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為一體的複合型產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哈爾濱是全省最早建立現代物流聯席會議工作機制的城市,也是最早把物流業作為重點產業積極推進的城市。近年來,哈爾濱市物流業總體保持快速增長,已經成為我市重要基礎性支撐產業。2019年,哈市物流業營業收入927.4億元。受疫情因素影響,今年1-9月,哈市物流業營業收入641.9億元;1-10月,實現貨運包機89班,貨運量2076噸,貿易額4.2億元。
把哈爾濱建設成為國際物流樞紐城市,對於降低物流成本,助推哈爾濱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1月27日,市政協召開東北地區國際物流樞紐城市建設專題議政協商會議,政協委員與市領導及市直有關部門和相關單位負責人進行協商對話。
會議不預設題目,委員們帶著滿滿的民情、民意,緊扣推動哈爾濱建成東北地區國際物流樞紐城市這一主題,分別就物流信息開放共享、經濟核心區增加保稅功能、構建國際多式聯運物流體系、跨境電商供應鏈建設、利用現代物流帶動我市名優農產品進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培育物流龍頭企業、發展對俄航空郵政小包和冷鏈食品疫情防控等難點、熱點問題進行提問。市領導和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等市直有關部門和相關單位負責人現場作答。會上,部分委員還結合各自專業優勢,針對有關問題提出務實建議。
物流信息開放共享
市政協委員徐樹紅:2020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交通運輸部出臺的《關於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實施意見》提出,在確保信息安全前提下,交通運輸、公安交管、鐵路、航空等單位要向社會開放與物流相關的公共信息。目前,哈市物流信息開放共享狀況如何?
市大數據中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政府數據開放工作,2016年以來採取一系列強有力措施,持續深入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工作。截至目前,哈爾濱市政府數據開放的數據涉及46個部門,各部門以不涉及國家機密、商業機密、個人隱私為前提,保證開放數據安全,同時也保證數據開放不留「死角」,做到應開盡開。開放1111個數據集,數據量超過575萬條。其中,有關物流方面的信息目前有72項,包括道橋情況、港口情況、貨運企業情況、貨運場站情況、運輸從業人員情況等多方面信息。下一步,依據今年9月正式實施的《哈爾濱市公共數據開放管理暫行辦法》,市大數據中心將在相關業務職能部門的配合下,對標全國先進標杆城市,進一步深度挖掘物流信息資源、推動物流相關公共信息的開放與應用,為物流業發展提供助力。
經濟核心區增加保稅功能
市政協委員張玉勇:哈爾濱綜保區沒有設在自貿區、哈爾濱新區、臨空經濟區內,造成經濟核心區缺少保稅功能,綜保區效應無法充分釋放,對全市外向型經濟的牽動引領作用不明顯,請相關部門介紹相關工作。
哈爾濱綜保區:綜合保稅區劃定屬於國務院批覆事項,需要8部委進行審批。哈爾濱綜保區的物理地址是於2013年進行籌備,2016年經國務院正式批覆的一個國家規劃,2017年建設完成之後運營,所以相關規劃的調整也需要重新向國務院申請,仍然是一個向國務院請示事項。一個綜保區從開始籌備到最後申建、建成、驗收,往往需要3—4年時間。不會因為哈爾濱有綜保區的建設經驗,國家會縮短論證時間,而是因為已經有了一個綜保區,國家在對重新調整規劃的必要性進行論證的時間將會更長。從長期來看,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接下來,我們將積極借鑑兄弟城市成功經驗,在道裏區、平房區和哈爾濱新區建設保稅物流為主體的B型保稅物流園區,賦予其保稅功能。隨後,經過發展達到一定條件後,向國家申請晉升為綜合保稅區,使之具備綜合保稅的完整功能。建設期間,凡是有進出口需求的,綜合保稅區都將重點對相關企業提供通關、報關等服務,通過保稅倉建設使之具備保稅等功能。此外,還將推動內陸港、綜合保稅區一體化建設,在目前綜保區已納入哈爾濱鐵路貨運設置範圍內的基礎上,將鐵路沿線從鐵路貨運口岸延伸至綜保區內,實現口岸與綜合保稅區聯動。
構建國際多式聯運物流體系
市政協委員李波:構建公鐵、海鐵等國際多式聯運物流體系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我市建設連接歐洲與東北亞的陸海聯運通道、構建跨境多式聯運交通走廊的狀況如何,請問有何具體舉措?
冰城海關:按照我國擴大開放的一系列部署,我市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按照建設對俄合作中心城市的總目標,積極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
其中,航空物流通道建設效果明顯,新開通北美貨運航線,對俄貨運航線增至12條,對俄郵政小包發運量佔全國30%以上。鐵路國際貨運通道運營良好。經省委省政府決定,2015年6月13日,開通了哈爾濱—滿洲裡—德國漢堡國際鐵路貨櫃貨運班列。每周雙向運行一班,已實行常態化運行。截至2020年10月,哈歐班列累計完成643班次,完成箱量3.13萬標箱,完成進出口貨值19億美元。2016年2月27日,開通了哈爾濱—滿洲裡—莫斯科鐵路貨櫃國際貨運班列,即哈俄班列。截至2020年10月,哈俄班列累計發運貨櫃482班次,完成箱量3.58萬標箱、完成進出口貨值4.35億美元。哈歐班列與哈俄班列的開通,初步形成了以哈爾濱區域為物流樞紐節點、覆蓋東北亞地區的「T」字形國際鐵路物流通道布局。除此之外,開通了哈爾濱到俄羅斯梅爾基,哈爾濱到白俄羅斯明斯克的班列,哈爾濱經符拉迪沃斯託克到釜山的班列也已經試運行。
2016年7月20日,我市開通了首條以哈爾濱為中心的「哈俄」國際公路貨運大通道。截至2019年底,哈俄公路貨運通道累計發運汽運班次4871車次,運載貨量6.52萬噸,貨值4.87億美元。在確保哈爾濱—滿洲裡—莫斯科公鐵聯運通道常態化運營的基礎上,支持龍運集團謀劃開通哈爾濱至蒙古國、哈爾濱至歐洲的公路通道新線路。通過海陸空通道建設,積極融入中東歐「17+1」國家的互聯互通合作,支持亞歐之間運輸通道建設,進一步提升中東歐國家在亞歐大陸橋中的樞紐作用。
「十四五」期間,我市將持續優化對俄航空貨運通道,鞏固哈爾濱對俄電商小包專線在全國對俄電商小包航空物流中的主渠道地位。提高對俄對歐班列運營效率,暢通「哈綏符釜」陸海聯運,開拓借港出海通道。
加快建設跨境電商供應鏈
市政協委員徐明媛:我市跨境電商供應鏈建設還有哪些工作打算?如何加強跨境電商人才隊伍建設?
市商務局:目前,我市已形成以國家級、省級、市級電子商務基地為引領的電子商務園區(基地)集群。特別是2018年7月,中國(哈爾濱)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獲國務院批覆後,我市按照「發揮優勢、突出特色,資源共享和錯位發展」的整體工作思路,提出了加快推進「一區多園」建設的產業發展規劃布局,重點推進哈爾濱綜合保稅區、哈爾濱空港跨境電商物流園、中國北方跨境電商物流中心、哈爾濱新經濟產業園及哈爾濱自貿片區(新區)五個跨境電商產業示範園區。目前已有120多家跨境電商企業入駐園區,已形成平臺交易、物流配送、體驗店、進出口倉儲分撥中心、海外倉、企業孵化和大數據等跨境電商企業集聚區。
下一步,哈市將緊緊抓住獲批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有利契機和政策紅利,積極引導跨境電子商務出口企業或平臺,重點圍繞B2B出口業務,在哈爾濱設立運營及集貨中心,吸引海外搜尋引擎營銷服務企業來哈爾濱發展業務,培育本地跨境電子商務營銷及代運營服務商,加快培育有條件的機構取得跨境支付牌照,吸引省外跨境支付機構來哈爾濱設立交易結算中心;重點培育黑龍江俄速通供應鏈公司等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全力打造「物流服務-貿易服務-金融服務」跨境供應鏈體系;鼓勵本地跨境電商企業加強與國際物流公司、國外線上線下銷售平臺合作,爭取陸路運輸開展跨境電商直購進口政策,推進哈爾濱綜保區內保稅加工貿易中心、國際貿易展示交易中心、跨境電子商務保稅物流中心等平臺型項目建設。
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是跨學科與跨專業的一種複合型人才培養,跨境電商人才隊伍建設主要是做好產教融合。目前,我市部分本科高校和職業院校開設相關專業,提升跨境電商從業人員職業技能水平。哈爾濱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建設既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了需求,也為高校人才創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事業平臺。目前,黑龍江俄速通國際物流公司在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教育產品開發方面已經做了許多工作,和省內多所高校已經開展了全方位戰略合作。同時,我市還出臺一系列政策,吸引更多人才留在哈爾濱創新創業。
利用現代物流帶動名優農產品進入雙循環
市政協委員楊亞寧:我市如何利用現代物流提升和帶動我市名優農產品進入國內國際雙循環?
市農業農村局:近年來,市直各有關部門共同發力,打造適應我市農產品發展的跨國跨區域物流供應鏈體系,積極推動我市名優農產品通過現代物流進入國內國際雙循環。一是推進益農信息社建設。2017年起,不斷加強益農信息社建設,在鄉村設立站點,推動信息進村入戶,促進農產品外銷、工業品下鄉雙向循環。二是利用北菜南銷契機,鼓勵和支持農產品產地和蔬菜、食用菌等企業加大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三是鼓勵支持糧食加工龍頭企業自建冷藏設施。各區縣(市)通過土地供給等相關扶持政策,支持企業擴大冷藏保鮮能力。目前,哈爾濱已有七個區縣(市),加大糧食加工企業冷藏、保鮮設施的建設,因地制宜建設糧食倉儲設施,倉儲能力已達到140多萬噸。
下一步,將圍繞農產品營銷,加大工作推進力度,積極與有關部門協調聯動,共同打造便捷、高效、安全的現代物流網絡,為主要農產品的外銷提供優質服務。
培育物流龍頭企業
市政協委員高璇:分散經營的中小物流企業多存在服務功能單一、競爭能力弱、服務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等問題,針對這一狀況,哈市將採取哪些措施推進培育物流龍頭企業?
市發改委:經過多年發展,哈市物流業形成了北大荒物流、龍運物流、哈飛物流、郵政物流、哈歐物流等一批物流龍頭企業。聯邦快遞、普洛斯、中遠海、中外運、華南城、傳化、雨潤、招商局、順豐、德邦、俄速通等為代表的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也先後落戶哈爾濱開展物流業務,成為哈爾濱物流業發展的主力軍。2019年,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企業共有121家。哈市現有A級物流企業26家,其中5A級物流企業3家,4A級物流企業9家,3A級物流企業8家,2A級物流企業6家。
接下來,哈市將重點圍繞明確培育目標、強化培育措施、制定培育政策三個方面,推進物流龍頭企業培育工作。
在明確培育目標方面,哈市目前正在組織編制全市服務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全市物流樞紐布局與建設規劃,兩個規劃都對物流業發展,特別是物流企業培育進行全面謀劃。哈市還將以「抓大扶小」為總的方向、「兩個適度」為具體目標,培育物流企業。「抓大扶小」即在鼓勵扶持中小物流企業發展的基礎上,重點培育壯大現代骨幹物流企業發展;「兩個適度」即適度增加規模以上物流企業數量的同時,重點增加A級物流企業數量;適度擴大規模以上物流企業規模,重點擴大A級物流企業規模。
在強化培育措施方面,哈市將支持重點骨幹物流企業加強信息化建設。以建設空港物流樞紐、跨境電商物流基地、陸港物流樞紐為契機,建設網絡平臺,通過信息技術對交易、運輸、結算等各個環節實現信息化管理,提高運營水平。同時,規範提升重點骨幹物流企業業務運營能力。鼓勵支持重點骨幹物流企業按照市場需求推進改革、制定物流行業流程規範標準,提升企業運營能力和服務質量。加強行業自律和監管,發揮市物流協會等中介組織作用,強化全市骨幹物流企業的行業自律;加強重點骨幹物流企業的誠信建設,建立誠信檔案,實行服務質量承諾制和誠信黑名單制度。
在制定培育政策方面,將結合全市物流企業實際,借鑑先進城市經驗,綜合考慮國家支持方向和物流業發展趨勢,研究出臺培育我市重點骨幹物流企業政策措施,在物流樞紐、多式聯運、示範園區、A級企業、公共提貨櫃、冷鏈及降低物流成本等方面,給予骨幹物流企業政策支持。
著力發展對俄航空郵政小包
市政協委員孫玉賢:我市對俄航空郵政小包發展狀況如何?有何工作打算?
省機場管理集團、市商務局:2013年11月26日,哈市開通了哈爾濱至俄羅斯葉卡捷琳堡郵政小包貨運航線,開創了國內對俄電商貨包機的先例。截至2020年10月底,對俄郵政小包貨運包機已累計發運687班,貨運量15119.2噸,貨值15.3億美元,連續多年佔全國對俄電商郵政小包出口30%以上。目前該通道已經成為我國對俄電商第一物流品牌,是中俄兩國經貿合作的典範,已經成為拉動我市對俄貿易的重要力量和有力支撐,也是我市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的重要抓手。
與此同時,我市對俄航空通道建設的成功運營,帶動了哈西跨境電商物流園、北美進口快件監管中心、機場國際郵件處理中心等重大項目的落地,為哈市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哈爾濱跨境電商示範城市及全國十大國際樞紐機場等項目的獲批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機場新建4613平方米國際貨站已竣工,計劃協調行業主管部門在年底前完成行驗後投用,並建設貨郵信息管理系統,進一步提高硬體保障能力,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
下一步,市政府將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對俄電商物流航空通道建設,鞏固通道成果和品牌效應,確保該通道平穩運營。在此基礎上,努力推進對俄電商物流陸運通道建設,拓寬渠道來源,擴大出口規模。
加強冷鏈食品疫情防控
市政協委員於英斌:今年6月以來,我國已經發生十餘起在冷鏈食品中檢測到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針對這一情況,請問我市有哪些防控措施?
市市場監管局、市衛健委:為進一步加強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降低防控風險,實現精準防控,在《關於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加強冷藏冷凍肉類產品水產品管理的實施意見(試行)》(哈疫指辦發〔2020〕81號)和《關於進一步加強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的補充通知》(哈疫指辦發〔2020〕112號)的基礎上,緊盯國家、省最新要求,在81號文件的基礎上,重新修訂完善了《哈爾濱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關於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加強冷鏈食品管理的實施意見》(擬稿),以預防為主線,突出裝卸儲運環節和無消毒證明禁止上市、進貨報備、常態化核酸監測周期等重點防控措施。
對我市10個大型農批市場以及具備輻射能力的農貿市場的冷鏈食品(含冷庫)從業人員進行全覆蓋核酸監測,實行平戰結合、動態調整的方式,持續開展我市冷鏈食品全鏈條每周常態化核酸監測工作。截至11月20日,累計對生產加工企業、冷鏈運輸車輛、農貿市場、商場超市、餐飲服務場所、郵政寄遞網點分別開展了465個次、1660輛次、580個次、623個次、4000個次、161個次的風險排查,累計開展人員核酸檢測29356人份、產品核酸檢測40117份、環境核酸檢測30458份、設備設施核酸檢測2464份,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稿件來源:哈爾濱日報
記者: 陰祖峰 杜菲菲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委員問計促發展 部門聯動提信心 | 市政協東北地區國際物流樞紐城市建設專題議政協商會議實錄》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