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冷露無聲溼桂花

2021-01-08 壹天壹條

(一)

入夜,進入一天中最寶貴的時段,臨睡前的一、兩個小時。

終於,公事的洪峰過去,家務的塵屑也在飛揚過後落定。窗外,黑夜如繭,包圍自己;床頭有燈,是繭內屬於一個人的照明。

秋桂是最適合這種時候的。夜風把濃鬱的桂香從院子經過走廊傳進臥室。這時,由於沒有紛雜的景象誘惑視覺,也沒有嘈嘈雜雜的聲音幹擾聽覺,嗅覺就會變得敏銳異常。桂花的芬香顯得格外銳利,直達心際。

連床頭馨黃的燈光,仿若也染上了桂花香。可不是嘛,那黃正是小顆粒桂子的顏色。也許,就因為這樣的聯繫,總是覺得桂花的香是「秋夜之味」。

想想也是,就算古人,也有詩稱「冷露無聲溼桂花」—— 桂花跟秋夜,還真是早就搭配在一起的了。

(二)

在這香芬之中,得到最可貴的放鬆。

是真的放鬆。夜裡獨對,自己才是自己。

即便是在出差的旅途,也需要這樣片刻屬於自己的清靜時光。

最急於完成一個職業人的工作,然後避退到屬於個人的房間裡。當所有的電話都在深夜遠離,留給自己一小段絕對私人的時間,把自己放到自己的電腦前,放到個人的一方睡榻上。只有在這種時候,快速地拋開剛剛置身其中的職業瑣事,真正屬於自己的那隻靈魂的鳥兒,才就著夜色,緩緩飛回自己的身邊。

或者想一想心裡記掛的人,或者讀兩頁最無用的閒書。或者,就是對付兩下沒頭沒腦的手機遊戲,甚至捧著手機看一集電視劇...... 跟立場無關,跟審美無關,跟品味無關,只是用一些最不需要動腦的事填上這段時間,把那些被白天的世界投射在心裡的不耐擠出身體之外。

看似無聊。卻其實,人有時候非得要用「無聊」治癒焦躁不可。反正,這「無聊」意義重大,不容任何人打擾。

(三)

這種時候,心靈特別乾淨,因為只需面對自己一個人,半點虛偽都沒有,直視自己。

生命裡曾有過的愧疚,這種時候回來叩擊心門——不管在白日,在人前,怎麼逃避掩飾,沒有人在這種歸衾獨對的時候,能夠欺騙自我。

這時候,向自己交代;這時分,可以總結出那麼一些人生中的因因果果。

簡單的人是乾淨輕鬆的。如果,負人少,被負多,便可安然墜入睡眠的臂彎。

同樣,坦誠的人是乾淨輕鬆的,不用去思考,如何用新的謊圓舊的謊言。

這麼一想,可以覺得,這種夜的寧和是要珍惜的。

而反之,把整日裡的爭功、索取、佔有、算計都帶到夜裡,甚至帶到睡夢裡的人,他們的夜一定是猙獰的,他們的夢境也一定充滿兇險。

(四)

有那麼多人,人有那麼多面。

夜涼如水,漂除層層種種的偽裝,最底層最真實的人、最真切的欲望,就會顯現。

是的,人們用微笑掩飾憤怒,欺騙,說謊,身不由己;在這夜色包圍之下,人們掩蓋著的內心深處就會對自己顯露出來,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內心有清晰的標準。屬於一個人的,才是一個人最真實的生活狀態。

好吧,今夜,我需要的,就是聽聽老科恩的聲音。磁性蒼老的男聲,唱思辨的歌詞,迷倒了千千萬萬人。

可惜,這位遊吟詩人離世而去了。自憐、憤世、犬儒、沉溺,從來都不快樂的科恩,穿著一襲黑衣,隱入了他的最隱秘的世界。在他終極的生活之中,應該擁有了寧靜,如夜的寧靜。

好吧,此際,由著這滄桑的歌聲在如水的夜色裡流淌,平緩地淌過差旅中的我的心間。

轉載:王濤(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張海菁丨冷露無聲溼桂花
    冷露無聲溼桂花文/張海菁秋天到了,蘇州城的大街小巷暗香浮動,那是桂花開了。走在小巷中,一旁是流水無言,一旁則是庭院深深。而那庭院裡必會種有一兩株桂花,你或許看不見那繁密的金燦燦的細小花瓣,但時近時遠的香氣已讓你醉了。而我,這桂花的香啊,總讓我憶起一個人、一場在花季裡的悲傷。如果不同女人可比擬作不同的花,那麼我的外婆,她一定就是那樸素而香氣濃馥的桂花了。
  • 桂花香裡誦唐詩,冷露無聲說桂花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朝王建《十五夜望月》初衣解詩:桂花仿佛是一夜之間,香氣穿鼻入肺。那種在秋天氣爽裡的沁入心脾的芬芳,不像蘭花那麼幽淡,它帶著一種濃烈的獨特的冷鬱和沉靜,內斂卻又有力度,仿佛一根香索,穿進肺裡,將之前的濁氣全部帶走,留下它獨特的芬芳。
  •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日秋分,先科普再念詩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今天念詩之前先科普。我們知道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公轉一周就是一年。今天推薦的詩叫《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是寫中秋的詩詞,今年中秋就在秋分這個節氣裡。詩歌的前面兩句寫中秋的環境,「中庭地白樹棲鴉」,庭院之中,月光把地面照白了,這是視覺;樹上棲息著烏鴉,這應該是聽到的。
  • 今日寒露:冷露無聲溼桂花,不知秋思落誰家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木芙蓉唐·韓愈新開寒露叢,遠比水間紅。豔色寧相妒,嘉名偶自同。採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願得勤來看,無令便逐風。
  • 寒露|冷露無聲溼桂花
    秋夜的每一次雨後,溫度總會下降幾度,樹葉也會飄落幾片,衣裳漸漸加厚,心卻未曾加暖,浮生幾日,恨愁何益,恍然間,不知今夕何夕?對於心思細緻敏感的人,光是想到「今夕何夕」四個字就會有無限感傷,這也是中國詩歌裡一種非常動人的心情,「今夕何夕」的吟唱應該是杜甫的一首《贈衛八處士》,這首詩早就是唐詩裡人人會頌的經典了: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 中秋月下賞桂花的情景,都有哪些詩句?這3句最經典的你欣賞過嗎
    關於描寫中秋節賞月賞花的詩詞有很多,但賞桂花的卻不怎麼多,不過也有幾首經典的,便收集過來請大家欣賞,提前祝大家「中秋節快樂」:1、《中秋登樓望月》米芾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 又是桂花飄香的季節,不如循著花香,探索古詩詞的優雅
    譯文:淡黃色的桂花,並不鮮豔,但體態輕盈。於幽靜之處,不惹人注意,只留給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紅碧顏色。桂花色淡香濃,應屬最好的。梅花一定妒忌,菊花自當羞慚。桂花是秋天裡百花之首,天經地義。可憾屈原對桂花不太了解,太沒有情意了。不然,他在《離騷》中讚美那麼多花,為什麼沒有提到桂花呢?
  • 九月桂花飄香,桂花最高評價,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要說九月最美的花,除了菊花,很多人想到的都是桂花吧。桂花以香氣聞名,它不像其它花一樣驚豔,有香飄十裡的魅力,是少有的通過花香被人記住的花。有很多詩人在寫秋天的時候都提到桂花,如王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 有禮有節丨涼月有意鋪寒霜,冷露無聲溼桂花
    桂花含露,薰香詩句…江南七月賞荷花,江南八月看桂花。桂花的花香,清遠、馥鬱,常常只聞其香而不見其樹。陣陣清風吹,屢屢桂花香,花瓣細碎的桂花即便躲藏在樹葉裡,也燦爛奪目,模樣可愛,惹人心動。桂花不僅香氣襲人,作用還很多,可以製成桂花餅,桂花茶,桂花香水……試想,窗前月下,在小院裡設席,三五好友聚集一處,談天論地,偶爾,一杯桂花茶緩緩入喉,此中真意,真不欲與旁人「辨解」! 籬外菊花,飲之如露…秋天開的花很少,桂花之外,還有早菊。
  • 讓你了解桂花盆景的培育與製作
    桂花是著名的香花,葉色終年翠綠,樹姿挺秀明潔,盛花時綴金滿枝,碧葉黃花,濃香四溢,歷久不衰,令人心曠神怡。桂花多在秋季開放,故有"獨佔三秋壓群芳"之譽。四季桂四季開花,觀賞期更長。
  • 古詩詞裡賞桂花,花色悅目,花香醉人
    希望此事能早日得到妥善解決,別讓原本很有底蘊的桂花巷名副其實。這個秋天,既然「桂子開花,十裡飄香」的盛景已無法重回桂花巷,那就和果爸一起去唐詩宋詞裡,去尋找桂花的馥鬱芳華吧。詞中正面描寫桂花的,只有開頭兩句。僅此兩句便把桂花的顏色、光澤、性格、韻味都寫得出神入化,堪稱把桂花之美寫得淋漓盡致,這也為後面替桂花「鳴冤」、「正名」做好了鋪墊。三閭大夫在《離騷》中,用褒揚之筆,列舉了各種各樣的香草名花,以比況君子修身美德,可是偏偏沒有提到桂花。
  • 賞花賞月賞秋香——桂花
    好幾天了,每次騎車進入石頭城公園,迎面來的風,帶著沁人心脾的香,這是「獨佔三秋壓群芳」的桂花特有的香味啊!公園的道路蜿蜒綿長,一路走來讓你不得不放慢速度,因為嗅覺的誘惑實在難擋。當時好想坐下來寫一下這桂花,卻一時不得空,今晚又聞桂花香,再不記錄下此時的心境就枉費了這花中月老的美意了。人生初識桂花也是在南京,九月的校園就在紫金山下,那時的很多植物都是初見,高直的水杉,低矮的茶樹,攀援的藤蔓,似火的楓葉,搖曳的荻花等等,不勝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