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手抓物
重大發現:最早的「人類」可能具有相對的拇指,以便抓取
圖根原人(Orrorin tugenensis)的化石於2000年在肯亞被首次發現。它生活在六百萬年前,是迄今已知最古老的人科物種。圖根人的拇指與其餘四指相對,並且可能已開始用兩足行走。
下樹生活
重大發現:樹棲的祖先大約440萬年前逐漸向直立行走演化
始祖地猿(又名拉密達地猿,Ardipithecus ramidus)的化石於1994在衣索比亞阿法爾低地被發掘。它既具備雙足行走的趾骨結構,又顯現了攀樹的習性。這種混合型特徵的出現激起了千層浪,它也被認為可能是兩種生活方式間的過渡物種。
始祖地猿的化石(左)與復原圖(右)
使用石器
重大發現:35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開始使用石質器具
衣索比亞2010年出土的動物骨骼化石上呈現出被石器砍切留下的痕跡。這比現代人類的出現要早了那麼個三百萬年。
直立行走
重大發現:全世界最有名的直立類人猿
1974年於衣索比亞阿法爾低地出土的「露西」(南方古猿阿法種,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距今約有385至295萬年的歷史。科學家發現它顯示出了已可直立行走的特徵,雖然腦容量比起現代人類還相差甚遠。
開動大腦
重大發現:頭骨化石昭示直立行走
1924年在南非湯恩(Taung)採石場出土了280萬年前的南方古猿非洲種(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化石,被命名為「湯恩幼兒」。它的脊柱連接至顱底,表明其已可兩足行走(兩足行走時頭平衡於脊柱的頂端,枕骨大孔接近顱底中央;而猿類四足行走,頭就向前傾,開孔位置相對靠後——譯者注)。
熟用工具
重大發現:早期猿人——能人已會製造工具
考古學家最初於1963年在坦尚尼亞奧杜瓦伊峽谷中發現了能人的標本。它已有230至140萬年的歷史,是最早使用石質工具的人科物種,於是被命名為「能人」(能製造工具的人)。
晚上吃啥
重大發現:古人猿的晚餐
2008年於南非被發掘出的化石屬於全新的南方古猿源泉種(Australopithecus sediba),包含了不同生長階段的較為完整的個體標本。科學家希望通過檢測其中一具標本口中的牙垢來確定它在兩百萬年前吃了些什麼。
學會取火
重大發現:亞洲人類起源
直立人(Homo erectus)於1891年發掘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為非洲大陸外最早的人類始祖化石,生活於距今180到14.3萬年前。它和人類一樣,有著長腿短臂以及朝下的鼻孔,並且已會使用火種。
尼安德特人
重大發現:第一種確定的早期智人
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的標本於1856年在德國尼安德谷被發現。它應該距今有三十到五萬年的歷史,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現代歐洲人種的祖先。
雜交繁衍
重大發現:人類與尼安德特人的「混血」
2006年開始,科學家們對一具尼安德特人標本進行了完整的基因測序。該標本出土於一個西伯利亞洞穴,距今有著13萬年的歷史。DNA分析顯示尼安德特人或許與現代人的祖先進行了雜交。