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4 09:44:06 來源:投資者網 已入駐財經號 作者:佚名
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金在線微信
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12月30日,隨著成都普瑞眼科醫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瑞眼科")招股書的更新,今年7月份以來提交招股書的華廈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廈眼科")、遼寧何氏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何氏眼科")以及普瑞眼科等3家民營眼科醫院企業均更新了招股書。
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中國眼健康白皮書》顯示,眼科醫療服務在國內有著巨大的需求。國內青少年近視眼總體發生率為53.6%,大學生總體發生率超90%;60歲以上人群白內障發病率高達80%以上,仍然是我國首位致盲性疾病;代謝相關性眼病、高度近視引發的眼底病變凸顯,與白內障一併成為我國當前主要的致盲眼病;乾眼發病率約21%—30%。
龐大的市場需求已支撐起了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爾眼科",300015.SZ)這個市值接近3000億元的巨頭存在;同時此前從事鋼構與能源業務的光正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正眼科",002524.SZ)也在2018年收購控股了上海新視界眼科醫院投資有限公司從而實現對上海新視界眼科醫院集團(以下簡稱"新視界")資產的並表。
未來如果華廈眼科、何氏眼科以及普瑞眼科能夠順利發行,A股將出現多隻民營眼科醫院相關的投資標的。在新視界、華廈眼科、何氏眼科以及普瑞眼科等四家標的中,誰又有望成為下一個愛爾眼科呢?
收入規模與淨利潤情況
因各家IPO企業公布財務數據的周期不一致,這裡以2019年的數據進行分析。從收入規模與淨利潤情況來看,愛爾眼科無疑是行業中的龍頭,2019年其收入規模與淨利潤規模都是第二名華廈眼科的數倍。就收入增長率來說,被光正眼科收購的新視界收入增速最快,2018年新視界的收入規模僅有4.50億元,而到了2019年,公司的收入增長到了8.38億元,增長了近9成。在同周期內收入增長率最大的愛爾眼科,其收入較2018年相比的增長也不到3成。新視界收入的大幅上漲或與併購後公司採取積極的銷售策略有關,在2019年光正眼科屈光項目、視光服務項目收入在公司收入中的佔比快速提升。 就收入分布方面,愛爾眼科的全國化布局戰略較為成功,全國多個地區都成為愛爾眼科的市場。華廈眼科的收入主要集中在以福建為代表的華東地區,在其他地區公司也在積極布局;普瑞眼科收入則集中在以四川為代表的西南地區;新視界的收入也主要來自於華東地區;何氏眼科的收入則主要集中在遼寧等北方地區。就目前的醫院布局與募資情況來看,各家企業均有全國化布局的野心。
在收入結構方面,屈光服務與白內障手術是支撐各民營眼科醫院收入的大頭,其中用於改善近視,幫助患者摘掉眼鏡的屈光矯正手術收入更是支撐眼科醫院收入增長的關鍵業務之一;同時用於改善近視患者視力的視光服務(即配眼鏡)業務也是各民營醫院爭相布局的領域。
據《中國眼健康白皮書》顯示,因人口基數較大,而近視、白內障在國內的發病率也比較高,因此在國內擁有著龐大的市場。不過,因醫師數量、醫療設備等方面限制,公立醫院對近視患者的需求,尤其是近視患者想摘掉眼鏡的需求方面預估不足,因此公立醫院在近視方面的投入略顯不足。
面對公立醫院對屈光矯正等近視患者需求估計的不足,民營眼科醫院敏銳地發現了其中的發展機會,因此以愛爾眼科為代表的民營眼科醫院爭相在屈光服務與視光服務方面布局。成立視光中心、新建、升級眼科醫院也是各民營眼科醫院IPO的主要募資方向。
毛利率與淨利率情況
因各家IPO企業公布財務數據周期不同,這裡也以2019年的數據為準。從銷售毛利率來看,毛利率較高的屈光服務業務在公司收入中佔比較高的企業,公司的綜合毛利率也普遍較高。其中綜合毛利率最高的愛爾眼科,2019年公司收入的35.34%來自於屈光服務業務;新視界的主要醫院布局在華東等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因此雖然2019年白內障收入為公司提供了主要的收入,但2019年新視界的綜合毛利率在行業中也處於較高的水平。 從毛利率變化情況來看,各家眼科醫院都試圖通過增加服務內容來提昇平均單個患者的收入,因此在2017年-2019年各家眼科醫院的銷售毛利率均呈一定的上漲趨勢。就華廈眼科、普瑞眼科以及何氏眼科公布的數據,公司對單個患者的收入在2017年-2019年間也有明顯的增長。
新視界的分支醫院較少,管理成本較低,同時毛利率在行業中也處於較高水平,因此在5家民營眼科醫院企業中,新視界的淨利潤率最高。成立較晚,目前欲快速擴張收入規模的普瑞眼科,因2019年公司的銷售費用率高達21.36%,大幅高於同業公司,使得公司的淨利潤率較低。
值得一提的是,就普瑞眼科公布的數據,2018年、2019年公司才實現盈利,2017年普瑞眼科處於虧損狀態,當年虧損額達到0.13億元,到2019年普瑞眼科的未分配淨利潤仍為負值。公司激進的擴張策略與較弱的盈利能力或將成為普瑞眼科完成首發的障礙。
門診數與手術數
就2019年年全年各家公司的門診數與手術數來看(在光正眼科2019年年報中並未找到門診人次與手術數的情況,因此未列入其中),與收入規模和淨利潤規模反映的情況相同,愛爾眼科無疑是行業中的龍頭,華廈眼科實力要稍遜於愛爾眼科但強於其他競爭對手。或因分支醫院布局與公立醫院分布的情況影響,何氏眼科手術數在門診人次中的佔比要小於其他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就手術數,華廈眼科的計算單位與其他三家略有不同,其他三家的計算單位是例,而華廈眼科的計算單位是眼。在患者治療的過程中,存在一隻眼做手術或兩隻眼做手術的情況,因此就上表統計,華廈眼科實際做手術病例數要小於25.98萬例,但高於12.99萬例。
醫療人員情況
在五家民營眼科醫院企業中,部分企業未公布眼科醫師人數,這裡統計的醫療人員人數其中包含了護理人員的人數,雖然不能真實反映各家企業的眼科醫生數量,但在一點程度上能體現各家企業在醫療人員上的競爭力。值得一提的是,因華廈眼科、何氏眼科以及普瑞眼科是IPO企業,他們公布的員工人數的時間節點也不相同,所以這裡僅選取了各家企業最新公布的醫療人員數量情況,或與目前各家企業真實的醫療人員數量存在一定差異。 據衛健委發布的《中國眼健康白皮書》顯示,目前國內眼科醫師十分短缺,到2019年國內的眼科醫師不足5萬人。在這些眼科醫生中,大部分更願意選擇在公立醫院就職,因此眼科醫師短缺其實是制約民營醫院發展的關鍵所在。
從公布眼科醫師數量的華廈眼科和何氏眼科的情況來看,各家眼科醫院企業醫師人數與護理人數之間的比值也不盡相同。華廈眼科有835名眼科醫師,何氏眼科僅有326名,以此來看,華廈眼科醫師數在總醫療人員中的佔比接近5成,而何氏眼科這一比值僅為22.78%。
其實從華廈眼科、何氏眼科以及普瑞眼科等IPO企業募資情況來看,也能反映缺乏醫師對公司發展的掣肘。三家IPO企業募資的投資方向主要集中在信息化建設、視光中心建設、現有醫院的改造等項目中,新建醫院的投入較少。但從財報來看,毛利率較高的業務大多又離不開專業醫師的操作,這也將對各家眼科醫院的發展形成制約。
缺乏醫師對愛爾眼科也產生了影響,最近幾年愛爾眼科業務布局的擴張主要靠併購完成,新開設的醫院也比較少。為了突破發展瓶頸,最近幾年來愛爾眼科還在海外併購眼科醫院相關資產。
就已在A股上市或擬在A股上市的5家民營眼科醫院企業來看,愛爾眼科行業龍頭的地位因公立醫院布局與醫師資源等因素影響而無法被輕易撼動。華廈眼科在綜合實力上弱於愛爾眼科而強於其他同業公司,在全國化布局上,華廈眼科也領先於除愛爾眼科以外的同業公司。何氏眼科、普瑞眼科以及新視界等企業因自身實力等因素影響,恐難以實現短期內的快速增長。
如果華廈眼科、何氏眼科以及普瑞眼科等企業能順利上市,A股能投資的民營眼科醫院的投資標的將增多,這或會對愛爾眼科近3000千億市值、近150倍動態PE的高估值產生一定影響。(思維財經出品)
熱門搜索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