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菁丨冷露無聲溼桂花

2021-01-08 澎湃新聞

冷露無聲溼桂花

文/張海菁

秋天到了,蘇州城的大街小巷暗香浮動,那是桂花開了。

走在小巷中,一旁是流水無言,一旁則是庭院深深。而那庭院裡必會種有一兩株桂花,你或許看不見那繁密的金燦燦的細小花瓣,但時近時遠的香氣已讓你醉了。

而我,這桂花的香啊,總讓我憶起一個人、一場在花季裡的悲傷。

如果不同女人可比擬作不同的花,那麼我的外婆,她一定就是那樸素而香氣濃馥的桂花了。

外婆是窮人家的女兒,十一歲上就做了人家的童養媳。那些日子是灰暗的,婆婆的打罵、小姑們的欺凌曾逼得那小小的童養媳幾番要跳河。十八歲上,外婆和外公圓了房,在外謀生的外公終於可以帶著外婆遠走高飛了。

他們陸續生育了六個孩子,靠著外公一個人的薪水過日子,生活很艱難。高高瘦瘦、吃苦耐勞的外婆也找著不同的活幹,拉板車、打短工、做外發加工的零活。孩子一個個大了、讀書了、工作了,外婆的臉也瘦黃了。

曾看見一張外婆年輕時的照片,是二十歲上拍的。照片裡的外婆黑亮的頭髮燙成了長波浪、淨白的鵝蛋臉上露著幸福的微笑,大大的眼睛卻是深邃的,盛著過往歲月的所有甜酸苦辣。

外婆的眼神是我平生最難忘記的,慈愛、憂鬱、剛毅倔強奇妙地融合在一起,是一種悲天憫人的意境吧。外婆經歷過日本軍對中國的侵略、躲過了慘無人道的「南京大屠殺」,經歷過新中國成立以後的經濟困難期,也經歷了「文革」時期的各種運動和政治動蕩,是太多的生生死死、浮浮沉沉,是太多的生活苦難給外婆留下的印記吧——那種眼神。

母親是六個孩子中的老大,我是第三代上最早出生的。母親生下我後就生病了,我由外婆養大。母親說,我小時候是個磨人的小鬼頭,體弱又好哭,最急人的是不肯好好吃飯。為了哄我吃飯,外婆不光要耐著性子餵我,還要年少的舅舅、姨姨在一旁唱大戲給我看,飯吃完了,別人也累趴下了。

大概就是因為帶大我不容易吧,外婆分外疼愛我、寵我;舅舅、阿姨們對我也是感情深切,隨口就能說出我小時候的種種怪癖,那些怪癖都曾是當年讓他們備受折磨的根苗。感情就是這麼「磨」出來的吧,而且越摩擦越炙熱。

高大而硬朗的外婆是我的一棵大樹,在她的庇護下,我平平安安地長大了。

長大的我離開外婆、離開故鄉到外地讀書去了。雖說他們在南京、我在蘇州,但這點距離已足以讓從沒出過遠門的外婆擔驚受怕了。電視上的天氣預報成了外婆天天必看的欄目,蘇州冷了、蘇州熱了、蘇州下雨了、太湖的水位又漲了……所有這些都成了外婆念叨的內容,連抱在她手裡的小孫子都一開口就說蘇州了。勤勞慈愛的外婆養大了自己的六個孩子,又帶大了六個外孫女、孫子。

就在我要回報她的恩情時、就在她要安享晚年時,我的這棵大樹卻倒下了。

外婆生病了,晚期鼻咽癌。聽到這個消息,我趕到了她的病榻前。看著外婆被病痛折磨的微微扭曲的臉,我知道這是我今生守護她的唯一機會了。我留在她的身邊照看她,恨不得把她給我的恩情統統回報給她。

外婆是堅強的,怕我擔心,她強忍著鑽入腦髓的疼痛。一天深夜,我被輕輕的呻吟聲驚醒,是外婆。看到我,外婆忙用手按住臉,另一隻手搖著、揮著,示意我她沒事、讓我去睡。我在她床邊蹲下身,輕輕替她擦去臉上的冷汗,用毛巾包著冰塊給她做冷敷。外婆慈愛地看著我,說:「囡囡,外婆還想看著你出嫁呢。」忍著淚,我說:「肯定會的,以後我的孩子還要你這個太奶奶抱抱呢!」

外婆吃藥、做化療,人越發瘦了。我小心地調理著她的飲食,她也配合著對抗化療後的反應,吃了嘔、嘔了再吃。在疼痛減退時,外婆便會坐到沙發上,讓我倚在她的肩頭,像小時候給我講故事那樣和我說起我幼時的趣事。我真希望這樣的日子能長一些、再長一些。化療了幾個療程之後,外婆的病症似乎減輕了,疼痛也減少了很多。外婆開始走動,精神也好起來。我心底有了希望,我想上天一定也想給我回報外婆恩情的機會吧。

八月底,我的假期結束了,我不得不回蘇州去。我至今仍清晰地記得那一天的情景:八月的午後,舅舅攙扶著外婆立在門前送我,外婆一遍遍地問我國慶節回不回來,我也一遍遍地答:「回來,回來。」走出很遠,我回頭一望,外婆還在大太陽下站著。我安慰自己說,沒多久我就會回來的。我向外婆揮揮手,竟不曾料到,這一揮便是永別。

九月二日,我接到了家裡來的電報,外婆已於九月一日凌晨去世。我不敢相信那是真的,幾天前我的外婆還好好的在為我送行,怎麼可能!怎麼可能!!我狂奔而出,向火車站趕去,一路失聲痛哭、一路肝腸寸斷。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奔喪,失去的是我至愛的人。

此後,每到桂花飄香的季節,我都會分外懷念我的外婆。總想為外婆寫點什麼,但提起筆,寫下外婆二字,那歷歷往事已使我淚流不止。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每到中秋月圓之夜,我只能吟詠唐代王建的這首詩。轉眼十四年過去了,外婆,您還好嗎?這篇遲到的祭文,您還能聽見嗎?

本文選自2020年11月30日《文化藝術報》A07版 詳情請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查閱

掃碼立即下載文化頭條APP

責 編 | 龐阿倩

審 核 | 梁飛燕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原標題:《張海菁丨冷露無聲溼桂花》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秋夜,冷露無聲溼桂花
    桂花的芬香顯得格外銳利,直達心際。連床頭馨黃的燈光,仿若也染上了桂花香。可不是嘛,那黃正是小顆粒桂子的顏色。也許,就因為這樣的聯繫,總是覺得桂花的香是「秋夜之味」。想想也是,就算古人,也有詩稱「冷露無聲溼桂花」—— 桂花跟秋夜,還真是早就搭配在一起的了。(二)在這香芬之中,得到最可貴的放鬆。是真的放鬆。夜裡獨對,自己才是自己。
  • 桂花香裡誦唐詩,冷露無聲說桂花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朝王建《十五夜望月》初衣解詩:桂花仿佛是一夜之間,香氣穿鼻入肺。那種在秋天氣爽裡的沁入心脾的芬芳,不像蘭花那麼幽淡,它帶著一種濃烈的獨特的冷鬱和沉靜,內斂卻又有力度,仿佛一根香索,穿進肺裡,將之前的濁氣全部帶走,留下它獨特的芬芳。
  •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日秋分,先科普再念詩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今天念詩之前先科普。我們知道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公轉一周就是一年。今天推薦的詩叫《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是寫中秋的詩詞,今年中秋就在秋分這個節氣裡。詩歌的前面兩句寫中秋的環境,「中庭地白樹棲鴉」,庭院之中,月光把地面照白了,這是視覺;樹上棲息著烏鴉,這應該是聽到的。
  • 今日寒露:冷露無聲溼桂花,不知秋思落誰家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木芙蓉唐·韓愈新開寒露叢,遠比水間紅。豔色寧相妒,嘉名偶自同。採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願得勤來看,無令便逐風。
  • 寒露|冷露無聲溼桂花
    最近雨也有些多,桂花也落了一地。無論身在何方,總能聞到桂花的香氣,淡淡幽遠。也總能想到那一瓣一瓣淹漬在糖裡面做成的桂花蜜,藏在心底成了苦味。禪宗說:「白馬入蘆花」有的人明明是白馬,入蘆花久了,白白不分,以為自己是蘆花了。本來面目非常重要,只有本來面目,才能使我們做一個完整的人,以及做一個獨立和成功的人。無論環境怎麼變遷,願守著一顆完整的心。
  • 中秋月下賞桂花的情景,都有哪些詩句?這3句最經典的你欣賞過嗎
    關於描寫中秋節賞月賞花的詩詞有很多,但賞桂花的卻不怎麼多,不過也有幾首經典的,便收集過來請大家欣賞,提前祝大家「中秋節快樂」:1、《中秋登樓望月》米芾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 有禮有節丨涼月有意鋪寒霜,冷露無聲溼桂花
    桂花含露,薰香詩句…江南七月賞荷花,江南八月看桂花。桂花的花香,清遠、馥鬱,常常只聞其香而不見其樹。陣陣清風吹,屢屢桂花香,花瓣細碎的桂花即便躲藏在樹葉裡,也燦爛奪目,模樣可愛,惹人心動。桂花不僅香氣襲人,作用還很多,可以製成桂花餅,桂花茶,桂花香水……試想,窗前月下,在小院裡設席,三五好友聚集一處,談天論地,偶爾,一杯桂花茶緩緩入喉,此中真意,真不欲與旁人「辨解」! 籬外菊花,飲之如露…秋天開的花很少,桂花之外,還有早菊。
  • 九月桂花飄香,桂花最高評價,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要說九月最美的花,除了菊花,很多人想到的都是桂花吧。桂花以香氣聞名,它不像其它花一樣驚豔,有香飄十裡的魅力,是少有的通過花香被人記住的花。有很多詩人在寫秋天的時候都提到桂花,如王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 又是桂花飄香的季節,不如循著花香,探索古詩詞的優雅
    譯文:淡黃色的桂花,並不鮮豔,但體態輕盈。於幽靜之處,不惹人注意,只留給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紅碧顏色。桂花色淡香濃,應屬最好的。梅花一定妒忌,菊花自當羞慚。桂花是秋天裡百花之首,天經地義。可憾屈原對桂花不太了解,太沒有情意了。不然,他在《離騷》中讚美那麼多花,為什麼沒有提到桂花呢?
  • 讓你了解桂花盆景的培育與製作
    桂花是著名的香花,葉色終年翠綠,樹姿挺秀明潔,盛花時綴金滿枝,碧葉黃花,濃香四溢,歷久不衰,令人心曠神怡。桂花多在秋季開放,故有"獨佔三秋壓群芳"之譽。四季桂四季開花,觀賞期更長。
  • 古詩詞裡賞桂花,花色悅目,花香醉人
    希望此事能早日得到妥善解決,別讓原本很有底蘊的桂花巷名副其實。這個秋天,既然「桂子開花,十裡飄香」的盛景已無法重回桂花巷,那就和果爸一起去唐詩宋詞裡,去尋找桂花的馥鬱芳華吧。詞中正面描寫桂花的,只有開頭兩句。僅此兩句便把桂花的顏色、光澤、性格、韻味都寫得出神入化,堪稱把桂花之美寫得淋漓盡致,這也為後面替桂花「鳴冤」、「正名」做好了鋪墊。三閭大夫在《離騷》中,用褒揚之筆,列舉了各種各樣的香草名花,以比況君子修身美德,可是偏偏沒有提到桂花。
  • 冷露為霜,無關悲喜
    煩憂者,只覺周身蕭瑟,草木搖落而衰,晨晚冷露為霜,一切都是清寒寂寥,寫滿了滄桑。淡泊者,獨守一顆透明的心,在紅塵裡行走,撿拾一片日光,釀成三冬裡的暖,無所謂孤獨無所謂落寞,沿著時光遠去的脈絡,在冬日裡溫暖如春,融融洩洩。雲淡風輕裡,生活的瑣碎,都不見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