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山口:加快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作體系

2020-11-29 新華網新疆站

  阿拉山口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的節點城市,是國家向西開放的橋頭堡。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工作的通知》,共有22個物流樞紐入選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阿拉山口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名列其中。

  

  中歐班列

  多年來,隨著西部大開發和「東聯西出」戰略的深入實施,阿拉山口作為「中國西部第一門戶」「戰略能源大通道」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更加凸顯,吸引了許多疆內外知名企業搶灘登陸,這些企業與中亞、西亞、歐洲等30多個國家和港澳地區的一大批客商(企業)建立了穩定的貿易關係。

  今年,阿拉山口口岸在吸引跨境電商從口岸過貨的同時,還吸引全球電商在綜保區建倉,將阿拉山口打造成中亞的物流樞紐港,變「通道經濟」為「落地經濟」。

  阿拉山口口岸現有物流存量基礎設施成熟,戰略區位重要,運輸通道地理環境良好,沿線周邊國家政局穩定。阿拉山口綜保區已具備鐵路組織、國際物流、國際貿易、保稅物流、保稅加工、綜合服務等功能,在大力推動跨境電商服務體系建設的同時,先後建設了5000平方米跨境電商監管場站、採購了軟硬體設備及系統,引入了戰略合作夥伴,開發上線了「阿拉山口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實現了通關數據網絡化申報。通過「通道+樞紐+網絡」的物流運行體系,輻射世界各地。入駐綜保區的貿易、物流、跨境電商等領域企業近600家,入駐產業配套區企業已經有40多家。

  據阿拉山口市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阿拉山口綜保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皮履屏介紹,阿拉山口口岸將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國際物流體系,提升資源、資金要素集聚能力,由物流服務中心向物流及供應鏈組織中心轉變,實現由通道經濟向樞紐經濟、口岸經濟、產業經濟轉型升級。圍繞樞紐承載城市建設,謀劃一批補短板、利長遠、增後勁、強產業的大項目,加快實施綜保區國際班列編組站、多阿獨跨境液化石油氣管道、中歐陸港加工物流產業園、寬軌鐵路液化石油氣換裝改造等新建項目,為加工貿易、物流產業集聚建好平臺,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雙向開放國際門戶樞紐。建設無水港,與天津港、洋山港、廣州港、連雲港、陽邏武漢新港等結成戰略合作夥伴,力促合作港口進出口中亞、俄羅斯、歐洲的貨物實現從阿拉山口通關,實現貿易屬地化,形成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商貿物流聯動,促進海鐵、公鐵、鐵水多式聯運物流新模式加快發展,不斷增強阿拉山口國家物流樞紐多式聯運功能。

  皮履屏說:「阿拉山口口岸成為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這將為我州推進『口岸強州』戰略、提升口岸通關能力和物流樞紐功能、推動國際門戶城市建設帶來新的機遇,也為進一步集聚要素資源、提升產業輻射能級、推動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條件。」

相關焦點

  • 打造連接世界的全球物流體系
    【核心看點】 全球物流體系,是中國連接各國、各地區的物流服務體系。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水利、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電網、信息、物流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深化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等行業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這為我們發展現代物流,打造連接世界的全球物流體系指明了方向。
  • 29家單位攜手 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樞紐聯盟成立
    11月20日,以「開放共享論道新樞紐合作共贏提振新經濟」為主題,2020中國物流投融資暨物流樞紐合作大會在達州召開。會上,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樞紐聯盟正式成立。
  • 深圳機場加快打造國際航空物流樞紐
    年內將新增多個國際全貨機航點今年以來,深圳機場克服疫情給世界經濟和全球航空業帶來的不利影響,按照中央「六保」「六穩」工作部署,危中尋機、化危為機,加快打造國際航空物流樞紐,著力提升航空貨運供給能力,為全球物資流通和供應鏈穩定搭建順暢的「空中通道」,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快速通道!天河機場⇔鄂州機場
    近日,武漢市政府官網發布《武漢市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成網絡化、專業化、集約化、智慧化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力爭全市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左右,繼續保持內陸領先、全國靠前的成本優勢。
  • 委員問計促發展 部門聯動提信心 | 市政協東北地區國際物流樞紐...
    會議不預設題目,委員們帶著滿滿的民情、民意,緊扣推動哈爾濱建成東北地區國際物流樞紐城市這一主題,分別就物流信息開放共享、經濟核心區增加保稅功能、構建國際多式聯運物流體系、跨境電商供應鏈建設、利用現代物流帶動我市名優農產品進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培育物流龍頭企業、發展對俄航空郵政小包和冷鏈食品疫情防控等難點、熱點問題進行提問。
  • 2020中國物流投融資暨物流樞紐合作大會將於11月20日達州舉辦
    2020中國物流投融資暨物流樞紐合作大會將於11月20日在四川達州舉辦,會議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物流投融資分會與中共達州市委、達州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會議以「開放共享論道新樞紐,合作共贏提振新經濟」為主題,圍繞新發展格局下物流樞紐發展機遇,物流樞紐投資運營模式創新等議題展開。
  • 劉奇葆:構建泛亞國際大通道提升泛亞合作新水平
    論壇以成都為會址,以中國西部為泛亞合作的紐帶和主要載體,以共商泛亞區域經濟發展的熱點和難點為主要內容,推動泛亞各國經濟、貿易和交通網絡建設方面的合作,促進泛亞地區共同發展與繁榮。本屆論壇,以「構建立體交通體系,促進泛亞合作發展」為主題,旨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通過立體交通網絡建設,將不同的經濟體更加緊密聯繫在一起,實現各種經濟要素的便捷流通、優勢互補和合作共贏。
  • 學習有理:加快打造「兩鏈」暢通的製造樞紐 | 三個地·理論周刊
    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我省要基本建成國內大循環的戰略支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加快打造產業鏈供應鏈「兩鏈」暢通的製造樞紐,是助力暢通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由之路。製造樞紐是支撐我省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基石如何理解製造樞紐?
  • 陝西省《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實施方案發布,將加快楊凌現代...
    完善公鐵聯運功能,建設運營新築鐵路綜合物流中心,推動中歐班列加密頻次和擴展區域,向西加強國際班列幹線網絡建設,向東常態化開行聯通青島港等港口的「五定」班列,向南主動融入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形成面向歐亞的國際陸路物流樞紐。加快開展中國—中亞跨境路纜建設,搭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暢通全球的信息樞紐。
  • 湖北國際物流樞紐動態:興建一座新機場!開啟一市臨空經濟建設
    >武漢湖北省是我國中部地區重要的經濟強省,在航空產業的綜合經濟發展過程中,加速國際物流樞紐建設湖北除武漢有一座樞紐機場——天河國際民用機場外,其他城市有荊州市、恩施州、十堰市、襄陽市、宜昌市、神農架,共七個城市有機場。就在最近,湖北武漢都市圈內,又有一市獲批興建新機場,還有一市獲批開啟臨空經濟發展時代。
  • 深圳機場:構建「貨暢其流、貨優其流」物流生態
    年內將新增多個國際全貨機航點今年以來,深圳機場克服疫情給世界經濟和全球航空業帶來的不利影響,按照中央「六保」「六穩」工作部署,危中尋機、化危為機,加快打造國際航空物流樞紐,著力提升航空貨運供給能力,為全球物資流通和供應鏈穩定搭建順暢的「空中通道」,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發揮郵政要素資源稟賦 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
    當前,西安正在大力推進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三個經濟」發展,郵政在物流、交通建設方面給予的大力支持將為西安進一步打造多元化國際化的開放平臺,夯實「三個經濟」發展,全面加快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奠定紮實基礎,提供堅實保障。     劉愛力對陝西省委、省政府一直以來給予中國郵政的支持表示感謝。
  • 河南十四五規劃建議:構建低碳高效的能源支撐體系 完善能源產供儲...
    內需潛力充分釋放,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優勢更加彰顯,營商環境顯著優化,高標準市場體系基本建成,現代流通體系更加完善。內陸開放高地優勢更加凸顯,「四路協同」水平顯著提升,多層次開放平臺體系更加健全,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走在全國前列,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鄉村振興實現更大突破。
  • 成都要用3年成為泛歐泛亞重要供應鏈樞紐城市,是什麼樣的
    去年我市召開的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提出,打造「一帶一路「最具影響力供應鏈樞紐城市。我市新經濟發展大會也明確提出構建「七大應用場景」,其中就包括大力推進現代供應鏈創新應用。去年8月,成都市被商務部、財政部列為國家首批供應鏈體系建設試點城市。那麼,成都將如何實施供應鏈體系建設,為全國現代供應鏈體系建設提供先進經驗和示範?又將怎樣推進現代供應鏈創新應用?
  • 深圳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這得益於疫情之後經濟社會快速恢復發展,也離不開深圳持續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期間,深圳以推進交通基礎設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民航、鐵路、道路以及城市軌道交通快速發展,現代化國際化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高品質高效能高融合城市交通運行體系初步形成,為我市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提供了堅實保障。
  •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進一步 加快珠江—西江經濟...
    打通骨幹鐵路通道,增強鐵路貨物運輸能力。新建黃桶至百色、柳州經梧州至廣州、柳州經賀州至韶關、雲桂沿邊等鐵路,實施南昆鐵路百色至威舍段、黔桂鐵路、岑溪至羅定鐵路等既有線擴能改造,加快洛湛鐵路(永州至玉林段)電氣化改造,形成跨區域、多路徑、大能力的省際通道;完善主要港口進港鐵路布局,推進鐵路「最後一公裡」建設,加快形成便捷高效的海鐵、水鐵、公鐵、空鐵聯運物流網絡。
  • 成都武侯區構建內通外聯綜合交通體系 提升城市能級水平
    雙楠立交橋   四川新聞網成都5月25日訊(記者 戴璐嶺)武侯區是成都市商務商貿中心區,交通便捷、物流順暢,一環路、二環路、 三環路穿境而過。川藏路、 武侯大道、 貨運大道等交通網絡縱橫交錯,成都市火車南站位於轄區東南面,緊鄰雙流國際航空港。距離雙流國際機場僅20分鐘車程。
  • eWTP首個海外物流樞紐奠基「全球72小時必達」席捲東南亞
    今天下午(11月3日),eWTP(電子世界貿易平臺)位於吉隆坡機場的中國境外首個超級物流樞紐正式奠基。該項目宣告了菜鳥全球智慧物流網絡新增了大型海外橋頭堡,建成後將服務東南亞及全球中小商家。同日, eWTP首期海外智慧機器人倉庫在這裡投入運行,這也是東南亞首個智慧機器人倉庫。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參觀了菜鳥智慧機器人倉庫工作的過程。
  • 第三方物流組織運作模式探討
    第三方物流已越來越成為物流市場的主體,在美國有57%的物流量是通過第三方物流業完成的,在社會化配送發展得最好的日本,第三方物流業佔整個物流市場更是高達80%。     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從日本引進物流這一概念,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指導體系,實踐經驗更是欠缺,近幾年物流市場的規模逐步擴大,物流運作的規範性也有待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