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知道是假『古人』,所以沒人看稀奇」

2020-12-05 黃團元彈今撥古

從辨析「古人」說起

○ 黃團元

路過廣場時,我隨手抓拍了俊男靚女三人身穿「漢服」的圖片。今天在地鐵上,我翻給小孫女看。故意問:「古人穿越,到了我們家旁邊的廣場,為什麼男女老幼沒有圍觀?沒有人和他們對上幾句『之乎者也欲焉哉』?」

我的意思是讓孫女回答:廣場菊花展,美麗吸引人。前來觀賞的遊客眾多,有本地人,有外地人;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由於來來去去的人絡繹不絕,所以人們見了穿奇裝異服的,不足為奇。

誰知孫女見了圖片,馬上回答:「一看就知道是假『古人』,所以沒人看稀奇。」她答非我願,但有趣。我追問:「假在哪裡?」她接著答:「一,古代沒有帶輪子的行李箱;二,古人不會有現代人穿的跑鞋;三最明顯,古代沒有手機。」

我高興極了——這得感謝老師。語文老師、科學老師要求她們注意「觀察」,寫觀察日記,功勞都在老師身上,並非她特別聰明。前些時,她已經過了九歲生日。古時候還有五歲的孩子能夠自救呢!

《今古奇觀》中,有個《十三郎五歲朝天》的故事。講的是有個名叫南陔、排行十三的小孩,五歲時在元宵夜觀燈,被人販子拐走。十三郎偷偷在人販子的衣服上,做了暗標記。後來不僅機敏逃出,還根據他做的標記,抓住了人販子!

十三郎聰慧,利益於家庭教育早。現在,我們家長也要配合老師,向「小娃娃」講授相關知識。甚至「老娃娃」,也應有人提醒如何觀察,如何辨析,如何防騙。幾年前我讀過一篇文章,說的是某老婦花費萬元,買了一臺上門推銷的「造錢機」。兒子回家,沒看就說:「受騙了!他的機器能造錢,何必賣給你?」●

黃團元,湖北省直管市唯一新聞正高級職稱獲得者。發表各類作品約400萬字,文章散見於《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求是》、《瞭望》和《博覽群書》等報刊。其《「天災不由人」與「抗災不由天」》等文,曾入選中學語文課本、教輔、高考習題及試卷。公開出版《說黑道白》、《民族瑰寶馬寅初》、《胡適的謙和雅量》、《梁啓超之路》、《文人有行》、《諸葛亮用兵》和《劉邦用人》等多部長篇作品

相關焦點

  • 小鎮集市,有賣中正劍,銀簪等老物件,也有賣碎碗片的,真稀奇
    這個老人的攤位上,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銅器、古董、老物件,真是林林總總,種類繁多,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旁邊竟然還有一個老秤錘,一串牲口脖子上掛的鈴鐺。這可是農村的老物件,難道它們也成了古董,拿到市場來賣,也有人出高價買下收藏。
  • 聰明人買肉時,會避開這5種「假肉」,老闆:一看就是「內行人」
    聰明人買肉時,會避開這5種"假肉",老闆:一看就是"內行人"說起吃肉,那麼就沒有人比咱們中國人更有發言權了。中國人吃肉可以說是由來已久,在中國,無肉不成歡已經成了常態。誰都喜歡美味可口的肉類,不過,大家在買肉的時候也會有一些套路。
  • 教你如何看破假真假
    但有假翡翠自然也就會有假的鑑定證書,本次就為大家詳細講解如何分辨翡翠鑑定證書的真假!第一類知道關鍵點就能輕鬆看穿的假證書①鑑定機構的名稱國內的檢測機構都是由國家各級質監部門、礦產資源部門、企業檢測中心組成。所以一些假到出格的鑑定證書一般從起名就能看出來。
  • 古人近視了怎麼辦?沒有眼鏡還可以這樣做,看完不得不佩服
    現代社會,我們走在街上一看,大部分人都戴著一副眼鏡,這證明近視已經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了。有時候我們便會想,現代人近視了可以戴眼鏡,那古人呢?古人沒眼鏡,近視了怎麼辦?我們都知道,古人為了考取功名,讀書可是非常刻苦的。什麼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等等,當然大部分都是點著油燈或者蠟燭。
  • 古人云:太歲頭上動土,大運壓三年,何謂太歲?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古人云:太歲頭上動土,大運壓三年,何謂太歲?看完佩服古人智慧不知道各位小時候有沒有聽過這樣的一句話:「竟然敢在太歲頭上動土,你不要命了啊!」。沒錯,這句話通常是家長教訓不聽話的小孩子的時候會說的話。但是各位知道嗎?
  • 沒化肥沒農藥,古代人是怎樣把花養好的,看了這些就知道
    不知道花友有沒有發現,我們有時候在花市買花時,葉片上面都會有一些白色的殘留物,其實那種大多數是噴的肥料或者是花葯殘留,春天有時就在想,不上化肥也不打藥能不能養好花呢?後來翻閱一些古書時發現,古人養花也有他們的一套方法,不上化肥不打藥也把花養得挺好,有些方法花友們還真的可以借鑑呢。
  • 稀奇!嘉興現會「寫英文」的蜘蛛 都寫了啥?
    這隻蜘蛛很有「學問」的樣子發現這隻「會寫英文」的蜘蛛,是周王廟的孫師傅,他今天早上去辦公室的時候,路過單位樓下的鐵樹旁,瞥見一眼鐵樹上有隻大蜘蛛,而且蜘蛛網似乎有點不一樣,帶著好奇,孫師傅特意回過身走到鐵樹旁細細看了一下這個蜘蛛網。
  • 原來古人早已「識破」月球的秘密,可卻沒人相信,如今被證實!
    古人舉頭望月,對於明月的想像也層出不窮。隨著時代變換,現在的科學技術以及設備早已能登到月球之上,一睹它的真容。也是因為這樣,人們才發現,以前不被世人所相信某些關於月球的傳說或者秘密,竟然也是有據可依的。
  • 俗語「雙頂女孩沒人要」,雙頂指的什麼?古人經驗之談是迷信嗎?
    古人經驗之談是迷信嗎?答案其實不言自明!究竟什麼是「發旋」?發旋的定義是:毛流在頭頂可形成一個中心向外,周圍頭髮呈漩渦狀的排列;毛幹和皮膚呈一定的傾斜度,許多毛髮的傾斜方向是一致的,稱發流或毛流。從發旋的定義當中,我們知道發旋只是一種體表特徵而已;甚至農村老人的口中還有這樣一句俗語「雙頂女孩沒人要」,雙頂指的什麼?
  • 古人對日環食怎麼看?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古人對日環食怎麼看吧~首先我們來說說古人對日環食的喜愛程度。古人不喜歡日環食,他們認為日環食是不祥之兆,古人認為,日環食是上天降下來警示君王的,一出現日環食,就說明中王做錯了什麼事了。古人還認為,「日不食、星不悖」才是太平盛世。正因為如此,所以皇帝們就不讓史官們把日環食記錄在案,所以導致日環食事件缺料。
  • 合肥北城站「真稀奇」!一天乘客量沒十人,為何高鐵站不像高鐵站
    合肥北城站「真稀奇」!一天乘客量沒十人,為何高鐵站不像高鐵站旅遊越來越受到國民的歡迎,是因為中國的經濟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們有了雄厚的財力去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另一方面,中國交通便利,國內有四通八達的高速鐵路,國外有縱橫交錯的國際航線。
  • 買麵包,懂行人不選這6種,沒營養還多花錢,為了健康不妨看一看
    麵包店做的麵包很多人喜歡吃,鬆軟香甜、餡料多樣,外形漂亮,而且攜帶方便,早餐沒時間做,帶一個麵包到班上,衝一杯牛奶,吃得非常滿足。麵包店裡的麵包雖然美味,卻有很多美味的陷阱,像熱狗中的火腿腸可能是用劣質肉做的,水果麵包中的水果香味來自香精,全麥麵包可能是被焦糖染色的白面麵包……,還有特別鬆軟膨大的麵包,可能使用了違規的溴酸鉀麵包改良劑,所以去麵包店買麵包,需要仔細看配料表,儘可能選擇樣式簡單、餡料少的麵包。下面這6種麵包,懂行的人從來不買,為了家人的健康飲食,不放看一看。
  • 古人晚上都幹什麼?作息時間是怎樣的?
    熬夜已經不屬於稀奇,十二點過後才睡覺的現象早已成為常態。但在古代,沒有手機,人們都會做什麼來打發時間呢?首先,讀書。挑燈夜讀、鑿壁偷光、頭懸梁錐刺股等等典故,就能看出古人是很喜歡看書的,不分日夜。當時秉承「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宗旨,唯有讀書高。
  • 稀奇真稀奇,盱眙一黨員莫名其妙丟了黨籍,多方追查仍然雲裡霧裡
    稀奇真稀奇,盱眙一黨員莫名其妙丟了黨籍,多方追查仍然雲裡霧裡!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中國共產黨就像一輪紅日,光芒萬丈,照耀四方,而能夠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更是很多人一生的不懈追求。
  • 看一看雲,看一看天,去擁抱大自然。
    白雲和藍天(1)走出房門去看一看吧走出去看一看吧!把心中的煩惱拋向一邊,找個地方坐下來,抬起頭看一看那高高的白雲和藍天。去遙望遠處的大山,讓春天的暖風扶摸你的臉,它讓我們回到了春姑娘的身邊。跳動的心像河邊的小草春意昂然。你看那柳樹已經發芽,小草都把頭伸到泥土的外面,不遠處的池塘裡聽到青蛙在叫喊。
  • 最高境界的讀心術,不是「看臉」,而是在無形中看人,一看一個準
    想要在無形無聲之中去觀察一個人,不能是光看臉,其實我們可以藉助這兩個細節去觀察,一看一個準,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一、鑑心何為鑑心?古人有云:「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相由心生,心地可以說是一個人相貌的根本,我們只需要了解一個心地到底是什麼樣的,就能夠判斷出這個人是善是惡,這就是所謂的鑑心。那麼怎麼才能夠了解一個人的心地呢?孔子在《論語·為政》中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 這些古人太有意思了!電視劇都沒他們本人精彩……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29日電 題:【古人有癮】這些古人太有意思了!電視劇都沒他們本人精彩……  作者 上官雲  說起中國古代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你會想到誰?  是最近入選「歷史治水名人」的大文豪蘇軾,還是今年一部熱播劇中,易烊千璽飾演的少年天才李泌?
  • 「無」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所以古人說:女子無才便是德
    而看武俠小說或武俠電視的,知道武術的一個大境界是「無招勝有招」,無招並非什麼招式都沒有,並非什麼都不懂的爛把戲,而是突破了各種招式的限制,超越了一切招式的俗套,達到隨心所欲而發,遊刃有餘,飛花摘葉,無不是妙招。
  • :假作真時真亦假
    辛冶/文 源於網絡/圖乍一看我還沒看過根據本書改編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想來,電影情節會很緊張、表現力更鮮明,會有跟閱讀文字時完全不同的體驗。至於書中的故事,總有更多的細節、心理,以及作者的思考,甚至哲學和詩意,交織在其中。
  • 極挑採摘瀕危植物,藝人和節目組道歉,最重要的關注點卻沒人在意
    前有翟天臨不知道知網是什麼,帶來一場學術界清查風暴。後有人仝卓自爆學籍作假,有關部門徹查當年幫他搞定學籍的蛀蟲。今有劉宇寧當眾犯法採摘珍稀植物,是不是能讓有關部門嚴格一下野生動植物的執法。那清晰可見的剛採出的雪蓮,根部還帶著土,明顯的拔出動作,一看就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