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生物醫學產業發展需新機制

2020-11-21 二三裡資訊重慶

本報訊 (記者 李珩)11月20日,由重慶醫科大學承辦的2020重慶英才大會·新冠疫情下醫學創新發展論壇舉行,與會專家圍繞醫學創新發展進行了深入交流。

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宏灝帶來了題為《個體化醫學的發展與挑戰》的主題報告,他說,個體化醫學的發展使新冠肺炎的治療可以根據病人不同病理表現的特異性分子表徵實行精準藥物治療。

除疫苗外,中和抗體是預防新冠肺炎的另一熱門「武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重慶醫科大學金艾順教授及團隊啟動了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研發的應急項目。「我們收集處理新冠肺炎恢復期患者外周血樣本,建立了快速篩選全人源單克隆抗體技術,並成功獲得上百株具有潛在高親和性和中和活力的新冠病毒全人源單克隆抗體,為中和抗體藥物研發奠定基礎。」在論壇上,金艾順展示了其建立的中和抗體快速篩選流程。

重慶醫科大學校長黃愛龍教授在論壇上表示,我國在新冠研究時間上有優勢,基礎研究、診斷、疫苗、抗體篩選方面整體表現較好,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多數技術是成熟技術的移植和擴展,基於原創的核心技術較少,用於支撐研究的科研設備、軟體、試劑等「看不見」的部分較弱,因此,在促進生物醫學產業發展上需要嘗試新機制。

來源:重慶日報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發展我國電子顯微鏡產業需循序漸進——訪軍事醫學科學院國家生物...
    進入九十年代,對於電子顯微鏡的需求大增,而且在市場的帶動下電子顯微鏡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尤其是在像差校正方面獲得了重要的進展;加之生物技術的發展,促使更加先進的電子顯微鏡出現;同時國外電子顯微鏡大舉進入中國市場,而我國電子顯微鏡的研發投入嚴重不足,這樣的多重因素導致我們的電子顯微鏡產業和國外的差距越來越大。
  • 功能醫學健康管理師培養助力產業發展
    ——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大健康專委會成立紀實7月26日,美麗的杭城陽光明媚,湘湖畔綠樹成蔭。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今天在這裡舉辦今年的首場大型線下活動——大健康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自國內外的眾多院士專家齊聚御湘湖國際健康城,站在國際視野,共同探討健康中國的達成之路及未來十年大健康行業的發展戰略。
  • 洞察|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研究
    聲明:本文為火石創造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網站、公眾號等轉載需經授權。 一、產業規模: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模具備,產業主體數量快速增長 生物醫藥產業作為南京市主導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和關鍵環節,已成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據統計,2019年,南京市新醫藥與新健康產業規模達700億元,其中生物醫藥產業主營業務收入400億元。
  • 李蘭娟等院士專家聚山東 獻策生命科技和醫學融合發展
    與會專家聚焦醫療大健康產業發展,關注生命科技在人類健康共同體構建中的作用,圍繞工程技術、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與臨床醫學的交叉發展、醫教研國際合作等展開討論。中國工程院的院士專家帶頭開展疫苗和藥物研發及系列課題攻關,發揮各自專業優勢投入疫情防控主戰場,為快速檢測、應急預警、病患治療等提供有力支持。本屆大會以促進生命科技與臨床醫學融合、強化醫工產業合作為宗旨。「希望與會專家充分交流和溝通,為提升中國在生命科技發展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出謀劃策,為生命科學發展提供中國方案。」「AI、大數據、網際網路等信息技術全流程助力支撐中國抗擊疫情。」
  • 獻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早點建成,就能早點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促進地方產業發展。」顏益志說。作為一名投身中醫藥產業20多年的專家,顏益志一直致力於加快我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圍繞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結合湖北民族大學提出的近、中期建設目標,在顏益志牽頭下,檢驗檢測中心還制訂了2021年通過CMA認證、2022年通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資質認定、授權及2023年CNAS認證的目標。
  • 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須打造完整的「生態系統環境」
    第三屆官洲國際生物論壇召開,專家指出——  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須打造完整的「生態系統環境」  本報記者 葉 青  「昨日舉行的官洲生物論壇圓桌會議提出人才為本、人才第一的觀點。」
  • 前瞻布局率先發展 海滄發布《廈門生物醫藥港產業發展規劃》
    東南網6月9日訊(本網記者 李霖 通訊員 王德勇 林藝萍 林曉蕾)在廈門市加快推進「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的大格局中,位於海滄的廈門生物醫藥港經過多年接力發展,躋身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發布的全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50強榜單第13位,已成長為長三角和珠三角之間、海峽西岸產業集聚度最高、創新研發轉化能力最強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
  • 生物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本報記者 楊陽騰今年以來,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許多行業帶來很大衝擊,而生物醫藥產業卻迎來難得的發展新機遇。今年前三季度,深圳生物醫藥產業增長達22.8%,成為穩增長的新引擎。其中,深圳大鵬新區作為深圳生物醫藥產業重點發展區域之一,依託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加快打造精準醫療先鋒區和國際生命健康創新試驗區,已初步形成「一核一庫一院兩園多平臺」的產業格局,生物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據深圳市大鵬新區科技創新和經濟服務局副局長馮建軍介紹,壩光三面環山、一面向海,總佔地面積31.94平方公裡。
  • 我國醫學影像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解析
    聲明:本文為火石創造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網站、公眾號等轉載需經授權。 摘要 作為我國醫療器械最大的細分領域,國內高端醫學影像設備80%以上的市場份額為國外巨頭所把控。
  • 正海生物:堅持「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
    開發3D列印技術平臺等,並以此為依託開發相應的生物活性或可降解材料產品。同時,在傳統生物學活性材料的基礎上,積極發展可引導組織再生的材料,創新性開發可誘導組織再生的信號因子類產品,成功進入基因工程領域。秉承「做再生醫學領域領導者」的願景,正海生物積極探索,布局幹細胞領域,目前已聯合中科院和南京鼓樓醫院,在膠原支架負載間充質幹細胞促進子宮內膜缺損修復項目上取得可喜進展。
  • 促進精準醫學發展 中國人血細胞分子圖譜研究聯盟成立
    院校長曹雪濤院士表示,近年來,國家大力倡導精準醫學,在這一大背景下,成立ABC研究聯盟對促進精準醫學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希望聯盟成立後能夠深入探討新機制,加強數據和資源共享、共用,最終達到共進、共同發展的目的。
  • 珠海市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到2020年總產值達260億元
    立足現有產業發展基礎,把握生物醫藥要領域發展前沿,聚焦生物醫藥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強化創新引領,優化產業結構,著力提升生物醫藥科技和產業競爭力,培育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打造珠澳生物醫藥科技創新集聚區、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高地。
  • 蘇州醫工所舉辦建所十周年紀念活動暨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討會
    金秋十月,千年古城姑蘇城西,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喜迎建所十周年。   10月20日,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建所十周年紀念活動大會在蘇州高新區隆重舉行。 他說,十年前,為了填補國內醫療器械裝置研究等生物醫學工程產業領域的空白,中科院、江蘇省、蘇州市三方共建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蘇州醫工所沐浴在「創新2020」的春風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成為院地共建研究所的典範,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楊桂山代表中科院南京分院對各位關心、支持蘇州醫工所創新發展的各級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
  • 功能醫學健康管理師培養助力養生與水療產業發展
    雜誌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國養生與水療行業峰會在寧波柏悅酒店成功舉辦,中國功能醫學醫生集團作為本次峰會的嘉賓單位,特別派出了集團副理事長戴炯捷先生親臨參會,並在會上接受專家主題訪談。 此外,在活動現場,30位專家講師和討論嘉賓們,獨具慧識地分享了行業不同領域及層面的趨勢、知識、技能與訊息,通過演講、現場演示、小組討論等形式生動呈現。   專家訪談環節將會議氛圍帶到了高潮。   中國功能醫學醫生集團副理事長戴炯捷博士在訪談環節暢談了自己對促進養生水療產業發展的看法。
  •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醫學工程產業加速器正式投用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醫學工程產業加速器外景。 成都高新區供圖本報訊 (記者 吳怡霏) 昨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由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打造的成都天府國際生物醫學工程產業加速器近日正式投用。四川艾邁思生物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為該加速器第一家入駐企業。
  • 廣州展生物產業布局雄心 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廣州生物醫藥產業有哪些優勢?將怎樣布局?在大會期間,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市大灣區辦主任曾進澤解讀了廣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藍圖。作為大灣區中心城市和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廣州完全有能力、有責任把生物醫藥產業做大做強,率先建成全國乃至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 幹細胞與再生醫學技術戰略發展論壇在京舉辦
    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法國國家技術科學院兩院院士、細胞產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漢氏聯合幹細胞研究院院長韓忠朝、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九三學社副主席邵鴻、解放軍總醫院生命科學院院長付小兵院士、全軍造血幹細胞研究所所長陳虎以及法國技術科學院副院長Bruno JARRY以及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多名外籍專家分別就幹細胞行業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行業發展前景、中法幹細胞發展現狀及合作前景等話題做主題發言
  • 國立元創落戶重慶兩江新區 助推生物醫療產業發展
    據悉,國立集團註冊資金為1億元人民幣,是集生產研發為一體的高端創新的現代生物醫學科技產業實體,自主研發、生產銷售技術水平處於世界領先的新型生物類產品及醫療設備等。該集團也在籌備中美院士工作站,將集聚一批中美院士、專家學者、博士後,並輔以一批高學歷,年富力強的科研人員及一支優秀的經營管理團隊,助力科研水平的提升。    新品發布會也在當天舉行,據悉首款產品「ACA納米淨化寶」已經獲批投入量產,該產品在去除甲醛、吸附PM2.5、淨化揮發性有機物等方面有顯著效果。「曾用於太空艙、部隊防毒面具及生化保護衣的材料被我們搬到了日常生活。」
  • 幹細胞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期!
    文章來源於經濟日報隨著社會不斷進步,醫療醫學領域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對疾病診斷治療的能力逐漸提高,而在醫學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中,生物醫學貢獻出了巨大的力量
  • 太愛肽冠名的第三屆生物活性肽技術研討會盛大閉幕,為產業發展注入...
    眾多行業大咖與專家齊聚上海:華南理工大學、北京工商大學、江南大學、上海交大、浙江大學、重慶大學、南昌大學等單位科學家以及活性肽生產一線研發技術等專家,以及上百家優秀企業代表參加活動。太愛肽集團董事長吳霞受邀出席活動並致開幕詞,太愛肽集團醫學顧問任巖東博士在本次活動上做了主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