,這些地區的天氣情況就不太符合上述說法。因此,「白露逢單,地下不幹;白露逢雙,幹谷上倉」這句話,可能只是一些區域的說法,並不具備普遍性。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我國地大物博,不僅是白露節氣時有晴天、陰雨天之分,即便是每一天的天氣,不同區域也會有所差別,如果僅僅只是依靠白露當天的日期是單數還是雙數,來預測後續的天氣情況的話,真是有失嚴謹。
當然,既然俗語能夠經過千古至今流傳下來,說明它還是有一定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因此,對於「白露逢單,地下不幹;白露逢雙,幹谷上倉」的農諺說法,不管白露當天的日期是單數還是雙數,都是正常的現象,並沒有好壞之分。
人們常說:「處暑十八盆,白露身不露」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仍熱,每天要用一盆水洗澡,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體了,以免著涼。因為白露正處於夏秋轉折關頭,氣溫日際變化大,老、弱、病者要更注意適時增減衣服,以防受涼。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