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的物候特點有哪些 簡介臨沂地區節氣物候特徵

2021-01-10 今日臨沂

  大家都知道秋季是豐收的季節,很多農民都會收穫豐富的碩果,但是有關秋分的物候特點卻不是很清楚,一夜知秋的秋分究竟有哪些特點,小編在文中給大家詳細解釋一下,隨小編一起來文中了解秋分。
 

 

  秋分分為哪三候

 

  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二十四節有分工,提醒人們種麥忙,適時種麥年年收,種得晚了碰年頭。秋分「三候」的具體意思如下:

 

  雷始收聲

 

  鮑氏曰:雷,二月陽中發聲,八月陰中收聲,入地則萬物隨入也。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蟄蟲培戶

 

  淘瓦之泥曰壞,細泥也,按《禮記》注曰:壞,益其蟄穴之戶,使通明處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坯」字是細土的意思,就是說由於天氣變冷,蟄居的小蟲開始藏入穴中,並且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以防寒氣侵入。

 

  水始涸

 

  《禮記》注曰:「水本氣之所為」,春夏氣至,故長,秋冬氣返,故涸也。是說此時降雨量開始減少,由於天氣乾燥,水氣蒸發快,所以湖泊與河流中的水量變少,一些沼澤及水窪處便處於乾涸之中。

 

  秋分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溼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的降水,氣溫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們常所說的那樣,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但秋分之後的日降水量不會很大。

 

  此時,南、北方的田間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國的華北地區有農諺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諺語中明確規定了該地區播種冬小麥的時間;而「秋分天氣白雲來,處處好歌好稻栽」則反映出江南地區播種水稻的時間。此外,勞動人民對秋分節氣的禁忌也總結成諺語,如「秋分只怕雷電閃,多來米價貴如何」。

相關焦點

  • 寒露時節的物候特徵有哪些 三候概括節氣主要特點
    不同的節氣氣候都會有不同的變化,往年寒露過後天氣就會更加寒冷,還有兩天就是今年的寒露節氣,這個節氣的物候特徵是大家關心的問題。   10月8日 10:22:05,太陽到達黃經195°,寒露降。   「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 寒露時節的物候特徵是什麼 農村諺語有答案
    寒露時節的物候特徵是什麼 農村諺語有答案時間:2018-10-04 19: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寒露時節的物候特徵是什麼 農村諺語有答案 近段時間,農村一片濃濃的秋意,農村老人常說:秋風秋雨秋連片,說的正是秋天的氣候及農村的秋藐。
  • 寒露時節的物候特徵是什麼 寒露三候盡顯節氣特點
    二十四節氣的寒露是表示氣溫的一個節氣,每年的寒露過後氣溫就會驟降,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比較冷了,那麼這個節氣的物候有什麼特點呢?   寒露三候   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 2020年小雪吃什麼食物比較好推薦 小雪節氣三個物候特徵
    在冬天的節氣當中,小雪節氣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在小雪節氣的時候天氣也逐漸變冷,那麼2020年11月22日小雪這天吃什麼食物呢?小雪節氣三個物候特徵是什麼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看看吧!餈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製成的一種食品,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古時,餈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餈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腊味  民間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
  • 大寒:傳統物候特徵與飲食習俗
    大寒:傳統物候特徵與飲食習俗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3年01月16日11:15   大寒是我國二十四節氣最後一個節氣,過了大寒,又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
  • 【二十四節氣】之小雪的天文物候及民俗
    漫長的極夜將靠近北極圈,覆蓋N69°45′以北的地區,而在我國,緯度為N39°56′的北京此時的白晝將不足10個小時。冬天的勢力範圍將跨過長江,黃淮、關中地區開始出現初雪,此時降雪的氣溫因為還不夠低,雪多以雨夾雪或溼雪形式降落,雪落地難存,或積雪率不高,所以稱之為「小雪」。明郎英《七修類稿·天地三·氣候集解》:「小雪,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
  • 物候與萬物之美
    故宮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故宮知時節》一書,名如這首詩,講述的是故宮節氣與天地萬物之美的故事。由中國氣象局首席專家、二十四節氣研究院副院長宋英傑先生撰寫的此書,以故宮博物院院藏詳解七十二候的《月令圖》為緣起,從文化與科學兩個維度,圖文並茂地解讀古今節氣與物候。中國古代曆法中,關於時間的敘述方式有四時、八節、十二月令、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
  • 秋分為什麼又叫祭月節?2019秋分節氣具體時間要做什麼?
    中新社發 劉震 攝節氣是自然時令,它依據的是地球公轉時因所處位置變化,接受陽光照射角度等不同,而帶來的一系列天文物候等變化。古人很早發現了這一規律,發明了二十四節氣時令體系。早在春秋以前,人們使用土圭測日影的方法,最先測定了春分、秋分、夏至與冬至四個節氣點,繼而推算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時間。
  • 物候研究: 最熟悉的「陌生人」
    淵源有多深  3000年前我國已有系統物候歷  在我國,物候一詞最早見於南朝梁簡文帝的《皖春賦》,賦中說:「嗟時序之回翰,嘆物候之推移」。但在未有「物候」一詞之前,人們早已有物候的概念和認識了。  春秋時期及其以後,天文曆法漸趨成熟,特別是從24節氣的出現,掌握農時靠節氣加物候,是節氣和物候歷長期並存和相互補充的時期,一般以節氣作為平均農時,因為氣候是變化的,不同年分季節有早晚,物候歷和物候指標用來調整農時,以適應氣候年度變化。
  • 物候研究:最熟悉的「陌生人」
    淵源有多深3000年前我國已有系統物候歷在我國,物候一詞最早見於南朝梁簡文帝的《皖春賦》,賦中說:「嗟時序之回翰,嘆物候之推移」。但在未有「物候」一詞之前,人們早已有物候的概念和認識了。春秋時期及其以後,天文曆法漸趨成熟,特別是從24節氣的出現,掌握農時靠節氣加物候,是節氣和物候歷長期並存和相互補充的時期,一般以節氣作為平均農時,因為氣候是變化的,不同年分季節有早晚,物候歷和物候指標用來調整農時,以適應氣候年度變化。
  • 湖湘自然筆記·我們的24節氣物候記丨小滿
    睡蓮的葉子漂浮在水面,深綠色,邊緣有個v形缺口,花大多是白的黃的長橢圓形的,貼著水面含蓄靜美似小家碧玉!觀察時間:2020-05-27 天氣晴觀察地點:湖南 長沙市桃子湖記錄人:辣椒物種名稱:白尾灰蜻物候:其他觀察筆記:「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是典型的初夏時節才具有的景象。
  • 竺可楨與中國現代物候學發展
    (1)歷史物候資料挖掘第一,從考證二十四節氣的演變和源流入手,了解各時期的物候變化。由於「四季之嬗變,中國知之極早」。而古時中國所謂節候均與物候相關。因此對於節候的詳細深究,是了解古代物候的一個主要途徑。「二至」、「二分」已見諸於《尚書·堯典》,至《淮南子·天文篇》二十四節氣全部名稱都已出現。換言之,二十四節氣已有兩千年以上的記述歷史。
  • 今日秋分|晝夜均 寒暑平(附:今晚直播預告)
    根據《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2020年9月22日21時30分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每年9月22-24日前後,當太陽黃經達到180°的時候,就到了這一節氣。秋分節氣知多少在秋分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秋分過後,太陽直射點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
  • 日本七十二物候:立春
    人民網東京2月4日電 七十二物候是中國最早的結合天文、氣象、物候知識指導農事活動的曆法,以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一年二十四節氣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個物候現象相應,稱候應。
  • 物候—氣候變化的感應器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傾向於用物候指標來指示氣候變化。有一些物候學家甚至建立了相關的專業網站,如歐洲物候觀測網(EPN,The European Phenology Network)和英國物候觀測網(UKPN,The United Kingdom Phenology Network)等。
  • 竺可楨簡介:我國現代物候學發展的推動者──竺可楨
    竺可楨簡介:我國現代物候學發展的推動者──竺可楨 2012-03-20 18:25 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
  • 今日立夏 了解下什麼是立夏物候
    今日立夏 了解下什麼是立夏物候時間:2019-05-06 09:4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立夏 了解下什麼是立夏物候 立夏物候 一候螻蟈鳴 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蜊蜊蛄(即:螻蟈)在田間的嗚叫聲(一說是蛙聲)。
  • 笑把南山指 秋分見壽星
    金陵山色裡,蟬急向秋分。白露過後,秋分到來。秋天的腳步越來越重,秋意也漸濃。「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秋分」屬於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六個節氣,在白露和寒露之間,一般在9月22日左右。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赤道,全世界各個地方的白天和晚上都差不多是各12小時。
  • 基於深度學習的物候學識別
    點擊藍色字免費訂閱,每天收到這樣的好資訊本文闡述了基於深度學習的物候學識別,植物表型資訊簡介如下:本文採用深度學習方法對農業植物的物候階段進行識別和分類。利用表型平臺搭載的相機記錄植物的視覺數據(每半小時),並通過預訓練的卷積神經網絡系統(CNN)自動提取特徵圖像。研究發現,通過CNN模型獲得的結果與手工提取的特徵圖像相符合。
  • 物候記|合肥常見鳥類-有鳥叫的掃盲貼(上)
    實地的觀鳥課只在蜀峰灣做過一次另外在群裡有過三節微課堂我叫小編發了連結大家可以重溫,回放.觀察鳥類的第一步要觀察我們身邊最熟悉的鳥麻雀、喜鵲、灰喜鵲、烏鶇、斑鳩等第二要從生態類群入手鳥類有遊禽、涉禽、陸禽、猛禽、攀禽、鳴禽六大生態類群第三,關注瀕危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