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O2電池/ESM/王開學、陳杰勝:DPPH氧化還原介質和石墨烯-木犀草素保護陽極促進鋰氧電池電化學性能

2021-01-14 金屬空氣電池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ensm.2020.06.036

 

【論文摘要】

1 高理論能量密度的非質子Li-O2電池被認為是有前途的下一代儲能器件。但是,在充放電過程中,放電產物(Li2O2)的積累會導致電池的過電位過高、循環效率低、循環穩定性差。

2 可溶性氧化還原介質(RMs)已被證明能有效地促進Li2O2顆粒的氧化。然而,鋰金屬表面電化學氧化介質(RMsox)的自放電會加速鋰枝晶的形成。

3 本文設計並應用含氮自由基1,1-二苯基-2-苦參醯肼基2,2-二苯基-1-2,4,6-三硝基苯基)肼(DPPH)來降低鋰氧電池的過電位。此外,在鋰表面形成石墨烯/木犀草素保護層,成功地抑制了氧化DPPHLi金屬表面的自放電和鋰枝晶的形成。

4 因此,使用DPPH和穩定的石墨烯/木犀草素保護層可實現超穩定循環穩定性(>150次循環)。RMs與穩定鋰保護層的協同作用,對開發可持續耐用的鋰氧電池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圖文摘取】 







  

【主要結論】

1 以二苯基苦味酸苯肼(DPPH)為有效的可溶性氧化還原介質,採用滴塗法在鋰箔表面製備了一層由還原氧化石墨烯和木犀草素組成的GL薄層。DPPH有效地促進了O2在電解液中的溶解度和遷移速率,促進了電極/電解液界面上的電荷輸運和Li2O2的分解。

2 還原氧化石墨烯與木犀草素形成保護層,抑制鋰枝晶的生長和氧化DPPH在循環過程中的還原。在DPPHGL保護層的作用下,Li-O2電池的電化學性能得到了顯著改善。在400 mA g-1的高電流密度下放電/充電,固定容量為1000 mAh g-1,即使在80次循環後仍保持4.12 V的低端充電電壓。

3 經過長時間的充放電循環後,鋰金屬陽極表面光滑,表明鋰枝晶生長受到抑制。木犀草素和DPPH之間穩定的喹啉自由基和鋰金屬表面均勻的電流密度是抑制鋰枝晶形成的主要原因。將RMLi金屬保護層結合起來是提高鋰氧電池電化學性能的有效方法。


鄭重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於學識水平有限難免出現偏差,建議感興趣者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再點擊右上角...用瀏覽器打開直接下載原文(無需有權限),感謝您的支持和關注。歡迎轉發和轉載,請在顯著位置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AEM封面文章 | 石墨烯缺陷如何影響鋰金屬電池性能?
    鋰(Li)金屬電池(LMBs)是鋰離子電池(LIBS)的理想替代品,因為鋰金屬負極-電極的「聖杯」-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如果LMB能夠實現大規模商業化,那麼將在需要更長運行時間的能源密集型應用領域,如電動汽車和無人機,大展身手。
  • 石墨烯納米纖維作為具有增強鋰存儲性能的高耐久性嵌鋰陽極
    :電紡Fe2TiO5-TiO2@石墨烯納米纖維作為具有增強鋰存儲性能的高耐久性嵌鋰陽極DOI:10.1002/ente.202000215鈦酸鐵作為用於電化學能量存儲和轉化的潛在陽極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 石墨烯提高燃料電池氧還原催化劑性能
    由於化石燃料的稀缺和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刺激了對能源轉換和儲能系統的研究,燃料電池因其顯著的能量密度和無環境汙染的優勢,在眾多的能量系統中脫穎而出。燃料電池被認為是未來電動汽車的電源首選,而氧還原催化劑是提高燃料電池性能的關鍵所在。  UNIST Byeong-Su教授的研究小組提出了一個雜原子摻雜石墨烯納米片的獨特設計,有利於提高氧還原的性能。
  • 電化學冶金與電池電化學分會場---「中國有色金屬2018青年科技論壇」
    電化學冶金與電池電化學分會場(8月22日下午和23日全天)電化學冶金與電池電化學分會場報告……(召集人:焦樹強、鍾勝奎、賴延清、張培新、羅紹華、蔣  凱、肖  巍、鍾  澄、楊海濤、黃  惠、蔣良興、王  偉)(1) 王明湧 北京科技大學 研究員
  •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張新波Angew:三功能可溶性氧化還原介質助力高容量穩定Li-O2電池
    可充電非質子Li-O2電鋰離子電池,引起了世界範圍內的廣泛關注。Li-O2電池典型的電化學過程是在放電和充電過程中,金屬鋰與O2發生反應,生成和分解Li2O2。從中間產物O2-生成Li2O2有兩條途徑:表面機理和溶液機理。作為寬帶隙絕緣體,Li2O2通過表面機制在氣體擴散正極生長會鈍化正極,導致電池的容量低、壽命短。
  • 氮/氧共摻雜石墨烯狀碳納米籠作為鋰離子/鉀離子電池的陽極
    本文要點:生物質衍生的糖合成氮/氧共摻雜的石墨烯樣碳納米籠作為鋰和鉀離子電池陽極成果簡介 >環保型碳基材料作為鹼性離子電池的通用陽極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NOGCN),作為通常的鋰和鉀離子電池陽極,所有的反應物都是容易獲得且完全可再生的。
  • Li-O2電池/AM/Xinbo Zhang:原位設計的梯度Li+同時捕獲和擴散的陽極保護層可實現長壽命鋰氧電池
    然而,鋰金屬陽極固有的不可控枝晶生長和嚴重的腐蝕限制使其快速退化,阻礙了鋰電池的實際應用。3 因此,這種精心設計的保護層使鋰金屬陽極在乙醚基和碳酸鹽酯基電解質中都具有無枝晶的電鍍/剝離和防腐蝕性能。即使在Li−O2電池中使用保護鋰陽極,其優越性仍然可以保持,使電池獲得穩定的循環性能(180次循環)。
  • Li-O2電池/EES/Xinbo Zhang:N, N-二甲基乙醯胺(DMA)電解液促進鋰空電池循環穩定性
    然而,它們在實際應用中仍然面臨著許多關鍵問題,特別是缺乏既能耐受強氧化環境又能與鋰金屬陽極相容的合適電解質。       2 為了提高鋰氧電池的循環穩定性,設計了一種新的N,N-二甲基乙醯胺(DMA)電解質。與高濃度電解質相比,它也是一種更好的鋰金屬陽極穩定策略。
  • 基於全石墨烯骨架的高性能Li–O 2電池
    1成果簡介 Li–O 2電池是最吸引人的能量存儲形式之一,因為它具有極高的能量密度和隨時可用的氧。通過鋰注入製備的複合鋰陽極表現出3398.4 mAh g -1的超高容量獨立的氧氣陰極具有顯著的能力,可通過催化可逆的Li 2 O 2形成來提高能量效率,並且顯著抑制枝晶的生長和體積膨脹。結合在一起後,所得的Li–O 2電池具有卓越的長期循環穩定性,可進行400多個循環的高度可逆放電/充電,此外柔性袋式電池具有出色的機械變形能力。
  • 未來電池技術的發展方向會是什麼?
    尋找能夠保持陽極穩定的電解質材料,同時防止其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是一項挑戰。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對電解質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使用聚合物、離子液體和高鹽濃度的溶劑混合物。防止與空氣反應也可以通過在電極上塗上玻璃或陶瓷等固體電解質來實現。另一個問題是氧的還原導致過氧化鋰(Li2O2)的形成。過氧化鋰會覆蓋在電極表面,抑制鋰離子和電子釋放的反應,從而降低電池的功率。
  • 交大團隊探究鋰空氣電池大孔動力學過電位行為獲進展
    非水鋰空氣電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綠色環保等優點,是目前備受關注的電化學能量存儲體系,但存在著倍率性能低、過電位高和循環性能差等一系列問題。傳統的陰極催化劑往往被設計成介孔結構以提供鋰空氣電池所需要的大量的氧還原或氧析出的活性位點。
  • Nature:石墨烯管作為鋰離子電池的錫陽極,具有高體積/重量容量
    然而,當前的鋰離子電池採用具有低抽頭密度和重量分析能力的石墨基陽極,從而導致較差的體積性能指標。在這裡,通過在機械堅固的石墨烯管中封裝金屬錫的納米顆粒,顯示出具有高體積和重量容量,高倍率性能和長循環壽命的錫陽極。
  • Li-O2電池/ChemPhysChem/Enrico Bodo:Li+和H+誘導超氧陰離子歧化反應-單重態氧釋放路徑
    這個反應在鋰氧電池化學中是最重要的,因為它代表了一種主要的降解雜質單重態分子氧的來源。2 第一次,反應的熱力學和動力學數據是從一個精確的理論模型中提取出來的,其中反應物和產物的電子結構在必要的理論水平上得到處理。
  • 石墨烯做電極 鋰空氣電池或改寫電池歷史
    此前,由於這種化學上的不穩定,鋰空氣電池會顯示出性能迅速衰退的現象。  鋰空氣電池的基本化學原理十分簡單。這種電池通過鋰和氧結合成過氧化鋰實現放電,再通過施加電流逆轉這一過程而完成充電。如何可靠地令上述反應反覆發生是該技術面臨的挑戰。劍橋的科學家對相關化學過程做了調整以提高其可控性。
  • 「鋰知道」鋰氧電池和碘有什麼關係?
    鋰氧電池中,放電產物的分解需要有效的催化劑來推動,但是傳統的固體催化劑在循環幾十圈之後就會被副產物覆蓋,失去活性。氧化還原介體(redox mediators,RM)溶解在電解液中可以作為液相催化劑來持續地催化放電產物分解,顯著降低充電過電位,提高能量效率。
  • 石墨烯電池究竟是什麼?是未來新科技還是騙局?
    首例石墨烯聚合材料電池石墨烯被研究者和各大媒體譽為「新材料之王」,是人類已知強度高、韌性好、重量輕、透光率高、導電性佳的新型納米材料。傳統電池技術通常由兩個電極組成(不可充電電池),這兩個電極允許電流僅通過中間電解質在一個方向上流動。二次(可充電)電池仍然由兩個電極組成,但鋰離子可以在兩個方向上流動,這取決於充電還是放電。陽極通常是鋰基(金屬氧化物)化合物,陰極是多孔碳。陰極和陽極都具有帶有限定孔的剛性結構,這允許在施加電流時將鋰離子吸收到孔中。
  • 石墨烯材料助力鋰離子電池性能更上一層樓
    石墨烯材料正是讓鋰電池性能更上一層樓的關鍵所在。  鋰離子電池發展勢頭較快,自1991年日本索尼(Sony)率先將其商品化後,市場佔有率持續增加,僅僅數十年,全球產值就超過鎳鎘和鎳氫電池的總和。隨著對現有材料和電池設計技術的改進以及新材料的出現,鋰離子電池應用領域一直不斷地被拓展,尤其是近年來3C電子產品不斷追求輕、薄、短、小,鋰離子電池已成為最佳的選擇。
  • 磷鉬酸對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陰極氧還原的促進作用
    電化學測試表明,該添加劑對於DMFC陰極氧還原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與常規的Pt/C催化劑相比,相同載量下極限擴散電流提高了56.3%.在單電池性能測試中,這種促進作用使電池的最大輸出功率提高了28%。  甲醇燃料電池(DMFC)具有燃料儲存方便、安全可靠、能量密度大和綠色環保等優點,是未來移動式長效發電的最佳後續電源,但目前DMFC的構成材料性能依然未能達到其實用化要求。
  • 非晶態鋰的重大發現   將促進新型高性能電池的出現
    金屬的不定形程度越高,其在電池中的電化學性能就越好。來自愛達荷國家實驗室和聖地牙哥大學的研究小組研究了鋰離子電池充電前幾分鐘的原子水平。研究人員在最近發表在《自然材料》上的「高性能可充電鋰電池的玻璃鋰金屬陽極」中討論了鋰的電化學可逆性。這種可逆性決定了鋰的形態和電學性質。因此,更好地理解這一過程可以促進高性能電池的發展。當電池循環時,其鋰離子沉積在陽極上。
  • 【微宏動力】技術 | 交大團隊探究鋰空氣電池大孔動力學過電位行為獲進展
    ,用作鋰空氣電池無粘結劑自支撐的陰極,獲得了優異的倍率性能。(c) 不同大孔結構碳膜的倍率性能。(d) 不同大孔結構碳膜在不同電流密度下的容量保持率。    非水鋰空氣電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綠色環保等優點,是目前備受關注的電化學能量存儲體系,但存在著倍率性能低、過電位高和循環性能差等一系列問題。傳統的陰極催化劑往往被設計成介孔結構以提供鋰空氣電池所需要的大量的氧還原或氧析出的活性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