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動脈不一樣的是,靜脈血是從眼睛回流心臟,所以一旦靜脈被堵,血沒辦法流走,就會表現為出血,血液在眼底淤積,導致眼底細胞水腫。靜脈阻塞如不及時治療,100天就可能發生青光眼,又稱"百日青光眼"。
今天給大家介紹幾種冬季常見眼病的防治。
冬季"眼中風"高發
萬女士由於冬季氣溫驟降,血管出現異常收縮,導致視力突然下降。被送至醫院時已無力回天,左眼永久失明,經診斷,為"視網膜動脈阻塞",即我們常說的"眼中風"。
眼中風,醫學上指的是視網膜動脈阻塞、視網膜靜脈阻塞兩個類型,簡單來說,就是眼底血管堵住了。
1、動脈阻塞:耽擱90分鐘,永久失明。
視網膜動脈阻塞發生時,眼前是一下子漆黑一片什麼都看不到了。
在健康情況下,動脈血從心臟流向眼睛,一旦眼動脈被堵,眼底視網膜就會缺血缺氧,如不及時治療,眼底細胞死亡,眼睛就會徹底失明。發生2小時,眼底神經細胞受損,視力下降,經搶救能挽回部分視力;發生5小時,神經細胞徹底凋亡,視力完全喪失,再搶救也已經無法恢復。
2、靜脈阻塞:100天轉變成青光眼。
和動脈不一樣的是,靜脈血是從眼睛回流心臟,所以一旦靜脈被堵,血沒辦法流走,就會表現為出血,血液在眼底淤積,導致眼底細胞水腫。
靜脈阻塞雖不比動脈阻塞危急,但它有一種很嚴重的併發症: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僅影響視力,還會又紅又痛,情況嚴重時甚至眼球都保不住。靜脈阻塞如不及時治療,100天就可能發生青光眼,又稱"百日青光眼"。
3、"眼中風"高危人群:
①60歲以上老年人。
特別是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動脈硬化等基礎病人群。
②長期承受壓力,生活習慣不好的年輕人。
壓力大的時候,我們身體內分泌的血管緊張素不斷增加,可能引起視網膜血管痙攣收縮,導致血管自行閉合,形成阻塞。
4、"眼中風"的先兆:
眼前突然一黑、一會又好了,或者是斷斷續續的黑影——出現這樣的症狀千萬別忽視,要馬上找到醫生仔細檢查。有時候我們會以為眼睛累了,睡一覺就好了,這樣一耽擱,可能就錯過了搶救的黃金時期。
冬季正是"眼中風"的高發期,面部和頸部在特別寒冷的狀況下,血管會收縮痙攣,增加危險的因素。因此在冬季一定要注意做好防寒措施。不要在寒冷的室外駐足太久。
中青年人常見的眼病:視神經炎
1、僅十天時間,眼睛就喪失了視力。
汪先生是80後,身體素質一直不錯。就診10天前,他的左眼在轉動眼球時突感明顯疼痛;就診6天前,眼睛看東西"像蒙了一層白霧";就診4天前,視力開始出現下降。意識到問題不簡單的他,從繁忙的工作中抽出身來,到醫院就診。
經醫生診斷為:視神經炎,視力無法挽回,只能通過激素控制。僅十來天的時間,汪先生的一隻眼睛就逐漸喪失了視力。
2、視神經炎症狀:
①眼球轉動感到明顯疼痛。
②視力在三四天內逐漸下降。
3、誘發視神經炎的高危因素:
視神經炎在20歲至50歲的中青年群體裡尤其高發。視神經炎的發病原因主要與免疫功能紊亂導致特異性抗體的產生密切相關。通俗來說,工作生活壓力大是主要誘因。人體免疫功能紊亂,產生大量抗體,這些抗體識別錯了目標,攻擊了視神經細胞。屬於人體的免疫功能過強了。
致盲率最高的眼病
青光眼、白內障
1、青光眼:
冬季其實也是青光眼的高發季節。特別是在冷空氣來臨後氣溫驟降,寒冷的刺激會使神經調節功能紊亂,造成眼壓波動而誘發青光眼。
2、青光眼常見症狀:
患者的眼睛會突然劇烈脹痛,並伴有頭痛、噁心嘔吐、血壓升高等表現,不及時診治恐有失明危險。
3、青光眼的7大高危人群:
有青光眼家族史者;60歲以上女性;有白內障者;有三高等慢性病患者;有偏頭痛者;遠視和高度近視者;有眼外傷史者。
4、白內障:
老年性白內障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白內障類型,它是因為年齡衰老,晶狀體中的可溶性蛋白發生病變,變成不能透光的不可溶性蛋白導致的。
5、白內障常見症狀:
患者通常眼前會有固定的黑點,視物逐漸模糊,視力慢慢下降。同時,會發現老花眼暫時減輕了。白內障其實並不可怕,經過治療,也是可以得到康復的,關鍵就是要及早發現、儘早治療,否則很有可能會拖到失明。
眼睛是我們探知世界和與外界溝通的重要橋梁。眼睛也是很脆弱的,一定要好好保護,合理使用。冬季是眼病高發期,如眼部有任何不適,應到正規眼科醫院及時就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自其他媒體或為企業宣傳文章,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具體行為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聯繫郵箱:7832076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