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搞懂常見的「分貝」

2021-02-19 音響聯盟

常常聽見「這個噪音超過多少分貝」、「這個音量有多少分貝」等,來表示音量的大小聲,在音響系統中的「分貝」什麼不同呢?

由於人類對音量的聽覺範圍非常大,彼此之間能量相差可達數百萬倍;再加上對於人類音量的感知會隨著音量變大聲而越來越不敏感。透過「分貝」的轉換,可以將這樣巨大的數字轉換成數十至數百的數值,不僅方便呈現,而且對於音量的描述也更加直覺。

分貝最基本的概念是比值,必須有一個數值作為參考值才能做比較。假設一個彈珠的高度 1 公分為參考值,小明的身高為 170 公分,比值就是 170;如果與高塔 ( 500 公尺 ) 相比,比值就是 50000。

透過分貝轉換可以將很大的比值轉化成較簡單的數字。同樣以彈珠 1 公分的高度為參考值,小明的身高是 +22.3 dB,高塔的高度就是 +46.9 dB。

數值與參考值相同,分貝值等於 0 。

數值比參考值小,分貝值小於 0 。

數值比參考值大,分貝值大於 0 。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形容聲音「多大聲?」或是「這個聲音多少分貝?」就是使用到「聲壓級」的標準。在聲壓級當中,將人類可以聽見的「最小聲壓」為參考值(這個音量就是 0 分貝),所以其他聲音的音量都是大於 0 的數值。因為我們人類無法聽見比這個再更小的聲音了。

在專業音響系統當中,以訊號值 0.775V 作為參考值;如果聲音訊號介於 0 ~ 0.775V 之間,分貝值就會「小於 0」,聲音訊號大於 0.775V 以上分貝值就會「大於 0 」。一般音響系統的設計,最大音量分貝值大約在 +18 ~ +24dBu 左右,超過就會產生破音與失真的情況。

在數字訊號中,只要音量超過數值可以記錄的範圍就一定會產生破音失真的情形,所以在數字訊號中,將「最大且沒有失真的音量」作為參考值(也就是 0 dBFS),所有大於 0 dBFS 的聲音一定是破音失真的聲音,而沒有失真的聲音一定是小於參考值的,分貝值就會「小於 0」。

在數字設備當中所使用的刻度為 dBFS表,是看不到 +4dBu 這樣的數值的。由於每臺設備設計的標準不相同,一般數字裝置輸出 +4dBu 的音量大約會在 -18 ~ -24dBFS 左右。

當我們連接許多設備的時候,為了確保訊號音量的統一,我們會使用頻率 1kHz 音量 +4dBu 的正弦波來校準設備間的音量準位,透過增益旋鈕補償導線連接造成的音量衰減,讓每一個設備的音量範圍設為一致,才不會造成有些設備已經接近破音音量了,聲音還是加不上去的情況。

來自theduet-music

合作投稿微信號:jiang13911458766(←長按複製)

關注中國音響網微信號:chinaaudio

相關焦點

  • 我做了個「分貝試驗」,發現生活中真正的「安靜」已經不多了
    但這樣的情況在生活中似乎已經被當成一種「正常現象」,甚至變成了大眾自我調侃的段子。 基於此,我做了一個「分貝實驗」:我測試了十餘個自己生活中真實場景中的分貝數,想看看自己到底生活在什麼樣一個噪音水平的生活環境當中。
  • 「間歇性斷食」到底如何執行?一次搞懂「168、186、52」斷食法
    」因為不用完全節食就能減肥,備受減肥族所青睞!其中有「186飲食減肥法」、「168斷食減肥法」都是間歇性斷食的一種。「18」是指一天中的18小時內不吃東西,「6」是指在6小時內進食。聽起來雖然誘人,但當中如果吃錯方法不但減肥無效還會有反效果!下面一起分析斷食減肥法的效果、該注意的細節還有周一斷食法與之前流行的5:2斷食,來看看差別在哪裡。什麼是「18:6飲食減肥法」?
  • 「因此」、「所以」英語怎麼說?五分鐘讓你完全搞懂
    「因此…」、「所以…」最常見的英語說法是therefore或so。但其實還有更多用法可以來表達「因此..」、「所以..」的英語。以下整理了四種「因此…」、「所以…」的英語用法,趕快學起來增強英語能力吧!
  • 百度推「一次包會」模型:「一次性」教會智能體認知新事物
    在雷鋒網旗下學術頻道 AI 科技評論的資料庫項目「AI影響因子」中,憑藉百度 PaddlePaddle 開源平臺負責人王益專訪、百度數據可視化實驗室的成立及NLP 團隊在微軟 MARCO 閱讀理解數據集上的突出表現、被ACL 2018 接收的論文「Interactive Language Acquisition with One-shot Visual Concept Learning
  • 「內聖外王」出自《莊子》,為何常見於北宋以後?
    「內聖外王」最早雖出於《莊子·天下篇》,相關想法卻常見用於北宋以後的儒家思想中,學者梅廣表示:「內聖外王到北宋的時候,這句話才成為文化用語。」但它的背景發展卻不如一般儒學研究者所喜見。梅教授考察後得出此結論認為:內聖外王是魅力無窮的道家語言。它既非先秦儒學的用語,也非理學家講學論道的用語。它的流行是因為程明道首先用它來稱道邵康節。
  • 龜殼花現身「常見蛇類」告示牌:這是我 網驚呼:超4D
    實習記者楊喬詅/採訪報導不只圖說講解,「真蛇本人」都來給民眾長知識!網友董中成去新竹綠世界生態農場遊玩,正看著空中步道的解說圖上的「常見蛇類」,發現活生生的「龜殼花」竟在眼前「蛇來蛇去」,配合告示牌現身的模樣讓網友驚奇直呼,「解說清楚還保真!」
  • 油價大戰中學習英語:價格上升、下跌的英文用法一次搞懂
    其中crude oil是最常見的用法,crude原意為「天然生成的;未經加工的」,與oil連用,就是「原油」;且因為太常連用了,也可以直接用crude。而oil price表示油價,形容油的數量時,因為運送原油通常裝在鐵桶中,故量詞為barrel(桶)。
  • 霍伊爾提出「碳的激發態」,使用的是「人擇原理」
    對於霍伊爾來說,他需要找到一個由氦和成碳的路徑:碳——最常見的形式就是碳12,原子核包含12個粒子——6個質子和6個中子。氦——最常見的形式是所謂的氦4,原子核中包含4個粒子——2個質子和2個中子。因此,霍伊爾的問題就歸結為一個簡單的問題——是否存在將3個氦核轉變成為1個碳核的可行機制呢?
  • 小分貝拾取,高分貝降噪,還能場景定製!訊飛諦聽,不止於聽
    深耕於人工智慧與智能領域多年的科大訊飛拾音品牌——諦聽,近期逐漸嶄露頭角,在一條科技評測視頻中,可以精準識別低至30分貝的微小聲音,也能在90分貝得噪音環境下有效提取音頻。30分貝是什麼概念呢?普通人正常說話的音量是50分貝左右,一隻蚊子飛過的聲音大約40分貝,也就是說訊飛諦聽甚至可以捕捉蚊子飛過的聲音。
  • 50% 醫生誤認「甲減」的「假減」:低 T3 症候群
    主管醫生按「甲減」給予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患者自覺症狀再次加重。筆者根據該患者病史及化驗檢查,初步排除「甲減」,考慮是「低 T3 症候群」,停止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其餘治療不變,進一步檢查反 T3(rT3)。經過上述調整,一周後,患者病情逐漸平穩,患者 rT3 化驗結果明顯高於正常,患者「低 T3 症候群」診斷成立。甲狀腺素水平低就一定是甲減嗎?
  • 「最想要吃一次的動漫料理或食物」萬人票選TOP 20排行出爐!
    「最想要吃一次的動漫料理或食物」萬人票選TOP 20排行出爐!從諸多 ACG 迷的童年回憶「中華小當家」、一直到近年的「迷宮飯」或大眾向作品「孤獨的美食家」,這些作品雖然無法實際讓讀者接觸作中食物的美味,也未必能實際製作出來,但透過誘人的食物畫面,相信多少也有一些食物和料理,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香味吧?
  • 「社畜」青年為什麼需要「沙雕」文化?
    數據來源:雲合數據近幾年,「沙雕」深受年輕網友的喜愛,不少網友還以「沙雕網友」自稱。「沙雕」的貶義色彩逐漸淡化,好玩、搞笑成為其內涵新解,如今更成為劇集市場的常客。今天,劇研社就從風靡市場的「沙雕劇」開始,和大家聊聊「沙雕文化」。
  • 日語裡「海老」與「蝦」有什麼區別?
    在日語裡,「海老」與「蝦」都讀作「えび」,指的都是甲殼類的蝦。那它們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 埃洛克防務發布「守望者」、「觀測者」
    「守望者」與「觀測者」以簡單易上手的操作體驗,適用不同的應用場景。「守望者」定點巡航系統——「守望者」側重於基礎設施巡檢、應急指揮、城市規劃、生態治理、工程監督、礦區運維等大範圍固定場所的自動化、高頻次的多元數據獲取。通過一次性的飛行線路與作業時間部署,即可無人值守執行任務。
  • 「排宿便,清腸毒」是偽命題?3 個常見「健康建議」竟然是錯的
    最近,大家對「健康」的關注又上升了一個高度,各種各樣的「健康建議」也在朋友圈、家庭群裡刷屏。但其中有一些健康建議並不那麼科學,甚至還可能有害健康。(看到最後有驚喜!)很多人會把炸雞、方便麵等稱為「垃圾食品」,生怕吃了以後損害健康。其實,只要能為人體提供某些營養成分,沒有有毒有害成分,那麼這種食物就是有價值的。炸雞、方便麵雖然營養可能並不全面,但是也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這可統統都是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啊!被叫了這麼多年「垃圾食品」可太冤了。
  • 7大「超級英雄」專業戶!萊恩雷諾斯靠「死侍」擺脫「綠光戰警」黑歷史
    」為代名詞,如「金鋼狼」、「鋼鐵人」,他們也以此紅遍全球。》中扮演具有火屬性能力的「霹靂火」,由於這個系列票房慘澹,因此也不太獲得重視。不過在他成為「蝙蝠俠」之前,他曾在2003 年的《夜魔俠》當中飾演白天當律師,晚上維護正義的「夜魔俠」,以及在《銀色殺機》中演出過「超人」,扮演過好幾個超級英雄角色。 5.
  • 《動物森友會》之十大「細思恐極」
    動物森友會》發售有 20 多天了,各位島主們想必也已經從最初的「白手起家開山拓荒」進化到了「安穩度日炒股致富」的階段,稍微努力點的話備不住都已是千萬富翁了。雖說「動森」打造的是一種「田園牧歌」的休閒生活模式,但在這個看似安寧祥和的小島上,卻有著種種不能去細想的設定。這次我們就篩選出其中 10 條最有代表性的「細思恐極」細節與島主們分享,一同來感受一下可愛清新外表下的「陰暗恐怖」吧!
  • 【馬不停蹄】「爪皇」與「爪黃」
    「爪皇」為名。不過,一代馬皇的名字,原來源於一時的手民之誤…聽說1995年周南首次當上馬主,本想借用《三國演義》曹操的坐騎「爪黃飛電」為名,豈料秘書一時手民之誤,把名字寫成「爪皇飛電」,自此周氏名下馬匹的名字順勢以「爪皇」開首,包括「爪皇烈風」、「爪皇奔雷」、「爪皇凌雨」等等。後來,同樣愛馬、曾協助父親相入「爪皇凌雨」的周永健把另一匹馬命名為「爪黃飛電」。
  • 蘋果減稅,是「大發善心」還是「另有所圖」?
    中小開發者的「蘋果稅」降了。11 月 18 日,蘋果宣布針對 App Store 推出一項新政策,決定為中小開發者,免除一半的「蘋果稅」。所有在 App Store 上年銷售額不超過 100 萬美元的開發者,都可以申請這一「優待」,蘋果將只抽取收入的 15% 作為佣金,而不是之前的 30%。
  • 冥王星與「言過其實」
    隨著「可怕的」土冥合相將在2020年一月發生,現在就可以看到這個狀況。以下是一些在我臉書上看到的,這個「百年難遇」事件的相關話題下的回覆。看到這樣的用詞,彷佛我們面臨的是一件自2014年開創星座大十字以來,最為重要的、驚天動地的星象事件。別忘了,大部分科學家已不再認為冥王星是一顆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