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一詞人,填寫了一首詞——《一叢花》,不知是何原因只有一句傳世「曉來寒露滴疏桐」,僅僅七字,在宋朝詞中也有了一席之地,不知何人便名曰無名氏。詞人用了一個曉字,或許是一夜未眠,一任階前雨,點滴到天明。這個滴字,滴出千古的回聲。寒露滴的是疏桐,桐聲幽悠,在清寂泠然的暮秋,這到底是幾番心思?
秋雨有寫不盡的憂愁,秋日也有寫不出的豪爽。痴情人多,雨也就變成了淚。秋夜的每一次雨後,溫度總會下降幾度,樹葉也會飄落幾片,衣裳漸漸加厚,心卻未曾加暖,浮生幾日,恨愁何益,恍然間,不知今夕何夕?
對於心思細緻敏感的人,光是想到「今夕何夕」四個字就會有無限感傷,這也是中國詩歌裡一種非常動人的心情,「今夕何夕」的吟唱應該是杜甫的一首《贈衛八處士》,這首詩早就是唐詩裡人人會頌的經典了: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霜;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衷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息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飴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
問答仍未己,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梁;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二十年前相識的時候,你還沒有結婚,今日相見,你的兒女已經成行。因為會面是如此的艱難,仿佛一舉杯就喝了十大杯酒了,感知你不忘故人的的情意,喝了十杯也沒有醉意。想起人生裡難以重逢,就好像天上的參星與商星永遠相背的轉向,今夜是哪一夜啊?
杜甫是多麼深刻的觸及了人生兩個重要的命題,一是世事無常,二是情意難住。在生命不斷的轉動裡,人除了感慨懷想,是無能為力的,由於今夕和何夕是夢一樣,何不好好來珍惜今夜呢?
宋朝的歐陽修寫的《浪淘沙》更加細膩浪漫: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
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
遊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
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紅,
知與誰同?
、
九九重陽,沒有登高思念兄弟。今日寒露,亦可以冷靜地熱愛生活。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寒露過後,隨著氣溫的下降「草木榮華滋碩之時」漸成往事,所以深秋又被稱為「窮秋」。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結束。
元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
寒露秋日,多悲涼思歸之句。
古木蒼苔垂下來好幾層,行人一看這些,便增行旅之情。此時正值秋日,風援著蒹葭,雨後的楊柳上凝結了暮煙,那些野花像是女子哭泣一般,寒露凝霜,結在枝上,樹枝都要無法承受了。白居易的《池上》「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獨立棲沙鶴,雙飛照水螢。若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這首詩描繪了秋日池上的景象。
嫋嫋的涼風吹動,悽冷的寒露凝結。蘭草衰零花越來越白,荷破葉子卻更青了。沙鶴獨自棲在沙灘上,兩隻水螢齊飛。如果說寥落孤寂的境地,那就是酒醒之時看著這些悽冷景色。
最近雨也有些多,桂花也落了一地。無論身在何方,總能聞到桂花的香氣,淡淡幽遠。也總能想到那一瓣一瓣淹漬在糖裡面做成的桂花蜜,藏在心底成了苦味。禪宗說:「白馬入蘆花」有的人明明是白馬,入蘆花久了,白白不分,以為自己是蘆花了。本來面目非常重要,只有本來面目,才能使我們做一個完整的人,以及做一個獨立和成功的人。無論環境怎麼變遷,願守著一顆完整的心。
天藍水赭輕雲白,山楓紅半,菊花又黃。於徒然之時,行無用之事。心境宜淡泊,愛人宜曲折。不飢不寒,不侵於風雨,不流連於彩雲,嫻靜度日,便是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