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山口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的節點城市,是國家向西開放的橋頭堡。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工作的通知》,共有22個物流樞紐入選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阿拉山口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名列其中。
中歐班列
多年來,隨著西部大開發和「東聯西出」戰略的深入實施,阿拉山口作為「中國西部第一門戶」「戰略能源大通道」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更加凸顯,吸引了許多疆內外知名企業搶灘登陸,這些企業與中亞、西亞、歐洲等30多個國家和港澳地區的一大批客商(企業)建立了穩定的貿易關係。
今年,阿拉山口口岸在吸引跨境電商從口岸過貨的同時,還吸引全球電商在綜保區建倉,將阿拉山口打造成中亞的物流樞紐港,變「通道經濟」為「落地經濟」。
阿拉山口口岸現有物流存量基礎設施成熟,戰略區位重要,運輸通道地理環境良好,沿線周邊國家政局穩定。阿拉山口綜保區已具備鐵路組織、國際物流、國際貿易、保稅物流、保稅加工、綜合服務等功能,在大力推動跨境電商服務體系建設的同時,先後建設了5000平方米跨境電商監管場站、採購了軟硬體設備及系統,引入了戰略合作夥伴,開發上線了「阿拉山口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實現了通關數據網絡化申報。通過「通道+樞紐+網絡」的物流運行體系,輻射世界各地。入駐綜保區的貿易、物流、跨境電商等領域企業近600家,入駐產業配套區企業已經有40多家。
據阿拉山口市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阿拉山口綜保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皮履屏介紹,阿拉山口口岸將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國際物流體系,提升資源、資金要素集聚能力,由物流服務中心向物流及供應鏈組織中心轉變,實現由通道經濟向樞紐經濟、口岸經濟、產業經濟轉型升級。圍繞樞紐承載城市建設,謀劃一批補短板、利長遠、增後勁、強產業的大項目,加快實施綜保區國際班列編組站、多阿獨跨境液化石油氣管道、中歐陸港加工物流產業園、寬軌鐵路液化石油氣換裝改造等新建項目,為加工貿易、物流產業集聚建好平臺,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雙向開放國際門戶樞紐。建設無水港,與天津港、洋山港、廣州港、連雲港、陽邏武漢新港等結成戰略合作夥伴,力促合作港口進出口中亞、俄羅斯、歐洲的貨物實現從阿拉山口通關,實現貿易屬地化,形成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商貿物流聯動,促進海鐵、公鐵、鐵水多式聯運物流新模式加快發展,不斷增強阿拉山口國家物流樞紐多式聯運功能。
皮履屏說:「阿拉山口口岸成為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這將為我州推進『口岸強州』戰略、提升口岸通關能力和物流樞紐功能、推動國際門戶城市建設帶來新的機遇,也為進一步集聚要素資源、提升產業輻射能級、推動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