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的寒露是表示氣溫的一個節氣,每年的寒露過後氣溫就會驟降,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比較冷了,那麼這個節氣的物候有什麼特點呢?
寒露三候
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
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從氣候學上知,寒露以後,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結束。天氣常是晝暖夜涼,晴空萬裡,一派深秋景象。
寒露的氣候特點:
氣溫降得快更乾燥
氣溫降得快是寒露節氣的一個特點。一場較強的冷空氣帶來的秋風、秋雨過後,溫度下降8℃、10℃已較常見。
不過,風雨天氣大多維持時間不長(華西地區除外),受冷高壓的控制,晝暖夜涼,白天往往秋高氣爽。天氣也變得更加乾燥。
據了解,寒露是深秋的節令,在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此時大雁南飛,菊花漸黃,相比一個月之前的「白露」,此時氣溫更低,露水更多,且帶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