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鬥一號衛星系統總指揮獲北鬥獎—新聞—科學網
記者從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獲悉,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23日在成都召開。
-
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光谷開幕,聯智監測獲北鬥獎
「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第9屆年會」在武漢東湖高新區隆重開幕,這是我國北鬥領域層次最高、最權威的會議。大會以「推進北鬥應用,壯大新興產業」為主題,邀請了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束為,自然資源部總規劃師吳海洋,科技部原部長、中科院院士徐冠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國工程院院士戚發軔,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建成等多位北鬥產業主管單位領導、11位院士和近百家行業知名企業家出席活動。
-
北鬥一號衛星系統已裝備雲南部隊 帶來指揮變革
,就通過「北鬥一號」衛星直接與上級指揮員實現「對話」。 突然,「北鬥一號」終端機接到團指揮中心傳來指令:「在你巡邏區域某界樁附近,發現3名可疑人員,請你們立即前往盤查。」巡邏分隊接到命令後,立即趕往指定地域。 指揮中心的電腦屏幕上,「北鬥一號」衛星巡邏檢查系統顯示著分隊運動的軌跡。巡邏分隊到達指定地域後,成戰鬥隊形散開,向目標包抄過去。15分鐘後,這3名非法越界人員被十連巡邏分隊攔獲。
-
中國衛星導航年會開幕 成都造「北鬥」裝備驚豔亮相
助力四川北鬥導航產業再升級今年是北鬥系統跨越發展之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建成開通,北鬥系統圓滿完成「三步走」戰略,站在了面向全球建設發展的新起點。四川是北鬥追星夢的親歷者和見證者,研製了北鬥三號30顆衛星中的10顆衛星載荷,提供了星間鏈路通信、星載原子鐘、航天外測、北鬥授時、北鬥晶片、北鬥終端等一系列配套產品;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北鬥唯一的「母港」,承擔北鬥衛星全部發射任務,為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順利建成開通提供了有力支撐。
-
他為「北鬥」造了一顆中國「芯」,九三社員王永泉榮獲北鬥獎
在不平凡的2020,從胖五、北鬥,到天問、嫦娥,中國航天人從未停下奮楫星河的腳步。我社也收到一則喜訊,11月23日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上,中國衛星導航年會科學委員會為北鬥產業突出貢獻者頒發第二屆「北鬥獎」,九三學社社員、上海司南衛星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工程師王永泉榮獲應用與產業類「北鬥獎」。
-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2020年將向全球提供服務
但很多人並不熟悉的是,從上世紀80年代北鬥計劃起步開始,俗稱為「五院」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下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就一直擔負著北鬥計劃中衛星方面的設計製造工作。 在第7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之後,《瞭望》新聞周刊來到這個中國空間太空飛行器研製重鎮,在北鬥系統衛星總指揮李長江和總設計師謝軍的帶領下,近距離接觸了在未來即將發射的北鬥衛星,探悉有關北鬥系統的方方面面。
-
中國基於北鬥一號衛星系統建13個地質災害監測示範區
中新社福州11月3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3日從此間舉行的第12屆中國科協年會上獲悉,利用北鬥一號衛星系統作為信息傳輸系統,中國在全國選擇有代表性的典型滑坡、崩塌、地面沉降、地應力等4類地質災害類型,已建成北京、上海、三峽庫區、西藏拉薩、汶川地震帶等13個地質災害監測示範區,基於北鬥一號衛星系統的示範監測系統運行穩定、良好。
-
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和一號、二號功能有區分嗎?
今天開通的是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那一號、二號功能有區分嗎? 其實這個就是一個版本的更新迭代,和很多我們使用的軟體一樣,隨著不同版本的升級提供的功能、提供的用戶範圍以及提供的質量都在逐步提升,最關鍵的是這些服務的背後都一代又一代的智慧經驗凝聚成的!
-
科技知識: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一、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概述: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以下簡稱北鬥系統)是中國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空間基礎設施。
-
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
事實上,將我國自主建造的衛星導航系統命名為「北鬥」,也飽含著近代以來中國歷經劫難的清醒、走向復興的企盼。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我國相繼發射兩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北鬥一號系統建成。至此,中國人正式擁有完全屬於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建成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
北鬥一號二號三號衛星,到底有什麼區別
其實,北鬥一號二號三號,是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發展的三個戰略階段。 第一個階段,到2000年,發射2顆北鬥一號衛星,建成北鬥一號衛星導航試驗系統,主要對中國境內提供衛星導航和定位服務。
-
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1994年,我國啟動北鬥一號工程。是時,美國GPS已完成全球組網。事實上,將我國自主建造的衛星導航系統命名為「北鬥」,也飽含著近代以來中國歷經劫難的清醒、走向復興的企盼。新華社記者 查春明 攝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我國相繼發射兩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北鬥一號系統建成。至此,中國人正式擁有完全屬於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建成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特別是用導航衛星「發簡訊」的短報文服務,則是國外其他任何一個衛星導航系統都不具備的中國北鬥特色。
-
你對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了解多少?
26年,44次發射任務,55顆北鬥衛星,北鬥人潛心鑽研,艱苦奮鬥,北鬥系統來之不易。大家就跟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北鬥導航系統吧。什麼是北鬥導航系統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
--析「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圖)
前兩顆「北鬥一號」衛星分別於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發射升空,運行至今導航定位系統工作穩定,狀態良好。這次發射的是導航定位系統的備份星。它與前兩顆「北鬥一號」工作星組成了完整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確保全天候、全天時提供衛星導航信息。
-
北鬥系統究竟有多少顆衛星?
眾所周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收官之星,即北鬥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也是第30顆的北鬥三號衛星。有人說,北鬥系統一共55顆衛星,也有人說北鬥系統有59顆衛星,那究竟北鬥系統一共有多少顆衛星呢? 這個問題可以回到北鬥系統建造前的時光。
-
北鬥導航系統 充滿中國智慧的自主創新之路
北鬥系統的發展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充滿中國智慧的自主創新之路。北鬥一號 北鬥一號於1994年2月正式立項。這一年,曾主導我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的65歲科學家孫家棟院士,被任命為北鬥一號工程總設計師。 北鬥一代採用了「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陳芳允院士於1983年提出的「雙星定位」方案。
-
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傳回地月合影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目前飛行狀態良好,能源平衡、工況正常,地面測控跟蹤穩定,飛行控制和數據接收有序通暢,各項工作順利開展。ivk_sa=1023197a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55顆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近日正式入網。
-
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傳回地月合影
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傳回地月合影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目前飛行狀態良好,能源平衡、工況正常,地面測控跟蹤穩定,飛行控制和數據接收有序通暢,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探測器已脫離地球引力影響範圍,進入行星際轉移軌道,飛離地球超過150萬公裡。
-
回顧發射「北鬥一號」
」運載火箭,成功地將第三顆「北鬥一號」導航定位衛星送入太空,它與前2顆「北鬥一號」衛星組成了完整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確保全天候、全天時提供衛星導航信息。我國衛星導航系統,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為用戶確定其所在的地理經緯度和海拔高度,而且在定位性上有所創新。 據悉,「北鬥一號」定位精度達數十米,還有簡短的數字報文通信功能,這將極大地滿足中國國防建設對衛星導航的需求。
-
中國人一定要知道的北鬥衛星系統
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北鬥「收官之星」奔向蒼穹,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1994年,啟動北鬥一號系統工程建設;2000年,發射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建成系統並投入使用,採用有源定位體制,為中國用戶提供定位、授時、廣域差分和短報文通信服務;2003年,發射第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進一步增強系統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