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露從今夜白」,古代繪畫裡的白露時節

2021-01-08 澎湃新聞

今日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露從今夜白」,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白露之後,天氣由悶熱轉向涼爽,部分草木也由青翠慢慢變成赭紅。無論是敦煌藝術中,還是古代繪畫中,對此都有描繪,其中莫高窟中唐第159窟中野鹿飛馳、閒雲舒捲;宋代蘇軾「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的赤壁被一再描繪;在明清的花鳥畫中「白露垂珠,黃花繞籬」的景象日漸顯現。

「字在敦煌」裡的白露 來源:敦煌研究院敦煌壁畫中的白露在敦煌莫高窟第172窟的盛唐壁畫中,飛天也飄進秋景,衣帶搖曳,裙擺生風。她的身後,在陡峭的山嶺旁,一條大河蜿蜒而來。山上的樹木由盛夏的青翠,慢慢變成初秋的赭紅,一座小寺藏在山頂的草木之中若隱若現。

莫高窟第172窟,盛唐在中唐第159窟的壁畫裡中,士人雙手合十坐於水前,已完全沉浸於自己的世界。野鹿在身邊飛馳,他也全不在意。閒雲隨舒捲,安識身有無。千年後的白露時節,再看窟中壁畫,泥土溼潤的味道、桂花的香氣依舊,一珠露水,就能把人洗淨,瞬間澄明。

莫高窟第159窟,中唐民間說,「白露下葡萄,秋分打紅棗」,白露時節的葡萄最香甜。敦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溫差明顯、空氣乾燥,加之當地特有的沙質土壤,為優質鮮食葡萄提供了優越的生長條件。敦煌種植葡萄、食飲葡萄的歷史由來已久,葡萄也成為了敦煌壁畫的經典圖案、敦煌石窟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敦煌文獻 《沙州伊州地誌》局部葡萄原來的名字更有古意——蒲陶(也寫作「蒲桃」)。據《漢書·西域傳》所載,蒲陶種是往來西域的漢使從大宛(古代中亞國名,大約在今費爾幹納盆地)採歸。當時大宛國及其周邊地區生產葡萄,並已掌握葡萄酒的釀造和存儲技術。

遙想當年,張騫出使西域,「鑿空之旅」打通了中國和中亞、西亞以至南歐的「隔閡」,同沿途各國建立起友好往來,各地的位置、人口、兵力、特產等,張騫都一一得以了解。

莫高窟第323窟 張騫出使西域 初唐公元前119年,張騫再次出使西域,中原與西域之間的絲綢之路更加暢通,交流更加密切。西域的音樂舞蹈、農作物等相繼傳入中國。絲路重振敦煌,自然留下許多中西「交流」的痕跡,葡萄就是其中之一。自此,敦煌不僅開始種植葡萄,還擅長以葡萄釀酒。

敦煌壁畫中常見的葡萄紋,也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例證。

在古代近東地區,葡萄與葡萄藤是自然界繁榮多產的古老象徵,代表精神生活和生命再生之意。

佛教藝術中,菩薩也有時手持葡萄,或許寓意精神世界的充盈甜美。葡萄果粒繁碩,枝葉蔓延,則被人們寓以子孫綿長、家庭興旺的美好願望。於是便有了各種各樣的「葡萄紋」。

隋唐畫匠將葡萄繪進敦煌壁畫,各種各樣的葡萄紋飾,成為敦煌壁畫的經典圖案、敦煌石窟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莫高窟第209窟 葡萄石榴紋藻井 初唐葡萄串、葡萄葉隨纏枝波狀彎弧分布,葡萄串一種為寫實形,一種為花形,與葡萄葉相間繪飾。色彩有青、綠、紅、赭、白,對比鮮明,清爽悅目。在這樣葡萄紋飾前,不難嗅到清新的田園氣息。「西園晚霽浮嫩涼,開尊漫摘葡萄嘗。滿架高撐紫絡索,一枝斜嚲金琅璫……」,唐人的詩句中將葡萄比作金鈴鐸,大概葡萄那時仍是引種不甚廣泛的名貴水果吧。唐代壁畫中的葡萄紋也顯出一種繁複華麗之美。

莫高窟第322窟 葡萄石榴紋藻井 初唐古代繪畫中的白露秋景近日,北京故宮博物院正在舉行蘇東坡大展,其中展出的《赤壁圖》以繪畫的方式再現了蘇軾《赤壁賦》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的描述。

宋人《赤壁圖》故宮博物館藏據記載,元豐五年(1082),蘇軾於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兩次泛遊赤壁,寫下了兩篇以赤壁為題的賦,後人因稱第一篇為《赤壁賦》,第二篇為《後赤壁賦》。而七月十六正是白露節氣前後,故明代仇英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的《赤壁圖》畫得也皆是「白露橫江、斷岸千尺」的秋景。其中上海博物館一圖,用筆峻健方硬,應是他得到周臣指授,力學李唐等南宋院畫的盛年時作品。遼寧省博物館一圖,與仇英在項元汴家《臨宋人六景》畫風相近,應是他較晚之作。

仇英《赤壁圖》遼寧省博物館此外,明代不少繪畫作品也表達了白露時節的氣候,如南京市博物總館藏的明代宮廷畫家林良《月下蘆雀圖》,便寫深秋月夜葦塘一角,夜色蒼茫,萬籟俱寂,一輪明月半隱於雲間。水邊數枝蘆葦錯落斜出,一對鶺鴒鳥依偎枝上,恬然安適。尺幅之中靜中有動,生機盎然,其境清曠幽美,墨淡韻遠,富情於景。畫面構圖清疏,含蓄雋永。

明 林良《月下蘆雀圖》南京市博物總館藏蘇州博物館所藏的明代沈貞《秋林觀瀑圖》(軸)畫了溪山觀瀑之景,畫面取高遠之勢,山勢幽峻,瀑泉煙鎖,二老策杖於秋林之下,作翹首指觀之狀。用筆粗放,墨法清潤。沈貞為沈周伯父,於此可徵沈周粗筆一路之家學淵源。畫上自題: 「秋林霜重葉痕斑,白髮蕭蕭二老閒。握手相逢無個事,不因論水更論山。洪熙元年秋八月望後二日,西莊沈貞吉。」可見這件作品表達的亦是白露前後的景象。

明代沈貞《秋林觀瀑圖》(軸)蘇州博物館農曆七月底八月初,秋氣愈重,只要待到每日太陽歸山之後,白天的熱氣就會很快消散,拂面的風便有了怡人的清爽。「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憑几看魚樂,回鞭急鳥棲。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杜甫詩中的白露意境在畫中依舊可循。

清 惲壽平 《花卉圖冊之雁來紅》湖南省博物館藏註:本文據敦煌研究院及部分博物館官方資料綜合整理(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白露至秋意濃!露從今夜白 白露是什麼意思?熱不熱了?答案來了
    白露至秋意濃!露從今夜白 白露是什麼意思?熱不熱了?答案來了時間:2020-09-07 11: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白露至秋意濃!露從今夜白 白露是什麼意思?熱不熱了?
  • 今日白露,露從今夜白,伊人在水邊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nbsp&nbsp&nbsp&nbsp&nbsp晚霞點綴秋水&nbsp&nbsp&nbsp&nbsp城市亮起霓虹&nbsp&nbsp&nbsp&nbsp大雁在落日暖色裡
  • 白露是什麼意思含義 白露節氣是哪個季節是秋天嗎?
    白露在二十四節氣中是第15個節氣,並且在白露的時候,天氣是逐漸呈現轉涼的方向,人們也開始逐漸添加衣物,白露是什麼意思呢》?那麼白露是什麼季節的現象呢?白露的氣溫變化是怎樣的呢?白露是什麼意思含義  白露是指天氣轉涼溫度降低後,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形成的水珠,例如草木早晨會披上露水.白露節氣是涼爽季節的開始,白露也是全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俗語說,「白露夜寒白天熱」、「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 杜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之所以思鄉經典
    「詩聖」杜甫的這首《月夜憶舍弟》,句句堪稱經典,如果非要找出其中的名句,那詩中「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就是經典中的經典。※原文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 「白露」時節的露珠是白色嗎? 白露的習俗你了解多少?
    「白露」時節的露珠是白色嗎? 白露的習俗你了解多少?時間:2018-09-12 17:10   來源: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白露時節的露珠是白色嗎? 白露的習俗你了解多少? 轉眼,我們就迎來了一年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白露!
  • 白露——天氣轉涼 露重草白(節氣·物候)
    白露是農曆八月的節氣,時間在公曆每年的9月7—9日,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今年白露交節時刻是9月8日7時0分。白露前後,夏日殘留的暑氣逐漸消失,天地的陰氣上升擴散,天氣漸漸轉涼,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在草葉面上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所以稱「白露」。
  • 今日白露 願你眼中有星光把日子過成你喜愛的模樣
    今日白露 願你眼中有星光把日子過成你喜愛的模樣時間:2019-09-08 11: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白露 願你眼中有星光把日子過成你喜愛的模樣 今天(9月8日)6時17分 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 白露 水土溼氣凝而為露, 秋屬金,金色白, 白者露之色,
  • 白露含秋
    這樣的高貴裝扮,不是每一個季節都可以擁有的,它只屬於白露時節。一露為白,萬物生輝。作為九月的第一個節氣,白露像一條天河,橫在了夏天和秋天之間,從此風輕、雲淡、天高、水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農曆言:「鬥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
  • 白露養生吃什麼?白露如何養生注意事項 白露節氣傳統食物
    白露養生吃什麼?白露如何養生注意事項 白露節氣傳統食物  每年9月8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節氣。「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露是「白露」節氣後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此時的天氣,正如《禮記》中所云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
  • 白露節氣祝福語大全 發朋友圈說說的白露唯美句子
    白露實際上是表徵天氣已經轉涼。此時陰氣漸重,露凝為白,故名白露也。1、白露又至,氣溫驟降,既要美麗,也要健康,清秋時節,加件衣裳。願你此生清清爽爽,季季安康,好運綿長。—32、白露桂飄香,一份好心情;朋友簡訊聯,一份真感情;關懷字間藏,一句暖心房:白露時節到,天涼添衣注保暖,快樂輕鬆心舒坦,空時記得常聯繫哦!
  • 農村俗語:「白露夜晚露水足,來日蒼天不會『哭』」是啥意思?
    又到了白露時節,俗話說:「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今天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了從今天開始,暑熱漸散,風乍起,竟有了絲絲涼意,適意伐?清晨的花朵、草木上凝結出了白色的水滴,閃耀著晶瑩的白光,美其名曰「白露」。「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 白露降,寒蟬鳴,健康管理師、營養師都在吃的「二黃二紅」是啥?
    昨天,我們迎來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這是全年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此時的天氣,按照《禮記》中的說法是:「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天氣轉涼,露凝而白。白露:是秋季的第3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露是由於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實際上是表徵天氣已經轉涼,或者說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了。
  • 詩說節氣,古詩詞中的「白露」
    白露是九月的頭一個節氣。露,是靠近地面的水蒸氣夜間遇冷而凝結成的小水球,因色白而稱「白露」。此時人們會明顯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經過去,民間常用「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的諺語,來形容氣溫下降速度之快。還有句俗語:「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意思是說,白露前後若有露,則晚稻將有好收成。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趣解漢字「望」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類充滿思念情愫和別離愁緒的詩作,是否就是「望」的詩意表達呢?字形演變中,因著不同年代人們所處場景、心緒和認知的差異,「望」字的構件難免有一番「舊去新來」的替換或訛變。於是,那個「臣」變成了「亡」,人站在土坡或地平線上的字形變成了「王」。據說這叫「變形音化」,「亡」和「王」都標註了「望」的讀音。
  • 白露的意思是什麼 白露指的是什麼
    都知道白露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那麼白露究竟是什麼意思呢?趕緊來看看吧!  白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
  • 白露:微笑的月亮,微笑的伊人
    我是從這幾棵百年柿子樹上,看到白露蒼茫的,白露將綠葉一直掩映著的柿子一夜暴黃,柿子黃了,一個個從一樹濃蔭的綠葉裡跳躍出來。 濃密的草叢,鑽不進去人,一到白露,率先結了種子的草,完成了它的小使命,開始枯黃,直至死亡。 早上的山間小路,小草頂著露水。
  • 白露 :微笑的月亮,微笑的伊人
    我是從這幾棵百年柿子樹上,看到白露蒼茫的,白露將綠葉一直掩映著的柿子一夜暴黃,柿子黃了,一個個從一樹濃蔭的綠葉裡跳躍出來。 濃密的草叢,鑽不進去人,一到白露,率先結了種子的草,完成了它的小使命,開始枯黃,直至死亡。 早上的山間小路,小草頂著露水。
  • 寒露時節的氣候變化有何特徵?寒露分為哪三候
    白露後,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則露水日多,且氣溫更低了。所以有人說,寒是露之氣,先白而後寒,是氣候將逐漸轉冷的意思,而水氣則凝成白色露珠。一、寒露的由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古代把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表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