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的由來?寒露時節的氣候變化有何特徵?寒露分為哪三候

2021-01-09 中原文化家

白露後,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則露水日多,且氣溫更低了。所以有人說,寒是露之氣,先白而後寒,是氣候將逐漸轉冷的意思,而水氣則凝成白色露珠。

一、寒露的由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古代把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表徵。

仲秋白露節氣「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時已是「露氣寒冷,將凝結」為霜。伴隨著綿雨的氣候特徵是:溼度大,雲量多,日照少,陰天多,霧日亦自此顯著增加。

這時我國北方各地氣溫繼續下降。史書記載「鬥指寒甲為寒露,斯時露寒而冷,將欲凝結,故名寒露。」「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進入深秋,氣溫逐漸下降。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都表示水汽凝結現象,而寒露是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

這一時節,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氣溫繼續下降。西北高原除了少數河谷低地以外,5天平均氣溫普遍低於10℃,用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準衡量,已是冬季了。

不過風雨天氣大多維持時間不長,受冷高壓的控制,晝暖夜涼,白天往往秋高氣爽。千裡霜鋪,萬裡雪飄,與華南秋色迥然不同。

二、寒露分為三候

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

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鴻雁大概是24節氣中出現最多的物候了,無論是李白的「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還是杜甫的「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都最足以說明古人對大雁的重視。

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蛤蜊是雀鳥變成的。

但是其中卻隱含了古人對天地的認識,他們認為此時節天地陰氣重了,飛物自然應該變為潛物,如果雀鳥依然十分活躍,則說明季節錯亂,將會有災禍降臨。

天地萬物皆是負陰而抱陽,草木皆在陽氣漸盛的時候發芽抽枝、結蕾開花,獨獨只有菊花,在陰氣漸重的時候開放,此時節陰盛陽衰,如果菊花不開花,說明陰氣還不夠,就連土地也不能耕種。

三、寒露時節氣溫有何變化

氣溫降得快是寒露節氣的一個特點,一場較強的冷空氣帶來的秋風、秋雨過後,溫度下降8℃、10℃已較常見。10月份,我國平均氣溫分布的地域差別明顯。

在華南,平均溫度大多數地區在22℃以上,海南更高,在25℃以上,還沒有走出夏季;江淮、江南各地一般在15℃-20℃之間。

東北南部、華北、黃淮在8-16℃之間,而此時西北的部分地區、東北中北部的平均溫度已經到了8℃以下。青海省部分高原地區平均溫度甚至在0℃以下了。

從寒露到霜降雖然只有短短的15天,但卻是一年中氣溫降得比較快的一段時間,若是一場冷空氣過後,日平均溫度下降8℃、10℃很常見。

這個時節是我國許多地區氣候變化的一個轉折點。寒露以後,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結束。天氣常是晝暖夜涼,晴空萬裡,一派深秋景象。

在正常年份,此時10℃的等溫線,已南移到秦嶺淮河一線,長城以北則普遍降到0℃以下,北京大部分年份,此時可見初霜。除全年飛雪的青藏高原外,東北和新疆北部地區一般已經開始飄雪了。各位看官,你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讚、評論、收藏吧!

相關焦點

  • 寒露時節的物候特徵是什麼 寒露三候盡顯節氣特點
    二十四節氣的寒露是表示氣溫的一個節氣,每年的寒露過後氣溫就會驟降,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比較冷了,那麼這個節氣的物候有什麼特點呢?   寒露三候   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 寒露時節的物候特徵有哪些 三候概括節氣主要特點
    不同的節氣氣候都會有不同的變化,往年寒露過後天氣就會更加寒冷,還有兩天就是今年的寒露節氣,這個節氣的物候特徵是大家關心的問題。   10月8日 10:22:05,太陽到達黃經195°,寒露降。   「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 寒露時節的物候特徵是什麼 農村諺語有答案
    寒露時節的物候特徵是什麼 農村諺語有答案時間:2018-10-04 19: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寒露時節的物候特徵是什麼 農村諺語有答案 近段時間,農村一片濃濃的秋意,農村老人常說:秋風秋雨秋連片,說的正是秋天的氣候及農村的秋藐。
  • 寒露三候指的是什麼意思具體時間 寒露節氣詩短句與習俗介紹
    ­  2018年10月8日,寒露節氣就會到來。二十四節氣的每一個節氣都被劃分為三個物候,而寒露三候也有不同的意思,且因為這個節氣是天氣轉涼的象徵,又是悲秋的時節,所以古人留下了很多經典詩句,大家一起了解下吧。寒露三候指的是什麼意思­  寒露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人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 二十四節氣|寒露至,農諺「寒露過三朝,遲早一齊標」啥意思?
    這一時節,氣溫持續下降,不僅清晨時分的凝露越來越多,體感也由涼爽轉向了寒冷,甚至觸之,都能感覺到微微的寒意。古籍 《通緯·孝經援神契》也云:「秋分後十五日,鬥指辛,為寒露。言露冷寒而將欲凝結也。」可見,寒露雖與白露一樣,都是反應氣候變化的節氣,但明顯體感更加寒冷,秋意更加濃厚。
  • 學學如何用英語說「寒露」
    有一種思念叫做「望穿秋水」,有一種寒冷叫做「忘穿秋褲」。昨天,我們迎來了「寒露」 ( Cold Dew)。中國傳統農曆將一年分為24個節氣。寒露是一年中的第17個節氣,今年從10月8日開始至10月23日結束。
  • 寒露是什麼意思啊 寒露節氣的含義是幾月幾日有何特點
    寒露是什麼意思  一、寒露是水汽凝結的現象,而寒露節氣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開始。  二、每年陽曆的10月8日或9日,太陽到達黃經195度時,即為寒露節氣  三、古時候就把寒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象徵。
  • 寒露| 飛鳥南遷 風露夜寒
    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氣溫比先前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寒露」之名由此而來。今年寒露:10月8日(農曆八月廿九)我國傳統上將寒露作為天氣轉涼的表徵,寒露分為三侯:「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大意是寒露時鴻雁排列成行開始大舉南遷;古人把海邊出現的蛤蜊誤認為是雀鳥變成的;此時菊花卻迎著漸冷的秋風,開始綻放。寒露之後,露水增多,氣溫更低。
  • 今日寒露:大雁南飛,雀鳥不見,菊花盛開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寒露通常會在每年的10月7日至10月9日這幾天,寒露的到來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結束。寒露之後,氣候從涼爽到寒冷,此節氣中,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目前,北方大部分地區都已經入秋,東北、西北、西南等地已經進入冬季。
  • 寒露到 秋意濃 這些習俗和養生常識你知道多少?
    寒露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也是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屬於秋季的第5個節氣,意味著季秋時節的正式開始。隨著節氣的變化,大雁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列隊向南遷移。寒露·三候我國古人根據對大自然的觀察,將「寒露」分為三候。此時節,大雁南飛,雀鳥不見,菊花盛開。
  • 2020「寒露」具體時間幾點幾分 寒露是什麼意思?寒露吃什麼養生
    新華社天津10月6日電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0月8日3時55分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寒露」。此時節,霜染紅葉,雜樹蕭疏,蟬噤荷殘,夜涼如水。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七個節氣,它是一個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氣,也是天氣由涼變冷的表徵。
  • 作家保冬妮:探尋足尖上的寒露,擁抱節氣送給人類的風霜雨雪
    ,敘述二十四節氣的旅行故事,趣話寒露時節的美食美景與歷史民俗,一起探尋足尖上的節氣。 寒露,秋季時節的正式結束 螃蟹正是肥美鮮嫩的時候 環球網文化頻道:寒露節氣的特點和意義是怎樣的?
  • 元稹《詠廿四氣詩寒露九月節》賞析
    注釋1.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在每年公曆10月7日-9日交節。2.化蛤:即雀化蛤。古代認為麻雀數百年後入海會變成蛤。一說千歲燕化為海蛤。3.收田:指收割農田的作物。賞析這是唐代大詩人元稹詠寒露的一首詩。這首詩是從敦煌文獻裡發現的,有兩種手抄本。
  • 【詩詞鑑賞】秋深寒露候,古詩詞裡的寒露,靜看秋意漸濃!
    在這個深秋將臨的時節,無論是「藜杖侵寒露」、「氣冷疑秋晚」的自然變化,還是「望處雨收雲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的情感衝擊,或是「故人何,煙水茫茫」的思念情懷,盈盈的露水勾起了詩人們無限詩情。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在《池上》一詩中發出「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的慨嘆。宋代王安石曾在《八月十九日試院夢衝卿》中寫道:「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
  • 朋友圈寒露問候注意保暖說說句子 描寫寒露節氣古詩詞
    朋友圈寒露問候注意保暖說說句子  「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意味著全國大部地區天氣將由涼爽向寒冷過渡。  寒露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日照減少,風起葉落,注意足部保暖。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寒露過後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增添衣服。  "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天氣漸冷,幸福不過有人為你加衣。  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 今日寒露!未來溫州天氣這樣變化
    寒露習俗秋釣邊在我國南方,寒露時節告別炎熱,陽光和煦,正是出遊、賞花、釣魚的好時節。由於氣溫下降迅速,深水處太陽已曬不透,魚兒遊向水溫較高的淺水區,所以有「秋釣邊」之說。寒露時節雌蟹卵滿、黃膏豐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等農曆十月以後,最好吃的則要輪到公蟹了。喝寒露茶「寒露過後覓秋茶」。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後四天所採之茶,謂之「正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為最佳。寒露茶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
  • 吃螃蟹、登高賞秋色……寒露習俗知多少?
    「寒露時節人人忙,種麥、摘花、打豆場。」隨著秋風勁吹,寒露到了。這是個表示氣候變化的節氣,也是人們忙著收穫的時候。寒露節氣的許多習俗與重陽節比較相似,如賞菊、登高等。比起夏天的生機勃勃,深秋多少顯得有些蕭瑟,但人們登高望遠,去觀賞秋色,也代表著一種熱愛大自然、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 寒露|冷露無聲溼桂花
    宋朝有一詞人,填寫了一首詞——《一叢花》,不知是何原因只有一句傳世「曉來寒露滴疏桐」,僅僅七字,在宋朝詞中也有了一席之地,不知何人便名曰無名氏。詞人用了一個曉字,或許是一夜未眠,一任階前雨,點滴到天明。這個滴字,滴出千古的回聲。寒露滴的是疏桐,桐聲幽悠,在清寂泠然的暮秋,這到底是幾番心思?
  • 寒露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這一時節,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氣溫繼續下降。華南日平均氣溫多不到20℃,即使在長江沿岸地區,氣溫也很難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氣溫卻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數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氣溫普遍低於10℃,用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準衡量,已是冬季了。千裡霜鋪,與華南秋色迥然不同。
  • 寒露有哪些說法呢?
    明天是農村24節氣的寒露了,咋叫農不愁,特別是今晨一起床,西南大部分地方下起雨,村裡有經驗的老人說:田裡沒收的稻穀糟了糕!這是為何呢?稍微了解一些農村文化的人皆知道,老人的擔憂是來自農諺「棉怕八月連陰雨,稻怕寒露一朝霜」,現在別說霜了,就是眼前的天氣就夠糟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