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闆太累!一位211畢業、創業十多年的中小企業主2018年自述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來源 | 本文轉載自天涯知名網友隱士深山的帖子《2018,東莞經濟的實際情況》


本來想寫一些關於經濟現狀、展望,甚至提出一些解決辦法。


我們涉身一線,冷暖自知,如蠅般營營幾聲,但骨子裡從未相信過救世主,除了自己強大,沒有任何選擇。

這一次跟08年完全不一樣,這一次,我們感覺象做錯了事的孩子——真的。上次我們最多是被別人無理欺負了的孩子。


01

做老闆,太累!


幾十項專利,皓首窮經,近四十的人,頭髮都白了,長那麼大,沒有看過一部完整的電視劇。一路都在奔跑。自己農村出來,起點太低,從倉管,ISO顧問,大企業的大區域經理,市場總監,到自己創業……

企業其實還是在盈利的,只不過,真的感覺心裡好累好累,突然在今年,自己有點洩氣了。其實倒也沒有感覺到真的做不下去,只不過一種悲觀情緒,在企業主之間互相傳染。這種情況很怕。


這幾天,這種感覺尤其明顯。就不說利潤這種事情了,每個月工廠開支45萬左右。早上眼睛一睜開,1.5萬就不見了。但實在點說,我還有一些利潤。

各種要素成本的上漲,是推高了企業運營的固定成本,如果連續3個月經營不能過保本點,我會把工廠關閉掉。


近二十年,沒有經歷過重大失敗,每一份職業,我都覺得自己在圈子裡是最優秀的。

曾經服務過的企業或老闆,到今天仍然都是好朋友,去到老東家,熟得跟自己家一樣。我的創業,一直恪守基本的職業操守,不與老東家形成競爭。所以到現在還能維持良好關係,也非常非常感謝兩個老東家給予的無私的支持。

到現在,三個老東家兩個已經沒落,一個是冒進失敗,另一個是年齡大了收手。另一個尚且能夠維持,很後悔沒有聽他的話,把資金拿出來搞產品開發。如果當時買多點房,今天不至於此。

心累啊。


02

千萬別輕易搞創新與新產品開發


我開有400多套模。自己有模房,CNC,我自己出產品圖,分模外包(600左右一套),CNC部分外包,放電自己做,運水外包,省模外包,其它的全是自己做。前幾年開發期資金使用量太大,還賣掉幾套房子(分錢沒賺),模具的模架我起碼用了100套二手模架,然後再自己掏下框,還是能省下來幾十萬。

新產品開發非常耗精力,尤其涉及到單片機部分,我自己不懂,光是測試就花了一兩年。

太累了。為了省錢,自己玩solidwork, PROE,為了做產品動畫演示,自己學C4D,IE。至於產品彩圖這些,Coreldraw這些自己都輕車熟路——說實話,這些不是我真的想省錢,最重要的是:溝通非常困難,有溝通的時間,我自己已經足夠把東西搞出來了。


至少開發新技術產品,我搞了5年,把頭髮都熬白了,雖然成功,但抗不住最後還是被別人抄掉群毆——我說一句吧,做新產品(技術開發),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去搞不要動,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在三年左右時間擴大規模並形成系統營銷不要去做(簡單講就是你必須要跑得快),否則死得也會很慘!


03

環保與安監……真想放棄製造業


上個月有個朋友在觀瀾的紙箱廠(做快遞盒),因為使用油墨被環保要求整改,加上房東要加租至36元(相當於提20%),給我打電話,說想搬到塘廈這邊,問我的意見,我說拉倒吧你,搬次廠50萬不見了,熬一下吧,看看明年情況,過不了保本點就把廠關了。他說搬回內地行不行,我的意見是可以選擇。現在的利潤一半用於付房租了,內地房租便宜還有些優惠,即使只做在深圳一半的生意,估計實際獲利也都差不多——而且顯然只需要投入一半的精力。其餘時間該釣魚釣魚,能陪陪家人也好。

個多月了,也沒問他,不知環評搞好了沒有。搞不好環評,隨時都是個定時炸蛋——我的工廠也是如此。


剛剛,安監指定的什麼機構過來籤什麼標準化創建合同,付2萬,加上前面的什麼資料檔案創建4500,職業病防冶檢測7300,光這一個部門,付出去3萬多了,我財務說不止,說有4萬多了,我問都懶得問其它內容,擺擺手讓她出去了。

11:30接到電話,稅務要查稅,要求法人和財務下午去稅務局。


我不知道自己企業有沒有問題,我也不知道他們要幹嘛。去吧。總之點了名,是一定要擠油水出來的。


突然有種想法,想去搞農業。至少,沒有環保安監等諸部門的輪番轟炸。還鼓勵。

投幾十百把萬,搞三五百畝地,種點菜出來,估計賺錢是不會多的,但估計也虧不到哪裡去。

心裡很累。真的不想搞工廠了。從前,我真的挺相信工匠精神。自己211畢業,老婆985的研究生,在九十年代,我們都是學霸級的人,我老婆高考是市級狀元。一個安監所的外聘人員,我估計他的學歷不會超過中專,進到辦公室能把我吼得象孫子一樣。

斯文掃地啊。


04

關於社保新政,不可能不執行


今天去修下車,前幾天開車去湖南把發動機撞到漏機油了,要換個底蓋。修車店的老闆是多年朋友,十多年車一直在他那裡保養。

因為還無法提車,就在那裡聊天,來了個村長,很熟,一個稅務局的,不熟,但跟修車的老闆是兄弟,所以坐在一起抽菸吹水。

我問稅務局的明年社保政策定下來沒有,他說大政策出來了,但估計難執行。他問我什麼想法,我說我用人不多,隨他去。但身邊有幾個朋友說幹不了,有個開印刷的朋友有四百多號人,每年1個億營業額,年利潤不會超過500萬,而且這500萬起碼有800萬壓在客戶那裡。你社保一口氣要加差不多430萬,誰幹誰S。還有個朋友在深圳,做的是軟體+金融,很賺錢,人均工資25000,這樣算下來,每年光社保多1400萬,但這家利潤還不錯,所以應該沒太大影響。

稅務說話挺有黨性,說的是我們基層,也只是執行者,上面怎麼定政策,下面最多能夠稍寬鬆一點執行,但顯然不可能不執行。不過他表示這個政策是個催命的政策。他表示這種情況,企業產品必須要提價——其實大家漲,也就消化掉這些負擔了。好象有道理。

村長直接就開D:前幾年鎮裡常住人口52萬左右,現在32萬左右,你們再搞一輪,人全跑光了,吃屎都沒熱乎的——沒文化的人嘴糙,理不糙!

兩個人用廣東話吵了半天,也不想插嘴。


(面對環保新形勢)我決定把人員減少30人,只留20人的生產隊伍。所有能夠自動化的全部自動化,用半年時間完成。

營銷部門全部離職,成為合伙人。公司給最低價格,他們自負盈虧。鼓勵註冊公司成為公司的代理商。涉及改革人員23人。


關閉一半生產線,騰出一半的廠房還給房東。

不是說準備過冬。而是心太累了。留著一半的產能,是對20個老年員工的一份交待。本來他們持有公司20%的管理紅股。


05

關廠時,小心員工問題成為暴雷


其實小微企業,我身邊的,應該說債務整體可控。很少有人高負債運轉。

但員工就不同了:大部分都買車,信用卡左倒右倒。我現在很反感這部分人。這些事情大多源於互相攀比,當然也源於收入預期——總而言之這些年工資一直是上漲的。所以敢於提前消費——我們不一樣,收入預期是向下的,所以不敢消費,也不敢高負債經營或者擴張。

所以我說,當你準備要關門的時候,可能員工的問題才是一顆暴雷。

前久有個員工出了點工傷,本來也不是什麼大事,縫了4針,但他堅持要在醫院住院,說是怕破傷風,住了十幾天,醫生在病歷上寫的是多休息,所以堅持要在家休養兩個月,兩個月到期,連住院差不多是80多天吧。他把他媽媽帶來了,來跟公司談賠償的事情。

我這算是直接傻眼了。要求賠4萬元。幸好有買社保,還額外補了一份團體險。我讓他去做傷殘鑑定,然後拿鑑定報告來我們向保險申請賠償——這說的,怎麼可能出得了傷殘報告嘛!

其實公司對他是很器重的,放在重要技術崗學技術,平時我也常叫到辦公室聊聊天什麼的。反正我是真誠相待的。

呵呵,也就那樣了,心裡總是覺得有些苦澀。


06

招人難,年輕人不願進工廠


確實是招不到人。

我的核心團隊都跟著十幾年了。堅持下去的原因跟這點也有很大關係。的確不舍,畢竟跟了那麼多年,他們年齡很多比我大,離開這個平臺,他們出去也會不知所措,每個人的背後,都是一個家庭。想想心裡也塞得慌。

9+脹讓很多事情處於完全失控的狀態。我現在基本已經不敢奢望職業操作這些事情。時代已經變了。

新招的人流動性很大。而且也真招不到幾個人,年青人是顯然不願意到工廠來做事的了,大學生們都心高氣傲,更不願意到製造業來做事。而且自己經歷了一些事情,也真的難於信任別人。我覺得很可笑。所謂四十不惑,其實是四十而惑。

四十年來,最大的收穫,或者就是學會了不愛。

我覺得很沉重。

所以真的很想逃離。

07

請別瞎噴民企是血汗工廠了


別動不動說我們是血汗工廠。權利意識如此暴棚的今天,想找個人來剝削,恐怕沒你們想像的那麼容易。


員工工資的高低,勞資雙方,會自動去取得平衡。5000請不到人時,自然勞動力價格會上升。更重要的是,勞動價值的問題。有能力的人拿高薪理所當然。只能幹點粗活的,也別太高指望。

我也需要說的是,一個在家幹農活每年賺不了一萬元的農民,在工廠每年可以包吃包住拿55000-70000年薪,這個世界說不上不公平。

而且需要說明的是:這樣的工資條件,其實企業已經承受不了。

最普通的員工,每月我們都要保底4000(包吃住),加上社保,包吃住的費用,公司實際付出是6600元。按照這樣去計算,實際上生產部門50個人時,我們的月均人頭支出超過10400.

我只想說的是,50個人意味著,我們的銷售團隊至少要賺回52萬,才能夠把生產部門的工資發完。這個時候還沒有付水電,房租,稅金。

我想說的是,做老闆,沒你們想的那麼容易。


08

國家領導層定調支持民營企業,謝天謝地


這幾天,非常密集的聲音,大領導也出來發話了。定調要支持民營企業。

先說聲感謝!

不過我也知道,即使支持,也是狀元、探花這些。我們這類企業,還是自生自滅的主。

我只期望一點:各部門少上門,阿彌託佛!

少上門,少巧曆名目收費。

環保:不要再按照有沒有辦環保證來集中查驗了,歷史遺留問題,給點耐心讓別人整改。有些根本不涉及汙染的或者非常輕微汙染的,自己去歷一張表出來,取消行政許可:

幾臺注塑機,有什麼汙染啊,犯不犯得著要加什麼環保設施辦什麼環評啊。

五金衝壓,聲音汙染是有的,要求集中到哪些地方,給半年整改。也犯不著加什麼環保設施辦什麼環評。

SMT CNC等等,這些能有多大汙染啊。打個螺絲組裝幾個電子產品,有什麼汙染啊,需要辦什麼環評啊。

安監現在搞得大家已經心力交瘁。


現在有點規模的企業,老闆都三四十歲甚至更大年齡的人了。

不幹,也不是不可以,回家種兩畝簿田,了卻殘生,也就那麼回事了。

幹吧,給個理由先。

即賺不到錢,還要受那麼多的氣,換誰天生是當孫子的啊。

我不希望我的情緒影響別人,任何一個國家,製造業都應該受到尊重。每一個老闆,都是九死一生走過來的。就算我有一天離開製造業,這一段經歷,也是我引以為傲的經歷。


我不會活不下去,以我的能力,任何一個企業運營的板塊交給我,我都會成為最優秀的職業經理人。

一個忘我的工作狂,有哪裡不能生存。說句難聽點的話,開計程車都能比別人活得好。我做銷售的時候,常常每年要開9萬公裡的車,我這十多年,平均四年要換一臺車。從最早的麵包車到天籟到奔馳奧迪。

在我眼裡,一切兼為等閒事。

這兩年,經歷了太多的失望。我開始後悔自己當初做出的決定。


感謝關注智谷趨勢(微信ID:zgtrend)。很多讀者還沒養成閱讀後點讚的習慣,如果覺得智谷做得不錯,記得點個讚表示鼓勵哦。


相關焦點

  • 2019一位東莞模具廠老闆的自白:我太難了
    這一次跟08年完全不一樣,這一次,我們感覺像做錯了事的孩子——真的。上次我們最多是被別人無理欺負了的孩子。1做老闆,太累!幾十項專利,皓首窮經,近四十的人,頭髮都白了,長那麼大,沒有看過一部完整的電視劇。一路都在奔跑。
  • 對話酷騎單車CEO高唯偉:創業太累了,想做一個與世無爭的人
    於是,他選擇創業。從2006年開始,他先後創辦5家公司。2012年恰逢淘寶網、拍拍網等開始盛行,於是他開始進軍電商界並創立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隨後幾年的時間,他又成立了北京信誠時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夢想家國際創投。創業之外,他又成功投資"網際網路汽車保險+大數據"模式的斑馬行車,設計師與需求方溝通軟體逆訊圖驢,無線充電行業領先者海爾無線充電等。
  • 《非你莫屬》那些高高在上的老闆們咋樣了?
    曾經的陳昊可能不會想到,如今的自己成了一位拖欠員工工資的老闆,畢竟他在熒幕裡的求職者面前,曾是「指點江山」、翹著二郎腿的角色。一位即將大學畢業的年輕人立志做銷售,即便面對所有老闆的質疑仍堅持自己的想法,王剛力排眾議果斷錄用了他。隨後,王剛還在現場為暴風招聘一位專業咖啡師。各位老闆們一度以為王剛是在開玩笑,畢竟暴風影音不是餐飲企業。許多網友在網絡上力挺王剛的做法,也有網友認為王剛的行為是在炒作。
  • 寧願睡地板,也要做老闆——影響了數億人的文章
    我所在的大學有一個女同學,是班級唯一的溫州人,長的比較醜,學習也不用心,家裡父母是開皮鞋廠的,所以經濟寬裕一點。   在班上每次考試都處於中下等,有點錢喜歡炫耀,挺拽,所以男同學不追她,女同學瞧不起她。可是這個女孩最喜歡吹噓自己畢業後5年內要買輛寶馬車,送給未來的老公做結婚禮物,別人都覺得她是意淫,更加討厭她了。
  • 這四個專業「太苦、太累、太難」!學霸都扛不住
    高校專業紛雜繁多,其中有這四個專業被大學生們稱為「太苦、太累、太難」。通信工程幾乎所有畢業於通信工程專業的大學生都會說這個專業很難。要想學好、學精,必須要下一番苦功夫,就算是高中時成績超好的學霸,也不一定能扛得住如此大的學習壓力。通信工程是一個很複雜的專業,以最基礎的網絡架構為例,從底層的硬體,到物理層,再到鏈路層,再到網絡層尋址。
  • 瀋陽新東方:年末將至,你累了嗎?要不要升級做「創業人」?
    瀋陽新東方:年末將至,你累了嗎?要不要升級做「創業人」?冬天的腳步已越來越近,天氣也逐漸變得寒冷起來,你是否還在為完成老闆的夢想努力奮鬥呢?你有想過自己創業當老闆嗎?你還在躊躇投資什麼項目嗎?今天,小編就來跟你聊聊適合咱們打工人的那些創業項目。小吃餐飲市場日漸火爆,以「特色小吃」、「街頭小吃」等為代表的「小吃美食經濟」越來越火!所以投資成本較少,風險較低,利潤較高的小吃項目很受創業者歡迎。不想做打工人的小夥伴們,趕緊行動起來哦!
  • 一個女孩從大學畢業後在機械行業幹了十年,背後太辛酸
    看完下面這位女機械師的自述你就明白了。 關於女孩子就讀機械專業、從事機械行業是否有前途的討論似乎從未停止過。在國內絕大部分理工院校的機械系,女生的人數從來都是屈指可數。本文所說的她十年前畢業於某211大學機械系,根據親身經歷向「不幸」「誤入」機械行業的女生分享她的心酸歷程和建議。所謂一入機械深似海,對女生來說尤為如此!
  • 一位外貿小企業主的自述:運費已成為不可承受之重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一位外貿小企業主的自述:2月愁復產,3月愁物流,運費已成為不可承受之重按照平時的情況,空運運費一般佔到他們貨值的20%到30%,漲回全價後,運費成為了不可承受之重。...劉海洋是深圳一家光纖通信設備的小企業主,2011年成立了公司,主要做光纖通訊產品的研發設計,產品生產外包給深圳本地的工廠,再出口到美國,去年一年的出口額大概為200萬美元。一場讓人措手不及的疫情,讓他的公司1-2月毛利下降到了只有去年同期的15%左右。「明年會更好」的期待,至少在一季度已經落空。
  • 長沙90後農莊「莊主」創業上手快
    望城府治高塘嶺以北,平疇極目,宜於農耕,辦農莊創業「嘯聚」於此。創業艱難,「創農業」更難,「功成名就」、鎩羽而歸者,均不乏其人。   曾世傑,23歲自創生態農莊,名「世宏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專門種菜。創業3年,穩紮穩打,公司成為長沙市行業龍頭。今年,個人被授予長沙市「五一」勞動獎章。
  • 關於2020年黑龍江省創新創業載體和中小企業服務機構及公共服務...
    按照《黑龍江省創新創業載體、中小企業服務機構和公共服務平臺獎勵資金政策實施細則》(黑工信企業規聯發[2018]16號,以下簡稱《實施細則》)規定,經省工信廳和省財政廳委託第三方對項目進行了評審。按照《實施細則》規定,現將具體情況予以公示。
  • 員工說太累,老闆只說了五句話,讓員工打滿雞血,上去就是幹
    員工說太累,老闆只說了五句話,讓員工打滿雞血,上去就是幹如今的職場不容易,員工壓力很大,領導壓力很大,公司壓力也很大。尤其是在經濟行情不是特別好的情況下,公司的生存都很艱難,更別提發展了。有一位小員工說工作太累了,領導給他發了五句話,值得深思!
  • 這8所院校常被低估,但會計實力很強,就業不遜於211高校
    20 世紀 80 年代就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1996 年獲批會計學碩士學位授予權,2013 年獲批財務管理學碩士學位授予權,2018 年獲批會計碩士專業學位(MPAcc)授予權。黑龍江大學 黑龍江大學,誕生於1941年,是由中國共產黨一手創辦的我國最早培養俄語高級專門人才的紅色大學,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黑龍江省重點共建高校,全國首批9所創業教育試點院校之一,黑龍江省「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也是學科門類最全、專業覆蓋最廣的綜合性大學。這幾年的分數,一直不慍不火,可以長期關注。
  • 211沒畢業就當了打工人!西南交大,2個開除,兩個復讀
    以前印象是農民工,農村人在大城市奔波的農村人,現在我覺得,所有不是當老闆和領導的人都是打工人。只要咱們打工足夠努力,老闆一定會過上更好的日子。現在打工大火了,地鐵廣告都是。打工人,近期有所211重點大學的學生也去打工了,到底怎麼回事呢?公布的大學是西南交通大學,教育部直屬的211重點大學,原來是隸屬於鐵道部的全國重點大學。在軌道交通,土木建築方面很厲害。
  • 「創客中國」廣東省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在南海舉辦
    中小企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打造了「創客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這一品牌,希望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今年,財政部首次參與大賽主辦,活動的政策扶持力度更大。由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東省財政廳主辦的「創客廣東」大賽可以說是「創客中國」的「廣東版」,規格非常高。
  • 2018年畢業的本科生,現在怎麼樣了?工資大概有多少?
    先自我介紹,男,單身,剛25歲,2018年本科畢業,機械專業,老家江西萍鄉,外號「追料章」。之所以有這個外號,是因為這一年半以來,我不是在追料,就是在追料的路上。目前在一家科技公司,供應鏈管理部門,公司總部位於北京,號稱最年輕的世界500強。算下來,我應該是幽哥群裡面跳槽最頻繁的人之一了,畢業兩年半,換了三次工作,待過四家公司,混過央企/民企/外企。
  • 先進事跡材料範文:大學生創新創業先進事跡三篇
    在經歷了連續幾次的失敗之後,說不難過那是假的,但他並沒有就此被打倒,他堅信,只要自己不放棄,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機會再一次來臨,**年5月,學院創業孵化園正式成立。他立即覺察到了這是一個機會。於是他與合伙人一起,開展快遞業務,先做順豐快遞,後轉為百世匯通。又陸續引進了公牛插座和日常生活用品的售賣。
  • 校友福利 | 畢業校友也可參與牛津鑄造創業中心
    牛津鑄造推出特別計劃,造福畢業十年以內的校友牛津鑄造創業中心(The Oxford Foundry,簡稱OXFO)於2017年由Apple CEO蒂姆·庫克揭幕(點擊回顧),是面向整座牛津大學的全新創業中心。
  • 那個北大畢業的肄業博士,十多年未工作,如今怎麼樣了?
    有這樣一位北大學生,待業十多年,一直靠著低保維持生活。作為國內的頂尖高校,北京大學擁有一流的教學資源,是培養社會各界人才的搖籃。但是,其超高的錄取條件也成了很多人仰望的地方。能夠進入北京大學絕非易事,對於農村孩子來說,這更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 3000萬中國中小企業如何衝破平均壽命3年的魔咒?
    文章經授權轉自公眾號:創業最前線(ID:chuangyezuiqianxian)作者:小葳2020年,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帶來巨大挑戰。根據工信部的數據,到2018年底,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已經超過了3000萬家。我國中小企業具有「五六七八」的典型特徵: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勞動力就業。如果把大型企業比作「巨輪」,中小企業就是「快艇」。當宏觀經濟的風浪襲來,「快艇」的抗風險能力顯然更弱。
  • 20多歲就「創業成功」的網紅老闆,是真是假?真相被揭露
    我認為這是不太現實的,就算是真的,到最後也會變成的假的。我們先來說一個真實的例子,網絡上有一位叫做盧馭龍的年輕人非常火。的確,他是有能力的,也是一位90後。後來也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公司。但是後來,由於他不斷在網際網路上「拋頭露面」,導致反對他的人也越來越多,甚至名聲也越來越差。 說白了,年輕人就算創業成功,如果在網際網路中沉不住氣,那麼最後依然會變成「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